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所周知,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這裡的生活沒有「一地雞毛」,也沒有世俗的「貪嗔痴」相反,絕大多數人設都比較「佛系」,因為他們知識層次高,而且把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學融入到自己生命裡了。
大家一聽哲學、文學、編劇什麼的,感覺高大上,很多人不明白人為什麼要學哲學,學哲學的人怎麼就業,以及生活中哲學就那麼重要嗎?很多人不學哲學一樣也瘋瘋癲癲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現實中為生活的苟延殘喘而妥協,而真正有風骨的先生和巨儒是不會向現實低頭的,因為他們的追求和信仰不允許他們低頭,高貴的不是他們的靈魂,而是追求。
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用哲學思辨的角度闡述社會現象,想通過數據分析和案列分析,讓大部分人能夠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是口是心非的「仁義道德」。
哲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哲學,說露骨一點,哲學就是最普遍的生存智慧,無論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還是夾縫中生存,抑或是強者恆強。
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學問,男女之間的感情也是學問,哲學是什麼,是把生活過成詩一樣,不僅要有詩情畫意,還要高效節能,要科學發展還要以人為本。
哲學對於我們最大的好處,就是提升我們認知事物發展變化的能力,因為我們通過哲學這扇窗子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丁元英研究哲學,文化、以及政治經濟學,都是由一個目的,使自己強大,不是他想要,而是他不得不這樣做。
哲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嚴謹的思維,以及對世界最起碼的好奇心,更重要是愛生活、愛思考、愛分享、愛創造。
丁元英之所以成功,除了自己努力以外,就是因為他修文,不簡簡單單學習哲學,而是把哲學思想和理論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很多人覺得丁元英是鬼才,不按常理出牌,恰恰相反,他的打法很符合規則,也符合競爭規則和文化,更重要他是跟著自己的心在走。
做不到「赤子之心」的我們,可以理論聯繫實際,見路不走
《天道》什麼才是哲學的最高境界
哲學最高境界就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一種基於天時地利人和建立的思維方式,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知和行是互逆的,知為行提供理論建設;行為知提供反饋,合一意思就是兩條腿走路;不能讓單一要素通過積累來獲取客戶,最終還是要看我們的能力,因為生活離不開哲學,所以接觸並學習就成了重中之重。
芮小丹和丁元英最大的區別,就是芮小丹是一個不計後果,不以結局為考慮對象的人,她活得很灑脫也很瀟灑,這種真性情是必須捨棄掉一些,她才能享受這美好的瞬間。
丁元英太過聰明,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到機關算盡,反而緣分會差點意思,而且即便是三分殺氣、三分淨氣,一分痞氣的他,也做不到真正放下。
學哲學的人最容易給自己畫圈,實際上我們知道世俗、文化、生活都會給我們畫圈,我們要突破認知的障礙,才能看到圈,而不是在圈中禁錮我們的靈魂、追求、以及自由。
先天不足的我們趕出上芮小丹,甚至後天我們也趕不上丁元英;我們可以學學韓楚風、歐陽雪、肖亞文,哲學只是一個高大上的說辭,實際上就是不同個體之間面對生活和命運,自己做不同的選擇,結果也一定不一樣。
王廟村的村民告訴我們,想要賺錢就得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別人不敢吃的苦,我吃,別人不願意幹的我幹,這種玩命的感覺,我們深刻感覺到農民要迫切解決物質生活狀態,以及不想世俗和命運妥協那股子勁兒。
這個世界就是撐死膽子大的,餓死膽子小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既要不要把自己太當人,也要不把別人太不當人,把自己太當人,容易懶惰、容易怯懦,和懦弱。太把別人不當人,就會樹立矛盾,而且把自己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幸福之上。
破格獲取直接痛快,但是最高的道德價值不是自強不息,而是期望被人理解的「苟且」,強者道德感嚴重製約弱者變強的門檻和通道。
不擇手段可以暫時解決一定問題,但會埋下隱患,最重要不擇手段有癮,第一次突破底線;以後底線可有可無,所以一定要堅守陣地,不能好高騖遠,喜歡走捷徑,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
但是一個又一個破格獲取的人,給我經驗和教訓;我們才能變的更優秀。
見路不走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不通過走關係破壞生態,也不能用強權和資本制約政策的決策和偏好。
科學發展的角度就是告訴所有人,人必須高尚的道德和尊嚴,人可以為信仰、道德、正義奉獻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一步一個腳印去嘗試、探索、總結、試錯,這樣才能認清行業發展規律;以及背後的套路和邏輯,自己強大起來,謊言和愚昧根本不可能把你拉到情本位和利益本位的抉擇中去:
我們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妥協的過程,學哲學也一樣,我們看到無數智者和先賢,苦口婆心地告誡自己,時光易逝,青春一去不復返,最大價值的輸出,就是找到合適自己愛的人;過一輩子;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