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做人要想成大事,不是腦袋有多少知識,而是覺悟這3層境界

2020-12-21 銳傑講歷史

這世上有很多人,念了一輩子的書,到頭來都無用武之地,事實上,這樣的人太多了。

德國思想家叔本華曾說:「學習若找不到自家的邏輯思維,終歸是把自己的腦子當作作者的跑馬場而已,邏輯思維遠比學習知識至關重要。」

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也只有學會「用」,才有價值!

在影視劇《天道》中,芮小丹希望去留學,丁元英給了她一個意見,讓她出國以後不必為了學位證書而學習。去留學的意義主要是打造優秀的學習環境,平心靜氣自學幾年,掌控多種優秀的常識與訊息。

就在在耶路撒冷的時候,丁元英跟芮小丹點明:知識是沒有用的,也只有在一個前提下才有價值,那便是「用」才有價值。

知識如同肢體,假如沒有血液與水分,肢體僵硬而乾枯,也只有驅動血液與水分,一個人才能靈活起來。

《天道》啟示:想要讓知識變得有價值,要覺悟這3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做個明白人

丁元英是個明白人。這也是丁元英的一位君子之交,對他進行的評述。

肖亞文對自家老闆的評述是:說他是鬼是魔都成立,反正就不是人。因為他跟普通人的邏輯思維不一樣,常常不按套路出牌。

在企業界,競爭者對丁元英的評述有兩個字:奇才。出國留學、世界百強大學 、高級知識分子 、高瞻遠矚、謀篇布局。

關於為人處事方面,丁元英不張揚、穩重、寬宏大量:他樂意用40萬裝置音響,能夠坐小吃攤喝二塊一碗的小餛飩。

關於親情方面,丁元英有自己的見解:假如養兒為了更好地防老,就不要說母愛有多令人尊敬。養來養去也是為自己,很顯然的交換。

有關於女性方面,他指出:女人是思維能力的典範,辯證邏輯的障礙。所以,他對女性怕而遠之,一直到遇上知已芮小丹。

在丁元英身上,能夠讀到尼採一段話:更高級別的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第二層境界:做到自在人

先前看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的《天道》原版小說),我認為最厲害的人物是丁元英。論為人,他有為人智慧,論辦事,他掌握全局觀。

這一次看《天道》電視劇才察覺,要論成事方面,非丁元英莫屬,只是要講為人境界,最高的原來是芮小丹。

芮小丹年輕美貌,「神情間有三分單純,七分嬌俏」。明明己經取得德國居住權,她卻直接放棄,決定回大陸,返回犄角旮旯的古城,當一個又累錢少還兇險的警察。

這樣的生活模式,在普通人眼晴裡應屬病態心理。唯有丁元英懂她,老丁知道她不是白痴,更非愚鈍,反而是活得自性自在。

自在,即解脫。通俗說,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樣的真,看著比較簡單,實則奢侈。這樣的奢侈,是卸下一部分東西後的所得。用丁元英的話可以說是,「你是想起了就做,該拿的拿,該放的放,自性作為,不昧因果。」芮小丹的這種生活狀態,丁元英自己都自愧不如。

第三層境界:悟到天道。

天道又是什麼?《天道》電視劇裡,丁元英總結:神可以說是道,道可以說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如來。所以咧,天道可以說是一切客觀規律的總和。

那麼天道對於個人又有什麼用呢?

丁元英說過,人的一生在世上,不管是追求文化藝術就是生活藝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所以咧,術是方法,而道才是根本,是方向。

那麼怎麼讓自己區分和看透天道?

那就是覺悟天道,可以說是開天眼,何謂開天眼?當你看透了事物本質的真象,就會熟知事物本質運行的自然規律,這時你做些不管什麼事,想達到不管什麼目標,可以說是綜合運用自然規律的實踐而已。

丁元英能在平困的王廟村,建造格律詩,研發出高性價的音響產品,並按照得當的商業調整布局,讓樂聖公司與之合作共贏,使得王廟村有了經濟騰飛的發展。而這一切的調整布局,導致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也引來各方人士對於得救之道的探討。

丁元英從無到有,完成了一個「神話「 ,其本質就是對於自然規律的熟知和綜合運用。所以,我們窮不要緊,起點低不要緊,因為人的生存環境,某種意義就在於思維模式的轉變和精進。

破局困境,出人頭地,成為頂尖的人,只需擁有頂尖的思維模式就可以做到。

丁元英的智慧值得每一個經商之人學習,學習他的思維方式,商戰技巧,並且合理地運用到自己公司的運作上,相信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對於想要學習丁元英智慧,學習丁元英思維方式,想要學習丁元英經商技巧的人,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天道》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電視劇可能為了劇情效果不能完全地表達小說中的情節,書中的內容更加全面,完整,內容更加深刻,可以幫助你更加深入的領悟丁元英的思維,掌握丁元英的智慧。

《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金融界一直特別受歡迎,大家都奉這本書為商業秘籍,這本書的作者豆豆也很受大家的歡迎,除了這本小說,她還有另外兩本同樣經典的小說,被稱為「豆豆三部曲」。

她的作品可能並不像一些文學著作一樣文學性十足,但是都是實實在在的智慧,裡面的現實意味特別濃厚,大家讀一讀,可以幫助大家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新的思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新的規劃。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天道》:要想出人頭地不是學多少知識,而在於這3層覺悟的境界
    在電視劇《天道》裡面,丁元英才對芮小丹說了,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這便是關於知識的最關鍵之處。你即便擁有大量的信息儲備,但如果不會用,用不出來,那就是一堆垃圾。那如何才能做到會用知識?如何讓儲備的信息為自己創造價值呢?那就是學習的首要目標——讓自己覺悟。
  • 《天道》:做人五層境界,丁元英並不在最頂層!你在第幾層?
    佛說「眾生平等」,但,在做人的境界上,人確實有明顯的三六九等。由文學作品《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是一部有深度的作品,它的深度不僅在於它詮釋了主宰萬物的「道」,還在於它將人性演繹到了極致。《天道》的另一個「絕」在於:將人性演繹的極致的各式人,他們的做人境界也在演繹中被完美劃分到了不同的層級。第一層境界:市井之徒《天道》裡的大小人物,若按照其做人境界分成五層金字塔,那麼最底下一層無疑是劉冰之流。
  • 《天道》:只有放下勝負之心,才能看見神之一手,亦是覺悟天道
    任何事物都有它最本質的地方。兩人對弈如果真的只為一個輸贏,那麼便違背了圍棋的最高境界。覺悟天道,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的從中挖取一些所謂的改變命運的術,最終所看到的都是偏離道的術。當我們有一個渴求渴望所求的欲望之心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離覺悟《天道》很遙遠了。有什麼樣的覺悟,便會做什麼樣的事兒。所有痴迷在《天道》中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便在看破,放下。
  • 《天道》:若想出人頭地,不在於學多少知識,而在3個層次的覺醒
    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只有懂得用,才有用!在電視劇《天道》中,芮小丹想要去留學,丁元英給了她一個建議,讓她留學的時候不要為了學位證,而是要為了學而學,去留學的目的主要是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靜心學習幾年,掌握各種先進的知識與資訊。
  • 《天道》: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
    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起初對這句話並不能有很深刻地理解。更多的感覺是故弄玄虛。如果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那我們的學習的價值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儲備知識嗎?我們懂了很多道理,即便這些道理,呈知識和道理存在著,難道這不是覺悟不是進步嗎?1道法自然,規律如來,哪一個不是道理,哪一個又不是知識。
  • 天道: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具備這兩種手段,所以大家都深藏不露
    一個人想混得好,必須會一些手段,追溯歷史,凡能成大事業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手段。下面為你揭秘兩種最常見的手段,領悟一下高人的智慧。1、示弱成大事的人都懂得示弱,尤其是在生活中或者事業中,遇到一個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要懂得細心觀察虛心學習,在對方面前示弱,讓他覺得你,有一顆虔誠的學徒心態,這樣你才會因此而受益。關於示弱,推薦你看一部電視劇《天道》,你就懂了。
  • 天道:丁元英論人生的3重境界,芮小丹的境界確實比他高
    當初在看《天道》的時候,很多人被丁元英這個人物設定所吸引,在很多人看來,他足夠有智慧,思想境界極高,在紛繁複雜的商業競爭中,他有著清醒的頭腦,同時還有著自己的處事底線。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說自己沒有芮小丹的境界高,這是為什麼呢?
  • 厚黑學:想成大事的男人,會有3種「心計」,悟透才可能走向成功
    「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這是厚黑學開宗明義的一大觀點,也道出了厚黑學與成大事的直接關係。男人如何成大事?有一些東西是眾所周知的,如明確的目標,強大的行動力,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不可動搖的自信,正確的思維方式,健康的身體……不過,只是具備這些超級正能量的東西,尚不足以讓男人成大事,社會複雜、人心難測,很多時候男人要想成大事,還需要學點厚黑學,具備一些厚黑「心計」。
  • 天道:人生有5重境界,丁元英在第4層,只有芮小丹達到第5層
    曾經我一度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喜歡看《天道》這部電視劇?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我漸漸發現《天道》之所以能獲得大多數人的喜歡,是因為這裡面所包含的處世哲學如此深刻,深刻到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曾發生過的縮影,它對人性進行了很好的解讀,總是能引發人的深思。
  • 佛教之中,「覺悟」的境界,為何「不可思議」?
    為什麼經義、果報,甚至「覺悟」的境界都「不可思議」呢?我個人的經驗總結,有以下三點:一、佛法精深,「覺悟」的境界,早已超出了世人認知的範圍,人們不可能用現有的知識和境界來理解佛所證悟的「覺悟」的境界。歷代的高僧大德們,之所以不能向世人講述「覺悟」後的境界是怎樣的,真正的原因就是「覺悟」之後的境界,並不像世人理所當然理解的那樣,有一個真實的境界存在,也就是說,「覺悟」者所證悟的境界早已超出了語言和文字所能表達的極限,任何語言和文字都無法真實將其狀態完事的表述出來。因此,佛才說「不可思議」,因為凡是能用語言和文字表述出來都不是「覺悟」的真實境界,所以只能證悟,不能表述。
  • 佛說: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大惡習,要儘量改掉!
    福氣不是求來,而是行善修來的。「一切唯心造」,一個人的念頭和行為就是他身上最好的「風水」,心善的人,即使命再不好,也會轉禍為福;心惡的人,即使命再好,也會福轉為禍。心即命運,即心作佛也是魔,看你如何選擇?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大惡習,要儘量改掉!
  • 《天道》什麼才是哲學的最高境界
    總所周知,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這裡的生活沒有「一地雞毛」,也沒有世俗的「貪嗔痴」相反,絕大多數人設都比較「佛系」,因為他們知識層次高,而且把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學融入到自己生命裡了。
  • 老子:你要做很多不簡單的事,才能覺悟,到達簡單的境界
    很多年前,我就開始讀《道德經》,當時只覺得老子有大智慧,每次讀來,都感到豁然開朗、身心愉悅。而把老子的道,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今年才有的覺悟。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困難的、複雜的事情,你要從容易的地方著手;龐大的事情,你要從小細節開始做起。能成大事的人,只是盡心盡力,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天應該做的事,逐漸地,就成了大事。複雜的事情,你要簡單地做。老子的道,就是這麼運用。
  • 天道:想成大事,就要突破自己的文化屬性,丁元英一句話就點破了
    一次郭德綱做客《魯豫有約》,說自己"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界狼性不足",不適合做生意。魯豫沒明白,天真的問:「經商還需要狼性嗎?」 我想魯豫或許沒有讀過豆豆的作品,這句話出自豆豆2000年出版的小說《背叛》,是主人公宋一坤形容方子云的一句話。
  • 《天道》階層眾生相,真是讓我茅塞頓開!
    《天道》的另一個「絕」在於:將人性演繹的極致的各式人,他們的做人境界也在演繹中被完美劃分到了不同的層級。丁元英、芮小丹無疑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是能夠達到肖亞文、歐陽雪的境界也是足矣,可是世上最多的卻是劉冰之流,反思我們的生活,《天道》裡的大小人物,若按照其做人境界分成多層金字塔,來看看您是哪個境界的人?
  • 天道:要想出人頭地,就要掌握人生這兩個「轉運」契機,有道理
    2、遇到貴人「貴人」的作用無疑是非常大的,在人生的關鍵幾步,如果有個高人指點一二,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所謂的「貴人相助」,前提是你得值,看看文章開頭提到的《天道》你就明白了。《天道》中的肖亞文抓住機會後來居上,登上了格律詩總裁的寶座。
  • 格局看境界
    而這種認知範圍與思想境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境界是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自我修持能力。即修為,人生感悟,對於境界來說在各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故境界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我意為這四種境界就是一種高境界:一是忙而不亂,驚而不慌。
  • 《天道》: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從來不是智商,而是這2樣東西
    命運到底有什麼決定?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走向的,能走多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是智商,而是這兩樣東西。1、格局所謂格局,就是你思想的深度,眼界的寬度,境界的高度,胸懷的廣度。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他們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甚至有的有著獨特的本領,但……為何卻落得個窮困潦倒、一事無成的下場,而許多並沒有什麼才華的人卻能功成名就、春風得意?缺錢的人,缺的不是錢,而是缺賺錢的能力和思維。只有改變思維才能改變行動,好的的思維帶來有效的行動。
  • 《天道》:能夠幹大事的人,這兩個地方看似不起眼,其實是狠角色
    我們看一部電視劇或者讀一本書,假如能夠從中學到一些知識,懂得一些智慧,這才是讀書或者看電視劇的真正意義。這段時間又在重溫經典電視劇《天道》,這部電視劇已經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天道:一個人想成大事,就要牢牢抓住這兩條智慧,生活更順心
    初心古語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個人不迷失最初的目標,始終如一地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後一定能得到成功。電視劇《天道》中的馮世傑無疑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電視劇《天道》中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導演了一出殺富濟貧的扶貧神話,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