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超市、商店
貨架上的食品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大家都想買到既好吃又健康的產品。
但所謂的「健康食物」
真的如所說的那麼健康嗎?
以下12種披著「健康」外衣的食物
味道不錯
但其實一點都不健康!
1 果蔬幹 脂肪含量高
咬起來嘎嘣脆,吃起來滿嘴甜的果蔬幹,受到時下很多人的青睞。果蔬幹有兩種加工方法,即高溫烘乾和真空油炸脫水。不管是哪一種加工方式,果蔬幹中的營養素均會流失。並且真空油炸脫水的果蔬幹,脂肪含量、熱量極高。
2 果脯、蜜餞 基本上沒什麼營養
果脯、蜜餞類的食物,一般會額外加入糖、食品添加劑、色素。其甜味甚至會掩蓋水果本來的味道,所以即使用了品質較差的水果,也嘗不出來。在加工中,水果中的維生素C、多酚等幾乎損失殆盡,基本上沒什麼營養了,吃多了反而易引起齲齒、肥胖等。
3 鹽焗堅果 含鹽量高
堅果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飽腹感強,是很不錯的小零食。但儘量買原味的,別買鹽焗的。鹽焗堅果含大量「隱性鹽」,不利於控制血壓;很多鹽焗堅果,其實都是油炸食品。這樣的堅果,雖然味道香口感好,但並不健康。
4 花式燕麥片 含糖太多
燕麥片本來是很不錯的粗糧,但是現在的商家在裡面摻了太多花樣。建議大家還是選擇純燕麥片,雖然口感差一些,但是「良藥苦口」的道理誰都懂。純燕麥片的包裝上標註的原料只有燕麥。
5 粗糧餅乾 油脂並不少
粗糧口感粗糙,並不好吃,而為了迎合大眾口感,有些粗糧餅乾中加了大量的食用油,讓口感香酥。所以,當你選擇粗糧餅乾時,要留意食物標籤裡的能量、脂肪含量。否則,無意中你就吃下了多餘的脂肪。
6 果粒酸奶 果粒其實是果醬
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用各種果粒酸奶來代替正餐。有酸奶又有水果,似乎還不錯。但你可能沒注意,很多果粒酸奶使用的果粒其實是果醬,而且糖分比一般的酸奶更高。與其多花錢買果粒酸奶,不如喝杯原味酸奶,再吃個新鮮水果。
7 乳酸菌飲料 含糖量高
乳酸菌飲料常以健康飲品的形象示人,標榜自己「零脂肪」。但是不加糖,乳酸菌飲料的味道會酸澀難喝,所以這種飲料的含糖量通常在15%左右。正常人每日攝入糖的合理總量大約為30~40克,而喝340毫升的乳酸菌飲料,就會攝入51克糖!
8 穀物奶 營養不如純牛奶
穀物奶號稱是「用一種或多種穀物添加牛奶製成的」。但穀物並不多,牛奶被稀釋了,而且還額外加了糖。從早餐的角度說,它倆都不夠吃;從營養方面來說,不能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蛋白質和鈣的含量也比不上純牛奶。
9 瓶裝茶飲料 糖含量高
紅茶、綠茶、烏龍茶……它們含有豐富的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質,是很受歡迎的傳統健康飲品。但瓶裝茶飲料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糖太多,市面上的部分瓶裝茶飲料,含糖量都在4%~10%左右。每天喝一瓶茶飲料,一年後可增重4~9千克,真是想不胖都難!
10 果蔬汁 不如直接吃水果
不論是鮮榨果蔬汁,還是果汁飲料,都過濾掉了很多營養成分,比如果膠、膳食纖維、胡蘿蔔素、鈣等。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健康、牙齒很好的人,還是用自己的牙齒去咬水果,親自來為自己榨汁吧!
11 衝著喝的粉和糊 脂肪含量高
很多人的早餐喜歡衝泡個芝麻糊、藕粉、豆奶粉……如果是單純的穀物豆類磨成的粉,可能會有些「土腥味」。因此,在很多糊粉的成分列表中,「糖」常常赫然排在第一位,意味著糖含量比原料都多。
12 海苔 鹽多是硬傷
從營養成分上來看,海苔中確實含有較多營養元素,特別是青少年容易缺乏的碘、鐵、鋅的含量都比較高。不過,只要仔細看配料表就能發現其中不合理的地方。高鹽的危害,大家都是清楚的,勢必會增加罹患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