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
起初對這句話並不能有很深刻地理解。更多的感覺是故弄玄虛。
如果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那我們的學習的價值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儲備知識嗎?
我們懂了很多道理,即便這些道理,呈知識和道理存在著,難道這不是覺悟不是進步嗎?
1
道法自然,規律如來,
哪一個不是道理,哪一個又不是知識。
丁元英常說,一說即錯,因為條件的條件,因為因果的因果。
更多的我認為是因為觀念不對稱,所以說不明白。
適合道理本身應用而用,並非因為無用。
用才有用,是一句大智慧的話。
當下很多的信息爆炸充斥著我們的眼睛和頭腦,讓我們被動填鴨式的去吸取非常多的知識論點。
我們對不同的觀點有著不同的認知層次。可那些境界並不是屬於你的,那是別人的。
起初在看《天道》的時候,發現這樣一件事情。
丁元英為什麼炒股能賺錢啊?如果我們能在《天道》中發現這個秘籍,是不是我們炒股也能賺錢啊?
但最後發現一切都是徒勞的,因為丁元英賺的不是炒股的錢,而是思維境界的錢。
丁元英說,真有賺錢的秘籍,人家能告訴你,能那樣賺錢,也就不用寫書了。
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用才有用。#天道#
因為你能賺到錢,也並不因為他有炒股的秘籍,而是因為他的思維境界,是思維境界的用,所以炒股賺到了錢。
當你明白這個用的含義之後,便不會再捨本逐末了。
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
那你所追求的,所謂的秘籍還有什麼價值?
2
儲備知識和道理,是進步的前提。
能讓迷者進步的經,便是真經。
丁元英在五臺山的論道。最終因為智玄大師的一句話而塵埃落定。
最終也給了丁元英一個心不苦的所在。
用才有用,並非丁元英不知道實際的操作方式方法。但終缺一個心安的所以然。
只要是有人性的,沒有太大變質的,所做的就是那點人事而已。
這要是有人相,便只能做人事兒。
丁元英去討一個心安,並非心安,也並非為了佛理修證。
給心找一個不苦的所在,已經不是道理和知識的用,能到達的地方了。
不是關於強勢文化弱勢文化的各抒己見,也不是關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
最終引出的還是你的知識,你的道理管不管你心不苦的用。
丁元英雖然合了一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但在我看來,也是言盡如此。
再往前一步便是得道,但只能站在門檻,不進不出。
如說道理和知識不管心不苦的用,那麼知識和道理是無用的,是有漏的,是不究竟的。
無用的用便是寄希望於活個明白。
但太多人卻把知識和道理寄希望於活成秘籍心法,最後連活個明白都沒有資格了。
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你拿道理和知識的用,妄想去度心苦。難道你的知識和道理比覺性更有用嗎?
3
知識和道理並不會讓你開天眼,
因為知識和道理本身就是立場的。
什麼樣的知識,什麼樣的道理,便管什麼樣的用。同樣的知識,同樣的道理,因立場的不同也管不一樣的用。
因為對同樣的知識,同樣的道理,理解層次的不同,便有了張冠李戴的笑話,但不妨礙立場裡面的用。
小丹說過的這段話,我一直認為非常深刻。
小丹說,只要不是我覺到的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我也拿不住,葉小明他們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覺得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小丹這番話已經出離了知識和道理的用。
我們經常會說應當剝離知識和道理,但我們最終應該剝離的是自己的知見。
知識和道理是無礙的,有礙的是我們的知己。
像《天慕紅塵》中葉子農說的:啥叫路?成功者的經驗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沒人走了,他管借鑑模仿參照作用。
知識和道理沒有錯,亦是無礙。但因眾生是站場的是好惡的是利益的,所以知識和道理就有了,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用。
啥叫路?成功者的方法經驗叫路。
如若用見路不走,即見因果的思路去看今天的這個課題。
便是不唯經驗,不唯教條。
用才有用,即見因果。
不論學習什麼,汲取什麼都因為用而有用。
但能把這種用,發揮到什麼樣的極致,便是因你的能量而決定了。
悟到這樣的道理,前途在什麼地方?
你的前途在哪兒?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才有價值。
《天道》這部電視劇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拍攝的,裡面的禪機,道理,商界風雲鑄就了這本書的經典。每一個人物都是如此的高深莫測。
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能讓你開竅,讓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避免做無用功。
2021即將到來,註定又是一個經濟寒冬,人生即是如此,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變數。
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創造價值,能看到優勢的人,才能具備成功者的思維,而《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這一套書就能彌補你的思維短板。
見路不走,如如是觀。想學習成長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