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很多人,念了一輩子的書,到頭來都無用武之地,事實上,這樣的人太多了。
德國思想家叔本華曾說:「學習若找不到自家的邏輯思維,終歸是把自己的腦子當作作者的跑馬場而已,邏輯思維遠比學習知識至關重要。」
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也只有學會「用」,才有價值!
在影視劇《天道》中,芮小丹希望去留學,丁元英給了她一個意見,讓她出國以後不必為了學位證書而學習。去留學的意義主要是打造優秀的學習環境,平心靜氣自學幾年,掌控多種優秀的常識與訊息。
就在在耶路撒冷的時候,丁元英跟芮小丹點明:知識是沒有用的,也只有在一個前提下才有價值,那便是「用」才有價值。
知識如同肢體,假如沒有血液與水分,肢體僵硬而乾枯,也只有驅動血液與水分,一個人才能靈活起來。
《天道》啟示:想要讓知識變得有價值,要覺悟這3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做個明白人
丁元英是個明白人。這也是丁元英的一位君子之交,對他進行的評述。
肖亞文對自家老闆的評述是:說他是鬼是魔都成立,反正就不是人。因為他跟普通人的邏輯思維不一樣,常常不按套路出牌。
在企業界,競爭者對丁元英的評述有兩個字:奇才。出國留學、世界百強大學 、高級知識分子 、高瞻遠矚、謀篇布局。
關於為人處事方面,丁元英不張揚、穩重、寬宏大量:他樂意用40萬裝置音響,能夠坐小吃攤喝二塊一碗的小餛飩。
關於親情方面,丁元英有自己的見解:假如養兒為了更好地防老,就不要說母愛有多令人尊敬。養來養去也是為自己,很顯然的交換。
有關於女性方面,他指出:女人是思維能力的典範,辯證邏輯的障礙。所以,他對女性怕而遠之,一直到遇上知已芮小丹。
在丁元英身上,能夠讀到尼採一段話:更高級別的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第二層境界:做到自在人
先前看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的《天道》原版小說),我認為最厲害的人物是丁元英。論為人,他有為人智慧,論辦事,他掌握全局觀。
這一次看《天道》電視劇才察覺,要論成事方面,非丁元英莫屬,只是要講為人境界,最高的原來是芮小丹。
芮小丹年輕美貌,「神情間有三分單純,七分嬌俏」。明明己經取得德國居住權,她卻直接放棄,決定回大陸,返回犄角旮旯的古城,當一個又累錢少還兇險的警察。
這樣的生活模式,在普通人眼晴裡應屬病態心理。唯有丁元英懂她,老丁知道她不是白痴,更非愚鈍,反而是活得自性自在。
自在,即解脫。通俗說,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樣的真,看著比較簡單,實則奢侈。這樣的奢侈,是卸下一部分東西後的所得。用丁元英的話可以說是,「你是想起了就做,該拿的拿,該放的放,自性作為,不昧因果。」芮小丹的這種生活狀態,丁元英自己都自愧不如。
第三層境界:悟到天道。
天道又是什麼?《天道》電視劇裡,丁元英總結:神可以說是道,道可以說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如來。所以咧,天道可以說是一切客觀規律的總和。
那麼天道對於個人又有什麼用呢?
丁元英說過,人的一生在世上,不管是追求文化藝術就是生活藝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所以咧,術是方法,而道才是根本,是方向。
那麼怎麼讓自己區分和看透天道?
那就是覺悟天道,可以說是開天眼,何謂開天眼?當你看透了事物本質的真象,就會熟知事物本質運行的自然規律,這時你做些不管什麼事,想達到不管什麼目標,可以說是綜合運用自然規律的實踐而已。
丁元英能在平困的王廟村,建造格律詩,研發出高性價的音響產品,並按照得當的商業調整布局,讓樂聖公司與之合作共贏,使得王廟村有了經濟騰飛的發展。而這一切的調整布局,導致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也引來各方人士對於得救之道的探討。
丁元英從無到有,完成了一個「神話「 ,其本質就是對於自然規律的熟知和綜合運用。所以,我們窮不要緊,起點低不要緊,因為人的生存環境,某種意義就在於思維模式的轉變和精進。
破局困境,出人頭地,成為頂尖的人,只需擁有頂尖的思維模式就可以做到。
丁元英的智慧值得每一個經商之人學習,學習他的思維方式,商戰技巧,並且合理地運用到自己公司的運作上,相信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對於想要學習丁元英智慧,學習丁元英思維方式,想要學習丁元英經商技巧的人,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天道》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電視劇可能為了劇情效果不能完全地表達小說中的情節,書中的內容更加全面,完整,內容更加深刻,可以幫助你更加深入的領悟丁元英的思維,掌握丁元英的智慧。
《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金融界一直特別受歡迎,大家都奉這本書為商業秘籍,這本書的作者豆豆也很受大家的歡迎,除了這本小說,她還有另外兩本同樣經典的小說,被稱為「豆豆三部曲」。
她的作品可能並不像一些文學著作一樣文學性十足,但是都是實實在在的智慧,裡面的現實意味特別濃厚,大家讀一讀,可以幫助大家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新的思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新的規劃。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