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與美合作高超音速項目,澳翻臉不認人,全面停飛大黃蜂和咆哮者

2020-12-14 騰訊網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還高高興興地和美國合作研發高超音速飛彈項目,卻突然翻臉不認人,把從美國買的F-18「超級大黃蜂」全面停飛!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2月10日報導稱:在8日安伯利空軍基地發生的事故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將所有的F/A-18超級大黃蜂和咆哮者停飛。

為什麼澳大利亞決定全面停飛超級大黃蜂和咆哮者?

圖為 失事的F/A-18(座艙中已經沒有人了)

12月8日,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兩名飛行員正在進行常規訓練演習,在其他飛機都正常起飛後,他們自然不會例外,但是意外就在這裡了,在起飛時他們發現飛機不對勁,於是中止起飛,然而並沒有什麼用處。

在沒有辦法之後,他們只能用彈射裝置把自己彈射出來,之後飛機不僅沒有停止反而執意向前,並且以機頭撞地。這件事還是發生在地面上,並沒有飛到空中,所以飛行員十分幸運地並沒有受到十分嚴重的傷害。但是澳大利亞還是十分重視,隨後就對所有飛機進行檢測,也就出現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樣,停飛全部的超級大黃蜂和咆哮者。

圖為 失事的F/A-18(以頭撞地)

話說回來,美國賣出去的戰鬥機遭遇全面停飛的事故並不是一次兩次,最近的就是前段時間中國臺灣決定停飛全部500架的F-16,還有前段時間伊拉克也全面停飛了f-16戰鬥機。不僅如此,2017年,美國海軍自己全面停飛EA-18G和F/A-18,導致自己的航母都沒有艦載機可以用。

還有很多停飛事件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即便這樣,我們也差不多可以從這些停飛事件中看出一點東西來。

為什麼美國戰機經常遭遇全面停飛?

圖為 F-35戰鬥機

原因有二,其一,美國出售戰鬥機給別人出售的從來都是「猴版」,不管是從戰鬥機性能還是從戰鬥機使用的一些零件來說,很多都沒有美國自己更好,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所以,這些戰鬥機全部停飛也是有這一點原因的。

其二,美國戰鬥機還有一個維護難的問題,不僅是美國自己難維護,其他買的國家更是難維護,對於美國自己來說,服役的戰鬥機太多,維護不能很及時,並且戰鬥機很多都是服役超過二十年的老戰鬥機,這更是增加的維護難度。所以美國自己也是常年墜機的「大戶人家」。

而相對於其他買了美國戰鬥機的國家來說,維護難不僅難在美國戰鬥機服役時間太久,還有一點就是因為很多時候,美國不透露自己的技術,導致購買國無法精準的進行維護,久而久之,積病成災,只能眼看著它墜機。

兩種原因在加載一起,就形成了,美國戰鬥機近些年不管是自己國內還說其他國家買回去的,都一直在不斷的墜機。所以,這批戰鬥機,沒有全部墜完,想來,面臨全面停飛的事還有得瞧了。(塗蘇)

相關焦點

  • 澳拿「高超」項目叫板中國,專家:急當美反華急先鋒,第一個挨打
    西澳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表示,如果中澳因此爆發全面的貿易衝突,澳大利亞GDP損失將達到6%。儘管澳大利亞的媒體、學者和民眾發出了警告,可是澳大利亞政客還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繼韓森的"抵制中國商品"計劃之後,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又拿出了"高超"項目叫板中國。
  • 美澳宣布高超音速飛彈合作: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長矛
    澳大利亞方面的消息顯示,澳方希望開發的是一種空射超高音速巡航飛彈,最大速度5馬赫,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可由澳大利亞現役或即將服役的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FA-18G「咆哮者」電子對抗機、F-35A「閃電II」戰鬥機和P-8A「海神」海上巡邏監視機等攜帶,未來還可能裝備波音-澳大利亞聯合開發的「忠誠僚機」遠程無人機。
  • 美澳聯合研發高超音速飛彈 不過是虛張聲勢 發動機瓶頸還未搞定
    SCIFiRE項目的前身是「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試驗(HIFiRE)項目。HIFiRE項目研究了超音速技術的基礎科學及其在下一代航空系統中的潛力。它已經進行了多達10次飛行測試。HIFiRE是由澳大利亞國防科學技術集團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共同建立的,波音公司、英國航空航天系統系統和昆士蘭大學也參與了該項目。項目總投資5400萬美元。
  • 美澳加緊軍事勾連,聯手開發高超音速武器
    據悉,澳政府未來10年內將增加40%的軍費投入用以研發新型飛彈,而首批研發成功的空基高超音速飛彈將由升級版的F/A-18"超級大黃蜂"搭載。澳大利亞政府稱,此舉意在增強澳大利亞遠程打擊能力,用於增強澳方在亞太地區以及印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
  • 中俄高超音速飛彈讓澳大利亞眼紅,本想搭美國車,搞多少年沒成果
    高超音速武器技術的發展對現代戰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也讓許多國家意識到高超音速武器的重要性,印度都開始了自己的研發工作,如今中俄高超音速飛彈讓澳大利亞眼紅,叫喊著要與美國合作,在2020年12月1日,澳大利亞防部長表示:澳大利亞將與美國聯合開發高超音速巡航飛彈,而且希望在幾個月就開始測試工作。
  • 美高調宣布開啟高超音速武器項目,最大速度達17倍音速,趕超中俄
    現如今,除了航母被視作大國重器之外,高超音速武器也加入該行列,美國甚至在制定的「快速打擊計劃」中將洲際飛彈改為原型武器。實際上,在此之前,美國基本上將重心放在了其他領域,俄羅斯為更好抵禦強大的美國海軍,開始加緊研製高超音速武器,直至中俄在該領域取得不小成果後,美國這才重啟高超音速武器計劃,毋庸置疑,俄羅斯研製的「匕首」「鋯石」已經成功為其奠定世界領先地位。
  • 失敗,美空軍高超音速武器測試出現「愚蠢錯誤」!
    文章稱,美國空軍和DARPA在HAWC項目上開展合作,尋求測試一種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的吸氣式飛彈,探索發動機設計、耐熱材料和其他必要的技術,以開發大規模生產價格低廉的高超音速防區外飛彈,這種飛彈體積小到足以從戰鬥機上發射。
  • 洛馬宣布已測試新型高超音速飛彈,射速是俄高超音速飛彈的兩倍
    在試驗過程中收集了有關該武器和飛機外部設備的正面阻力及振動影響的數據,並且在試驗飛行中收集了無爆炸物的原型。如果一切順利,將在下一次發射中,將AGM-183A用於對無人機的攻擊測試中。」  在此之前,五角大樓為美國國防工業布置的關於「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與俄羅斯和中國保持同步」的任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新型的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開發任務,便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執行的。
  • 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在去年12月首次展示了「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的視頻畫面。這款最高速度超過20馬赫的「大殺器」,是俄為突破美國反導系統重點打造的最新型戰略武器。根據相關報導,其已於2018年7月投入量產,2018年底完成最後一次公開試射,2019年12月27日正式服役,進入戰鬥值班。
  • 美高超音速武器試射失敗,俄專家一語道破:錯在拔苗助長狂追中國
    據俄羅斯《消息報》12月24日報導,近日美軍"B-52發射高超聲速飛彈"的試驗,由於原型機沒有從B-52H機體成功分離,不幸以失敗告終,打亂了美軍的全盤計劃。俄媒分析稱,美國人對高超音速武器急於求成的心態,註定了這次的失敗結局。
  • 轟-6掛神秘飛彈視頻流出,美媒猜測:或是空射高超音速武器曝光!
    飛彈前部截面的獨特楔形輪廓表明,這枚飛彈可能是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特別是它的外形看起來與東風-17飛彈的外形相似,該武器使用彈道飛彈將無動力的DF-ZF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飛行器的速度提高到5馬赫以上,然後該飛行器繼續在大氣層內機動抵達目標。 報導稱,中國改造地面發射的彈道飛彈為空中發射的工作不一定是什麼新鮮事。
  • 美最新高超音速飛彈由B52攜帶,速度堪比東風17,千萬要提防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在未來戰爭中,高超音速武器正在成為遊戲改變者。在這一領域,美國的焦慮不斷加深,為了儘快追上中俄,美軍各種新型高超音速武器頻頻測試,這不,進度最快,可由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攜帶的一種機載高超音速飛彈,又亮相了。
  • 美媒:美軍再次測試高超音速飛彈
    舉報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22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美國空軍剛剛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飛彈試驗
  • 美一工廠倒閉讓大黃蜂陷入危機,尾鉤使用次數延長,專家:太危險
    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近日宣布,經過F/A-18和EA-18G項目辦公室和NAVAIR以及海軍補給系統司令部(NAVSUP)的努力,終於解決了「超級大黃蜂」和「咆哮者」戰鬥機的……尾鉤荒問題。
  • 無法忍受被超,美拉開星球大戰序幕,5年內研製出7款高超音速武器
    特別是高超音速飛彈領域。據悉,前不久據美國《國防部內參》報導稱,近期美國國防部制定了一份名為《高超聲速路線圖》的全新武器發展計劃,其中就提到該路線圖,主要是為了協同美國陸海空三軍,發展革命性的超快速進攻能力,並計劃在五年內將全面部署裝備常規彈頭的三軍高超音速進攻性武器,以應對其他大國的戰略優勢。當然美國該計劃中提到的其他大國的戰略優勢,指的無非是中俄研發的高超音速飛彈。
  • 高超音速武器試射失敗,外媒:錯在急於求成
    ,在實驗的中段,飛彈沒有從B-52載機上分離,實驗失敗,美國開發高超音速飛彈的計劃就此打斷,檢測失敗原因、從新開始載機實驗,美國人恐怕要等到2021年下半年,外媒對此評價:錯在急於求成。  為決這個問題,高超音速飛彈在研發前必須要經過大規模的風洞實驗,沒完沒了地吹,吹到終於可以建立一個穩定的模型了,可以開始實物製造了,經費也燃燒得差不多了,正是因為大型風洞的限制,事實上,除了中、美、俄,其他國家想要做出真正能夠實用的高超音速飛彈無異於痴人說夢。
  • 高超音速飛行器測試成功,印度真的進了「精英俱樂部」?
    印度DRDO完成了HSTDV的成功測試文章稱,這次試驗是在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通過高超音速技術演示飛行器(HSTDV)項目進行的,成功演示了高超音速吸氣式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據公告稱,這個高超音速巡航飛行器是使用固體火箭發射的,飛到了30公裡的高度後,隔熱罩在高超音速下分開,飛行器與運載火箭分離,進氣口按計劃打開。接著,超燃衝壓發動機點火機動,該飛行器以音速的6倍(即大約2公裡/秒)的速度飛行了約20秒。據稱,燃料噴射和超燃衝壓發動機的自動點火證明了該技術的成熟。
  • 俄羅斯:部署超視距雷達,應對美高超音速武器
    今年十月份,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埃斯珀曾向外界宣稱美軍將在2023年正式組建高超音速飛彈系統,而不久之後,美空軍官員便表示空軍即將推出一款名為AGM-183A的高超音速飛彈,美國海軍也宣布將對現有驅逐艦進行升級,使其能夠攜帶高超音速飛彈保持美國海軍的優勢。
  • 澳大利亞扛不住了,下令先全面停飛美制戰機:給印度上了一課
    2007年的時候,澳大利亞引進該款飛機以替換老舊的戰鬥機,除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威特也訂購了超級大黃蜂,科威特在2018年的時候,總共花了10多億美元訂購了22架。超級大黃峰曾經實力不俗美國的超級大黃蜂戰機是在老式的大黃蜂基礎上改進的,是一種多用途的雙發戰鬥機,裝有一門旋轉炮,還能攜帶空對空飛彈和其他對地攻擊武器,可以進行空中加油。該飛機在20年前就是航空母艦使用的戰鬥機,曾經擊落過蘇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