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之間,會特別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有時候會因為一個眼神或者一條信息心神不寧一整天,會因為對方的不經意的一句話生氣半天,會因為對方忽略某件有關自己的事而傷心,看到對方與別人談笑,而心生醋意!
愛不應該是幸福快樂、珍惜包容嗎?確實是,但是,吃醋、生氣、胡思亂想,卻也是愛情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首先,從進化學的角度看
我們需要確定一個前提:就是人類的很多底層行為和反應都有其進化根源,通過「適者生存」的篩選,具有某種行為特點的個體在長期的進化中保留下來。在兩性的交往行為中,出現吃醋、嫉妒、生氣等行為,不僅僅是自己情緒的表達和發洩,更重要的是,這種情緒的表達會給對方帶來懲罰,以避免對方再次做出同類的事情。
在人類物種延續的過程中,男性貢獻精子,女性十月懷胎,還要哺乳。不同的分工決定了男女不同的關注點,但男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女人為了保障生育期物質的充足供給,無論哪一方都會對另一方與其他異性的交往行為非常警覺。男性害怕女性懷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女性害怕失去或是被拋棄而無法保障生育,於是兩性都會用胡思亂想、吃醋和生氣的方式來警告和懲罰對方,保證自己基因的順利得以繁衍。
第二,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愛情和友情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專一性和排他性。它指的是,在愛情發生的時候,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就不會再注意其他的異性,自然也不允許自己的愛人注意其他異性。相愛的人會把對方當成是自己的、不可侵犯的、表現出很強的佔有欲。
因為愛情的發生會造成強烈的「退行」。熱戀中的男女,隨著感情的深入,互相接納的程度越來越高,戀人們進入親密狀態後,會出現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為一體。這種「共生」的感覺會讓戀人們高度排斥外部世界。整個世界就是兩個人的世界。
這時,他們已經退行到童年早期的母子一體狀態和思維狀態了。這種初級的思維狀態沒有能力理智清楚地辨別和分析問題,就像嬰兒會對打破「母嬰一體」的父親感到憤怒,戀人們一旦覺察兩個人的世界中有另外的人出現,馬上就會感到被侵犯,為了捍衛這種「一體的共生」,他們會用孩子式的方式宣誓自己的主權,即吃醋、生氣和胡思亂想。
第三,從心理創傷的角度看
正常的吃醋、生氣是愛情潤滑劑,有利於維護愛情,有時還能提升感情。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動不動就胡思亂想、吃醋生氣,就會對關係造成嚴重的破壞。
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馬上感到不妥,特別緊張,生氣、吃醋、胡思亂想,並去嚴格控制對方的言行,甚至傷害對方。這就不是基於正常的愛情心理的反應了,而很可能是一種心理創傷後的應激反應或者一種嚴重的人格障礙。
這樣的愛會帶給對方窒息感,這些人可能從小缺乏安全感,骨子裡自卑,他們可能有從小被拋棄或者被父母排斥的心理創傷,長大後一旦愛一個人就會為對方付出全部,總時刻擔心對方會不會不要自己。嚴重的,會發展出依賴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或強迫型人格障礙。
尤其是偏執型人格障礙更甚至是偏執型精神病,會表現得極度敏感,思想行為固執,堅持毫無根據的猜疑,好嫉妒等等,如果有朋友發現自己的愛人出現「不要和陌生人講話」劇情裡的這種情況,就要在腦袋裡拉起一條警戒線,這不是愛,而是病。是病,得治。他們需要的是醫生,不是你。
我是周賢,一名從事心理諮詢及治療工作17年的諮詢師,擅長家庭關係重塑。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