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鳥不是鳥的祖先?科學家猜測:它也許就是一隻恐龍

2020-12-22 快科普

在當今自然界,鳥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鳥是在什麼時候?它又是誰?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發現於19世紀的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但我國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表明: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不是鳥類的祖先。

始祖鳥之所以得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鳥,化石顯示,它有鋸齒狀的牙齒及和恐龍一樣的骨骼,這一點雖然與現代鳥類完全不同,但當時之所以把它稱為「鳥」,是因為化石顯示它長有羽毛。

但是除了一些與鳥類相似之處外,還有很多獸腳亞目恐龍的特徵: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式復原後發現,新化石中的大腳趾並非像原來認為的始祖鳥的腳趾那樣是逆翻著的,現代鳥的腳趾都是逆翻著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鳥平穩地站在細細的枝杈上;不僅這一點與現代鳥不同,它的第二個腳趾是延展的,這一點更是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的主要特徵;而且其頭部有一塊被稱為顎骨的頭骨,這一點也與許多兩腳恐龍相似。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等人在我國遼西地區大約1.6億年前沉積地層中發現了一件小型恐龍標本。這一被命名為"鄭氏曉廷龍"的小恐龍重約800克,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之一。研究者發現,鄭氏曉廷龍是始祖鳥的"親戚",與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親緣關係非常近。

結合近些年來恐龍和早期鳥類標本,尤其是鄭氏曉廷龍發現,對似鳥恐龍和早期鳥類的系統發育關係進行了重新分析,得出了一些極其重要的結論。結論就是始祖鳥並非鳥類,而是原始的恐爪龍類。通俗地說,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不是鳥類的祖先。"徐星說,恐爪龍類是一類與鳥類親緣關係很近的恐龍,曾經廣泛分布在侏羅紀中晚期的亞洲到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和非洲。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迅猛龍和發現於我國遼寧的四翼恐龍-小盜龍都屬於這一類群。

然而,關於始祖鳥一直是大家爭論的話題,它到底是恐龍還是鳥的始祖,大部分科學家還是不敢很肯定地說。畢竟時間都過去那麼久了,相應的證據也都殘缺不堪。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一定能夠真相大白的。

本文由快科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如果問大家哪種生物是鳥類的祖先?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始祖鳥」,畢竟它在世界上可是鼎鼎大名,曾經一度被當做是鳥類的祖先。在這裡,請大家注意一個詞:「曾經」。這表明什麼?表面始祖鳥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它的後代另有其它物種。
  • 說它是鳥又不是鳥,說它是恐龍又不是恐龍,它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趣味探索記 這是一隻真正的鳥?有科學家說「不」,那麼這是一隻會飛的恐龍嗎?還有科學家說「不」,那麼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呢?當1861年發現這個神秘動物化石時,先是震驚全世界科學界,接著便給專家們帶來了長達150多年之久的爭論不休,一半專家堅持認為這是一隻有著羽毛的恐龍,而另一半專家則認為這就是一隻鳥。多年前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中,雖闡明恐龍和鳥類存在著一定的衍化關係,但苦於無法找到事實證據。
  • 恐龍並不是完全滅絕了,有一部分進化成了鳥
    史上最難解答的問題之一,可能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了,學術界對此也是爭論不休,許許多多著名的科學家們都多次進行過研究,但至今還沒有得出結論。那麼,科學家們目前到底研究出了哪些結果呢?
  • 鳥類的祖先是誰?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提起鳥類的起源,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始祖鳥,不過它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始祖鳥仍然是恐龍的一種,它們存在的時間距今大約有1.5億年的歷史,而且始祖鳥並不會飛,它們最多只能是會進行短距離的滑行。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
  • 中華龍鳥和始祖鳥一樣,都是名字和樣子有點像鳥的恐龍?
    而這個想法就一直流傳至今的在經過一些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這個進一步強化就成了絕大多數人心中關於恐龍的一個標準形象的奇石恐龍。那個拉丁文單詞它本身這個含義我們也都知道恐怖的蜥蜴,這個也是歐文爵士給弄的還有貼的這種形象應該講是根深蒂固。沒錯啊所以師兄你在設想一下就是當科學家。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科學家在一次對內蒙古二連盆地進行的科學考察中,發現一種巨大的獸腳類恐龍化石,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具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並把它命名為二連巨盜龍(Gigantotal torerlianensis)。這一發現;引起世人關注。因為,二連巨盜龍的許多奇特形態特徵未見於其他任何恐龍。
  • 翼龍是鳥類祖先嗎?兩者屬於不同演化支(恐龍關係更近)
    翼龍不是鳥類祖先,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翼龍的飛行方式和翅膀結構與鳥類不同,鳥類都是拍動長有飛羽的翅膀飛行,而翼龍則主要是依靠翼膜和趾骨來進行滑翔。二是翼龍和鳥類的演化支不同,目前已知的最原始鳥類就是始祖鳥,屬於蜥形綱下的蜥臀目,是一種小型有羽恐龍,而翼龍則是屬於蜥形綱下的翼龍目。
  • 恐龍都是冷血動物嗎?也許它就不是哦!
    有的科學家認為它們和大多數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還有人則認為它們是恆溫動物。有人認為飛行爬行動物作為鳥類的祖先,智力可以和鳥類相媲美,還有一些人則認為大部分翼龍的智力低下,根本不是鳥類的對手。許多翼龍頭上都裝飾有骨冠。這些頭冠似乎有兩個功能。一是視覺顯示,用於區分彼此,也吸引雌性的關注。另一功能是穩定飛行。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進化成鳥類的當然不是這些大塊頭,而是一些身上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
  • 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它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關於現代鳥類的起源,目前流傳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恐龍,因為曾有考古人員發現了具備飛行能力且長出羽毛的恐龍。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恐龍至少也有六千多萬年,而始祖鳥被認為生活在距今1.5億年,在這段時間裡恐龍是如何逐漸演化成鳥類的?它們是從何時開始發生演變的?
  • 鳥類不認恐龍做祖宗了
    一派是恐龍派,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最早由英國著名科學家、進化論的提倡者赫胥黎提出,他發現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與始祖鳥有許多相似的構造。現在看來,鳥類骨骼中空、構造輕巧,頸椎較長,的確與一些獸腳類恐龍相近。更讓恐龍派大行天下的事情是帶羽毛的恐龍的發現。
  • 手盜龍類代表恐龍,鐮刀龍,單爪龍,始祖鳥,耀龍,傷齒龍等
    單爪龍是種小型恐龍,身長約1米,頭部小,牙齒小而尖。它們的特點擁有奇特、短粗的前肢,前肢上有一隻3寸長的指爪,另外兩個指爪則已退化、消失。高度特化的手臂功能仍然是個謎,但有些科學家解釋是用來挖開白蟻巢(像現今的食蟻獸),所以有理論推測它們主要以昆蟲為食的。
  • 科學家發現最小恐龍,體型與蜂鳥相當,也是最小的古鳥類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宣布發現體型最小恐龍眼齒鳥,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古鳥類,比蜂鳥還小一點,種屬可能介於始祖鳥和熱河鳥,可能和現代鳥類有親緣關係。眼齒鳥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本來化石是很難形成並保存的,幸運的是這個眼齒鳥被包裹在了琥珀中,因此科學家才得以通過三維重建確定了這種鳥的外形特徵,有著相對於腦袋特別大的眼睛,而且嘴巴上長有一圈倒鉤的小刺狀結構,骨骼結構和鳥類有相似的地方。
  • 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它始於1960年代,其革命性的發現是恐爪龍(Deinonychus),這是一種生活在大約1.15億年前的小型掠食性恐龍。它不僅顯示出與鳥類的獨特相似之處,而且似乎是一個聰明、快速移動的獵手,而不是緩慢的爬行動物。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那麼,恐龍是否還留有後代存活在世界上呢?根據科學家現有的研究成果,恐龍可能真的還有留存於世的後裔,那就是鳥。說起來,很多人可能充滿了疑問:鳥和恐龍一點也不像,怎麼可能有親戚關係?這就是著名的古生物——始祖鳥,這塊化石就是始祖鳥化石中最著名的倫敦標本。根據古生物學家的檢測,這塊化石的主人生活在晚侏羅紀,正是恐龍活躍的時期。在它的身上,古生物學家們既看到了鳥類的羽毛等特徵,也發現了爬行動物牙齒的痕跡。看樣子,它是處於恐龍和鳥類之間的生物。而倫敦標本的公開時間,恰好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僅僅2年後。
  • 想養一隻恐龍,有可能實現嗎?
    始祖鳥生活在約1.5億年前,它有著一些鳥類的特徵,比如它有羽毛,另一方面它又有一些爬行動物的特徵,比如長長的骨質的尾巴,滿嘴長著牙齒,前肢還長著尖尖的利爪。這種「過渡性物種」特徵,顯示它可能是從爬行動物到現代鳥類之間的一種生物,這正好是一種對進化論的巨大支持。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1.2億年前,部分恐龍已經定期「換毛」,最終變成鳥類
    那麼,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呢?在1951年,科學家們在德國發現了一具古老的鳥類化石,通過鑑定,它距今已經有1.5億年的時間,研究者將它命名為「始祖鳥」,不過事實上,「始祖鳥」究竟是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問題還存在著許多的爭議。鳥類的起源之謎提到鳥類的祖先,很多人都會說是恐龍,不過事實上,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在國際上並沒有被普遍接受。
  • 這個就是恐龍的祖先?美國出土小個子恐龍,被認為是恐龍的祖先
    然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龐大的恐龍反而可能起源於一種嬌小的恐龍。根據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期出現了一篇關於探索恐龍祖先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了一種體型十分嬌小的恐龍,並且通過研究認為它很可能就是所有恐龍的祖先。那麼這隻嬌小的恐龍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所有恐龍的祖先?這隻小恐龍是什麼來頭?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這種新物種的恐龍,被稱作「烏比拉哈拉」小恐龍,它是以當地圖皮印第安人的名字命名的,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長矛之王」,它們的特點是擁有著非常豔麗的鬃毛,而且還有著和孔雀類似的「開屏功能」。當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後不久,在德國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化石,它看起來具有鳥類的特徵,來自於1.55億年之前,這種奇怪的遠古生物被稱作「始祖鳥」,一直到20世紀末,始祖鳥都被認為是最早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