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在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上,抗爭是你存在的永恆價值

2020-12-14 讀書悟道123

《老人與海》這部世界名著,自問世以來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度掀起了一陣「海明威熱」。直到現在,它的魅力依舊,沒有因為時間的久遠而衰退。這部小說情節簡單,海明威並沒有費盡心思的去構造一個新奇的故事,而是選用了一個文學史上常見的老套故事,然而不論你什麼時候讀到它,都會被其中簡單的故事所打動。

《老人與海》的大獲成功離不開海明威的冰山創作原理,故事如果是海面上露出冰山的八分之一,那麼八分之七則隱藏在海面下。學者們根據水下隱藏的八分之七,對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做出了各類解讀。

在眾多解讀中,被公認的小說主題,是老人聖地牙哥在必敗的命運面前,所展示出的非凡勇氣和優雅的風度,呈現出的「硬漢」精神,是人類永不言敗的頌歌。它激勵了很多人,甚至海明威也以一個「硬漢」形象對美國社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小說中的經典名言:「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更是被很多人當作人生的座右銘。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被人們視為「硬漢」的海明威,最終卻選擇了自殺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結局或多或少意味著,他對這個世界的失望,對生活的無所寄託,不然為何會選擇「繳械投降」?

向生活投降的海明威,與小說中拼命抗爭的老人,他們身上有著一定的共同點。他們都可以代表社會關係中的精英者,海明威在文學界佔有一席之地,老人聖地牙哥在捕魚上有著精湛的技巧和驚人的戰績。他們的人生都曾在各自的領域內輝煌過,然而最終他們還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失敗。

在處理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上,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抗爭,海明威一生都在冒險,他的小說幾乎可以說浸透了他大部分真實的生活經歷,《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也不例外。聖地牙哥一生都在海上,年輕時做水手船員,老年時還是以捕魚為生,在海上經歷了很多危險。但他們從來沒想要靠岸,過一種安穩的生活。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內不斷的尋求突破,挑戰極限。

本文將通過理解大海與老人,這兩種富有象徵寓意的物與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來進一步探討《老人與海》的主題。

人與大海的關係折射出人與世界的關係

在西方文學中,用大海來象徵神秘莫測而又危機四伏的現代世界,並不罕見。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總是在出海時遇到危險,第二次出海更是被海洋圍困在一個荒島上。美國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白鯨》,也是把故事的主戰場設在大海上。20世紀英國作家戈爾丁的《蠅王》,也是把一群兒童困在一個荒島上,等等,都是以大海為背景的作品。

以大海象徵人類世界也是西方文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作家們通常借人和大海的關係來比喻人和世界的關係,人在大海上的意象,就是指人存在於瓢忽不定的生存環境中,

在海明威的後期作品中,故事常常介於一場「死亡」與「硬漢」之間的抗爭。在海明威的眼中,人類世界從未擺脫過暴力。而在他自己的一生中,也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了這種暴力。他直接參與過的有形暴力,如親身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親眼所見戰爭的毀滅性,武器的暴力,監獄的恐怖以及死亡的可怕。而這些有形的暴力又直接導致了他精神上的創傷,由於參戰帶來的傷痛,他的心靈和肉體都倍受折磨。

可以說,他的人生一直交替在和平與鬥爭之間,從而不斷的從中獲得這樣那樣的成就,而這也是人類存在於世界的永恆價值之所在。

在《老人與海》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老人對大海既充滿熱情與好奇,又有些恐懼和獨孤。在面對大海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他時而認為大海是女性,即使她做了某些粗暴或邪惡的事,那也是因為她身不由己,就像女人受月亮影響一樣。對於大海仍舊充滿好奇,他在想坐在飛機上看大海是什麼樣子的?

他可憐他捕到的大魚,但是並不會因為一份憐憫而動搖要殺死它的決心。他慶幸不用嘗試去殺死太陽或月亮,只要依靠大海和殺死我們真正的兄弟就足以謀生了。他認為大海裡有我們的朋友和敵人。

在小說的結尾,他一無所獲而歸,他想到了床,說床是個好東西。同時也想到了失敗:

你很容易就被打敗了,他想。我以前倒是不知道你這麼容易被打敗。也不知道什麼能打敗你,他想。「沒事啦」他說,「我出海太遠了。」

床象徵著安穩、包裹和舒適的空間,同時對於一個老人來說,床也意味著人生歸宿。老人並不甘心面對失敗,要知道為了那條大魚,他差點把命搭上。可是大海並沒有對他展示出絲毫的憐憫,最終還是讓他一無所獲。

對於第85天,是成功還是失敗,很難定義。但是在大海面前,老人不得不承認,大海的世界有時與暴力為伍,他的小漁船根本無法駕馭那片孤傲的大海。

「海非常大,漁船又很小,很難看到的,」老人說。他發現有人可以聊天真好,他再也不用自言自語或者對著大海說話了。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在海明威和老人的眼中,人與大海的關係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這也是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一對矛盾,在和諧中有著暴力的一面,而暴力的抗爭中又是為了某種短暫的和諧。

老人離不開大海,以捕魚為生,大海是他生存與活動的家園。無論大海是和平的還是兇險的,他都必須出海打魚。因為不出海,就會失去「漁民」的身份,就失去生存的資本。另一方面,「大海」是不以老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大海的兇猛和無常,常常與老人的意願想違背。

這也就決定了人在自然生存法則面前總是會陷入這樣那樣的困境,但又不得不去進行抗爭。如果離開了這個生存的世界,那麼人類將永遠一事無成。

從這個意義上講,老人與大海的關係,折射出人與世界的關係,是互相依存與相互矛盾鬥爭的關係。人要想滿足自己的需求,只能不斷的進行抗爭,通過競爭來獲取自己的食物、名譽和地位。

老人的形象與社會精英者們的精神狀態和行為方式

大海作為人類世界賴以生存的環境象徵,即使是久經沙場,擁有豐富經驗的精英,在大海深不可測的變幻中,也隨時面臨著威脅與不可避免的失敗。海明威筆下的老人並不只是一般意義上泛指的普通人的象徵,更象徵著現代社會人類中的精英者們,以及他們在社會中所呈現出的精神狀態和行為方式。

在短短的篇幅中,海明威不惜花費筆墨對老人的過去進行了回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場三天三夜的扳手腕比賽,那是一場意志力的競爭,在人與人的較量中,老人擁有著超出常人的意志力,這點毫無疑問。他也曾捕到過令人羨慕又值得自己驕傲的大魚,但是那又怎樣,一切的過往輝煌,對於年老的聖地牙哥,也只不過是一件往事。

在永不停止的生存面前,他還是要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奮鬥不斷的挑戰,從而再次獲得眾人的羨慕和驚人的成績。但是現實的很多東西總是與人的自由意志相悖,面對高深莫測的大海,老人失敗的可能性遠大於他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可貴之處在於,他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繼續為榮辱為生存而戰,因為老人深知:人類生存的需要決定人自身的需要永遠不能滿足,而價值就在於人的行動。人類不會以一次性的勝利,獲得永遠的滿足。

同時人類的每一次進步幾乎都伴隨著各種巨大的災難。歐洲中世紀大規模的蠻族入侵,比大瘟疫更可怕,他們見人就殺,毀壞了很多古代文明的成果。在文藝復興時期,黑死病、鼠疫,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

近現代社會從資本主義早期走到今天,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嚴重損害了人的生命,摧殘了人性。但人類也正是在各種各樣的災難中,頑強的成長發展起來了。

在作品中,讀者可以看到20世紀西方人所面臨的精神困境和尷尬境地,以及人類精英在面臨困境時的無奈與悲嘆。但是,老人聖地牙哥在面對人生艱難的境遇時,沒有逃避,而是選擇了行動,這讓人類有了永恆的價值,這正是人類發展歷程的藝術寫照。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總在尋找著心中的偶像和英難,因為從他們的精神世界中,我們能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養分,也能看到現實的殘酷與冷漠。從他們的行為方式中,獲得繼續前行和奮鬥的勇氣。

20世紀的西方世界,無疑是一個物質文明獲得極大發展的時代,與此同時,西方文明也遇到了巨大危機,如何認識現代社會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對人類自身及個體有所借鑑,《老人與海》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範本。

相關焦點

  • 高考模考作文|中原名校聯考:沉香的價值來自不懈的抗爭
    沉香樹受到創傷後遭受「黃綠墨耳真菌」的侵害,為了保護自身,沉香樹就會與這種真菌抗爭。而真菌為了在樹體中生存,也會進行逆境代謝。二者相互作用產生一種新的化合物,隨著這一過程的持續深入,沉香形成。千百年後,樹身腐朽、消失,但沉香依然存在。當它們被人們發現後,則被視若珍寶。這是考生聯想和思考的觸發點。題目帶有寓言性質,考生在審題立意時,要能由沉香的形成及其價值關照社會和人生。
  • 淺析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桑迪亞哥的「硬漢精神」
    就拿《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桑迪亞哥」來說,他是一個年邁滄桑、身單影孤的老人,似乎與「硬漢」的外型毫不沾邊,但海明威認為的硬漢應該是「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人。桑迪亞哥就是這樣的人,面對生命中的種種厄運,他都能勇敢面對,在老人一生滄桑的歲月之中,永遠散發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光輝。
  • 《老人與海》|在人和大海之間,到底誰是誰生命裡的參照物?
    導言:大海的存在是永恆的,一個漁夫的存在是短暫的,要想在有限的生命裡,迸發出可能永恆的閃光點,戰勝永恆無疑是最震撼的方式,往往也是註定失敗的結局。最終會達成一種和解。提到《老人與海》,即便是沒有完整讀過原著的人,也聽過那句震耳發聵的名言:「人生來就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對海明威的作品有所了解的讀者,也一定記得,這部作品中的老人桑提亞哥正是這句名言的實踐者,也是他塑造的硬漢系列的代表人物之一。
  • 《白鯨》和《老人與海》給予的啟示
    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更是突破文化的邊界,在世界具有著重要影響力,硬漢桑迪亞哥的形象。在每一個閱讀過這本書的讀者心目中,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兩部作品,都是美國文學之中的經典作品,而它們的作者麥爾維爾和海明威是在美國精神特質之中留下重大影響的作家。
  • 《老人與海》的「硬漢」精神:一生中,我們要戰勝的人其實是自己
    老人與海「一個人只能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倒。」這是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裡,寫的一句非常經典的話,而這本書也讓海明威在1954年,獲得第54屆諾貝爾文學獎。哪怕它將一切都給毀滅,我們也可以自豪地對命運說:「你從未打敗過我,因為我從未向你低過頭。」永不放棄的「硬漢精神」《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也正是如此。他在海上經歷了三天三夜的搏鬥,最後只能從海裡拖出一副魚骨,事實上誰也不會相信,一個垂暮的老人可以從鯊魚口中逃命,還搶來一副魚骨。
  • 《老人與海》:深海漁船上的孤獨人生,忘年之交中的溫情世界
    而走陌生的路,遇懂你的知己,那便是一種溫暖。《老人與海》就是一部用孤獨和溫暖勾勒的真情世界。它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經典之作,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界文學作品之一。作品通過講述聖地牙哥打漁的故事,為我們剝開了一個孤獨「硬漢」內心的溫情世界。
  • 來自《白鯨》和《老人與海》的靈感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突破了文化的邊界,在世界中,他有影響力和桑迪亞兄弟的圖像。每一位讀過這本書的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部作品都是美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他們的作者梅爾維爾和海明威是對美國精神產生重大影響的作家。亞哈船長和桑迪亞兄弟具有鮮明的個人主義精神和難忘的硬漢色彩。
  • 解讀經典 《老人與海》
    小男孩瑪諾林、酒店老闆、作家夫婦、老人的女兒等角色,在影片中與老人的互動,將原本相對單調的人與自然及命運的關係,擴展到更廣闊的社會和人生層面,尤其是影片中對老人和男孩友誼的突出表現,是改編中的一大亮點。 整部作品,其實是在圍繞著老人聖地牙哥與周圍的人的關係來展開的。
  • 永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永遠貫穿在《老人與海》故事的始終
    #慧質蘭昕# 原創首發,盜文必究普立茲獎和諾貝爾文學獎雙冠加持的《老人與海》久負盛名。是一本正能量充沛的世界優秀文學作品。一篇唯獨離開愛情、功利、戰爭等等博人眼球的敘述,卻更能緊扣心弦、驚心動魄! 《老人與海》這本書,我上初中的時候就讀過。後來走向社會遇到挫折又一次讀過。再後來陸陸續續的又讀了N次。每次的體會都不同。
  • 《DNF》永恆之海怎麼搭配 永恆之海搭配推薦
    導 讀 DNF永恆之海搭配哪些裝備?這次新版本將會帶來很多神話裝備,比如神話耳環永恆之海正是之一。
  • 《老人與海》,他夢境裡的獅子到底是什麼
    獅子是草原之王,它威風凜凜的樣子,充滿了野性的張力,海明威把獅子寫進小說裡,並不是一個偶然,在他男性的世界裡,獅子就是雄性且張揚的物種。海明威在文壇一直有「硬漢」之稱,他寫的小說,具有男性的張力與果敢,在《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三次夢見獅子,而這三次關於獅子的夢境,又標誌著什麼呢?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影像與自己的人生閱歷充分結合,與塔可夫斯基一同探索著人類的內心世界和電影的詩意表達。,作為一名飽經風霜的老人,他對這種場景的恐懼程度令人咂舌,有形的邊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構建起的心理邊界。 正因為邊界阻礙的存在,「家」成為一個夢寐以求卻遙不可及的字眼。流浪不僅是因為無家可歸,更是因為有家難歸(心理層面)。
  • 《老人與海》:用堅韌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夜色降臨,遍體鱗傷的聖地牙哥滿懷喜悅地返航,卻沒料到,看似平靜的海面上,一大群餓瘋了的鯊魚正循著血腥味尾隨而來……在看到電視上播映的電影《老人與海》之前,已經熟讀了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我看電影,幾乎都是看電視上的播映。這樣就總是比電影的上映要滯後了很多,因為我對電影的選擇幾乎總是以是否改編自文學名著為首選,所以也就無所謂上映時間的是否及時。
  • 名著薦讀《老人與海》,致骨子裡的不言敗——硬漢精神
    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甘迺迪總統的唁電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吉力馬札羅的雪》、《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老人與海》等。 故事梗概
  • 名著推薦、導讀——老人與海
    在你的書架上,是不是陳列著這樣一些書籍,它們被無數人讚頌,被奉為世界經典名著,可是你每次拿起來,還沒有讀上幾頁就開始昏昏欲睡?今天,尾冷要說的這本書,名叫《老人與海》。尾冷念中學的時候就買過這本書,可是卻一直沒有把它讀完。
  • 世界上真的存在非血緣關係的另一個你?
    恰巧她所在的公司研發了一款神奇的軟體,只要你上傳自己的照片,就能幫你找到在世界上另一個與你長得一模一樣,但又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陌生人。於是黃雨萱鬼使神差的放了王詮勝的照片上去,結果卻意外發現了王詮勝曾經跟一個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叫做陳韻如的女生合過影,只不過陳韻如在1999年就去世了。
  • 解讀英文版老人與海課程
    課程名稱:崔萬龍解讀英文版老人與海課程描述:當你愛上閱讀,你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更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內容簡介: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文譯名為《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叫桑迪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
  • 哲學家尼採:世界上沒有本質的、永恆的東西
    在尼採的心目中,黑格爾儘管管主張無限與有限、同一與同一的統一,但黑格爾置後者於前者的高壓之下,置人類的具體活動與歷史於「預先存在的「精神」之下,這個「精神」雖然在歷史和時間中發展,但只是它而不是人的生活決定著事件的進程。
  • 《老子》原文:「名可名,非恆名」這個世界就沒有永恆的存在嗎?
    真正自己悟出來的人極少。大多數人之所以熟悉這句話,是因為這句話是全書的開篇,而許多不認真讀書,沒有興趣讀書的人,在看書的時候,常常也就是僅僅讀了開篇的那麼幾句 。因為這句話讀起來非常的順暢又很簡潔就像順口溜一樣,所以容易為人們所記住。這句話說的又很玄妙,讓人不能夠一下子就很清楚地知道它說的是什麼,而真正這種玄秘感又吸引了一部人的興趣,儘管不知道它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卻很喜歡去引用。
  • 《DNF》永恆之海搭配推薦
    DNF永恆之海搭配哪些裝備?這次新版本將會帶來很多神話裝備,比如神話耳環永恆之海正是之一。那麼作為新裝備,永恆之海搭配哪些裝備?下面就將帶來DNF永恆之海套神話耳環搭配選擇。 DNF永恆之海搭配哪些裝備?這次新版本將會帶來很多神話裝備,比如神話耳環永恆之海正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