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雨山區人民法院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在采石磯風景區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省首家掛牌成立的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
揭牌儀式上,雨山法院黨組成員蔡雲報告了巡迴法庭籌建情況,雨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虎致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勇義和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萬新共同為雨山區人民法院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揭牌。
據了解,生態環保旅遊巡迴庭常駐辦公地點設在采石磯風景區內。秉承環境保護優先、公正司法、維護權益、注重預防、修復為主、公眾參與的工作理念。將巡迴開庭、現場調解、現場宣傳、現場調研合為一體,定期開展巡迴審判、普法宣傳服務,在薛家窪生態園、馬鞍山長江觀景平臺、采石磯遊客中心、濱江公園遊客中心等地輪班設點,開展環保法治宣傳等工作。巡迴審判庭設置專業陪審員、調解員各2名。巡迴庭受理的案件,由該庭專業調解員負責調解。為保證巡迴法庭各項工作正常開展,該院建立了節假日值班制度、定期開展環保旅遊志願服務,環境保護聯動工作機制等制度,為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高效辦理各類案件提供了制度保障。
那麼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的職能又有哪些呢?
審理雨山法院管轄的環境資源公益訴訟案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以及涉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文化資源、能源利用、環境治理與服務、旅遊糾紛等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巡迴法庭採用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的審判機制,最大限度發揮司法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功能。
針對環境資源類及旅遊糾紛類案件的性質特點,充分發揮人民法庭貼近群眾的優勢,建立起「立審執一體化」工作模式,在處理糾紛時開通「綠色通道」,快立案、快審理、快執行,努力做到讓法庭成為轄區人民群眾解決糾紛的首選之地、信任之所、公平之在。
巡迴法庭也將充分發揮多元調解主體作用,加強訴前、訴中調解,同時加強與其他調解平臺的協作,及時化解生態環保及旅遊糾紛。
下一步,生態環保旅遊巡迴法庭將積極探索生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新模式,努力建立專業的環境資源審判運行機制,積極推行全覆蓋生態司法修復模式,推動構建生態環境多元共建共治共享體系,為長江流域馬鞍山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有益的司法實踐探索,為把馬鞍山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司法力量。
【來源:雨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