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做人五層境界,丁元英並不在最頂層!你在第幾層?

2020-12-05 記者李滿

佛說「眾生平等」,但,在做人的境界上,人確實有明顯的三六九等。

由文學作品《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是一部有深度的作品,它的深度不僅在於它詮釋了主宰萬物的「道」,還在於它將人性演繹到了極致。

《天道》的另一個「絕」在於:將人性演繹的極致的各式人,他們的做人境界也在演繹中被完美劃分到了不同的層級。

第一層境界:市井之徒

《天道》裡的大小人物,若按照其做人境界分成五層金字塔,那麼最底下一層無疑是劉冰之流。

劉冰本是古城一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小人物,他做過出租司機、當過跑堂、後來開了唱片店,每一樣,基本都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累死累活,半死不活。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劉冰之所以是如此境況,也有他的可恨處。

劉冰的最大可恨處就在於市儈,這是市井之徒的最基本特徵。他們的一個統一共同點便是:金錢至上,一切唯金錢論。

劉冰的這個特徵導致他出現了兩個問題:一,不會識人;二,沒有格局。

這種種,具體如何運作的。請看具體:劉冰機緣巧合下遇見高人丁元英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人都窮困潦倒到賣販賣收藏唱片過日子了,能有什麼「高」?

不用說,這就是他作為市井之徒唯「金錢論」的直接表現。在他這裡,有錢就是大爺,沒錢你就什麼也不是,哪怕周圍人都將你封神了。

原本,這樣的人物若能夠腳踏實地地好好工作掙錢,過上不錯的日子應該問題不大。尤其,當他遇到高人丁元英帶來的大機遇時,只要他穩著來,富貴榮華那是遲早的事。

可偏偏,劉傑還有市儈之徒衍生的一個大問題:虛浮,對財富欲望極大,甚至幻想一夜暴富。

格律詩公司還沒註冊時,作為小股東的劉傑就將他的虛浮表現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他先是給自己印了一盒精緻的名片,自封的職位是辦公室主任。然後,他便開著公司的寶馬車到處招搖……

市井之徒最重利,所以,在重大事件面前,他們通常都會選擇利益而非其他。而這種「唯利的選擇」,也由他們「金錢眼」導致的小格局決定。

格局是判斷事物的關鍵,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大格局,在大事面前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可惜,這大格局,正是劉冰欠缺的。

劉冰退股後,丁元英交給他一份內部文件,他本想讓劉冰憑此保住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通常,若人的格局夠,他定能看出丁元英給他那個所謂內部文件是在幫他。

可格局欠缺的劉冰卻在拿到文件時道:「丁元英,你也有失算的時候。」從這時起,劉傑就動了用他的小聰明達成一夜暴富的目的,他的「聰明法子」是:以此機密文件為要挾的籌碼,試圖以此讓自己翻身。

劉冰並不知道,他拿著手裡的假文件起心動惡念時,地獄的大門便已被他推開。

第二層境界:本分人

馮世傑和劉冰、葉曉明一樣,都是抓住丁元英這個機遇的人。所不同的是,他們三人中,他是唯一一個在退股後再次入股格律詩公司,並成為真正贏家的人。

馮世傑與兩人截然不同結局背後的原因只因兩個字:本分。

馮世傑是最初想到讓芮小丹、丁元英幫忙扶貧的人,他也是全程唯一一個真正老老實實幹活的人。

在生產音箱前期,髒活累活都是他馮世傑幹,葉小明負責技術,劉冰整天開著寶馬車出去瞎逛,他都什麼也沒說,只繼續實實在在,任勞任怨。

除了做事本分外,馮世傑在為人上也非常恪守本分。

馮世傑信任丁元英,三人中只有他一直將丁元英視為真正的高人甚至恩人。基於這點,他對他的話從來言聽計從,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心思。

丁元英一次去王廟村時,馮世傑正在爐子邊幹活,當時的他敞著懷,臉上被燻得黝黑。幹活的間歇,他在丁元英和歐陽雪身邊坐下後不自主嘆了一聲「我的天,累死我了。」

當時的丁元英聽完後反問道:「累死了,你死了嗎?」馮世傑愣了一下後訕訕一笑道:「嘿嘿,哪能真死啊!」

丁元英繼續道:「以後不許說累死我了,除非你真的快累死了,只剩最後一口氣。但是有個條件,說完就得死,不死不行。」

劉冰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是用他那小小的肚量斷定丁元英是想壓榨勞動力,於是他脫口道:「丁哥,你咋比資本家還狠。」

而馮世傑卻並只在一旁認真地看著丁元英,他知道丁元英突然這樣說肯定有原因,能做到如此,自然是因為一直恪守本分的他比其他人更敬重丁元英這個高人。

果然,丁元英後來出口的那句話瞬間讓他豁然開朗,他說:「想幹成點事就記住兩句話,別把別人不當人,別把自己太當人。」馮世傑聽完立馬點頭道:「丁哥,我懂了。」

這就是馮世傑的本分所在,他不會輕易猜忌,只要心裡篤定,便會一直篤定,即便中途有過誤會、波折等等。

「真正的本分人,只要跟對了人,一定可以有所作為。」馮世傑的結局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證明。

第三層境界:明白人

《天道》裡最多的便是明白人,丁元英、肖亞文、韓楚風等就都是這一類。

明白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有聰明,而且有智慧。

凡塵裡,要活成一個明白人,非得有一定的學識、閱歷、悟性不可,這三樣就是《天道》裡這些明白人的共同特點。

明白人裡又可以分出幾個等級,這個等級的區分得依據「明白」程度。

肖亞文在明白人的最底層,她只明白她自己。但在凡塵摸爬滾打其實只要自己明白自己,就足夠過上不錯的生活了。

肖亞文在和芮小丹第一次談到丁元英時就說了:「以我的智商,我是看不明白他(丁元英)」。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肖亞文的明白:她明白自己的斤兩,也大致明白丁元英的斤兩。所以,她的做法是對這種人敬而遠之,和丁元英保持距離對於肖亞文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顯然,丁元英應該算是能吸引肖亞文的男人,但基於對自己的了解,所以她斷定自己把不住這種男人。在這種考量下,她理性又自持地將丁元英定位在熟人與朋友的位置,以確保其價值。

相比丁元英和韓楚風,同是明白人的肖亞文因為學歷、見識、悟性等不及他們二人,所以她對時局的把握也總是不那麼明朗。

但是,當馮世傑、葉曉明、劉冰退股後,在格律詩公司表面看起來最危險的時刻,肖亞文當機立斷,買下三人退出的所有股份。很快,她一躍成為公司最終的大股東。

為何?還是因為她是明白人,她明白自己的判斷,同時,她也相信丁元英。

明白人的最高境界是:「明白自己、明白人性(身邊人)、明白時局、明白道」,《天道》裡,這個人只能是丁元英。

主角丁元英何許人也?資料能給到的訊息是這樣的:留學世界名校,經濟學碩士。高學歷,高智商,經商,運籌帷幄,謀篇布局;做人,低調內斂,能屈能伸。

顯然,這些死材料還是沒能道出丁元英的本質,丁元英說到底就是前文所說的「極致明白人。」

他極其明白自己,自知與中國傳統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他總想找個地方,一個人呆著,喝喝茶,聽聽音樂,沒有主義,沒有觀念衝突,誰也別妨礙誰。

於是,從私募基金賺了一筆足以支撐這種生活的錢後,他便讓肖亞文給他安排個清淨地。於是,便有了古城、芮小丹,有了圍繞音響產生的悲歡離合。

丁元英喜歡獨處,不是因為真喜歡,是因為他明白自己太高級,所以註定他在周圍幾乎找不到同類。

丁元英對身邊人看得透透的,拿捏的也死死的。就連廟裡輕易不肯見人的高僧智玄和尚,他也有辦法讓他見他。這種人,極少有辦不成的事兒。

為了完成給芮小丹的承諾,給她一個神話一樣的禮物,丁元英到了王廟村扶貧。隨後的一切,幾乎都在他的編織下進行,這張巨大的網基本一直在他的掌控下,何以能如此?因為他夠明白。

但遺憾的是,在世俗裡,這一層的人雖然可以活成人上人,但論到做人的境界上,他們低於以下兩種人。

第四層境界:通透人

排在第四的通透人顯然高於明白人,在整個《天道》裡,真正的通透人只有一個,他就是丁元英千方百計去尋的高僧智玄和尚。

丁元英去找智玄和尚時求見了三次,第一次請門僧遞了五萬塊,結果被拒;第二次,往信封裡再添了五萬塊,結果還是被拒;第三次,他請門僧遞去了一封信,得見。

智玄和尚雖一直在廟裡,但卻是個真正通透的智者。

丁元英遠道而來求見他,丁元英還未開口明說來意,他便已猜到了大概,所以他才開口說:「施主上山並非為了佛理修正,有事不妨道來,貧僧雖老學無成,念句『阿彌陀佛』卻還使得。」

其實在這裡,智玄就已經基本明了了丁元英的來意,只是他並未明說。

丁元英陳述了自己的「神話」「扶貧」來龍去脈後,智玄和尚沉思後道:「施主已勝算在手,想必也應該計算到到手之後的情形,勢必會招致有識之士的一片聲討、責罵。得救之道,豈能殺富濟貧?」

從此句可知,智玄已經在丁元英的相關陳述中判斷出了三件事:第一,丁元英謀的事能成;第二,丁元英謀成後會導致的後果;第三,丁元英在尋得救之道。

可以說,在做人的境界上,智玄大師明顯高於丁元英,丁元英是明白,而他則是通透。所以,也只有他才能給丁元英想求的「心安」。

丁元英求的這個「心安」,智玄大師是用改他詞的方式給了。在求見智玄的信封裡,丁元英詞的上闕是: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

智玄和尚改過後是這樣: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一生一滅一枯榮,皆有因緣註定!」

而這首被改動的詞裡,就藏著智玄大師給丁元英的心安。丁元英得此心安後,當即再次給智玄大師恭敬地行了佛禮道:「謝大師開示」。

如智玄這樣的通透人,多在寺廟之中,但凡塵也未必沒有,只是極少。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看問題與常人不同,常人總是需要藉助外圍的學識、經驗、甚至所謂各類證據來剖析到本質,而這些通透者,則往往能直接一步就到本質。

但遺憾的是,縱然通透如他們,也並非是做人境界裡的最高等級,因為在他們之上,還有一個終極的等級。

第五層境界:自在人

人間真正的修行,從來不在寺廟,這便是智玄等被我認為低於《天道》裡這最後一等人的原因。

同樣,到這個層級的人,整個《天道》裡也只有一位,她就是女主角芮小丹。

芮小丹是個普通人,身份是一個女警察。她是芸芸眾生裡最普通的一個,她是眾生,卻也是佛,她是眾生裡的佛。

真正的佛只有大智者或者擁有相當等級的人才能看明白,丁元英便是能看懂芮小丹的人之一。

芮小丹最大的特點是無欲無求,她明明已經取得德國居留權,她卻放棄,選擇回國,回到犄角旮旯裡的古城,報考活累錢少還危險的警察。

她明明可以靠父母隨手一搭過上富婆一般地生活,但她卻想都未往這方面想過。

芮小丹對錢沒有欲望,歐陽雪和她合夥開的飯店年終分紅,她還提醒她少算了多少,直到對方拿回去了一萬她才作罷。韓楚風給她的寶馬,她也堅持認為那不是她該開的車。

錢財如此,其他更是如此。

就連她和丁元英唯一開口要的那個「神話」「禮物」,本質上也不是她自己要的,而是她給丁元英、王廟村要的。

芮小丹的無欲無求是她無限接近佛的原因所在,即便面對所愛丁元英,她從始至終也未有過任何佔有的念頭,她在情愛裡不貪不痴,不幻想天長地久。

愛上丁元英後,家人提醒她,那麼厲害的男人,恐怕駕馭不了。她卻認為,愛情沒有駕馭一說。「能夠駕馭的,不用駕馭,不能駕馭的,又何須駕馭。」

一次與丁元英吃飯,良辰美景,隔著一桌美食,她對丁元英說:「咱倆活得不一樣,我活得很簡單,你活得太複雜,不是平行的兩條線,是交叉而過,這於我已經夠了。」

丁元英在評價芮小丹時說:「你活得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點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是想活個明白,還在思索的圈子裡晃悠,離你的境界還差幾個位格。」

在世俗眼裡,放著優渥日子不過的芮小丹是病態的,可讀懂了她的丁元英卻知道:她不是傻瓜,更非無知,而是活得自性自在。

丁元英嘆道:「這種生活,看似簡單,這種奢侈,是放下一些東西之後的得到。」

丁元英做不到芮小丹這般,可他卻實實在在地看懂了她,他對她說:「你是想到了就做,該拿的拿,該放的放,自性作為,不昧因果。」

芮小丹的「放」,包括命。

原本,芮小丹準備再在警隊幹一年,然後去法蘭克福留學,按丁元英的建議讀編劇,學上十年八年,用她的方式告訴世人,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未來的具體芮小丹都想好了:她一邊學習,一邊在自家餐廳打工,同時陪伴母親,每到周末,就去丁元英所在的柏林,與他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

這樣看起來完美無缺的未來,芮小丹在遇到四個逃犯時捨棄了,連同這些一起捨棄的還有丁元英和她擁有的一切,包括命!

行動前,猜到結局的芮小丹給丁元英打了一個電話,說的卻是當時面臨的情況,沒等對方回復,她就掛了。她是在和他告別,面對如此境況,丁元英只能守在電話機前祈禱。

通話時,縱然有千萬不舍,丁元英也未發一言。因為他知道:芮小丹的活法,從來是「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

凡塵裡,沒有任何能奈何得了一個無欲無求的人。所以,芮小丹在這凡塵裡活得自由自在。她就是眾生,她就是我佛。

相關焦點

  • 天道:丁元英論人生的3重境界,芮小丹的境界確實比他高
    當初在看《天道》的時候,很多人被丁元英這個人物設定所吸引,在很多人看來,他足夠有智慧,思想境界極高,在紛繁複雜的商業競爭中,他有著清醒的頭腦,同時還有著自己的處事底線。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說自己沒有芮小丹的境界高,這是為什麼呢?
  • 天道:丁元英用錢敲門的幾層含義,很多人連一層都看不出來
    看過《天道》的朋友們當看到丁元英用錢去敲寺廟的門時,會有什麼看法?能想到他為什麼這麼做嗎?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佛家講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小編遠沒有這種境界,所以下面說的無非是自己的觀點而已。
  • 天道:人生有5重境界,丁元英在第4層,只有芮小丹達到第5層
    在《天道》中,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充分向人們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在這部電視劇裡,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人的多樣人生,也見識到了不同人的生活境界,今日筆者便簡單總結了一下從《天道》中看到的五種人生境界,或許能對生活窮困潦倒的你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天道:做人要想成大事,不是腦袋有多少知識,而是覺悟這3層境界
    《天道》啟示:想要讓知識變得有價值,要覺悟這3層境界。第一層境界:做個明白人丁元英是個明白人。這也是丁元英的一位君子之交,對他進行的評述。肖亞文對自家老闆的評述是:說他是鬼是魔都成立,反正就不是人。在丁元英身上,能夠讀到尼採一段話:更高級別的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第二層境界:做到自在人先前看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的《天道》原版小說),我認為最厲害的人物是丁元英。
  • 《天道》被刪的3段,丁元英五臺山與高僧論道!領悟高人的境界
    《天道》可以說是一部經過歲月洗禮的神劇,雖然已經是一部老電視劇了,但是現在去看依然很精彩。不過電視劇中有好多都被刪減掉了,有時候會感覺前後有點不太順暢,看完也有點不太過癮!這部電視劇跟那些能讓你哭能讓你笑的電視劇不一樣,《天道》會讓你有更深的思考。就像肖亞文說的一句話:「認識一個人,開一扇窗,足矣!」
  • 《天道》:丁元英用錢敲門的真實用意有三層含義,你看見了幾層
    我只是以我的境界,如是觀照。看見我能見的,看見我遇見的,看見我欲知,欲解的。也許離真實義還很遙遠,但當下便是我自己的真實。1施主以錢敲門,若是貧僧收下了錢呢?丁元英與韓楚風拿著20萬上山。5萬塊錢敲一扇門的計劃,不僅僅是給佛子過篩子,更是給佛法過篩子。依真實相而見真實義,這是如是因果。雖然以丁元英與韓楚風這樣的身份拿著錢上山去求道,雖有謗佛之嫌,也有攀緣之意。
  • 劉冰的悲劇並非丁元英有意設計,《天道》為你解密小人物的宿命
    《天道》是一部經典的國產電視劇,若說《天道》一劇中男主角丁元英的存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人,那麼發燒友三人組葉馮劉就是《天道》電視劇中的「靈魂小人物」。透過葉馮劉三人的結局我們能夠在他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以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不少的啟發和警示,今天我們一起解讀一下《天道》中結局最悲慘的劉冰。
  • 《天道》階層眾生相,真是讓我茅塞頓開!
    《天道》的另一個「絕」在於:將人性演繹的極致的各式人,他們的做人境界也在演繹中被完美劃分到了不同的層級。丁元英、芮小丹無疑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是能夠達到肖亞文、歐陽雪的境界也是足矣,可是世上最多的卻是劉冰之流,反思我們的生活,《天道》裡的大小人物,若按照其做人境界分成多層金字塔,來看看您是哪個境界的人?
  • 《天道》從丁元英的角度看《道德經》他認為什麼是「天道」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在研習傳統文化過程中,找到了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鑰匙,那就是天道,他認為順應天道的規律辦事,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其實對於天道是什麼,從有天地之後,人們都產生了不同的答案,不同階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認知是不一樣的。
  • 讀懂電視劇《天道》丁元英的「高人」思維,或許你也可以成為高人
    看過《天道》這部電視劇的朋友,都對丁元英非常的敬佩,一是佩服他的賺錢能力,二就是佩服他的人生境界,若是我們能夠像丁元英一樣活著或許生活會發生不一樣的轉變。在《天道》中丁元英去餛飩攤先付了錢後,準備走的時候老闆娘忘記他付過錢了又讓丁元英付了一次錢,如果是換做別人或許會跟老闆理論一下,但是丁元英什麼也沒解釋又付了一次錢走了。
  • 《天道》:丁元英神話能否被複製?丁元英成功的前提是什麼?
    《天道》神話能不能複製《天道》的精彩莫過於丁元英在王廟村創造的扶貧神話,劇中丁元英運籌帷幄,算計每一個環節,甚至對一些人物都做出準確的預測。在丁元英的幕後操控下,格律詩這個在王廟村成立的品牌猶如一匹黑馬,僅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走到了其它品牌多年都沒有走到的位置。
  • 電視劇《天道》丁元英的「自嘲」詩,到底何意
    結合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們從故事裡可以清楚地知道,丁元英是藉助自己之前所做的一首《自嘲》,來應對芮小丹跟歐陽雪兩個女人的「窮追不捨」。電視劇《天道》的第四集,為了芮小丹,丁元英「隻身犯險」去赴宴。自古以來,女人請客吃飯,宴無好宴,總是夾帶私貨。
  • 我讀天道|為什麼丁元英進不了天堂?
    天道劇照丁元英說「當得救標準和得救之道的討論浮出水面時,那就是我獻給小丹的禮物」,然後他頂著大家的爭議和謾罵離開了,也許《天道》亦如此。「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標準答案,有啟迪和獲得感才最重要。本著交流的目的,今天來整理和分享下我個人對這本書和這部劇的理解,不喜勿噴。為什麼說丁元英進不了天堂?原因有很多,匯總到一起就是丁和芮的境界差了好幾個位格。
  • 《天道》智慧:丁元英為什麼是高人,他究竟高在什麼地方?
    在天道中,為了給芮小丹來一個徹底的覺悟,創造了一個神話,丁元英幾乎沒有花費很大的力氣,輕鬆的將王廟村帶向了富裕。從確定以音箱,機櫃為市場突破口,規劃之初做足功課,深入了解國內音響市場,實事求是依照王廟村實際情況布局,以終為始,逆向思維,環環相扣,步步推進,從最初的頂層設計就針對整個布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劃與設計。
  • 《天道》:丁元英的天道思維,能悟透這4點,早晚出人頭地
    在本劇中,丁元英和芮小丹的愛情讓人盪氣迴腸。劇中,芮小凡脫下的自己的衣服,像丁元英示愛。而丁元英卻說:「我是人,而且還沒有進化到無視本能。但是我丁元英何德何能,敢領受上天賜予這樣的恩賜。你是一塊玉,但我不是匠人。你需要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為你沒說出來而假裝不知道。你讓我用靈魂而不是文字去理解女人的這種聖潔,謝謝你能這樣評價我。」
  • 《天道》:女主如何表白丁元英?被拒絕以後,才知道「高人」是誰
    《天道》的愛情故事關於《天道》,有人視作商戰片,從格律詩和樂聖公司之間的較量,來鑽研商場上的爾虞我詐;也有人視作哲理片,從丁元英對於「文化屬性」的解讀,來重塑三觀,從而更好的面對這個世界。這些人,幾乎從來都不會思考什麼大道理,甚至「天道」「文化屬性」之類形而上的東西,務實眼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像個普通人一樣活著,更不會有什麼「超世」的念頭。在他們看來,與其思考如何「超世」,倒不如在閒暇之餘,去一趟「超市」來的實在,最起碼還能滿足一定的需求。這並非是沒有遠視,而是將普通人做到了極致。
  • 《天道》強者你pick誰?學不了丁元英,學這兩個女人,也足夠受用
    《天道》的靈魂人物丁元英曾經對女友芮小丹,闡述過他對「文化屬性」的思考,這也是支撐丁元英思考和行為的底層邏輯。「文化屬性就是三種元素的組合:技術、制度、文化。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客觀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
  • 《天道》布局:庸人做事高人布局,看丁元英的高人布局思維
    電視劇《天道》中,貧困縣中的貧困村村民馮世傑,千方百計接近高人,求得丁元英的指點,要改變村民的貧困現狀。丁元英心中明白,靠著帶領幾個發燒友,一群文化程度不高的貧困村民打天下意味著什麼?丁元英在實際考察了王廟村情況後,做出匪夷所思的布局,被劇中眾人稱之為神話。
  • 「高人」丁元英是如何煉成的?從《天道》中讀懂丁元英的逆推思維
    電視劇《天道》是根據豆豆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救世主,劇中前半部分就是大量關於道的描寫,但是隨著芮小丹的死轟然崩塌 。究竟用什麼來解釋她的死亡呢,也許就是使命吧,芮小丹是一個要強的女人,使命感是最自然的。
  • 「鬼才」丁元英是如何成長為這樣的?真實原因警醒所有人
    相信很多人會好奇,明明也是小家出身的丁元英,為什麼如此厲害? 01丁元英出身 從丁元英與她們交流的語氣來看,他的性格並不討家人喜歡,並且還帶有特別強烈的誤解。 在過去的人生經歷中,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吃苦,得到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享受過各種欲望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