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拿別人的小玩具,並不是孩子的品行有問題

2021-01-12 寶寶知道

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孩子,對小孩子就會特別的嬌慣。覺得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會放在心上,確實也是這樣的,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這樣。不光在培養孩子的學習上面用了很大的心思,其實孩子的品行問題,也是需要我們來注意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在小時候,更加需要我們多來陪伴一下。

有時候覺得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會讓孩子那麼沒自信,就像有時候就會因為一件事情,而給孩子下定論,這樣是很不對的。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有一次我接孩子回來的時候,晚上給他洗衣服,發現他的口袋裡有一個玩具,那個玩具不是自己家的。我就趕緊去問孩子是哪裡來的。

孩子跟我說這是學校裡面的玩具,他特別喜歡,所以偷偷的帶回來想放在家裡玩的。婆婆這個時候就說了,小孩子怎麼能偷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是很不正確的。我趕緊把婆婆制止了,讓他不要這樣說孩子。這麼小的孩子,她根本分不清什麼是偷?

我問孩子有沒有經過老師的同意。孩子跟我說他沒去問老師。

我又問孩子,那為什麼不讓媽媽來買,而是把學校的玩具帶回來。孩子小聲的說,擔心媽媽不給自己買,所以就把這個玩具帶回家了。我告訴孩子如果喜歡,下次我可以去給他買一個回來玩。

看著孩子小心翼翼的樣子,我沒有批評他,反而跟他說沒關係的,這個玩具我們明天再帶到學校裡面還給老師,下次不能幹這樣的事情啦。如果喜歡一個東西,經過了別人的同意,是可以帶回來的。如果沒問別人就拿回來,那就是偷了,警察叔叔是要抓去的。孩子犯點小錯誤,我覺得是正常的,我們要學會包容他,及時給他正確的引導。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毛翔宇媽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五歲孩子偷拿別人的玩具?別給孩子貼上偷東西的標籤,育兒的奧秘
    五歲孩子偷拿別人的玩具,家長該怎麼辦?相信作為家長的各位,在小時候都聽過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這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講得就是一個孩子是如何在父母的縱容下從原本單純的孩子一步步地成為了偷金的小偷,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 「媽媽,我很喜歡這個玩具」,孩子偷拿別人東西,家長如何處理?
    小林很鬱悶也很生氣,問孩子為什麼要把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拿回來呢?孩子說,因為自己很喜歡,所以就拿回來了。小林就問孩子,小朋友同意送給你了嗎?小朋友知道你拿了他的玩具嗎?孩子看到小林接二連三地問自己後,感覺到媽媽生氣了,就開始不知所措的哇哇大哭起來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可能不免會遇到像小林家孩子的情況,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情況呢?
  • 5歲孩子偷拿親戚家玩具,怎麼辦?
    簡簡周 能感受到你在看到孩子出現「偷拿」行為時的氣憤、羞惱和擔心。你很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品行良好、正直的人,也一直是這麼教育他的,但他的行為還是讓你失望了。我也相信,絕大部分父母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 孩子偷了同學的玩具怎麼辦?你的第一反應關係著孩子的未來方向
    衣服塞滿了還不算,連手提包也裝得滿滿當當:帶著孩子偷東西已經夠誇張了,還偷這麼多,大庭廣眾之下,不知道這位女士以後還會不會在放,也不知道孩子的未來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那麼,如果是孩子偷東西又該如何處理呢?
  • 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回家,他真的是「偷」嗎
    有一天,你在整理孩子的玩具時,突然有的玩具很陌生,你會怎麼想呢?還是說:這傢伙,又把別人東西拿回家。還懷疑自己的小孩長大會不會變成小偷?其實,把別人東西拿回家的行為在4、5歲孩子身上是很常見的。這種行為與成年人的小偷小摸行為完全不是一回事。
  • 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媽媽的困擾就是這麼被解決的
    直到有一次,寶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也有寶寶所以就一起玩,並沒有多想,晚上帶孩子回家,卻發現寶寶的口袋裡多了一個小玩具,雖然並不是多貴的東西,但是她意識到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這件事也反覆縈繞在她的心中。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煩惱,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該怎麼教育比較好?
  • 孩子偷拿別人玩具,親戚索要遭拒絕,寶媽: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成長,父母在教育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於有些問題,如果父母處理的不夠妥當,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將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孩子偷拿別人玩具,遭親戚索要,寶媽不屑一顧 「快進屋,外面挺冷吧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具體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傷害到了孩子幼小的自尊第二:佔有了有限的警力資源不贊成的原因說完了,讓我們回到小女孩偷拿同學這件事情上來。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弟子規可是這件事發生在一個5歲小孩身上,就不是這個道理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小孩根本就分不清什麼是「偷」什麼是「拿」。更多的時候孩子出現這種偷拿的行為只是因為喜歡,只是因為感興趣,就把他拿走了。
  • 「偷」拿幼兒園玩具回家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處理?
    晨晨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晚上睡覺前媽媽給他洗澡的時候發現他外套口袋裡鼓鼓的,一掏發現他口袋裡裝了家裡沒有的玩具:彩色毛球。媽媽臉色一沉,問他:「這些毛球哪裡來的?」
  • 孩子總是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我該怎麼辦?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知道妹妹為什麼會拿人家的玩具了。妹妹是女生,她肯定喜歡別的小女生的玩具呀,比如可愛的洋娃娃,比如一個小戒指,一條小手鍊。而她家裡的玩具不是槍就是車,她沒有興趣,所以看到人家有好玩的,就想帶回家。所以,家裡如果兩個孩子性別不一樣的,買玩具要注意了。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孩子為什麼偷東西,不是道德處理問題,背後的原因家長要知道
    3.父母不好的示範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其實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有些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總覺得孩子小就不尊重孩子,亂拿亂用孩子的東西,當他家中有朋友到訪時,還要強行逼迫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進行分享,這就讓孩子沒有物權的概念,逐漸形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
  • 7歲小女孩偷玩具,親媽當場報警
    尤其孩子偷拿玩具這件事,更是觸及了許多父母的底線,我們在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之前,首先應該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偷』東西?」!拿和偷,是兩種概念拿和偷,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兩種概念。
  • 發現孩子有偷拿東西的行為,家長該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改正?
    很多小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去別人家順手拿的玩具,或者身邊小夥伴的零食等等,都是他們的物權意識不足所產生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一、對於孩子「偷拿」的行為,家長請不要貼上「偷竊」的標籤孩子年紀小,並不懂「拿」和「偷」的區別,所以會產生一些大人們眼中不好的行為,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 在超市「偷」拿了東西的孩子,是壞孩子嗎
    最近在悟空回答上看到一個提問,「今天孩子在超市偷拿了東西,應該怎麼去教育引導」。看到這個問題感觸良多,下面懶爸就和大家共同探討下一、偷拿東西對不對不對。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偷一文錢也是要判刑的。偷盜的行為是道德品行,甚至上升到刑罰的高度。偷是絕對不允許的。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去到下一家店的時候,孩子看見人家在店門口的小玩具,於是又伸出手出去,還用眼睛瞄著媽媽,看媽媽有沒有看他。當然不出所料,他又被媽媽給打了一下手。再典型一些的呢,就是孩子爭玩具了,搶玩具搶到哭的情形在生活中更是常見了。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講,不要隨意套用「偷」、「自私」等字眼,更不要嚇唬、責罵,甚至打孩子。如果家長大驚小怪,上綱上線,認為這是孩子的道德品質出了問題,其實是犯了大錯。
  • 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再說一遍,這麼做不對!
    在民警勸說教育下,小女孩終於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事後,女孩媽媽按商品原價進行了賠償。孩子確實得到了一個相當大的教訓。但這個教訓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很難說。
  • 7歲孩子偷拿玩具親媽報警:親生的孩子,何必要這樣傷害她?
    小男孩還小,可能還沒有建立起「偷」和「拿」的概念。他還在上小學的時候,看到村裡一戶人家的盆栽超級好看,而他自己又是個盆栽迷,家裡種了一堆花花草草,所以他就想偷拿回家。結果,被人家發現了,直接扣留在家。偷拿別人的東西是錯,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知錯和改錯的過程。錯誤並不可怕,孩子們是通過各種各樣的錯誤,才獲取了經驗,從而掌握了正確的行為,成為更好的人。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說:「孩子沒有錯,錯的是父母。」
  • 5歲孩子去別人家玩,偷偷拿了別人的玩具,作為家長該怎麼做
    看到這個問題,大多數父母一上來就是問孩子:為什麼要拿別人家的玩具;弄清楚原因之後,告訴孩子這是偷竊行為,是不對的;最後帶著孩子歸還並道歉,甚至有些父母還要懲罰孩子。也有父母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上門歸還和道歉還是必要的,然後給孩子買一個相同的玩具。然而,這些方法都沒有完全體現這次機會的教育價值。1、詢問孩子拿別人玩具的原因如果你真的這麼問,無論有什麼原因,孩子只會說一句:我喜歡。
  • 10歲兒童偷自行車被抓,家長發現孩子「拿」東西,這3個方法夠用
    河南安陽某小區內有兩名10歲兒童因偷自行車當場被抓,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據悉,這兩名孩子之前已經偷過幾次都得手了,這次被抓了現行。最終,兩名小孩被警方帶離。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就孩子把東西從幼兒園裡私自拿回家為例:0-4歲的孩子屬於無意識行為孩子拿別人的東西並非都有意。孩子在幼兒時期,還沒有清晰的物權意識,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