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周迅、趙雅芝、惠英紅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已經悄然大結局了。
然而,「神仙陣容」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這部改編自日本口碑神作《母親》的電視劇最終以豆瓣6.5分的口碑慘澹收場。
要知道,10年前播出的日劇原作在豆瓣的評分至今還是9.4分。
同樣講母親、講母愛,為什麼日版的《母親》能夠引發所有人的共鳴呢?不瞞大家說,山竹媽也去看了看,結果看一集哭一集!
不只是感人,這還是一部深刻思考人性的電視劇。身為人母,我第一次認真想:母親的定義是什麼?母愛是什麼樣子的?
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一種人叫作母親。」
母親,是註定負重前行的一類人。
劇中展現了多個母親的形象,她們都是「不完美的她」,可卻有著不同的母性。
鈴原奈緒
母愛可以是一場相互救贖
女主鈴原奈緒是一名35歲的單生女性,從小被母親拋棄的她是一個孤獨、不善交際的人。
因為前工作單位倒閉,她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員,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7歲的小女孩憐南。
在大家面前,憐南宛如一個早熟的小大人一樣,她想法獨特,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看不出什麼異樣。
可漸漸的奈緒發現,憐南身上總有很多來歷不明的傷痕:燙傷、淤青、凍傷……
直到有一個夜晚,她被親生媽媽道木仁美裝進袋子裡,扔進了垃圾堆中,被路過的奈緒發現帶回家中。
醒來後得知被媽媽拋棄,憐南並沒有流露出怨恨,而是想去福利院,還問福利院是否會收留7歲大的孩子。
那一刻的奈緒,仿佛看到了曾經被拋棄的自己。
想了很久,奈緒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成為憐南的媽媽,不是扮演,而是真的成為媽媽。
憐南流下了眼淚,她終於有了一個愛她的媽媽。然而,從法律上來講,奈緒的行為是「誘拐」,她們只好更名換姓,踏上了漂泊逃亡之旅。
就這樣,每天躲躲藏藏的日子雖然很艱辛,可憐南和奈緒卻感受到無比的幸福。
孤獨的奈緒有了想要珍惜的人,缺愛的憐南感受到了母愛,這是一場兩個人的互相救贖。
道木仁美
不成熟的母愛會變成傷害
在劇中,道木仁美(憐南的媽媽)是一個拋棄孩子的「壞媽媽」,可在那之前,她也曾是一個好媽媽,會對新聞上的虐童事件感到憤怒。
然而,丈夫的突然離世、生活的窘境漸漸改變了她。年輕的她還無法承受作為單親媽媽的生活壓力,絕望的她曾經想過抱著憐南一起自殺。
後來,她找到了新男友,女兒漸漸被視為生活的累贅。而懂事的憐南,即便受到繼父的暴力對待,也依舊默默忍受著,只是為了媽媽能夠開心。
而仁美的母愛已經「變質」了,她對女兒所受的傷害視若無睹,逐漸成為了自己曾經厭惡的虐童父母,直到最後將女兒拋棄。
女人一生下孩子,就能自然地切換到「母親」的角色嗎?
不是的,每一個母親都在學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1歲,作為母親的自己也只有1歲。
年輕的仁美顯然沒有明白作為一個母親所要承擔的責任,或者她下意識地在逃避這一責任,以至於她不成熟的母愛最終演變成了對孩子的傷害。
望月葉菜
母愛是願意為了孩子背負一切
在帶著憐南逃亡的日子裡,奈緒重遇了「拋棄」自己的親生母親望月,往日的真相也向觀眾展開。
原來在奈緒小的時候,母親望月長期被丈夫家暴,兒時的奈緒不忍母親受苦,於是放火燒了房子,父親死了。
望月不忍女兒一生背負殺父的惡名和良心譴責,所以選擇自己承擔一切。
她帶著奈緒一路逃亡了半年之久,並不斷給幼小的奈緒做思想工作,消除了她殺父的記憶後,拋下了女兒自己去坐牢。
出獄後,望月便一直為女兒攢錢,一月一萬。直到母女二人重遇,她依舊儘自己所能幫助女兒度過難關,而曾為女兒「頂罪」的秘密,她至死都未曾說明。
對她來說,即使女兒永遠也不原諒她多年的缺席,也不願揭開真相讓女兒感到痛苦內疚,這樣的母愛,太深,太重。
對「母愛」的重新思考
在劇中,憐南心中真正的母親不是仁美,而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奈緒,其實也是在向我們發問:有了血緣關係的,就一定是親人了嗎?
在孩子眼裡,她還不懂什麼血緣關係,她只知道誰給予了她始終如一的母愛。
這也給了山竹媽一個啟示:不要以為自己生了孩子,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母親了,讓孩子感受到母愛,才是。
可是,給孩子始終如一的母愛真的容易嗎?
我們看到了,仁美在被生活壓垮後喪失了母愛;我們也看到了,望月即便無法見到女兒,可對女兒的母愛幾十年如一。
有人做到了,有人失敗了。
只能說,始終如一的母愛是需要我們努力做到的。生孩子激發了我們的母愛,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考驗等著我們。
沒有人是完美的媽媽,可大多數母親都在努力學習怎樣去愛孩子。
在此,山竹媽要為媽媽們說句話:每個女人在成為媽媽後,其實都放棄了一部分的自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母愛就是一種自我犧牲,不要把母愛想得那麼「理所當然」!
最後,做好一個母親,永遠不是個人的事,更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事,希望每一個媽媽都不是「單打獨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