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媽媽的困擾就是這麼被解決的

2020-12-17 父母世界Parents

最近父母世界媽媽群裡一位寶媽的困擾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這位寶媽有一個4歲的男寶寶,平時有些調皮,但是在家長眼裡男孩子調皮一點也無可厚非。直到有一次,寶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也有寶寶所以就一起玩,並沒有多想,晚上帶孩子回家,卻發現寶寶的口袋裡多了一個小玩具,雖然並不是多貴的東西,但是她意識到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這件事也反覆縈繞在她的心中。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煩惱,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該怎麼教育比較好?

首先,小編想說的是,當你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過於焦慮,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要據為己有,這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公共場所,或者別人家,你還能坐視不管嗎?誠然,年幼的孩子心中沒有「偷竊」的概念,但你該如何正確引導? 看看下面的內容,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為什麼孩子會偷拿別人的東西?

沒有所有權的概念在4歲以前,大部分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 是完全不自知,也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偷。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種情況往往是發生在孩子的需 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父母不允許買,但是孩子又非常喜 歡,那麼就算孩子對於「所有權」已經有一定概念了,還是會無法像成人般良好地自控。對同齡人的模仿 可能身邊的孩子偷竊,讓孩子開始模仿,所 以才會產生偷竊行為。希望以此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 對於較大的孩子,已經理 解這件事並不正確,但依然這樣做,可能是感覺自己一直 被忽視,想要選擇調皮搗亂或更過分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 關注。

如何應對孩子偷拿東西的現場?

首先家長應該判斷這個時候孩子是因為不了解所有權 而無意識拿了別人東西,還是知道偷竊是不對的,結果還是做了。

對於前者,只需要先將東西放回原位,並告訴孩子這 個行為是不對的,之後的教育可以留到回家去再談;而對於 後者,家長首先還是應該將東西還回去。但是不要在公共場合,或者孩子認識的人面前就嚴厲地訓斥。有的家長可能以 為這會讓孩子記得更牢,但是確實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 尊心,也會嚴重影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更多的教育需要留在孩子與家長單獨相處的時候。同時也不要馬上給孩子貼上一個「偷竊」的標籤,因為一不小心,可能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反而變成為了激怒家長而偷竊。

怎樣避免下一次再發生類似的事?

建立所有權觀念 對於因為年齡較小而沒有形成所有權概念的孩子,在孩子隨便拿了別人東西時,父母需要重複候告訴孩 子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同樣的,如果有別的孩子拿了自己孩子 的東西時,家長也不能因為覺得東西不值錢就讓他人隨意拿 走,這種雙重標準會讓孩子無法形成正確的所有權概念。了解正確的消費觀有時候可能孩子不了解一樣東西到底有多少價值,到底超市裡的一個玩具和路邊的一塊鵝卵石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同樣可以玩,鵝卵石就可以拿,但是玩具就不 能拿。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時,及時讓孩子了解有些東西是需要支付代價(勞動或者金錢)才能得到的。肯定孩子的誠實 如果孩子在偷拿了東西之後,給予了家長 誠實的解釋,家長們首先就需要肯定孩子的這種行為,否則下次孩子就會以謊言來應付父母的責問。當然在承認之後,也需要家長進一步針對這個事情本身進行教育。比如「你誠實地回答了,媽媽很高興,但是這件事情還是錯誤的」。通過換位思考來幫助孩子理解偷竊 許多孩子不能理解為什麼拿了別人的東西,別人會不高興。這時候家長就要反問孩子:「你有一個非常喜歡的玩具,但是另一個小朋友就直接拿 回家了,你會不會不高興呀?」幫助孩子理解被偷了東西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相關焦點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上現象,那麼基本就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可別把這種行為認為是「自私」喲!當然這個時期的有些寶寶也會出現大人眼中「偷拿」別人東西的現象,別上火,別介意,孩子真的只是「誤拿」並不是「偷拿」,因為他真的沒有「偷」的概念。其實就這個5歲的小女孩來說,她真的只是因為喜歡才把同學的手錶,偷偷藏起來的。
  • 八歲娃購物時偷拿超市東西,怎麼辦?
    這個大忙人,這麼晚了,必定是著急的事,我趕緊接聽。玲子的音量很低,大概怕打擾休息的家人。「親愛的,我該怎麼辦?你快教教我!我等不到天亮,快崩潰了……」我邊安撫她邊靜聽。原來下午玲子帶8歲的兒子去超市購物,回到家,發現孩子兜裡有一瓶口香糖,就問,孩子小聲答,從超市拿的。玲子感覺腦袋嗡嗡響。這不是第一次,上次是看見兒子在超市貨架前,要把巧克力裝口袋裡,她制止了。玲子是個理智沉穩的女子,對人對事都如此,在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前,先不解決,先求助。
  • 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回家,他真的是「偷」嗎
    有一天,你在整理孩子的玩具時,突然有的玩具很陌生,你會怎麼想呢?還是說:這傢伙,又把別人東西拿回家。還懷疑自己的小孩長大會不會變成小偷?其實,把別人東西拿回家的行為在4、5歲孩子身上是很常見的。她說:「喜歡,想送給媽媽。」老師說:「但是,這個不是自己的,你不可以拿得?因為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然然說:「老師,我知道了。我去美工區做一個送給媽媽。」老師表揚她了。她去美工區做了個更漂亮的手工了。當看到孩子有這種行為時,不要指責!只需提醒孩子,自己做一個就好!讓孩子明白,想要別人的東西,先徵得別人同意才行。
  • 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怎麼辦
    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怎麼辦2020-12-03 18:02:5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偷東西的習慣之後,就表現的十分慌張,如臨大敵,不知道如何是好。孩子的年齡還小,十分忠實自己內心的欲望,有時候難以控制自己,但這並不代表有這種行為的孩子最後一定就是壞孩子。那麼,孩子偷東西屢教不改怎麼辦?
  • 五歲孩子偷拿別人的玩具?別給孩子貼上偷東西的標籤,育兒的奧秘
    五歲孩子偷拿別人的玩具,家長該怎麼辦?相信作為家長的各位,在小時候都聽過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這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講得就是一個孩子是如何在父母的縱容下從原本單純的孩子一步步地成為了偷金的小偷,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 「媽媽,我很喜歡這個玩具」,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家長如何處理?
    小林很鬱悶也很生氣,問孩子為什麼要把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拿回來呢?孩子說,因為自己很喜歡,所以就拿回來了。小林就問孩子,小朋友同意送給你了嗎?小朋友知道你拿了他的玩具嗎?孩子看到小林接二連三地問自己後,感覺到媽媽生氣了,就開始不知所措的哇哇大哭起來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可能不免會遇到像小林家孩子的情況,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情況呢?
  • 發現孩子有偷拿東西的行為,家長該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改正?
    當時孩子都被嚇哭了,原來是她「偷偷」在口袋裡放了糖,但是我沒有看見就這麼這樣忽視過去了。我家孩子三歲,之前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回去之後也找身邊的寶媽們,諮詢了一下,才了解到。這是由於孩子沒有「物權意識」 ,就是孩子們根本不知道東西需要購買才屬於自己的這個概念。
  • 5歲孩子偷拿親戚家玩具,怎麼辦?
    簡簡周 能感受到你在看到孩子出現「偷拿」行為時的氣憤、羞惱和擔心。你很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品行良好、正直的人,也一直是這麼教育他的,但他的行為還是讓你失望了。我也相信,絕大部分父母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 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怎麼辦?記住這幾點,孩子長大會感激你
    所幸,被媽媽及時發現了,揍了一頓。前幾天,竟然發現震震又偷著買零食,而媽媽也沒給他錢,震震媽有點慌,她擔心他偷別人的東西,了怎麼辦?她甚至快急哭了,說:我們全家沒有偷拿人家東西的習慣,怎麼就生出個小偷小摸的孩子?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隨便拿東西,是2歲左右孩子最常見的壞毛病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在他們的意識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都可以隨便拿。囯外教育專家也說過,孩子二歲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這就是一個特例,但是又很典型的物權意識,從他身體裡排出的,他也會認為「那是我的」。再典型一些的呢,就是孩子爭玩具了,搶玩具搶到哭的情形在生活中更是常見了。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講,不要隨意套用「偷」、「自私」等字眼,更不要嚇唬、責罵,甚至打孩子。
  • 偷拿別人的小玩具,並不是孩子的品行有問題
    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孩子,對小孩子就會特別的嬌慣。覺得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會放在心上,確實也是這樣的,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這樣。不光在培養孩子的學習上面用了很大的心思,其實孩子的品行問題,也是需要我們來注意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在小時候,更加需要我們多來陪伴一下。
  • 10歲兒童偷自行車被抓,家長發現孩子「拿」東西,這3個方法夠用
    作為家長,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學習,也應同時注重他們的品格教育。無論我們對孩子心存怎樣的期待,但孩子有時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我們作為家長是不是很頭疼呢?就孩子把東西從幼兒園裡私自拿回家為例:0-4歲的孩子屬於無意識行為孩子拿別人的東西並非都有意。孩子在幼兒時期,還沒有清晰的物權意識,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
  • 在超市「偷」拿了東西的孩子,是壞孩子嗎
    最近在悟空回答上看到一個提問,「今天孩子在超市偷拿了東西,應該怎麼去教育引導」。看到這個問題感觸良多,下面懶爸就和大家共同探討下一、偷拿東西對不對不對。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偷一文錢也是要判刑的。偷盜的行為是道德品行,甚至上升到刑罰的高度。偷是絕對不允許的。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而這則典故也給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那就是當孩子出現偷盜行為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制止孩子,要讓孩子杜絕這種「壞毛病」。可是,大家捫心自問,你小時候有沒有偷過父母的錢,有沒有偷過別人家你感興趣的東西呢?而當父母察覺自己出現了偷錢或者偷東西的行為的時候,家長是怎麼做的呢?雲檣CAD:我從家裡拿了50塊,被吊在樹上抽了一頓鞭子,也再沒從家裡偷拿過錢。時常記起曾經吊過我的那棵榆樹。
  • 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的做法,值得稱讚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當老師叫家長的時候,可能是父母比較「難為情」的時刻,因為老師的責備有時會讓家長和孩子都丟了面子。比如孩子誤拿別人的東西。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這樣處理念念今年4歲,是一個十足的小暖男,平時比較乖,待人友善而且懂禮貌,街坊鄰居都誇獎念念,而媽媽也臉上有光。但是前段時間,念念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她家兒子偷東西了,聽到後心裡很納悶,心想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偷東西呢?
  • 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再說一遍,這麼做不對!
    孩子從商場偷東西,家長報了警。這種做法合適嗎?近日,廣東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親報警稱,7歲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一開始無論女孩媽媽和店員怎麼問,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媽媽於是想到了報警,給女兒一個教訓。第一種,孩子的抗逆性強,對「警察來抓自己」不會產生心理陰影,反而更加堅定了規則意識,知道拿別人的東西需要承擔後果。
  •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我家孩子在學校裡總是錯拿別人的東西,這該怎麼辦?我家大寶總是搶二寶東西,又哭又鬧的,怎麼說都不聽。
  • 孩子偷拿別人玩具,親戚索要遭拒絕,寶媽: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孩子偷拿別人玩具,遭親戚索要,寶媽不屑一顧 「快進屋,外面挺冷吧,小哲哲想沒想我?」親戚開心的說。「我都想你了!」哲哲小聲地說。 哲哲你快告訴小叔,你到底拿沒拿,要是拿了,能把它還給小叔嗎?看到孩子還不吱聲,媽媽立刻打開了孩子的書包,確實飛機模型在包裡面。 可是媽媽看著哲哲,並沒有告訴孩子還給小叔,反而不屑的看著小叔說:你這個小叔,就一個飛機模型,你跟孩子一般見識幹嘛,太摳門了!就給孩子玩唄!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30多的年紀,談得最多的就是「孩子」,沒辦法,當媽了,娃肯定是第一位的。最近一位寶媽跟我們聊天的時候,提到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疼的事情,她女兒總是喜歡偷偷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她氣瘋了。我們安慰她說,彆氣,說說怎麼回事。她說發現好幾次了,每次都用心教育,還帶去人家道歉了,都沒用,過段時間還是會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