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逃避的深層感受和想法

2020-12-19 情緒自由心理研習社

關注:辯證思維 | 情緒調節 | 人際溝通 | 正念放鬆

點擊上方關注,一起學習成長。

也許你的童年環境不斷地忽視、輕視、否認、懲罰個人的情緒表達,並且不把個人的情緒表達「當回事」。

例如,「你總是反應過度,這有什麼好難過的,你太脆弱了」。

久而久之,我們習得了使用問題行為(要麼情緒升級、要麼關閉自我)來應對自己的情緒,現在的你內心感到很痛苦。

沒關係,在這裡,我們將分享新的接納和改變情緒的方法。

從此,改寫舊的人生腳本,踏上少有人走的路,開啟心智成熟的旅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挖掘深層次的情緒感受,勇敢面對內心深處恐懼的部分,拓寬生命的地圖。

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如何回應是重要的。

有的人一生都選擇逃避,於是她的生命地圖越來越窄,有的人敢於直面內心的恐懼,於是拓寬的生命地圖。

因此,事情發生之後,尤其是遇到挫折,我們內心是如何反應的,在那些面對和逃避的分岔路口選擇面對,這樣人生的道路會鋪開。

接下來,我們來從無望、憤怒、羞恥和恐懼幾個部分來談談,當這些感受是一種逃避時,背後掩蓋了什麼。

有過童年創傷經歷的人,例如父母較自我,用憤怒來控制你滿足他的需要。會形成情緒調節的不良。

1.憤怒

大部分憤怒的反應掩蓋了潛在的傷害或無力感。

當人們憤怒時,會想到更多憤怒的念頭,一個技巧是從1數到10,另一個技巧是儘早意識到並表達上升的核心憤怒。

人們也可能將憤怒作為一種方式來阻擋來自其他感受的壓力和痛苦。感到憤怒會消除對其他感覺的認識,比如恐懼或傷害,這些感覺可能比憤怒更讓人不舒服。

一個人在受到批評或拒絕時,會感到受傷,會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公平的,並斷定對方的做法是錯誤的。

憤怒也會瞬間抹去內疚、抑鬱和不值得的感覺;與其感到內疚或不值得,不如指責或批評對方。

對於童年創傷經歷的人而言,常常已經內化為自我價值感不高,充滿恐懼,這樣的羞恥,在他們遇到批評或者被拒絕時,就會爆發憤怒。

而實則這樣的憤怒把其他人推的越來越遠。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不健康的憤怒是因為內在羞恥和恐懼,那麼還是在羞恥和恐懼上做工作。

當人們未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情或感受而對自己生氣時,這種類型的次生憤怒通常採取敵對的自我批評的形式。

生自己的氣通常會導致進一步的羞恥、失敗、內疚或抑鬱的感覺。人們可能會因為感到沮喪、需要或恐懼而對自己生氣。在這些情況下,他們需要繞過這種憤怒,而關注自己的核心感受。

責備自己「沒有主見」,覺得自己很幼稚,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或請求。這種憤怒其實掩蓋了一種核心的不安全感。與其把注意力聚焦在她的憤怒上,不如說去探索她對不同意的恐懼和她對感覺與他人聯繫的需要。

健康的憤怒是從現在開始,表達自己需要什麼,不能接受什麼。嘗試著溫和而堅定的建立自己的底線。這有助於幫助自己建立安全感。也是愛自己的開始。愛就是給自己一份安全感。

2.沮喪

不健康的沮喪是陷入了我失敗了,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感到灰心和失望。這個狀態有可能會泛化,在其他很多事情上我們都會停止嘗試。

健康的沮喪是告訴自己,該調整策略了。

3.無望

不適應的無望整個生命狀態陷入絕望,對未來有一種徒勞無功或厄運的感覺,失敗或認命的情緒佔主導地位。

無望是一個沒有希望的狀態,伴隨著「我什麼也改變不了」的無助感和對自我缺乏信心,無法應對這種情況。

此外,還可能會有感覺到自己渺小、窒息、麻木、無法動彈或被困住。它使人陷入困境,像是被困住了,發愁,而沒有行動。

合適的無望是告訴人們什麼時候努力已經沒有用了,應該放棄了。

4.悲傷

悲傷意味著喪失,不合適的悲傷,是對挫折的掩飾,悲哀是對無力的憤怒感的反應。

當人們感到憤怒但又無力讓自己的憤怒得到傾聽時,往往會長期陷入傷害、受害和悲傷之中,這時會出現無助的眼淚。

進入悲傷,意味著人們放棄了努力,人們可能會對損失感認命,「有什麼用呢,努力也沒有用」。

面對不健康的悲傷,就是要看清楚是否在迴避內心的憤怒和無助。

健康的悲傷則是一種對喪失的放棄,而不是對還有機會改變的無助的逃避。

相關焦點

  • 逃避不敢面對的事,最後帶來只有不可想像的後果
    一些人在做了錯事、犯了錯誤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去逃避、彌補,往往這樣更容易再次的犯錯!然而有些東西是根本就不敢去面對的,那是因為這些事情給他帶來了很大很大的傷害。相信各位都有過這種感受吧,然而更多的人會選擇把這件事給埋在心底,不對任何人表露出來,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 害怕被責罵,工作上容易產生逃避想法的2星座,會讓人很生氣
    有的人在工作上的表現並不是很好,經常就會遭遇到很多的責罵,而責罵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員工更加上進懂事,結果卻會造成令人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就比如員工離職來逃避壓力巨大的工作。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承受得住壓力,可當壓力真正到來的時候,才發現自身原來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像這2星座就害怕被責罵,工作上容易產生逃避想法,會讓人很生氣。就來介紹下,看哪2個星座需要改進一下?
  • 交易心理學:為什麼當股票下跌時,我們不願意去面對,而是逃避?
    大盤再次下跌,我就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感受,並且覺得大多數人都存在的心理變化。 反觀熊市,當你虧錢了的時候便不再願意看行情,更不願意和身邊的人聊股票行情,這樣市場裡的錢就越來越少,行情也就越來越慘澹。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心理現象呢?因為人們普遍喜歡看到好的事物,喜歡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多數人的想法不是去解決困難,而是想辦法逃避困難。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然而勇敢面對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逃避》男一號津崎平匡的扮演者星野源,將一個不近女色的單身漢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總體來說,突出一個「憨」字。不懂女人心,活在自己的世界,被動應對外界的變化,這麼一個冥頑不靈的鋼鐵直男,和新垣結衣扮演的森山實慄搭配,激發出絕妙的化學反應,滿足了男性群體的某種幻想。正所謂「普通人常有,大帥哥不常有」。
  • 《一人之下》第三季:逃避不了的責任,終於一天要去面對
    雖然這才是人之常情,可通過這件事可以發現,王也之前的種種想法並非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雖然他一時騙得了自己,練成了風后奇門,卻註定要改變,在陳朵篇中收穫了成長。那麼他之前的種種就可以稱之為是一種「幼稚」的想法,或者說他只是在逃避而已。
  • 《一人之下》第三季:逃避不了的責任,終於一天要去面對
    第三季的篇幅太短,就像是一部劇場版,而故事的主角也不再是張楚嵐和寶兒姐,反而是王也戲份更多一些,講述了一個尚未入世,就想著出世的富家公子的故事。看起來活得最瀟灑的王也反而是整個第三季中活得最累的那個人,究其原因便是他一心想要逃避自己的責任,卻發現到頭來什麼也躲不掉。
  • 我害怕面對、喜歡逃避,為什麼還過得很爽?
    以前總會有人說我遇事不積極,害怕面對,喜歡逃避,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入沙土中,似乎逃避就是我的代名詞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鴕鳥遇到危險時並不會把頭埋入沙中,事實上,在受到威脅的時候,這種體型龐大、無法飛上天的大鳥無一例外的都是依靠恰恰相反的策略,即藉助它們天生的大長腿迅速逃離逼近的危險。
  • 恐懼,逃避不了,該如何面對
    小時候我們通過嚎啕大哭來應對恐懼,再大些我們因為恐懼避免了不必要的危險,長大成人後,因為恐懼的制約,我們儘量減少了衝動武斷盲目的想法和行為,讓我們的生活安穩平靜。
  • 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親悅讀丨你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刻意逃避還是勇敢面對?據新京報6月8日報導,5月6日晚,葫蘆島市實驗中學的初三學生劉歌從家中陽臺墜樓身亡。兩人在水中依然互相鬥嘴,喬氣憤之下,和湯尼打賭,看誰能遊到河中間的沙洲。然而,湯尼根本不識水性,在途中溺水。喬雖然竭盡所能,依然找不到湯尼。湯尼的死對喬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喬會怎樣面對這樣的事實呢?驚恐、自責、痛苦難當,卻沒有勇氣說出真相……在經過了懊惱、後悔、逃避、說謊、焦躁、無助、絕望、崩潰一系列過程,並一再拖延之後,最後在爸爸的開導下勇敢說出了真相。
  • 學點心理學:面對還是逃避壓力?
    對一種壓力情境的預期會帶來許多想法和感受,它們本身也導致了壓力的產生,比如一次採訪、演講或無法預見的約會。你需要知道如何去應對。進行壓力應對的兩條主要途徑分別是:是否直接面對問題——問題指向的應對;還是為了減輕壓力產生的不適——情緒聚焦的應對。
  • 你以為逃避可恥但有用?現實告訴你:假的
    但是當他們習慣逃避問題,面對衝突習慣了「以大局為重」,最直接的結果是「以大局為重」往往建立個體的犧牲上,個人需求的犧牲也成為一種常態。當內心的需求一直不能夠被滿足,隱忍的情緒不能夠被釋放,久而久之會讓人慢慢淡忘自己想要的是怎樣的結果,自己想要的是怎樣的感受。
  • 面對困難,不要逃避,請「及時止損」,真正自律的人是怎麼做的?
    011 推遲滿足感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那時就想起上面那個女生,先苦後甜,這樣也不用再承受因不去面對問題而帶來的痛苦了。找各種理由來證明這真的不關我的事,這就是逃避責任。比如,如果你逃避為人父母的責任,不去教育孩子,導致孩子學習不好,卻把責任推到學校、老師或者教育制度上,這樣孩子會認為推脫責任是天經地義的事,最後又影響到你。有問題時要面對問題,首先去承擔責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改變別人和環境是相對更難的,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 發惡夢,你選擇了逃避還是面對嗎?
    除了歌曲主題之特別,作曲和編曲也很有趣。初次聽的時候覺得由常速變慢後面不斷加快會不會太奇怪了?後來仔細聽了10多遍以及配合歌曲文案後才覺得十分驚喜。想不到一首5分鐘的歌曲層次可以這麼豐富,甚至能夠牽動自己的心率,像進行了一場打怪獸遊戲般。
  • 2020新一周,風象星座要勇於面對,不能逃避
    天王星在同一天於隱秘宮內順行,幫助雙子座調整躁動不安的情緒,也令你有更多超前的想法,也要注意與長輩間的溝通方式,儘量別有冒失的舉動。感情方面:本周大部分雙子座會比較重視金錢,而在感情方面,你可能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因為你們的感情可能不被家人祝福,需要面對與未來、距離、家庭差距有關的考驗,而對於部分雙子座來說,你們會有結婚的打算,卻也要面對很多現實方面的問題。
  • 本想逃避的他,最終選擇坦然面對,美滿結局
    早先還想弄清楚他的想法,現在已經懶得關心他心裡想些什麼事兒了。我心裡覺得我們兩個就像是在兩個世界的人。有交集根本就是稀奇和奇怪的事情。更不用說去想像未來和她在一塊兒的共同生活了。實話實說。她外形條件還不錯,長得清秀小巧,別人都說看起來和我還蠻般配的,周圍人早就認定我們是一對。就這樣我一直猶豫,家人去年已經開始催著我們結婚了。
  • 越優秀的人,越不會逃避
    工作中一次糟心的任務,學習中難以達成的目標,生活一次不愉快的對話……面對這些,不過是你為痛苦而開啟的逃離模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埋藏著許多的想法和感受。它們不是太過痛苦而令我們無法承受,就是與我們的道德和價值觀互為衝突,有損我們的外在形象。
  • 逃避和謊言的後果
    在度過了快一個月的時間,自己又做了一個到現在都無法原諒自己的決定,那就是選擇逃避,不去和自己的父母坦誠,也就造成了自己變成了一個不誠實、毫無信任感的一個人。然而時間過了有3個月,第二次欺騙也發生了,還是因為自己沒辦法償還,電話打到了家裡,隨之而來的就是父母的擔心和質問,當時因為數額較大,自己心裡也很害怕,害怕說出來父母承受不了,所以再次選擇了逃避與欺騙,我也利用了父母對我的信任。因為自己之前所說的謊言不得不用其他的謊言來彌補,慢慢的謊話越來越多,自己心裡也越來越壓抑。
  • 「千言」我們逃避著想要逃避的不堪,卻面對著不想面對的慘澹
    我們逃避著想要逃避的不堪,卻面對著不想面對的慘澹。Cars come and go, roaring past, with the wind, carrying the dust to follow.
  • 面對死亡,逃避或恐懼是無效的,最好的辦法是:向死而生!
    面對死亡,我們採取逃避或恐懼的心理都是不行的,因為死是生命的歸宿,是自然的必然。在哲學詩畫看來,死亡是對我們活著生命的考驗和最後的歷練。通過死亡,我們明白,在有限的生命時光裡,我們最大的生活目標就是享受當下的每分每秒,用真摯的感情或者深沉的愛去表達自己,實現人生應有之價值。
  • 人可以逃避現實,但無法逃避「逃避現實」所帶來的後果
    躲在貓的軀體中,享受著和喜歡的男孩日之出在一起的快樂。只是,過度逃避現實的無限,因為內心對做人的排斥,導致她將要承受「永遠成為貓」的後果。選擇了逃避這條路並沒有比較好,女主人公無限仍然要面對另一個困境:做人還是做貓?作家安·蘭德曾說:人可以逃避現實,但無法逃避這麼做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