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如果有「偷東西」的行為,家長們千萬別著急,更不能開口罵。孩子們的「物權意識」太弱,我們要加強孩子這種意識,引導孩子正確改正。
前幾天我帶孩子去超市,發生了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我們已經挑選完物品,結帳離開。出超市大門的那一刻,安全門突然響了,超市工作人員要求我們過一遍。
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不是我袋子裡購買的物品漏買單了,或者有其他的物品掉進來了,誰知道我過安全門並不沒有響,孩子走過去,警報響起。
當時孩子都被嚇哭了,原來是她「偷偷」在口袋裡放了糖,但是我沒有看見就這麼這樣忽視過去了。
我家孩子三歲,之前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回去之後也找身邊的寶媽們,諮詢了一下,才了解到。
這是由於孩子沒有「物權意識」 ,就是孩子們根本不知道東西需要購買才屬於自己的這個概念。
很多小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去別人家順手拿的玩具,或者身邊小夥伴的零食等等,都是他們的物權意識不足所產生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
一、對於孩子「偷拿」的行為,家長請不要貼上「偷竊」的標籤
孩子年紀小,並不懂「拿」和「偷」的區別,所以會產生一些大人們眼中不好的行為,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如果父母都給孩子貼上「偷竊」的標籤,這種負面的詞彙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會導致孩子內心的自信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逆反現象,那就是把「偷竊」愈演愈烈,變成真正的盜竊。
要知道,在孩子們的概念裡,非黑即白,當他們認為是白的事情,最後被貼上了黑色的標籤,只會讓他們的認知出現錯誤。
所以貼標籤並不能解決問題,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引導孩子認錯,及時改正,而不要想著批評孩子。
二、家長要了解孩子偷東西背後的秘密
1、 物權意識薄弱
物權意識就是孩子對於物品所有權的認識,孩子們有時候分不清物品是否屬於自己,大部分孩子會認為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
這就是物權意識過於薄弱,所以孩子在偷東西這個行為上其實就是由於對物品的歸屬沒有正確的認識。
2、 佔有欲
平時孩子在家裡受到寵溺,嬌生慣養,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定要到手,所以很多孩子看到有趣的玩具或者新鮮物品就會開始向佔有,並且偷偷拿走,但他們自己卻不認為是偷盜行為。
3、父母管理太嚴格
還有一類家長和上一種相反,這類家長往往給予孩子過多的「禁止」,就是什麼東西都不滿足孩子,以至於壓抑孩子內心的需求,這種越得不到就越想要的心理刺激了孩子「偷竊」的行為。
了解完孩子偷竊的原因之後,我們還需要了解如何去引導孩子不再「偷東西」,其實孩子本意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壞,那麼複雜,更多時候孩子只是單純的認知上出現了錯誤。
三、發現孩子「偷東西」,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1、培養物權意識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超市裡的東西需要花錢購買才屬於自己,別人家的物品不可以拿。這些都是出於孩子們的物權意識不足所產生的行為。
你問孩子為什麼要「偷拿」,孩子只會可憐地回答:「我不知道不可以拿。」
所以這就是一種意識上的錯誤所導致的不良行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解決這個意識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區分「你的」「我的」「她的」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以及一些社會公共物品的歸屬權等等,讓孩子全面地了解外界的物品並不是屬於自己的。
2、讓孩子明白「借」與「偷」的區別
借東西,是需要拿過來,使用只會再歸還,很多孩子都是以借的名義,卻行著偷的動作,很多孩子都分辨不清楚「借」和「偷」,所以才會產生很多行為上的偏差。
就拿孩子和親人之間的行為來說,很多孩子都不經過別人的允許,直接拿別人的東西,很多家人都會覺得是孩子,不需要這麼斤斤計較,所以就草草了事。
但是時間久了,孩子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如果拿了別人的東西,就會被當成偷竊。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借」,是需要提前和別人說,並且得到別人的允許,而偷,則是沒有經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產生的不良行為。
讓孩子在家裡就養成這種「借」的習慣,在外面才會更加規範好自己的行為。
3、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
不少家長過度溺愛孩子,一切滿足孩子的需求,會導致孩子內心產生極強的佔有欲,也有一部分家長,從不滿足孩子,甚至禁止孩子一切欲望,也會影響孩子的需求。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極端的方式都會影響孩子們的「偷竊」行為,我們一定要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有時候孩子想得到一些玩具或者別人手中的物品,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寶寶,這個是別人的,我們可以問她借來看一下,待會還給別人。」
或者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我們家裡已經有類似的,不需要再購買,總之要讓孩子了解到,物品並不是屬於自己的,而是要強調購買、借的概念。
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家長不要過於著急,很多時候家長衝動對孩子辱罵,會直接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最後孩子就會產生惡性循環,強化這個行為。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物權意識,讓孩子們了解到物品所有權的概念。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呵護寶寶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