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自然界,鳥類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鳥是在什麼時候?它又是誰?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發現於19世紀的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但我國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表明: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不是鳥類的祖先。
始祖鳥之所以得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鳥,化石顯示,它有鋸齒狀的牙齒及和恐龍一樣的骨骼,這一點雖然與現代鳥類完全不同,但當時之所以把它稱為「鳥」,是因為化石顯示它長有羽毛。
但是除了一些與鳥類相似之處外,還有很多獸腳亞目恐龍的特徵: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式復原後發現,新化石中的大腳趾並非像原來認為的始祖鳥的腳趾那樣是逆翻著的,現代鳥的腳趾都是逆翻著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鳥平穩地站在細細的枝杈上;不僅這一點與現代鳥不同,它的第二個腳趾是延展的,這一點更是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的主要特徵;而且其頭部有一塊被稱為顎骨的頭骨,這一點也與許多兩腳恐龍相似。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等人在我國遼西地區大約1.6億年前沉積地層中發現了一件小型恐龍標本。這一被命名為"鄭氏曉廷龍"的小恐龍重約800克,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之一。研究者發現,鄭氏曉廷龍是始祖鳥的"親戚",與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始祖鳥親緣關係非常近。
結合近些年來恐龍和早期鳥類標本,尤其是鄭氏曉廷龍發現,對似鳥恐龍和早期鳥類的系統發育關係進行了重新分析,得出了一些極其重要的結論。結論就是始祖鳥並非鳥類,而是原始的恐爪龍類。通俗地說,始祖鳥是迅猛龍的祖先,而不是鳥類的祖先。"徐星說,恐爪龍類是一類與鳥類親緣關係很近的恐龍,曾經廣泛分布在侏羅紀中晚期的亞洲到白堊紀晚期的南美洲和非洲。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迅猛龍和發現於我國遼寧的四翼恐龍-小盜龍都屬於這一類群。
然而,關於始祖鳥一直是大家爭論的話題,它到底是恐龍還是鳥的始祖,大部分科學家還是不敢很肯定地說。畢竟時間都過去那麼久了,相應的證據也都殘缺不堪。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一定能夠真相大白的。
本文由快科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