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心理學:面對還是逃避壓力?

2020-12-22 閱世讀書會

應對壓力反應的類型

假設你即將面臨一場重大考試。你已經對它深思熟慮,即對情形進行了評估,而且你非常肯定這是一個壓力情境。你會怎樣做?你一定要注意到,應對行為可以先於潛在的壓力事件出現,即以預先應對的形式出現。你將如何對付因為考試將至而帶來的壓力?你將如何告訴你的父母你在學校跟不上了,或者告訴你的愛人你的愛已不復存在?對一種壓力情境的預期會帶來許多想法和感受,它們本身也導致了壓力的產生,比如一次採訪、演講或無法預見的約會。你需要知道如何去應對。

進行壓力應對的兩條主要途徑分別是:是否直接面對問題——問題指向的應對;還是為了減輕壓力產生的不適——情緒聚焦的應對。

問題指向的應對

「迎難而上」通常被我們用來描述這種直面問題的策略。這一方法包括了所有直接對付壓力源的策略,無論是外在的行動還是認識上的問題解決行為。你要麼面對威脅,要麼逃跑;你要試圖通過收買或其他激勵性方法來戰勝他或她。

你關注的焦點是要對付的問題和產生壓力的事件。你認識到要採取的行動,對情境和你所擁有的應對資源有所估計,還要採取適當的反應來消除或減輕威脅。

這類解決問題的努力對於那些可控壓力源通常是有效的,即那些你可以通過你的行動改變或消除的壓力源,比如,盛氣凌人的老闆或還可以挽回的成績。

情緒聚焦的應對

對於應付那些不可控壓力源產生的影響更為奏效。比如你有責任照顧患阿爾茲海默病的父母。在那個情境中,沒有什麼來自於環境的「威脅」需要你去排除。你無法找到改變外界壓力情境的方式。相反,你需要改變自己對於此事的感覺和想法,你可以向阿爾茲海默症的照料組織尋求支持,或者學習一些放鬆技術。這也是一種應對策略,因為你認識到你的健康所面臨的威脅,並採取一些步驟來減輕這種威脅。

壓力情境中,應對策略越多,效果越好。要成功應對,你的資源必須和知覺到的需求相匹配。因此,有效的多重應對策略更加適合,因為你更可能達到匹配,管理壓力事件。

有項研究考察了女性對乳腺癌手術壓力的應對方法。女患者分別要在術前一天、術後三天和三個月之後報告她們的痛苦水平和應對策略(如問題指向或情緒聚焦的策略)術後報告採用多重應對策略的女性在三個月之後報告的痛苦更少。

相關焦點

  • 學點心理學:壓力反應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應激中的生理反應對於女性和男性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女性不會體驗到戰鬥或逃跑反應;相反,應激源會導致女性產生一種照料和結盟反應:在應激時刻,女性首先要考慮孩子的需求來確保他們的安全;女性還會和她所在的社會團體中有著相同目標的成員結盟,從而減少對孩子的傷害。這個結論與人類行為的進化論觀點具有一致性。
  • 佳萊熊銀河:在前進的道路上,不能有不敢面對現實的逃避型人格
    佳萊熊銀河:現代心理學將習慣性逃避的人群,歸結為逃避型人格,又叫迴避型人格。其最大特點是:1、 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 佳萊熊銀河:現代心理學將習慣性逃避的人群,歸結為逃避型人格,又叫迴避型人格。
  • 學點心理學:心理壓力來源
    然後,研究者計算出每人經歷的生活變化單位的總值,這些單位可作為個體所經歷的壓力總量的度量。為什麼並非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會對每個人產生相同的影響不拖沓者喜歡馬上將工作做完,因此他們在學期初體會到更多的壓力和症狀。然而,那些在學期初躲避壓力的拖延者會在期末體驗到更多的生理病痛。
  • 發惡夢,你選擇了逃避還是面對嗎?
    你可以選擇逃避或面對,無論你如何選擇,在下個關卡你都會遇到怪物。一隻一隻一關一關,若你都逃開了,恭喜你,你下輩子會輪迴成低等的生物;若你都面對了,恭喜你,你下輩子會輪迴成高等的生物。如果人在每個晚上都死一次。如果每個惡夢就是一次試煉。面對未知的恐懼,祝福我們每一次面對過都會慾火重生,提升級數,成為更高等的生物。」
  • 面對逃避的深層感受和想法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挖掘深層次的情緒感受,勇敢面對內心深處恐懼的部分,拓寬生命的地圖。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如何回應是重要的。有的人一生都選擇逃避,於是她的生命地圖越來越窄,有的人敢於直面內心的恐懼,於是拓寬的生命地圖。
  • 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童年時光太短,帶你直奔經典。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親悅讀丨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喬會怎樣面對這樣的事實呢?驚恐、自責、痛苦難當,卻沒有勇氣說出真相……在經過了懊惱、後悔、逃避、說謊、焦躁、無助、絕望、崩潰一系列過程,並一再拖延之後,最後在爸爸的開導下勇敢說出了真相。喬把這一切歸咎於爸爸:「都是你的錯!你根本不應該讓我們去的。」可是,他心裡一直很清楚,他恨的並不是爸爸,他恨的是他自己——因為湯尼是因為他而死的。
  •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人生海海,與其逃避現實,不如勇敢面對
    那一刻我想,與其寫一封根本沒人想看的郵件,為什麼不寫點比『會議地點變更』更有趣的東西呢?「《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是他的處女作,完稿後一年之內就被翻譯成19種語言,在20多國出版,頗受讀者喜愛;還獲得《紐約時報》《出版人周刊》等世界知名媒體及眾多暢銷書作家青睞。
  • 日劇 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逃避》沿襲了日劇一貫的短小精悍,整部劇只有短短10集。但日劇的優點也正在於此,雖然篇幅小,但緊湊無尿點的劇情走向反而讓觀眾沒有追劇的壓力,跟動輒幾十集甚至上百集的內地劇完全是兩個極點。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這是一句源自匈牙利民間的俚語,有時當我們遇到不想面對的情況時,也可以選擇逃跑的吧。
  • 什麼是壓力?我們面對壓力如何去釋放呢?不知道的話快來看看吧!
    生活壓力壓力無處不在而又不可避免,有的人被壓力擊垮一蹶不振,而有的人生活 過得卻更有意義,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前者是消極地面對壓力,而後者對壓力進行有效的運用。在面對困難時,能夠自我控制,有條不紊,即所謂的因勢利導。
  • 我害怕面對、喜歡逃避,為什麼還過得很爽?
    以前總會有人說我遇事不積極,害怕面對,喜歡逃避,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入沙土中,似乎逃避就是我的代名詞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鴕鳥遇到危險時並不會把頭埋入沙中,事實上,在受到威脅的時候,這種體型龐大、無法飛上天的大鳥無一例外的都是依靠恰恰相反的策略,即藉助它們天生的大長腿迅速逃離逼近的危險。
  • 學心理學有什麼用?
    學了心理學有什麼用?最簡單粗暴的從就業和實用性出發來說說有什麼用。一、教育工作者,不光是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還包括教育機構。現在的學校教育機構等都需要設立心理諮詢師,突然需要的崗位人才,但是心理學人才一直都是有缺口的,面對國家的政策要求更是擴大了缺口,這時候學習心理學的人自然可以迅速加入就業大軍。二、考研方向選擇心理學,做專業心理醫生,心理醫生的收費大家都知道。有個段子不是說「覺得自己有心理疾病想去諮詢,看到價格表心理疾病竟然自愈了。」
  • 抑鬱讓孩子逃避現實?你忽視了這三點
    (1)遭遇挫折,保護自己 在挫折反應理論中,逃避是指孩子遭受挫折後,不敢面對現實、正視現實,而是避開受挫的現實,放棄原來的任務目標,撤退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去。逃避作為負面情緒反應的一種體現,是應激狀態下自我保護的正常表現。
  • 害怕被責罵,工作上容易產生逃避想法的2星座,會讓人很生氣
    有的人在工作上的表現並不是很好,經常就會遭遇到很多的責罵,而責罵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員工更加上進懂事,結果卻會造成令人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就比如員工離職來逃避壓力巨大的工作。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承受得住壓力,可當壓力真正到來的時候,才發現自身原來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像這2星座就害怕被責罵,工作上容易產生逃避想法,會讓人很生氣。就來介紹下,看哪2個星座需要改進一下?
  • 逃避是可恥的但有用,真的嗎?
    夫人是個日劇迷,前兩天閒著無聊又看了一遍新垣結衣飾演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老李陪著第一次看了日劇,發現自己真的很落伍,《契約婚姻》、《婚姻經營合伙人》這種概念,居然現在才知道。劇中新垣結衣飾演的森山實慄,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卻一畢業就失業。為了逃避失業問題她選擇了契約婚姻。老李也承認女性由於生理上的問題,在工作上是弱於男性的。老李今年選擇了逃避,暫時擺脫的原先的工作狀態,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考慮之前沒有想到的事情。煩躁的心態得到了暫時的緩解。
  • 怎樣跟壓力做朋友
    壓力是當今社會現實的一大特徵。我們會有工作壓力、社交壓力、家庭壓力等等,這些內容構成了我們生活意義的主要組成部分。壓力總是伴隨著人生意義的建構和自我實現的挑戰,是真正投入角色、追求滿足意義感的目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 那麼,如何改變自己面對壓力的態度,學會管理壓力呢?
  • 書單丨想學心理學卻不知道該看什麼書?7本經典心理學書籍推薦
    01《逃避自由》作者: [美] 艾裡希弗洛姆豆瓣評分:9.2內容簡介《逃避自由》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逃避自由》即是弗洛姆對兩次大戰之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也是他從心理學角度對當代社會做出的系統而強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聾發聵,發人深思,被譽為精神分析運用在社會學的不朽名著。很少有一本著作像《逃避自由》這樣深入地解釋形成現代社會的力量、透徹地分析極權主義機制滋生的原因。
  • 壹點靈:學點犯罪心理學,讓危險遠離你
    為什麼要學習犯罪心理學?一個人乘電梯安全還是走樓梯安全?遇到跟蹤狂,怎樣通過「死亡3秒」自我救助?必要的自我防範和保護技巧,讓你遠離危險,建立自我安全屏障。目的2:輕鬆破解懸疑驚悚神劇,成為社交達人從熱門的犯罪懸疑美劇、網劇、偵探類綜藝,到TVB警匪片、FBI行動小組等,犯罪心理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不想上班,想提前退休」:越逃避,越艱難
    加之,採購部門是被考核部門,是被告,KPI指標多,常常難以完成,工作壓力大。在做了4年多的採購管理後,我有了些厭倦,想逃避,不想上班,想提前退休。但我還只是30多歲,退休是不可能的。於是,在去年年底,我反省了一段時間,為什麼自己會因為想逃避而不想上班,會想著逃避過去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掌握了這門學科,會開闊你的視野,不會迷信。心理學它有一個特點,很多人迷信偽科學的人,往往也會很關注心理學。這說明什麼呢?迷信與心理學有密切關係。如果不好好地學心理學,就容易誤解心理學,就會拿心理學為證明偽科學的武器。所以,我建議可以找一個職業的心理諮詢師去學習。
  • 心理學:你也能掌握的精神分析法,五個步驟打開你的心結
    哪怕是沒有學過心理學的人,只要他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經歷,也能夠開導勸解別人。既然精神分析法屬於有規律的學問,那麼我們普通讀者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步驟習得它,並且用來打開自己的內在心結。精神分析法的基本認識在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出現了六大心理學派,其中精神分析學派是最早的心理學派。其創始人也就是弗洛伊德,以夢境分析、潛意識探索以及本能欲望為基礎,構建起精神分析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