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90後」姑娘用沙畫演繹「最美家鄉」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1月10日電 題:山西「90後」姑娘用沙畫演繹「最美家鄉」

  作者 楊傑英 楊潤德 王惠林

  「給我一捧沙,讓我為你舞沙成畫!」伴著古聲古色的旋律,一捧金黃色的細沙,一個方正的沙畫臺,沙子在靈巧的指尖飛舞凝聚,時而變成一座挺拔的山脈,時而成為一條蜿蜒的河流,幾推幾抹,明亮的燈箱上呈現出古晉陽八景之一的汾河晚渡。

  「好漂亮,老師,快教教我們。」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一電學校的沙畫社團課上,小時代沙畫工作室的志願者朱霞帶領同學們學習沙畫。

沙畫作品。 王惠林 攝

  體驗指尖上的藝術魅力

  利落的短髮,精緻的五官,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朱霞,已是山西沙畫界的領軍人物。

  「朱老師,我已經學會畫山水風景了。」「朱老師,最近我看了你介紹沙畫的視頻,太漂亮了,今年開學特意報名來學習。」……在沙畫社團課上,因疫情防控許久未上課的朱霞,一進入教室,就被學生們圍住了。

  拿出沙畫盤,擺滿了乾淨的沙子,朱霞帶領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看到屏幕上一會兒出現一隻小白兔,一會兒又變成了一片森林,學生們歡呼鼓掌。

朱霞用沙畫演繹「最美家鄉」。 王惠林 攝

  朱霞擔任晉源區一電學校沙畫社團的老師,已有三年。為了推廣沙畫,她和同事們在晉源區十餘所學校開展免費的普及課程。在她看來,沙畫最大的魅力是讓人靜下心來,找到自信和愉悅。

  朱霞說道,「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沙畫則能讓孩子以最放鬆的狀態專注投入並享受其中,在玩中學,在體驗中感悟,通過沙畫孩子們變得認真而有耐心。畫沙畫的孩子,外表安靜專注,內心卻是自由、跳躍、靈動的。」

  多年來她還堅持義務去教自閉症和聾啞孩子學習沙畫,「他們有自己的世界,雖然很難溝通和交流,但我能感受到沙畫帶給他們的快樂和變化,沙畫能讓他們瞬間安靜下來。」

朱霞用沙畫演繹「最美家鄉」。 王惠林 攝

  藉助沙畫開啟創業之路

  朱霞自幼喜歡繪畫,高中時期通過激烈的藝考之路,開始進入專業領域學習。

  第一次接觸到沙畫是在大學期間,當時她看到一段介紹沙畫的視頻,一抹細沙從指間或遠或近、或輕或重流向沙畫臺,伴隨音樂旋律和朦朧燈光,她突然發現,原來流沙可以描摹世間百態。沙畫點燃了朱霞的創作靈感,從此開啟了她執著的追求之路。

  「沙畫,最難的還是手上功夫。沙子不像筆,沒有形質,撒出去的沙子關鍵是控制好數量。」朱霞不斷揣摩、自學沙畫。大學畢業後,她又拜師進行系統學習。因為有多年的繪畫基礎,朱霞很快掌握了技巧,逐漸嶄露頭角。《嘿,幸好遇見你》是朱霞的一幅得意作品,花了近一個星期完成,內容講述了好朋友的愛情故事。

  此時的朱霞敏銳地發現,原來沙畫市場缺口較大,優秀的沙畫師更是稀缺,她由此萌生了創業的想法,開辦了自己的沙畫工作室。

朱霞開展沙畫普及課程。 王惠林 攝

  用沙畫為美麗家鄉代言

  一撒、一甩、一抹、一勾、一挑,細微綿軟的沙粒緩緩流過朱霞的指間,跨越千年的晉祠、古色古香的雙塔、漫山紅葉的龍山……一幅幅有靈氣、有生命的沙畫作品誕生,也讓這個年輕人脫穎而出,成為山西沙畫界的新寵。而且,朱霞還從傳統的動態沙畫引申研究出沙瓶畫、沙盤畫等一系列沙繪形式和各種沙質藝術品。

  工作室成立之後,除了教授孩子們學習沙畫外,朱霞用更多的時間將沙畫融入家鄉晉源諸多名勝古蹟的創作。「我之前學過國畫,就想把國畫的意境與沙畫藝術融合在一起,嘗試用沙畫製作了很多展現省內外自然風光與名勝古蹟的作品,有長城、壺口瀑布、太行山等。」朱霞介紹,作為「晉源工匠」,自己的責任就是用作品來宣傳美麗的家鄉。

  去年二青會期間,朱霞還創作了體操、遊泳、龍舟等12個體育項目的沙畫藝術品。說起創作的初衷,朱霞說:「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在我們山西舉行,觀看了藝術體操比賽後,我當時就想把這些畫面通過沙畫定格下來。」

  朱霞有一段4分30秒的沙畫視頻,以一個手影的不斷變幻,繪出了雙塔的挺拔,道出了晉祠的悠久,展現了天龍山的氣勢,讓人看了嘖嘖稱讚。「我用自己的雙手畫出家鄉的美景,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我要一直堅持下去。」朱霞說。(完)

相關焦點

  • 「90後」工匠用沙畫描繪最美家鄉
    大學畢業後,她又拜師系統學習。因為有多年的繪畫基礎,朱霞很快掌握了技巧,逐漸嶄露頭角。《嘿,幸好遇見你》是朱霞的得意作品,創作花了近一個星期,講述好朋友的愛情故事。 朱霞敏銳地發現,原來沙畫市場缺口較大,優秀的沙畫師更是稀缺,她由此萌生了創業的想法,開辦了自己的小時代沙畫工作室。
  • 用沙畫創新製作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將通過紀實的手法,並用沙畫獨有的藝術手法進行創新製作,預計時長90分鐘,達到4K+5.1標準,計劃在明年建黨100周年之際獻映。廈門市人民劇場總經理張玉露介紹,將引進專業的沙畫製作團隊,並推動沙畫電影產業落戶廈門。
  • 他是90後小夥,他用一隻鋼筆畫出最美中國!
    他是90後小夥,他用一隻鋼筆畫出最美中國! 他給自己起名諸葛清嘉 是因為他老家是 山西浮山縣的諸葛村 「清嘉」
  • 最美漁村,我的家園!西島小朋友用雙語介紹自己的家鄉……
    這是最美的漁村,這是最美的家園這是一座天涯之涯的小島它是遊客尋找的海上桃源也是西島居民的家園......——2020年12月6日上午11:00由天涯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指導,西島社區居委會和西島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辦,西島小學協辦的——「最美漁村,我的家園」活動,在道德廣場舉辦。
  • 行動是青春的證明 荊州姑娘甘如意感動家鄉父老
    90後荊州姑娘甘如意輕柔而堅定的聲音,撞擊著家鄉父老的心窩和淚窩。10月27日上午,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荊州專場在凱樂劇院舉行。「人民英雄」張定宇等6位報告人,通過現場或視頻的講述方式,和640萬荊州人一同重溫了那些捨生忘死、奮勇抗疫的時刻。甘如意是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士。
  • 「奮鬥的青春最美」:「90後」在抗疫一線「蛻變成長」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奮鬥的青春最美」:「90後」在抗疫一線「蛻變成長」新華社記者林苗苗、魏夢佳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救死扶傷……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90後」青年醫護人員彰顯青春蓬勃力量
  • 致敬經典,如此栩栩如生的87版《紅樓夢》沙畫,太贊了!
    你看過沙畫表演嗎?前幾年這個藝術表演項目經常出現在許多大型公關活動中,很受觀眾的喜愛,因為它美輪美奐,具有如夢的視覺享受。沙畫,顧名思義就是用沙子做畫,它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一般採用產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彩沙,經手工精製而成。
  • 山西「巧媳婦」的剪紙人生:巧手匠心「剪」出最美家鄉
    晉源區新聞中心供圖中新網太原11月19日電 題:山西「巧媳婦」的剪紙人生:巧手匠心「剪」出最美家鄉作者 楊傑英 楊潤德 梁月仙紅紙折上幾折,剪刀上下飛舞,紙屑紛紛落下……不到10分鐘,一張六角形的精緻團花剪紙便已成型。
  • 90後導演孫奕芳: 用電影講述家鄉故事
    新鄉網訊(記者劉志松)「因為是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很想拍個有藝術價值的、真實的,最好是跟家鄉有關係的作品,這是我剛開始創作《宿命》的想法。拍攝期間,克服了很多困難,感謝家鄉人的支持和幫助!」3月22日,說起拍攝《宿命》的感受,90後導演孫奕芳對家鄉輝縣市充滿了感激。
  • 程桔:90後姑娘立志為家鄉設計「金山銀山」
    長發紮成幹練的馬尾,不化妝,不穿高跟鞋,愛穿「簡單耐髒」的深色衣服,這是90後村支書程桔慣常的「打扮」。程桔計劃,「趁年輕,幫家鄉幹滿3年,有起色了,就回廣州做設計師」。 2014年底,年僅24歲的程桔當選為大市村黨支部書記。 彼時的大市村,基礎設施薄弱,水利設施不完備;沒有村委會,村民辦事很不方便;村集體經濟為「零」;很多貧困戶沒有收入來源。
  • 從輪椅姑娘到彩繪櫻花的90後女孩,她們是應援戰疫的「靈魂畫手」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勝潔鍾南山院士堅毅的眼神,護目鏡後醫護人員義無反顧的神情,這些都被普陀區一位姑娘用畫筆定格、記錄。更特別的是,這是一位輪椅姑娘。同樣在普陀區,90後姑娘王佳堯將畫板移到了為社區防疫而設置的小區臨時門崗亭上,在木板牆上繪下了武漢櫻花和東方明珠。她們執筆戰「疫」,留下抗疫中的小美好。
  • 90後男孩神奇再現87版紅樓夢
    方浪浪,杭州一位 90 後沙畫藝術家,近日因為一幅 87 版紅樓夢的彩色沙畫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他將寶黛共讀、晴雯撕扇、劉姥姥進大觀園等紅樓夢經典畫面用彩色沙畫的形式呈現,並剪輯成了時長 8 分 57 秒的視頻。
  • 「90後」女孩支持家鄉抗疫:離家越久越牽掛家鄉
    受訪者供圖 攝中新網溫州5月26日電(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張銀燕 吳昱燊)「離家越久,越是牽掛家鄉,想為家鄉做貢獻。」來自浙江溫州的「90後」女孩黃希希說,「疫情期間,看著確診人數每天增加,總希望能為家鄉做些什麼。」
  • 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六)丨90後姑娘的抗「疫」漫畫:有一些搞笑、又...
    只要有愛人們便不會孤單只要有愛生命便不會脆弱只要有愛我們就會感受到溫暖那一天,揮一揮手我們成了最美逆行者她說:「我想我們只是換了一個地方上班,不一樣的是,在這裡,總能體會到很多不能用言語表達的溫暖與感動,這些或是一個動作,一個聲音,一次經歷……」在抗「疫」的這段時光,朱家裕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的漫畫,記錄下這一個月裡在武漢方艙醫院與隊員們一起並肩作戰的故事。
  • 鄧瑜康專職沙畫:一捧細沙繪出大千世界
    沙畫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全國專職的沙畫師可謂鳳毛麟角。近日,記者採訪了福州知名女沙畫師鄧瑜康,近距離接觸了這種「指尖上的藝術」。  「佛系」玩沙獲得不少榮譽  鄧瑜康是一名「80後」,出身邵武的中醫世家。父母希望她當一名醫生,但她從小便喜歡書法、畫畫,對行醫不感興趣。
  • 鄉親們都說,她是人間聖潔的達瑪姑娘,是藏鄉最美的女兒……
    他們中有的是退伍老兵,有的是年輕的「90後」夫妻,有的放棄了百萬年薪……說起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但是聽到他們的故事,又有誰能不落淚?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可複製,也不該被複製。不忘卻,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
  • 90後的記憶,生長在花瓶裡的「花瓶姑娘」,到底是怎麼騙人的?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90後在國內已經到了奔30的年紀了,80後已經40歲,當真是歲月不饒人啊!記得在很久以前,90後還是新生代時髦的代表,可現在已經是10後的天下!對於大多數90後來說,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說過「花瓶姑娘」的故事,那時候還實行開會展,每次在展覽上看到這些花瓶姑娘都會讓人覺得她們十分的可憐,聽說她們一輩子只能這樣生活就十分的難過,但現在回想起來,「花瓶姑娘」本身就是騙人的!因為如果是真的的話,國家早就已經取締了!
  • 從澳大利亞回到中國新疆 90後姑娘拼多多賣棗年銷3000萬
    90後新疆姑娘趙閆的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截,她是名校畢業、揣著澳大利亞綠卡,足蹬高跟鞋的澳大利亞媒體記者;現在的她,早已習慣了防風沙的勞動服和便於工作的馬尾辮,乍一看,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3團小村莊裡的地地道道的農民。  這位拼多多頭部店鋪的年輕主理人,說話幹練、眼神堅定,小小的身軀裡醞釀著大能量。
  • 慶元「00後」姑娘王楠在家鄉勇奪全國冠軍
    昨日上午,在500米女子四人皮艇項目決賽中,國家隊以01:37.298的成績獲得冠軍,四位運動員中有一位是來自慶元的姑娘,她叫王楠。  「非常開心!這次能回家鄉比賽,並在家門口奪冠,沒有給家鄉父老丟臉。感謝教練和我的其他三位隊友,還有專程趕來為我加油助威的家人們,給予我強大的支持。」
  • 山西實施希望工程30年最美貢獻者名單
    為了表彰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對山西希望工程的大力支持,共青團山西省委於2020年9月10日下發了《關於尋找「山西實施希望工程30年最美公益人(集體)」的通知》,並通過多個平臺及媒體發布了相關徵集信息,得到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