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說:
寒門學子考上清華後,跑去工地搬磚的消息火了。令人氣憤的是,評論有人嘲他在做「無用功」。
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窮。請尊重每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經歷了什麼,你永遠不會知道。
推薦給你,靜夜思。
高分考生工地搬磚引爭議:
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窮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 | ID:zzdshg
1
一個寒門學子考上了清華,應該會面對什麼?
我想是別人的讚美,大家的羨慕,長輩們的祝福,同齡人的佩服。
但你一定想像不到,實際上,這個孩子面臨的是嘲諷、譏笑。
30日,黑龍江穆稜的趙桂寧以691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趙桂寧家庭條件不太好,知道被清華錄取後,他還未多享受幾天的喜悅和輕鬆,就連忙跑到了建築工地打工。
家在農村,父母歲數比較大,趙桂寧說:「父母挺不容易的,現在高考結束了,我就靠自己的行動給父母減輕點負擔。」
工地的負責人知道他情況後,另外給他加50元一天。
建築工地上的工作又苦又累,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孩子來說難度並不小,但是對於即將上大學要面臨各種費用的趙桂寧家庭來說,一天工錢,能夠解燃眉之急。
看到這裡,我心裡一陣心酸,也有一種佩服和感動,這樣努力的孩子本該值得我們所有人鼓勵和欽佩。
或許你注意到了,我說的是,本該。
為什麼?
因為當我再往下看,翻到這條新聞的評論區的時候,我傻眼了。這裡的畫風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啊!
有人說:竟然來搬磚?
有人說:來工地搬磚是無用社交,應該好好享受青春,不應該追求金錢。
還有人說:考上都會給獎勵啊,最少也好幾萬啊,你搬什麼磚呢?太蠢了。
甚至直接有人罵他是作秀。
我不知道趙桂寧本人看到這樣的評論會不會失落,當我看到的時候,我只覺得心寒和沮喪。
說他考上清華得到多少多少獎金的,好像是親眼看到一樣;還有說他不應該追求金錢的,這樣的人大概是沒有窮過。
難道他不清楚享受生活享受青春更重要嗎?難道他不明白搬兩個月的磚或許對他以後的職業並沒有多少幫助嗎?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夏日炎炎跑到工地去搬磚賺錢?
未曾在貧苦環境中長大的人,又怎能理解那些寒門學子的身不由己呢?
沒有誰有資格去評價這些孩子的選擇,因為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他背負的是一個如何沉重又艱難的人生。
2
曾經看過一篇被叫做「史上最悲傷的作文」,名字叫做《淚》,是一個四川涼山四年級小學生寫的。
爸爸四年前死了。
爸爸生前最疼我,媽媽就天天想辦法給我做好吃的。可能媽媽也想他了吧。
媽媽病了,去鎮上,去西昌,錢沒了,病也沒好。那天,媽媽倒了,看看媽媽很難受,我哭了。我對媽媽說:「媽媽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支持你,吃了我做的飯,睡睡覺,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起不來,樣子很難看。我趕緊叫打工剛回家的叔叔,把媽媽送到鎮上。
第三天早上,我去醫院看媽媽,她還沒有醒。我輕輕地給她洗手,她醒了。媽媽拉著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媽媽想回家。」
我問:「為什麼了?」「這裡不舒服,還是家裡舒服。」
我把媽媽接回家,坐了一會兒,我就去給媽媽做飯。飯好了,去叫媽媽,媽媽已經死了。
課本上說,有個地方有個日月潭,那就是女兒想念母親留下的淚水。
這篇作文我當時看完,眼淚像豆子般地滾落下來。
後來文章在網上火了之後,又是引來鋪天蓋地的爭議,有人說,這個作文是假的,這個世上不可能有那麼慘的人,還有人說,這一看就是代筆,是造假的,還有人說是炒作......
隨著輿論的爭吵越來越多,有很多記者來到了小女孩的家裡了解情況,他們去到小孩的家裡後,一片沉默。
這個小女孩作文的情況屬實,不僅屬實,而且隨著父母雙亡家裡還有5個孤兒。
這個小女孩的老師說:網絡這樣發達,因為他們不了解真實情況,尤其他沒有真正到那個(地方)去,所以才會有這種聲音,有心的人,或者你去那裡支教一個學期就什麼都知道了。
最後,當地政府為這個家庭每個月增加補助,給孩子減免學雜費,幫助他們重返校園,相關慈善基金會也籌得了九十餘萬的善款幫助他們。
你看,有很多人,他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
用自己固有的認知和經歷去評判一件事情。
以為自己沒有看到過、經歷過,就認為是假的,然後去妄自評論,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別人正在經歷什麼。
你所看到的周邊的人和世界,那只是冰山一角,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身邊人都過得很好就認為整個世界都脫貧了。
在這個世界你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很多人正在過著你想像不到的人生。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極為經典的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你忍不住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人人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我們每個人,從小成長的環境,受到的教育,形成的性格,家庭的背景,擁有的機遇——任何一條,都不是別人可以比擬的。
用自己獨特的條件去評判別人,用固有的認知去評判別人,恰恰暴露出來的只是自己的無知而已。
3
上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也曾勤工儉學過。
我去了一個木廠工作,每天搬木頭,用機器裁木頭,每天下來,鼻子裡面和口腔裡面,都是細細的灰塵。
雖然帶了手套,手掌還是很多水泡,手臂關節很痛,肩膀更是不能碰,因為扛了太多的東西。
後來因為木廠生意不好,只幹了一個月,我又去到了縣城的一個小飯店,做起了傳菜工,一個月1800元。
我一個大學生都只能找到這樣的兼職,更何況一個剛剛畢業的高中學生?
我為什麼要說自己的故事?
我只是想讓大家明白,人和人之間真的不同。
所以,我看到那些嘲笑和譏諷趙桂寧在工地搬磚的人,心裡五味雜陳。
我說不出任何責怪他的話,因為我深深明白他的困境和苦楚。
我們很多人像看客一樣去指點別人的生活,自以為已經設身處地的站在了別人的立場,其實只不過是腦海裡體驗到了自己的想像罷了。
事實上,除非你去經歷一遍和對方完全相同的人生,否則所有的感同身受,都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如果做不到理解,請不要在別人悲傷的時候踩上一腳。
你永遠想像不到,自己輕飄飄一句譏諷的話,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傷害。
寫的這裡,我只想說一句:
永遠不要輕易去指責別人的苦楚。
這世界從來不缺批判和指教,缺的是理解和包容。
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至少也應該尊重那些正經歷著苦難的人,而不是用自己膚淺的認知,去嘲諷他們。
請尊重每一個群體和每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內心經歷了怎樣的煎熬,你永遠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