《老人與海》|在人和大海之間,到底誰是誰生命裡的參照物?

2020-12-24 人文光影

導言:

大海的存在是永恆的,一個漁夫的存在是短暫的,要想在有限的生命裡,迸發出可能永恆的閃光點,戰勝永恆無疑是最震撼的方式,往往也是註定失敗的結局。最終會達成一種和解。

提到《老人與海》,即便是沒有完整讀過原著的人,也聽過那句震耳發聵的名言:「人生來就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對海明威的作品有所了解的讀者,也一定記得,這部作品中的老人桑提亞哥正是這句名言的實踐者,也是他塑造的硬漢系列的代表人物之一。

《老人與海》中的桑提亞哥面對的是大海,是他遲遲無法捕捉的馬林魚,是人類文明自認為最容易徵服,實際上也是最容易失敗的大自然

在大海面前,桑提亞哥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失敗得如此精彩,如此撼人心魄,是海明威這部作品的精華和最成功的地方。

老人與海是二元對立的,形單影隻,瘦骨嶙峋的老人,在大海這個參照物面前,大海無疑是不可戰勝的。他既無法戰勝大海,也戰勝不了大海帶來的危險——鯊魚和暴風海浪,又不得不去挑戰。

一、作為一名生活在海邊的漁夫,只能以大海為生,這是人的本能意識

不單單是桑提亞哥,所有的漁民,包括那些嘲笑他的同行們,以及那個註定也要一生與大海為伴的小男孩馬洛林,都是這樣的命運。

因為這幾乎就是那個年代,他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

這裡的第一層對立,是本能的對立。是生存的本能驅使著漁民們去面對大海,在大海裡戰勝狂風巨浪和其他危險,還談不上是徵服。

依據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的理論,存在和時間是互為參照物的。但是對於以大海為代表的自然,是沒有所謂時間概念的,日出月落,物換星移,四季更迭轉換,潮漲潮落都是真實的存在。

而人的存在從一開始就是以徵服自然為參照物的,在陸地上狩獵,在大海裡捕魚,莫不如此。這樣看來,大海就是老人桑提亞哥存在的參照物。

大海是老人生存價值和生命意義的一面鏡子。時至今日,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的大自然,不也正是人類文明前進路上的一面鏡子嗎?

二、桑提亞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行為,是自我證明的壯舉

老漁夫桑提亞哥既沒有幫手,也沒有大船,一個尚且年幼的小男孩,給他的幫助更多的是一個陪伴者的角色。

不管是人之常情,還是捕魚的基本常識,通常情況下,這種處境中的漁民是不會選擇到深海裡捕撈的,更不會刻意去捕捉巨大的馬林魚。

桑提亞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行為,已經超出了人的本能,讓人和大海的對立真正建立起來,很容易讓讀者認為桑提亞哥到大海深處捕捉馬林魚顯得非常自不量力,同時又會困惑,畢竟蚍蜉撼大樹,不是無知可笑,就是盲目自信。

而桑提亞哥不僅僅是為了生存,為了食物,而是為了徵服。徵服大海,徵服馬林魚,更重要的是徵服身邊那些瞧不起他的漁民。

要完成一件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事,打一個翻身仗,不但要有所收穫,還要挽回已經丟掉的作為人的尊嚴,所以不但要贏,還要贏得漂亮,贏得滿堂彩。

這和以往的硬漢形象一樣,海明威在小說裡塑造的第一個硬漢形象是《在我們的時代裡》中的主人公尼克,正直勇敢、富有冒險精神。

《太陽照常升起》中的巴恩特由於戰爭喪失了性功能,也曾一度痛苦和迷茫,最後通過不懼生死的鬥牛士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和熱情。

《永別了,武器》中的亨利更加勇敢,看到許多無辜生命成為戰爭的犧牲品,這使他認清了戰爭的本質,與愛人逃離戰爭,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

這些硬漢在經歷了戰爭之後的各種艱難生活,最終都走向了成功,成為生活的強者。

三、這場和大海的較量,關乎不願認輸,不放棄,不拋棄的人類文化特質

哪怕是最終失敗了,被毀滅了,也無怨無悔,作為個人的行為,已經成功了。桑提亞哥成功了,他終於完成了一件別人不敢想像的大事,獨自駕著小船,捕捉到了一個巨大的馬林魚,完成了徵服大海和馬林魚的夢想。

他又失敗了,上岸之後,只能帶回來一個美麗的魚骨架子。失去了魚肉,等於失去了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還是要一如既往地挨餓和困頓。由此而言,他還是沒有戰勝大海,這也正是註定桑提亞哥悲劇性的根源。

海明威以往作品中的硬漢是不會妥協的,即使失敗也要勇往直前,從不回頭。但是在《老人與海》裡,卻處處彰顯出不能徵服之後的一種選擇,就是妥協,然後互相和諧。

桑提亞哥不止一次在於馬林魚的對話中,表露出他本來可以與之和諧相處的內心情感。

「它們嬉戲玩耍,打打鬧鬧,相親相愛。和飛魚一樣,它們是我的兄弟。」「小鳥啊,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待在我家,」他說,「現在有風,我不能扯起帆來借著順風送你回家,實在是抱歉。不過現在 我總算有個夥計相伴了。」

同一個星球上的人和自然,二者本就該和諧相處,在浩瀚的宇宙裡,無論是人,還是大海,都渺小如浪花一朵。

所謂的徵服,在另一個星球上的旁觀者看來,只不過是無知的自相殘殺,傷害自然,也傷害自己。

結語:

老人與海,互為參照。在老人不屈不撓的出海過程中,大海顯示了大自然的強大,老人顯示了人類頑強的生命力和永不放棄的生命之美,二者是互相成全的。

人類可以用行動,用文字,用語言書寫或宣揚,大自然卻一直是靜默無聲的。這種相得益彰,也是這個星球上的和諧之美。

參考資料:《老人與海》

相關焦點

  • 《老人與海》,他夢境裡的獅子到底是什麼
    獅子是草原之王,它威風凜凜的樣子,充滿了野性的張力,海明威把獅子寫進小說裡,並不是一個偶然,在他男性的世界裡,獅子就是雄性且張揚的物種。海明威在文壇一直有「硬漢」之稱,他寫的小說,具有男性的張力與果敢,在《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三次夢見獅子,而這三次關於獅子的夢境,又標誌著什麼呢?
  • 海明威《老人與海》:孤獨,是成年人最珍貴的禮物
    因為他殺死了這條大魚,血流進大海裡,吸引了鯊魚群……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老人在戰鬥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英勇和無畏,激勵了很多人。這不僅是老人和大魚的戰鬥,更是人和自然的戰鬥。 對於一個漁夫來說,打到魚是目的,打魚的過程卻是使命。
  • 《老人與海》:在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上,抗爭是你存在的永恆價值
    本文將通過理解大海與老人,這兩種富有象徵寓意的物與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來進一步探討《老人與海》的主題。人與大海的關係折射出人與世界的關係在西方文學中,用大海來象徵神秘莫測而又危機四伏的現代世界,並不罕見。
  • 解讀英文版老人與海課程
    課程名稱:崔萬龍解讀英文版老人與海課程描述:當你愛上閱讀,你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更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內容簡介: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文譯名為《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叫桑迪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
  • 幻書啟世錄:公測倒計時八天,新角色「老人與海」角色視頻發布!
    網易自研多重世界書擬人手遊《幻書啟世錄》,全平臺公測定檔12月17日,新角色「老人與海」視頻發布,在蔚藍的天空下,海岸線逐漸從眼中消失,就這樣駕舟而去,風暴隨時出現,又或者說在等待著風暴,讓我們跟隨葛平老師,一起在灣流中漂流!
  • 幻書啟世錄公測倒計時八天 新角色老人與海角色視頻發布
    網易自研多重世界書擬人手遊《幻書啟世錄》,全平臺公測定檔12月17日,新角色「老人與海」視頻發布,在蔚藍的天空下,海岸線逐漸從眼中消失,就這樣駕舟而去,風暴隨時出現,又或者說在等待著風暴,讓我們跟隨葛平老師,一起在灣流中漂流!
  • 《海獸之子》:置身大海,感受生命的慶典,唯美又浪漫
    在水族館,琉花認識了被儒艮撫養長大的男孩——海。此後通過海,琉花也認識了他的哥哥——空,故事也由此展開。前半部分,講述了琉花和海以及空之間平時日常生活的場景。前面的情節相對輕快易懂,同時也為後面的故事發展作了大量的鋪墊。
  • 超哥:虛擬的老人與海
    海明威在他的《老人與海》中講述了一個耄耋老人和一條大魚搏鬥的故事,儘管最後老人和那條大魚的結局都是悲劇性的,但是,老人永不服輸、愈挫愈勇的鬥士精神卻激勵了很多人!昨天,一面大旗終於在國人的注視下徐徐落下,飄入了大海……也許它掛得太高、飄得太久了,也許是該到了改換一面質地更高、色彩更鮮的大旗的時候了……老人曾經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一面獵獵大旗,輝煌三十年,成為老中青三代企業家尊崇的對象,他在他統領的企業裡奮力勤耕數十載,最終橫掃天下,取得全球PC業第一的驕人業績!
  • 《老人與海》:深海漁船上的孤獨人生,忘年之交中的溫情世界
    《老人與海》就是一部用孤獨和溫暖勾勒的真情世界。它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經典之作,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界文學作品之一。作品通過講述聖地牙哥打漁的故事,為我們剝開了一個孤獨「硬漢」內心的溫情世界。話說聖地牙哥這個孤獨老人真的很孤獨嗎?
  • 歐洲也有「海和尚」嗎?16世紀以前,西方人竟然如此懼怕大海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你可能不相信,16世紀以前,歐洲人是十分懼怕大海的。海裡的一切似乎都是邪惡的,凡是和大海相關的東西,都被貼上了負面的標籤。
  • 來自《白鯨》和《老人與海》的靈感
    《老人與海》的主人公桑迪亞保護了他從狩獵中得到的馬哈魚,不是因為他好鬥的本性,也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炫耀,而是為了合法和公平的收穫。與海明威的其他作品不同,桑迪亞在《老人與海》中的行為不是通過對虛無的追求而奮鬥,而是將鬥爭精神與生活相結合在一起。
  • 名著薦讀《老人與海》,致骨子裡的不言敗——硬漢精神
    他是個老人,孑然一身,駕著小船,在墨西哥灣流中釣魚,如今已是連續84天一無所獲了。我們誰能想像出,作為一個漁夫,在連續84天都沒有任何魚的收穫,心理會承受多大的壓力…… 這就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筆下的那位硬漢老人。
  • 輕鬆一刻:大海是誰的?回答龍王的人,你太天真了!
    輕鬆一刻:大海是誰的?回答龍王的人,你太天真了!李易峰有一首歌唱的好: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如果大海是藍色的。於是乎,雖然我們不知道天空是什麼顏色的,但是已經知道大海是藍色的了。可是好氣哦,李易峰只說了大海是藍色的,怎麼沒有告訴我們,大海是誰的!
  • 童書FM|狼來了,人來了:人和狼到底誰好誰壞?
    【編者按】在一個虛構的世界裡,人和狼共同住在一座山上,人有一個孩子,狼也有一個孩子。相對於人類孩子「狼來了」的惡作劇,狼孩子也有「人來了」的惡作劇。但孩子們的惡作劇都是為了好玩,就好像不管是人是狼,只要是孩子就能玩到一塊兒一樣。
  • 誰有情深比海月!
    誰有情深比海月作者:星出而作 誦讀:段貞珍又是中秋!又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皎皎空中孤月輪!對此當空皓月,我卻無心詩賦笙簫,美酒佳餚,痛享團圓之福。這溶溶圓月其實並不來自海的懷抱,龍宮婚床。她甚至沒有接近過海,更別說親近。她,潔白因為失血,開心只是偽裝,風光也只是表面風光,聖潔,是因為她像聖女一樣,一直被幽禁在一座名叫愛的苦修院的深牆!四十五億年,年年三百六十幾天的蹉跎,太陽系裡誰的別期比這更漫長?!不多不少,三十八萬公裡的隔空,漫漫紅塵哪種距離比這更無良?!
  • 《白鯨》和《老人與海》給予的啟示
    《老人與海》的主人公桑迪亞哥保護自己捕獵獲得的馬哈魚,並非由於生性好鬥,也並非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而僅僅只是為了正當而公平的收穫。黃昏中的海岸與海明威其他作品不一樣的是,《老人與海》中的桑迪亞哥的行為,並非是通過虛無的追尋去奮鬥,而是將搏鬥的精神真正的與生命結合在一起。
  • 《喵小咪物理日記》-物體的位置和參照物
    大到太陽、月亮、和星辰,中間有飛禽走獸、水裡的遊魚,小到微粒、塵埃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在物體的各種運動形式中,最簡單最基本的一種是物體位置的變化,這種運動稱為機械運動。還記得「刻舟求劍」的故事吧。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裡。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刀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 回顧《老人與海》,人可以被摧毀,但不能被打敗
    #論影視#作為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的精神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在影視行業,改編這樣的故事很難,但只要成功基本上是獲獎作品,就好比1985中改編的電影《老人與海》有三個奧斯卡獎項目。當魚和老人搏鬥時,船被拉得越來越遠。當老漁夫終於贏了,在高興之前,他需要保護他的魚,因為鯊魚開始攻擊他。他盡力殺死了幾條鯊魚,當他回到鎮上時,那條馬林魚已經變白了。他不情願地回到他的小屋,只有一個小男孩認出了他,而其他人則表示沒有信到老人的故事,這個故事通過大海中老人與周圍環境的鬥爭,聚焦於人與自然的主題。
  • 解讀經典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文學作品,曾兩次被改編成電影。對很多人來說,1958年美國版的改編更忠實於原著的情節,堪稱經典。 但是對我來說,這個版本的失敗之處正在於此,因此我反而更加欣賞1990年的英國版。
  • 《老人與海》:人生的道路上,弱者從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只相信自己
    1952年出版的《老人與海》堪稱巔峰之作,成為全球公認的不朽名著。海明威的獨特文風和他塑造的硬漢形象,對整個歐美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幾乎感染了「二戰」後的所有美國作家。2018年6月,魯羊繼莫言、餘華之後,成為第三位登陸美國《紐約客》的中國大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