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投運

2020-12-16 人民網安徽頻道

  12月7日,巢湖市110千伏湖光路電纜隧道正式投運,這是安徽電網首條湖底電纜隧道。它的及時投運,進一步提升了巢湖城區供電可靠性,對環巢湖旅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湖光路電纜隧道全長達 780米、深度為42米,在後期運維方面,採用了國內先進的智能化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據介紹,新建的巢湖大橋與110千伏西銀線、巢旗線等多條城市供電「動脈」路徑重合。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快速推進,同時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我省同步規劃和建設了這條電纜隧道,將此前位於湖面上方的高壓線路遷改入內。高落差、深基坑給電纜敷設和安裝帶來較大技術難度,合肥供電公司嚴格進行全過程管控,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施工,同時,高標準進行電纜投運前試驗,及時消除缺陷隱患,確保電纜隧道按時投運。(通訊員 李巖 記者 田婷)

(責編:吳西露、關飛)

相關焦點

  • 臨安首條城市隧道通車
    9月29日上午,臨安首條城市隧道——望湖路隧道(望湖路綜合提升改造工程)正式通車,臨安「環湖發展」劃出重要一筆。它的建成,將極大便利濱湖新城「廳」、「體」之間的呼應和聯動,也使錢王街與科技大道之間的往來互通多了一條快速路。望湖路隧道位於濱湖新城新天地商務圈,總投資3.47億元。
  • 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在滬開工
    新華社上海4月30日電(記者王默玲)由國家電網興建的國內首條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4月30日在上海開工。這是高溫超導電纜輸電技術在國內首次啟動商業化應用。該項目核心技術國產化率達100%,預計將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距離最長、全商業化運行的35千伏超導電纜工程。高溫超導輸電,是當前電力行業最具革命性意義的工程技術之一。
  • 我國首條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工程在滬開工 今年底將建成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4月30日,國內首條35千伏公裡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在上海開工。這是高溫超導電纜輸電技術在國內的首次商業化應用。一般來說,35千伏超導電纜相當於傳統220千伏電纜的輸送容量,可以替代4~6條相同電壓等級的傳統電纜,節省70%的地下管廊空間,大大降低建設成本,十分適合將大容量電能直接輸送到城市中心區域。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大型城市電力負荷密度不斷提升,但受制於輸電通道資源有限,城市中心電網「卡脖子」現象日益突出。
  • 智能電網,讓天空更藍 | 濱江GIL管廊正式投運
    GIL是指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比起普通電線電纜,具有傳輸容量大、損耗小、運行可靠性高、節省佔地等優點。「工程總長5.3公裡,共新建220千伏城西變-臨江變雙回GIL線路 4.36千米,220千伏沙家圩變-臨江變雙回雙回GIL線路4.97千米,共有5123個成套管件,是目前國內同電壓等級下的最長管廊工程。」
  • 中國聯通以5G技術助力實現電纜隧道巡檢...
    在這一天時間裡,這位身高不足一米的小傢伙共計穿梭隧道50公裡,相繼完成了5G VR全景掃描、紅外裝置探測、溫度異常判斷等多項常規工作,並通過高清攝像頭實時3D建模探測高危環境下的隧道沉降情況、檢測隧道內有毒有害氣體···「小萌新」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項記錄都被遠在十幾公裡外,電纜運檢綜合監控中心杭州供電公司姚廣元看在眼裡、實時掌控。
  • 國內在建最長湖底隧道 太湖隧道湖中島設備用房主體結構開始施工
    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全長10.79公裡,單孔淨寬17.45米,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長湖底隧道,湖中島設備用房為太湖隧道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太湖隧道單體規模最大的設備用房。總長120米,結構寬度59.6米,含風井總高度為 31.2米。
  • 世界首條±660千伏輸電大通道銀東直流投運十年 輸送電量超2900億...
    自建成投運以來,銀東直流山東段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的精心管理和精益運維下,始終保持安全高效運行,年均輸送電量約290億千瓦時,累計輸送電量超過2900億千瓦時,為山東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應。
  • 數據像樂高模型一樣自由組合,全國首個人工智慧高壓電纜隧道亮相南京
    交匯點訊 「機器人在隧道中來回穿梭,大屏顯示著各類數據,像樂高模型一樣自由組合。」這不是電影中的科幻場景,而是位於地下幾十米深的電纜隧道。5月22日,全國首個基於泛在電力物聯網理念的人工智慧高壓電纜隧道——220千伏寧莫線電纜隧道,完成升級改造投入運行。
  • 世界首條特高壓輸電大通道「青豫直流」投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世界首個清潔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青豫直流」)雙極高端建成投運。工程總投資約226億元,配套電網投資121億元,拉動新能源等投資超1000億元。工程線路西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南換流站,東到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的特高壓豫南換流變電站,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4省,全長1587公裡。該工程是全國乃至世界第一條以清潔能源外送為主的特高壓通道,也是我國發展運用特高壓輸電技術推動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一次重大創新,將進一步提升特高壓輸電的安全可靠性和標準化水平。
  • 上海隧道股份承建海口首條越江隧道正式通車
    近日,由上海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承建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交通配套工程——海口文明東越江通道正式通車。 海口文明東越江隧道工期緊湊、任務繁重,曾被當地業內稱之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深圳首條跨海隧道2023年竣工
    原標題:深圳首條跨海隧道2023年竣工 記者從中獲悉,春風隧道目前已掘進超過1000米,而深圳首條跨海隧道——媽灣跨海通道也將於明年開始海底盾構掘進,並有望在2023年底竣工。   春風隧道掘進已達1015米   春風隧道是深圳「東進戰略」重點交通項目之一,西起濱河大道上步立交東側,與濱河大道對接,東至新秀立交。項目全長約5.08公裡,其中隧道長約4.82公裡。
  • 國內首條ZA-PPV電纜成功運行50天 新電纜有啥不一樣?
    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國內首條改性聚丙烯絕緣A類阻燃性電力電纜(簡稱:ZA-PPV電纜)在上海掛網試運行,到今天已滿50天,電纜運行狀態一切正常。圖說:廠內試片及結構檢測現場 採訪對象供圖據了解,現階段絕電力電纜大都採用交聯聚乙烯作為絕緣材料,由於材料、工藝限制,會導致絕緣層在交聯加工過程中產生有毒物質,給其後期回收及環保上帶來難度;同時,交聯聚乙烯電纜在運行中仍會有「水樹枝」等絕緣隱患的產生,對於地下水豐富且電纜覆蓋率高的城市供電可靠性帶來一定影響。
  • 陝西電網古渡330千伏變電站3號主變順利投運
    古渡330千伏變電站3號主變順利投運12月14日05時35分,陝西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的古渡330千伏變電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成功投運。該站是國家電網公司首批「兩型一化」330千伏變電站示範工程。陝西送變電公司作為建設單位,全體參建人員充分發揮「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在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下,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打造優質精品工程目標要求,實行標準化管理,認真執行工程管理的各項制度,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全面落實標準化作業管理規定,按照高標準、嚴管理的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行業及省公司頒發的相關技術標準,技術文件,管理制度等,根據本工程特點
  • 中國在建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蘇錫常三地有福了,明年即將通車!
    中國在建最長最寬的湖底隧道:蘇錫常三地有福了,明年即將通車!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周末節假日,真的是堵到不想出門,為此,地上的立交橋已經解決不了了,地鐵,地下隧道就開始出現了。這不中國最長的湖底隧道即將誕生了,全長11公裡,耗資一百五十多個億,即將在2021年問世。
  • Boring Company完成首條拉斯維加斯隧道
    Boring Company作為Elon Musk創辦的隧道開發公司,其工程一直在默默進行中,其中位於拉斯維加斯的首條隧道就在昨天成功打穿,意味著其拉斯維加斯隧道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半。這條Boring Company的拉斯維加斯隧道全長1.3公裡,深12.2米,接駁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南大廳與新設的西大廳。兩個地點之間如果用普通汽車駕駛,需時大概15分鐘,但是通過新建成的隧道,配合特設的Tesla電動汽車全速運行,則可以將兩個場地之間的運輸時間縮短至1分鐘左右。
  • 國內首套百萬千瓦級全國產化DCS設備投運
    11月25日,由中國能建浙江火電承建的國內首套百萬千瓦級100%全國產化DCS設備改造項目在華能玉環電廠改造完成,並正式投運。DCS作為火電廠的「大腦」,是確保穩定供電的關鍵設備,也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基礎。
  • 世界首條清潔能源外送通道人工短路試驗完成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通訊員 何炳勳 甘嘉田12月21日14時30分,青南換流站交直流人工短路試驗順利完成,此舉標誌著±800千伏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高端投運後能夠抵禦系統接地故障,驗證了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能源大通道在
  • 安徽單總線電纜監測生產廠家「山東正瑞電子供應」 - 晉城新聞網
    隧道消防火災監測、地鐵高鐵火災監測、電力電纜溫度監測、原油、天然氣管道洩漏監測等領域。1、電纜橋架、電纜隧道、電纜溝、高壓電纜溫度監測;2、儲油罐、儲氣罐等其他罐體溫度火災監測;3、原油管線、天然氣管線、熱力管線的洩漏監測;4、公路隧道、地鐵隧道、城市下沉隧道火災監測;5、輸煤皮帶、輸煤棧橋、儲煤場火災監測等;6、大壩、河堤的滲漏監測,大壩、河堤、橋梁的混凝土凝固與養護溫度。
  • 中企助力巴基斯坦電網進入高壓直流輸電時代
    【電纜網訊】當地時間10月15日,由中國能建牽頭設計、參建的巴基斯坦默蒂亞裡—拉合爾±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項目(以下簡稱「默拉項目」),實現全線貫通。
  • 寧波供電RFID電纜數位化精益管控助力「電網一張圖」構建
    寧波供電RFID電纜數位化精益管控助力「電網一張圖」構建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