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密關係中,吃醋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只是有些人會有所反應,而有些人只是不爽在心裡而已。
想想看,你是否也有過吃醋的經驗呢?
看見好友跟其它人快樂的交談而未注意到你,看見女友跟男同學出去看電影………
想一想,過去是否曾經有過吃醋的經驗,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境,而你的反應為何?
而你又如何跟對方表示你的感受呢?之後你們的關係是否有何變化呢?
吃醋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裡面包含了憤怒、不安以及恐懼等負面的情緒。
而主要是因為擔心另外一個人的介入影響到目前的親密關係,所產生的複雜感覺。
現在我們將以各種不同的視野來看吃醋這件事情:
1進化觀:
依照進化論的觀點,人類的行為主要是將自己的基因持續下去,
而人的生命有限,於是乎採用繁衍的方式來將基因延續。
在這樣的繁衍過程中,兩性對於對方可能的不忠行為都會感到不快-也就是吃醋了。
對於男性而言,若妻子不忠的話,
他將花相當多的時間去照顧別人的小孩(別人的基因)那是多麼不悅的事情呀。
所以,當他的配偶跟其它男人在一起時,他當然會感到不悅,
畢竟增加了照顧他人基因的機會。
而對於女性,養育小孩的責任相當重要,
當老公將心力放在另一個女性的話,
她所獲取的資源也就少了,對她而言是相當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當老公對異性抱有好意時,她自然會感到不快。
2情緒觀
吃醋是一種情緒反應,而這種情緒反應從何而來呢?
(1). 認知評估反應:
此理論認為,情緒是個體對外在事件的評估所致。
事件→評估→情緒反應
例如:看見老虎→我在野外,老虎會咬我→害怕、焦慮(好危險)
看見老虎→我在動物園,老虎很乖地躺在石頭邊→興奮(好可愛的老虎)
所以,
吃醋反應是因為個體認為該事件(情境)會導致關係的破裂而產生的恐懼感。
例如:看見女友跟男孩在說話→他們是同學在討論功課→高興
看見女友跟班上帥哥說話→糟!他條件比我好,女友可能會被搶走→吃醋
吃醋是因為有競爭者的出現,
而個體評估認為他會導致原有的關係結束因而產生的焦慮與不安感。
3.社會文化觀
就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文化對於吃醋這件事的詮釋與表達有所不同。
在法國,似乎相當容易吃醋;而德國人似乎對於吃醋的表現較為內斂。
想想看
想一下你最近的吃醋經驗,用哪一套理論可以詮釋你的吃醋反應呢?
喔喔!麻煩的事要來囉!
人生本來就是有聚有散,悲歡離合的事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