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什麼才是哲學的最高境界

2020-12-06 祁華勝

總所周知,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這裡的生活沒有「一地雞毛」,也沒有世俗的「貪嗔痴」相反,絕大多數人設都比較「佛系」,因為他們知識層次高,而且把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學融入到自己生命裡了。

大家一聽哲學、文學、編劇什麼的,感覺高大上,很多人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學哲學,學哲學的人怎麼就業,以及生活中哲學就那麼重要嗎?很多人不學哲學一樣也瘋瘋癲癲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現實中為生活的苟延殘喘而妥協,而真正有風骨的先生和巨儒是不會向現實低頭的,因為他們的追求和信仰不允許他們低頭,高貴的不是他們的靈魂,而是追求。

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用哲學思辨的角度闡述社會現象,想通過數據分析和案列分析,讓大部分人能夠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是口是心非的「仁義道德」。

哲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哲學,說露骨一點,哲學就是最普遍的生存智慧,無論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還是夾縫中生存,抑或是強者恆強。

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學問,男女之間的感情也是學問,哲學是什麼,是把生活過成詩一樣,不僅要有詩情畫意,還要高效節能,要科學發展還要以人為本。

哲學對於我們最大的好處,就是提升我們認知事物發展變化的能力,因為我們通過哲學這扇窗子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丁元英研究哲學,文化、以及政治經濟學,都是由一個目的,使自己強大,不是他想要,而是他不得不這樣做。

哲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嚴謹的思維,以及對世界最起碼的好奇心,更重要是愛生活、愛思考、愛分享、愛創造。

丁元英之所以成功,除了自己努力以外,就是因為他修文,不簡簡單單學習哲學,而是把哲學思想和理論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很多人覺得丁元英是鬼才,不按常理出牌,恰恰相反,他的打法很符合規則,也符合競爭規則和文化,更重要他是跟著自己的心在走。

做不到「赤子之心」的我們,可以理論聯繫實際,見路不走

《天道》什麼才是哲學的最高境界

哲學最高境界就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一種基於天時地利人和建立的思維方式,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知和行是互逆的,知為行提供理論建設;行為知提供反饋,合一意思就是兩條腿走路;不能讓單一要素通過積累來獲取客戶,最終還是要看我們的能力,因為生活離不開哲學,所以接觸並學習就成了重中之重。

芮小丹和丁元英最大的區別,就是芮小丹是一個不計後果,不以結局為考慮對象的人,她活得很灑脫也很瀟灑,這種真性情是必須捨棄掉一些,她才能享受這美好的瞬間。

丁元英太過聰明,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到機關算盡,反而緣分會差點意思,而且即便是三分殺氣、三分淨氣,一分痞氣的他,也做不到真正放下。

學哲學的人最容易給自己畫圈,實際上我們知道世俗、文化、生活都會給我們畫圈,我們要突破認知的障礙,才能看到圈,而不是在圈中禁錮我們的靈魂、追求、以及自由。

先天不足的我們趕出上芮小丹,甚至後天我們也趕不上丁元英;我們可以學學韓楚風、歐陽雪、肖亞文,哲學只是一個高大上的說辭,實際上就是不同個體之間面對生活和命運,自己做不同的選擇,結果也一定不一樣。

王廟村的村民告訴我們,想要賺錢就得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別人不敢吃的苦,我吃,別人不願意幹的我幹,這種玩命的感覺,我們深刻感覺到農民要迫切解決物質生活狀態,以及不想世俗和命運妥協那股子勁兒。

這個世界就是撐死膽子大的,餓死膽子小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既要不要把自己太當人,也要不把別人太不當人,把自己太當人,容易懶惰、容易怯懦,和懦弱。太把別人不當人,就會樹立矛盾,而且把自己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幸福之上。

破格獲取直接痛快,但是最高的道德價值不是自強不息,而是期望被人理解的「苟且」,強者道德感嚴重製約弱者變強的門檻和通道。

不擇手段可以暫時解決一定問題,但會埋下隱患,最重要不擇手段有癮,第一次突破底線;以後底線可有可無,所以一定要堅守陣地,不能好高騖遠,喜歡走捷徑,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

但是一個又一個破格獲取的人,給我經驗和教訓;我們才能變的更優秀。

見路不走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不通過走關係破壞生態,也不能用強權和資本制約政策的決策和偏好。

科學發展的角度就是告訴所有人,人必須高尚的道德和尊嚴,人可以為信仰、道德、正義奉獻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一步一個腳印去嘗試、探索、總結、試錯,這樣才能認清行業發展規律;以及背後的套路和邏輯,自己強大起來,謊言和愚昧根本不可能把你拉到情本位和利益本位的抉擇中去:

我們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妥協的過程,學哲學也一樣,我們看到無數智者和先賢,苦口婆心地告誡自己,時光易逝,青春一去不復返,最大價值的輸出,就是找到合適自己愛的人;過一輩子;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相關焦點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人生的四大境界
    人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人在做某事的時候他了解他在做什麼,並且自覺他在做,正是因為這種覺解使他的所作所為有了意義,各種事情各種意義,合成了一個整體,就構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為分四個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天道》智慧就在內心深處,智慧產生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豆豆的紅塵三部曲,除了《遙遠的救世主》還有《背叛》《天幕紅塵》。講述了精英階層和普通人的差距,僅僅是處理問題的機制和方法不一樣,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事物,會有不同層次的智慧。
  • 天道:人生有5重境界,丁元英在第4層,只有芮小丹達到第5層
    曾經我一度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喜歡看《天道》這部電視劇?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我漸漸發現《天道》之所以能獲得大多數人的喜歡,是因為這裡面所包含的處世哲學如此深刻,深刻到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曾發生過的縮影,它對人性進行了很好的解讀,總是能引發人的深思。
  • 天道:丁元英論人生的3重境界,芮小丹的境界確實比他高
    當初在看《天道》的時候,很多人被丁元英這個人物設定所吸引,在很多人看來,他足夠有智慧,思想境界極高,在紛繁複雜的商業競爭中,他有著清醒的頭腦,同時還有著自己的處事底線。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說自己沒有芮小丹的境界高,這是為什麼呢?
  • 《天道》:只有放下勝負之心,才能看見神之一手,亦是覺悟天道
    1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故弄玄虛還是真的超脫了常人的思維所不能取決的境界。我們一直懷揣著一顆求取的心來看《天道》。兩人對弈如果真的只為一個輸贏,那麼便違背了圍棋的最高境界。覺悟天道,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的從中挖取一些所謂的改變命運的術,最終所看到的都是偏離道的術。術為道的用,道為術的本。
  • 天,天道是什麼?——人,人生又是什麼
    看得見的才是最美麗的!天,天道,是善惡因果的回報,還是輪迴循環的公平、公正;天是自然萬物的規律,還是我們人類頭頂上真實存在的蒼穹。天道:世間萬物自然運行規律,或者就是中華民族的哲學思維。也代表了宇宙的終極真理、規律、原理等,也是宇宙的本源,代表了一種至高境界。是一種擬人化的萬物老頭,是一種自然的制度模式(人遵循自然規律而活動,萬死終有一生,代表了那個生的一。是命運假說的源頭,你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然後你又不知道是什麼,反正我不知道。)
  • 中國哲學是提高人們的人生境界的學問,哲學神學科學竟不可分割
    中國哲學是人生哲學,它提高我們生命情感的境界的學問,不是提高我們頭腦中知識的學問,頭腦不會有風暴,有許多知識,有許多觀念,心靈才會起風暴,所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任何和你說的成功經驗,據說他有多少了不起的idea觀念來讓他取得成功,他們成功的根源,他並沒有想出來,他們的心靈曾經受到過挑戰
  • 一部充滿哲學的動漫《空之境界》
    《空之境界》這是一部涉及哲學、心理學、佛學的作品,讓我驚嘆的是作者能把這麼意識流只可意會的內容用故事和語言傳達出來,並且劇場版動畫能看出真的是用心之作,不論是畫面、配音、還是音樂都有傾注感情在裡面。空之境界,對我而言,是一部很特別的動漫,不同於EVA那種激烈,空之境界有一種奇異的氛圍,者也許來自於配樂,來自於那七個靈魂漂浮於巫條大樓上襯著滿月的背景時出現的聖歌一般的人聲。然而,於我而言,它更多地來自於那種感知。」眼前巨大的現實和自身所感受到的狹小日常空間的矛盾「大三的時候才看了部作品,起初是由於名字的吸引。
  •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體悟、悟道
    什麼才可以稱之為「藝術」?難道是畫一張水彩,哼一段流行歌?不,這些並不是藝術更談不上藝術。藝術往往在那些思想超然物外,智慧玄勝通幽的人身上。因為他們善於發掘「自然中的美」。當創作者感慨塵寰多惡時,那一剎那間的閃光會使他生出不可多得的感悟,由此一幅屬於「藝術」的作品便誕生了。
  •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什麼是境界?它是思想覺悟也是精神修養,即是個人修為也是人生感悟。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導致各自所處的境界是不同的。而說起境界一詞,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清代鴻儒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提到的人生三大境界。
  • 《天道》什麼才是真正正確的價值觀?丁元英如是說
    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觀,對於生存智慧來說,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發展是生存之後的另一個高峰,拒絕跨越式發展後遺症,一步一個腳印得往前走。《天道》什麼才是真正正確的價值觀?丁元英如是說:丁元英說世界上沒有神話,神話是普通人做到了常人不敢想,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劉徹可以消滅突厥,絲綢之路可以互通有無,甚至喬致庸票號業務走遍大江南北,甚至是兩彈一星,那一個都是神話,哪一個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天道》被刪的3段,丁元英五臺山與高僧論道!領悟高人的境界
    《天道》可以說是一部經過歲月洗禮的神劇,雖然已經是一部老電視劇了,但是現在去看依然很精彩。不過電視劇中有好多都被刪減掉了,有時候會感覺前後有點不太順暢,看完也有點不太過癮!這部電視劇跟那些能讓你哭能讓你笑的電視劇不一樣,《天道》會讓你有更深的思考。就像肖亞文說的一句話:「認識一個人,開一扇窗,足矣!」
  • 天道:做人要想成大事,不是腦袋有多少知識,而是覺悟這3層境界
    《天道》啟示:想要讓知識變得有價值,要覺悟這3層境界。第一層境界:做個明白人丁元英是個明白人。這也是丁元英的一位君子之交,對他進行的評述。肖亞文對自家老闆的評述是:說他是鬼是魔都成立,反正就不是人。第二層境界:做到自在人先前看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的《天道》原版小說),我認為最厲害的人物是丁元英。論為人,他有為人智慧,論辦事,他掌握全局觀。這一次看《天道》電視劇才察覺,要論成事方面,非丁元英莫屬,只是要講為人境界,最高的原來是芮小丹。
  • 洗兒詩丨愚鈍,才是聰明的最高境界!
    蘇軾的人生哲學和望子成龍的大眾價值觀不同。也許,在旁人看來這樣的父親是不夠合格的。然而,正是因為蘇軾聰明,他太清楚他的聰明讓他吃盡了苦頭。一生於宦海中浮沉,在貶謫中流浪,在入世與避世的糾結中痛苦地尋找人生的真諦。歷經了生活的磨難和歲月的沉澱,他似是悟出了什麼。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
  • 《天道》:做人五層境界,丁元英並不在最頂層!你在第幾層?
    《天道》的另一個「絕」在於:將人性演繹的極致的各式人,他們的做人境界也在演繹中被完美劃分到了不同的層級。第一層境界:市井之徒《天道》裡的大小人物,若按照其做人境界分成五層金字塔,那麼最底下一層無疑是劉冰之流。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現代都市的資源分配和價值判定方式和過去不同了,之前人判定一個人的最高價值是手中有多少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以及控制和支配的權利,之後,是知識付費和無形資產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內容為王的時代來臨了,因為沒有人在意你擁有多少房地產、而在於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個人價值和綜合利用價值。
  • 聖經中愛人如己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愛是什麼有人說戀人的愛像熱情的沙漠連死人都會被點燃愛是什麼?有人說愛像春天裡的花朵沐浴在陽光下嬌豔豔的開放愛是什麼?愛是愛人之間的如膠似漆愛是與喜樂的人同樂愛是與悲傷的人同哭愛是不嫉妒他人愛是對別人的祝福在這人世間說不盡道不完的就是愛然而愛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 《天道》:「送錢」看出人生境界,鄭老闆才是大隱隱於世的高人
    《天道》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豆豆的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跟其他沒有營養的肥皂劇不同,這部電視劇能夠讓你一邊看一邊思考。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能讓你有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辦法感受到的,只要在看《天道》的時候你才能豁然開朗。
  • 內心通明透徹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那什麼是真正的功德?明心見性就是功,平等無二就是德,即《六祖壇經》中所講的「見性是功,平等是德」。一個人能夠時常照見本心自性,真實不虛就是功德。以此為標準,反觀梁武帝的做法,就會發現功德需要在一個人的自性本性中尋找,而不是通過供養與施捨。這就是兩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