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聰明的父母會做以下幾點

2020-12-22 專注早幼教

寶寶現在還小,不懂得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有時喜歡拿別人的東西。遇到這種問題,很多家長都很頭疼,因為寶寶還小,打也不是,罵也不是。這讓很多父母覺得為難,同時也焦慮,怕孩子以後就真的變成這種人了。

對此,專家表示,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寶寶的佔有欲和好奇心更強,當他看到一樣自己很喜歡、自己沒有的新鮮事物時,哪怕是一塊小石頭、一根小鉛筆,他都會馬上想佔有它。發現寶寶拿別人的東西時,父母可以採取以下辦法進行說教:

首先,問清楚原因,然後向寶寶明確自己的態度,告訴寶寶別人的東西是不能亂拿的。

寶寶有時候拿別人的東西是無意識,不受大腦控制。幼兒期的寶寶思維處於直覺行動思維,認知這個世界需要通過各種感知去探索和發現這個世界的各種事物。所以發現喜歡的東西會不自覺地想去哪。此外,幼兒期的孩子道德意識處於麼萌芽階段,並不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重培養寶寶的主客觀意識。

其次,引導寶寶。如果喜歡別人的東西,可以向他借,也可以回家後請求父母買。

家長直接表達自己的態度,並給寶寶作出明確指示,可以強化正確信息,給寶寶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於養成寶寶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一定不要欺騙寶寶,如答應買了,過後沒有買,這樣寶寶以後就會不信任父母。

第三,滿足寶寶基本的物質條件需要。

寶寶「拿」的思想從何而來?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所以才「拿」,這就是寶寶「拿來主義」最簡單的邏輯。如果父母滿足寶寶的基本物質需求,或許他就不會拿別人的東西了。

第四,讓寶寶學會控制物質欲望。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物質欲望是無止境的,父母從小就要控制寶寶的物質欲望。如果對寶寶的需求,父母總是百依百順,一旦哪天他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很容易走向極端,造成不良後果。有些寶寶想要某種物品的不到時就會在公共場合當場大喊大叫、大哭大鬧以此來威脅父母滿足他的要求。這時,很多父母覺得沒有面子而妥協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但是你會發現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下次孩子還有會應這種辦法去「威脅」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不依就會變本加厲,直至自己的父母妥協。

寶寶的「拿來主義」行為,也是這個原因。對於寶寶拿來的東西,父母要記得讓他自己歸還別人,必要時父母可以陪同寶寶一起去歸還。

最後,多和寶寶溝通,用講故事教育。良好動物親子關係可以讓寶寶說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過的事情,能有效防止寶寶去拿別人的東西。同時,父母可以講一些,利用童話故事的作用,去教育寶寶不要拿別人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寶寶喜歡反覆扔東西怎麼辦?父母試試這3招,輕鬆改正孩子壞習慣
    問了朋友原因才知道,朋友說她的孩子最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迷戀上了扔東西,不管他手裡拿著什麼東西都喜歡拿了一會後就直接扔出去,媽媽幫他撿回來後,東西又會被扔出去,如此反覆。家裡的蘋果、玩具、勺子都不能倖免,有一次寶寶拿到了一個玻璃杯,直接扔了出去,結果杯子碎了,孩子差點被傷到,所以這次出門,自己就不敢讓寶寶亂跑爬了,怕孩子又摸到什麼東西,扔出去後損壞東西又傷及自己和旁人。朋友在幫孩子的撿東西的時候感到疲憊,又對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感到不解和擔心,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當然這個時期的有些寶寶也會出現大人眼中「偷拿」別人東西的現象,別上火,別介意,孩子真的只是「誤拿」並不是「偷拿」,因為他真的沒有「偷」的概念。其實就這個5歲的小女孩來說,她真的只是因為喜歡才把同學的手錶,偷偷藏起來的。真的沒必要上升到道德層面,甚至上升到犯罪層面。
  • 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怎麼辦?記住這幾點,孩子長大會感激你
    前幾天,竟然發現震震又偷著買零食,而媽媽也沒給他錢,震震媽有點慌,她擔心他偷別人的東西,了怎麼辦?她甚至快急哭了,說:我們全家沒有偷拿人家東西的習慣,怎麼就生出個小偷小摸的孩子?我安慰她,不要急著給孩子下定論。
  • 孩子喜歡購買昂貴物品,家長別總是哭窮,聰明的父母會這麼做
    可是,孩子們在一起,總是會各種攀比,看到別人買了昂貴的東西,自己也想買,家長不買就會各種不開心,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特別頭疼。同事小劉的兒子檸檬九歲了,在剛剛上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很多的小攤點,看到這些小攤小販,檸檬就走不動路了,小劉覺得這些東西都不怎麼值錢,不想讓他不開心,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 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媽媽的困擾就是這麼被解決的
    直到有一次,寶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也有寶寶所以就一起玩,並沒有多想,晚上帶孩子回家,卻發現寶寶的口袋裡多了一個小玩具,雖然並不是多貴的東西,但是她意識到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這件事也反覆縈繞在她的心中。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煩惱,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該怎麼教育比較好?
  • 寶寶夠不夠聰明,一歲時就能知道個大概,主要看以下三個能力!
    孩子最初的行為都來源於對父母行為的模仿。帶過娃的都知道,假如要教孩子爬,有時候父母會在地上爬行做示範,其實就是讓孩子去模仿。如果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能夠很快學會父母的動作,那麼說明寶寶小腦瓜很聰明,善於觀察。
  •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我家孩子在學校裡總是錯拿別人的東西,這該怎麼辦?我家大寶總是搶二寶東西,又哭又鬧的,怎麼說都不聽。
  • 心理學家:寶寶2歲前有以下行為,說明在悄悄變聰明,你家娃有嗎
    一、撕紙、扔東西寶寶2歲前會經歷讓寶媽頭疼的2大破壞行為,撕紙和扔東西。家裡的紙抽總是一張張地抽出來,家裡的書也喜歡撕一撕,別管手裡啥東西總是要扔出去,還衝你嘿嘿笑!孩子喜歡扔東西是空間知覺的初步建立,很多人不知道空間知覺有什麼用。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而這則典故也給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那就是當孩子出現偷盜行為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制止孩子,要讓孩子杜絕這種「壞毛病」。可是,大家捫心自問,你小時候有沒有偷過父母的錢,有沒有偷過別人家你感興趣的東西呢?而當父母察覺自己出現了偷錢或者偷東西的行為的時候,家長是怎麼做的呢?雲檣CAD:我從家裡拿了50塊,被吊在樹上抽了一頓鞭子,也再沒從家裡偷拿過錢。時常記起曾經吊過我的那棵榆樹。
  • 孩子總是咬人「打人」,有暴力傾向?李玫瑾: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在一歲以內的寶寶,他們想要獲得各種欲望的滿足主要途徑就是嘴巴。例如:吸吮、吃喝、啃咬。針對這些口欲期的寶寶,他們只要嘴邊可以蹭到東西,他就會下意識的去咬。我們很常見的就是媽媽抱著寶寶時候突然趴在媽媽肩膀上咬了一口;有時候會抓著我們的手突然地啃起來;特別是哺乳期的寶寶,突然咬奶頭,疼得媽媽直叫。
  • 寶寶總是「編瞎話」,恭喜你!證明孩子很聰明,父母不要著急糾正
    對於孩子的培養,做父母的要方方面面都注意,擔心一不下心,會讓孩子走入歧途。除了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品德教育。都知道說謊的一種壞習慣,但其實說謊這種行為,也證明了你的孩子很聰明。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最近一位寶媽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提到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疼的事情,她女兒總是喜歡偷偷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她氣瘋了。我們安慰她說,彆氣,說說怎麼回事。她說發現好幾次了,每次都用心教育,還帶去人家道歉了,都沒用,過段時間還是會拿。我了解這個家庭,兩個孩子,老大是哥哥,老二是妹妹。喜歡把人家玩具拿回家的是妹妹。
  • 寶寶亂扔東西,家長怕管不好?這3種行為是聰明的信號,不用擔心
    相信許多寶媽都類似的煩惱,比如:我家孩子為什麼老喜歡亂扔東西、總喜歡撕家裡的東西、孩子總是吃手,怎麼管也不停、我家孩子晚上總是起夜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對於孩子的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總是擔心自家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身體不舒服。
  • 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怎麼制止孩子?明智家長都是這樣處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出現過搶其他小朋友玩具的現象,總是覺得別人的東西更好。而且孩子的大腦反應非常的快,有的時候家長還來不及阻止,自家的孩子就已經把別人家寶寶的玩具搶到了手,家長對此也是十分的無奈。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爸媽很頭疼閨蜜家的寶寶瑤瑤性格非常的活潑,一點也不怕生,走到哪裡都好像是自己家一樣。前兩天閨蜜帶著瑤瑤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拿出來很多的玩具給她。
  • 孩子總喜歡搶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家長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煩心事:孩子一出去就喜歡搶別人的玩具,不給就哭鬧不止,搞得在場的大人都很尷尬,家長也感到很惱火。當孩子擁有了主權意識之後,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會想據為己有。但由於表達能力不足,所以當他們想要得到時,就會通過「搶」的方式來獲取。 所以,孩子喜歡搶東西,絕不是家長們擔心的品質問題,而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自然發生的情況。只不過,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搶東西是不對的,不管孩子有怎樣的初衷,我們都得糾正他們的這種行為。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孩子很懶惰怎麼辦?寶媽這樣做,你的寶寶會更勤奮呦
    其實,也許就是因為寶媽太勤勞了,幫寶寶完成了很多事情,所以使得寶寶過於依賴媽媽,在遇到事情時,不想去自己做,總是覺得媽媽會幫自己完成。這樣長期以來,是很不利於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的。寶媽想要培養一個勤奮的孩子,在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讓寶寶幫自己做事寶媽在平時的生活中,要逐漸培養起寶寶的動手意識。
  • 寶寶的這5個特徵屬於「聰明相」,智商高學東西快,有你家娃嗎?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手心寶,不管孩子的長相如何,智商如何。不過很多老人還是會通過看孩子的一些外在特徵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畢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一些,不僅將來的學習和生活能夠更順利,甚至還會改變人生。
  • 愛提問的寶寶更聰明!面對寶寶千奇百怪的提問,聰明家長這麼做
    而父母的態度和回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的自信與想像力,相反如果回應不當或者乾脆不回應,那就怪不得為啥你家寶寶沒有別人家寶寶聰明、懂事了。面對寶寶的提問,家長們總是不耐煩,其實有時候他的疑問並不是真的問出什麼,因為問出來也可能難以理解,但是他們卻是想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和家長交流。這等寶寶長大後家長們就會平時跟溝通交流的機會多麼難得。根據調查發現,願意耐心回到寶寶疑問的家長,在寶寶長大後的交流也會更親密些。
  • 寶寶膽小、怕生見人就躲,父母不妨看以下幾點,讓寶寶勇敢走出來
    寶寶怕生,作為父母的你焦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好不要強迫寶寶跟陌生人交往。 其實,寶寶怕生和依賴是兩種情緒是同時出現的,一般性寶寶到了六個月左右,就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感,特別小寶寶對待媽媽的哪種依賴,即便等到寶寶大了兩三歲的時候也可能存在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