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種族歧視正在全面「清算」美利堅

2020-12-22 騰訊網

推倒歷史雕像很容易,但真正移走人們心中有關種族主義的偏見,如今看來,道阻且長。

文 | 晨 沐

「你們甚至不知道這座雕像的歷史,但你們就想推倒它,僅僅因為你們覺得被冒犯。」近日,一段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抗議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的林肯公園,要求推倒一座「被解放黑奴跪在林肯腳下」的雕像。一位黑人老人站在抗議群眾面前,試圖向他們介紹這座雕像的歷史。

這名老人名叫唐·弗爾登,是一名導遊。他熟知解放黑奴紀念碑的歷史故事。據了解,這座雕像名叫「原始解放紀念碑」,建造於1876年。它的建造資金幾乎全部來自重獲自由的黑人奴隸,一直被認為代表了林肯在南北戰爭結束時解放非裔美國奴隸的歷史事件。

不過,弗爾登的講話並沒有引起共鳴。視頻的最後,他和一名黑人女子就要不要推倒雕像展開激烈的爭論。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該女子被問住後咆哮道:「我們為什麼要爭吵?你膚色跟我一樣。」

是的,隨著「弗洛伊德之死」事件的持續發酵,不僅是全美各地,甚至在一些歐洲國家的抗議示威活動中都爆發了「推倒雕像」風潮。一些抗議的民眾表示,推倒雕像的行為背後,是他們對美國奴隸制歷史相關文化符號的抵制。但有人認為,歷史雕像存在會時刻提醒民眾這段錯誤的歷史,具有警示作用。

的確,在筆者看來,歷史不應該被抹去,好與壞都是一個民族、國家走過的歷史印記。推倒歷史雕像很容易,但真正移走人們心中有關種族主義的偏見,如今看來,道阻且長。

1

事實上,反種族主義抗議潮以來,各地抗議者的怒火不斷燒向與奴隸制、殖民主義相關的歷史人物雕像,「哥倫布」們一座座倒下,有的被「斬首」、被「鎖喉」、有的被扔進水裡……

當地時間6月18日,美國波特蘭數十名抗議者將一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推倒,並點燃美國國旗扔在雕像上。華盛頓是美國國家建設的奠基者,但他曾經也確實是奴隸主。因此,喬治·華盛頓的雕像會不會被推倒,在這場愈演愈烈的抗議運動中,一直備受關注。

在俄勒岡州波蘭特市,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被抗議者們推倒 圖|《華爾街日報》

而就在華盛頓雕像被推倒的時候,華盛頓特區也出現了類似的事情。南方邦聯時期將軍艾伯特·派克的雕像不僅被推倒還被點燃,同時抗議人群中還一度爆發「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的呼聲。

抗議者們謀劃要拆掉柯爾貝爾的雕像 圖|自社交媒體

同樣地,在法國,多位歷史人物雕像也被抗議者們盯上。其中,讓-巴提斯特·柯爾貝爾的雕像最受關注。據悉,柯爾貝爾是路易十四時期法國著名政治家、財政大臣,曾牽頭起草過《黑人法典》,該法典對法國殖民地的奴隸制進行立法、一定程度上「統治」黑人,這也成為他被抗議者們群起而攻之的原因。

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話了,他在近日的全國電視講話中明確表示,法國不會「改寫」歷史,「我們共和國不會從歷史上抹去任何名字。它不會忘記任何藝術品,也不會拆除雕像」。

如果說在抗議活動上政府的態度還比較曖昧的話,那麼對保護這些歷史級雕像,馬克龍的表態則透露著其堅決捍衛的決心。

2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除了砸雕像,不少企業也成為眾矢之的。一時間,「白」和「黑」都成了敏感詞。

在公眾壓力下,一些品牌不得不選擇「政治正確」——

「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日前,高露潔公司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

在化妝品領域,強生公司在6月19日時就宣布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25日,聯合利華子公司印度聯合利華則宣布,將撤下旗下美白產品Fair &Lovely品牌的Fair(白皙)字樣,公司表示,正等待監管單位批准新的品牌名稱;而法國企業歐萊雅27日公開表示將刪去護膚產品上「美白」「白皙」「提亮(膚色)」等字眼,但並沒有進一步說明是否會撤下相關產品……

《辛普森一家》 中的印度裔美國人阿普(Apu)

另在影視行業,繼《老友記》等多部經典作品之後,美國動畫《辛普森一家》的製片人於當地時間26日晚宣布,該動畫今後將不再讓白人演員給動畫中的有色人種角色配音。目前尚不清楚這部動畫之後是否會刪除阿普這一角色,或者是改寫其他有色人種角色。

除此之外,包括可口可樂、聯合利華、本田汽車美國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還通過停止投放廣告的方式逼臉書、推特、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整改相關「歧視」言論。

3

可以說,這場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已經從對警察違規執法聲討、謀求種族平等,演變成對歷史的清算,「無正義,不和平(No justice, No peace)」也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後成為新的政治運動的口號。

當年,前總統林肯的偉大之處正是在於讓美國這個國家經歷內戰戰火的考驗而得以升華。他在競選參議員的時候就提出,「一個自我分裂的家是不會持久的」,這句話已經成為名言,甚至是政治哲學中的隱喻。

但顯然,正值大選之年,面對當年林肯所面臨的「分裂之家」的危機,川普不會像林肯那樣竭力維持,種族問題很可能成為其在大選中打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籌碼。

對於推倒雕像的行為,川普此前已經多次在推特上要求警察採取行動,認為這是扭曲歷史,建立了一套壓迫性的體制。而這次,他更是指責了這種極左種族主義推倒華盛頓雕像、焚燒國旗的行為,並呼籲最高法院進行相關裁決、制裁焚燒國旗的行為。

席捲全美乃至西方多國的這場運動尚不知未來走向。願上帝保佑美國吧!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未經正式授權

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

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向種族歧視說不!內馬爾支持反種族歧視:黑人的命也是命
    巴黎聖日耳曼球員內馬爾也在剛才更新了自己的推特,他曬出了一張自己向種族歧視揮拳說不的照片,並配文這樣寫道:「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表態支持反種族歧視的行為。相關閱讀:涉嫌種族歧視?
  • 星巴克讓步了,星巴克決定給員工製作反種族歧視T恤!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導,星巴克除了作出新的規定外,還打算製作25萬件反種族歧視抗議T恤,反種族歧視抗議T恤上面寫著「黑人命有所謂」和「沒有公平就沒有和平」(No Justice,No Peace)等標語。在美國以及加拿大地區的門店員工可以自願穿上抗議T恤服裝工作,在T恤發放到位之前,星巴克員工也可以帶自己胸針支持BLM運動。
  • 反種族歧視,球衣印字「Black Lives Matter」出戰
    反種族歧視,球衣印字「Black Lives Matter」出戰 今天凌晨,重啟後的英超聯賽揭開面紗,2場比賽雖然不能說精彩紛呈,但是讓期盼已久的球迷過了一把小癮。
  • 大阪舉行反種族歧視遊行:真實世界並非你以為的樣子
    關注公眾號【尚首諮詢】新冠疫情未平,種族危機又起。喬治·弗洛伊德事件,擊碎了美國「人權衛士」的假象,讓深植於美國社會中的種族歧視毒瘤,再次暴露在世人面前。抗議示威活動在全球不斷升級,已蔓延至全球多個國家,其中還包括亞洲的日本與韓國。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
    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
  • 基特:反種族歧視是全人類的大事 我為弗洛伊德之死而悲傷憤慨
    他敦促所有人都要儘自己所能,為反種族歧視做貢獻。 「弗洛伊德的死讓我感到萬分悲痛和憤怒,悲痛源自他和他的家人,憤怒源自那些種族歧視者」,基特在聲明中說,「作為有色人種,我能切身感受到被種族歧視,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簡直稀鬆平常。但是現在是時候結束了,那些歧視黑人的人毫無疑問應該受到最嚴厲的責罰!」
  • 美國反種族歧視愈演愈烈,連動畫片都中招,黑人角色只能黑人配音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愈演愈烈,比如美國的化妝品已經禁止使用「美白」這個詞了,還有服裝公司專門請了黑人模特。而到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靈領域被這個反歧視運動影響了,其中也包括動畫領域。不過在近日,美國的動畫配音行業卻因為反種族運動面臨了一個難題。在美國的動畫片中,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種出現的頻率是比較高的,在以前,這些角色的配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只要聲音符合條件就行。不過由於反種族運動的影響,不少人開始建議動畫片中的非白人角色必須由非白人配音演員來完成配音。
  • 受種族歧視事件影響,「黑人牙膏」正在考慮改名?
    文 | Rita Zeng近期,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觸發的種族歧視抗議示威還在不斷發酵,並開始波及到多個品牌。根據路透社報導,高露潔公司正在對旗下的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進行全方面評估和進一步完善。「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共同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字、標誌和包裝等進行實質性改變。我們目前正在與合作夥伴一起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該品牌的所有方面,包括品牌名稱」,高露潔表示。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反種族主義在美國更加任重道遠。 三大表現形式種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它相信不同種族或膚色可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特徵及能力上的差異,相信一定的種族優於其他種族;它還是一種憑藉種族或膚色判斷而引發帶有偏見或歧視傾向的言行。
  • 英國抗議者欲推倒60座雕塑,《亂世佳人》等下架,反種族歧視浪潮...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中眼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在歐美開展得如火如荼的BLM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國的BLM反種族歧視運動似乎變成了一場雕塑清除活動。抗議者們已經擬定了一份名單,上面列出了英國全境60座「種族主義」紀念碑,要求政府拆除。此外,《亂世佳人》《小不列顛》因涉及種族敏感問題被視頻網站下架。
  • 將重創西方的不是種族歧視 而是歷史虛無主義
    拆除奴隸販和殖民主義者的雕像成為抗議種族示威的變種,正在西方世界蔓延。此舉似乎可以緩解示威者內心的怒火,但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無論是美國還是英法德,整個西方社會難以迴避的歷史是殖民主義時期。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傑出人物的出現都是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需要的結果。他們本身有歷史局限性,也有歷史功績。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 美國多地哥倫布雕像「斬首」沉湖,反種族活動有演化階層矛盾趨勢
    火上添油非洲裔黑人弗洛伊德被三個白人警察跪死,引爆了全美三十幾個州,幾十個城市反種族示威活動,時間到今天過去近了半個月,示威活動不僅沒有逐步平息,反而憑空又倒出兩桶油,把美國反種族歧視示威引向激化更廣泛的社會問題。
  • 美國種族歧視七宗罪
    最近西方世界及其小夥伴國家不太平靜,一種新罪行——種族歧視點燃了所有有色人種的憤怒。我找遍大部分西方文化典籍,都沒有找到這種新罪行的詳細介紹。關於罪惡經典西方文化中出現最多的是七宗罪,這些和美國出現的種族歧視有何聯繫值得深思。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我反對種族歧視並不是支持這種垃圾人,而是我認為種族歧視本身是不應該被提倡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視頻中的黑人,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為什麼黑人在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屢戰屢敗甚至逐漸妖魔化?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黑人本身的價值觀就是割裂的。
  • 美波特蘭街頭爆發混戰:支持川普車隊與反種族歧視抗議者衝突,1人...
    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不到3個月時間,美國內反種族歧視騷亂卻愈演愈烈。今年5月,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執法後死亡,觸發全美大規模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抗議示威,示威持續發酵,至今沒有徹底平息。8月23日,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萊克在沒有持任何武器的情況下遭警察開7槍擊中後背。這一事件更是讓全美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抗議示威愈演愈烈。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美國種族問題的兩副面孔:不說出口的歧視和被濫用的政治正確
    5月25 日,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遭白人警察跪壓頸部近9分鐘後死亡,此事在美國多地區引發了持續數周的反抗種族歧視的遊行、示威,甚至暴力活動。事實上,弗洛伊德的事件不是個例,種族歧視的鬧劇不止一次地在這片土地上演。今年2月,黑人青年艾哈邁德在慢跑時被沿途的一對白人父子槍殺,而白人父子遲遲未遭逮捕,還辯稱他們懷疑艾哈邁德是個竊賊。
  • 大英博物館發推支持反種族歧視抗議,評論區高呼:先歸還文物!
    (觀察者網訊)在歐美當前高漲的反種族歧視浪潮下,大英博物館也順應潮流,於當地時間5日在推特上發聲,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不料,這樣一條講究「政治正確」的推文,翻車了。當下的反種族歧視運動中,摻入了不少反殖民主義的元素。例如,抗議者在各地拆除帶有種族主義、殖民主義色彩的雕塑和其他標誌物。
  • 種族歧視成為「常態」,美國悲劇再重現
    導讀:如今的美國社會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美國政府雖然可以發現問題所在,但是缺乏制止這些問題出現的實際行動,其中,種族歧視問題就是非常典型例子。然而,要想真正追尋種族歧視源頭,還得到美國建國初期,由於白人資產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的經濟矛盾,是造成當下美國種族歧視的主要根源。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中明確寫道,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都深知平等與他們毫無關係,「平等」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表示,種族歧視將會是美國持久且主要的標識。
  • 受反種族歧視影響,《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道歉……美國...
    由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抗議種族不平等和警察暴行的活動不斷發酵... 昨天的新聞——《亂世佳人》下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美國華納傳媒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了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理由是有人認為該電影「美化奴隸制」、「涉嫌種族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