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通州實體經濟發展 恆科新材料銀團貸款成功籤約

2020-11-27 南通市人民政府

推動通州實體經濟發展 恆科新材料銀團貸款成功籤約

來源:通州區 發布時間:2020-07-28 字體:[ 大 中 小 ]

7月27日,恆科新材料銀團貸款籤約儀式在區行政中心舉行。

此次籤約由中國銀行牽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銀行組成銀團,共同提供35億元的貸款,為推動恆科新材料發展壯大增添強勁動力。

恆力集團作為全國紡織行業領軍者,從2009年至今已在通州區投資200億元建設了恆科新材料一期、二期項目,十多年來,恆力集團與通州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今年恆力集團又追加300億元投資建設三期項目,在項目體量、質量上繼續領跑全市。恆力集團將以恆心辦恆力,紮根中國市場,深耕中國市場,推動企業實現更大發展。

銀行金融機構將以恆科新材料銀團籤約為起點,及時有力地為通州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加快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銀政、銀企合作「春暖花開、碩果纍纍」。

相關焦點

  • 通州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上觀
    張和堅表示,政府部門在項目建設推動、企業招工、技術改造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很大支持,「很慶幸來到通州,我對通州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非常期待,這裡是充滿機遇的熱土。」在通州,像麗智電子一樣持續布局二期、三期項目的企業不在少數。
  • 仲利國際完成三年期人民幣50億元銀團貸款
    上海2020年6月17日 /美通社/ -- 2020年6月16日,仲利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完成了三年期人民幣50億銀團貸款。本次銀團貸款由國家開發銀行牽頭安排,聯合牽頭行為中國銀行,參貸行有交通銀行、上海銀行、郵儲銀行。
  • 江蘇通州: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互動雙贏
    在此建廠17年的江蘇韓通重工就在相關部門的協助下進行了「退二進三」的岸線騰退工程,企業將搬遷至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建造高效節能的船舶及海工產品。「以後韓通造船這個主業不會放棄,新的產業還有海上風電,包括升圧站產品的生產,目前已經在投入生產。」江蘇韓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 仲利國際再添3億5千萬美元銀團貸款
    上海2020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16日,仲利國際租賃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了三年期美金3億5仟萬元銀團貸款。仲利國際3億5千萬美元銀團貸款   聯貸案籤約現場 仲利國際董事長陳鳳龍(第一排右四)
  • 廣匯汽車獲銀團授信17.5億元 彰顯長期發展信心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為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廣匯汽車全資子公司廣匯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借款人與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多家銀行組成的銀團籤署了銀團貸款協議。上述銀團將為廣匯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初始貸款金額人民幣17.5億元的銀團貸款。在優化廣匯債務結構同時,廣匯汽車也為後期發展提供更多動能。
  • 光大銀行南寧分行:服務實體經濟 聚力廣西製造
    53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盧國恆 編輯:韓定宏 今年以來,中國光大銀行南寧分行認真落實中央「六穩」「六保」的工作要求,踐行央企擔當與使命,積極服務實體經濟
  • 莆田市國家級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重大項目籤約活動舉行
    12月23日上午,莆田市國家級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重大項目籤約活動舉行。市委書記劉建洋講話,市長李建輝主持。劉建洋在講話時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儀式的各位來賓和企業家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大家長期以來對莆田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本次籤約前期作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的各位企業代表和我市各級幹部表示誠摯的問候。
  • 通州「三鏈融合」打造「創新智谷」
    「芯」花怒放,折射通州創新力提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給通州帶來了百年難遇的歷史機遇。」通州區委書記陳永紅說,通州順勢發力,搶抓上海、蘇南等地創新資源溢出,推動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高端人才薈萃、創新資源集聚、創業激情湧動的「創新智谷」。產業門類「減」,發展質態「加」200億!
  • 壯大產業鏈:全力推動又一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落地天全
    2020年12月31日,天全縣與恆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召開座談,共商合作事宜,全力推進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在天全成功落地。 據了解,恆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以低成本為核心競爭力的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其技術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廣泛應用於中、高端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製造。 會上,雙方就項目建設選址和具體合作細節進行了充分交流。
  • 發力新材料、新能源——濱化集團向價值型競爭轉型
    根據發展規劃,為加快四大發展目標的實現,濱化集團將在濱城區、北海新區、陽信縣、霑化區分別建設基礎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4個板塊,四大產業基地協同發展,融合共生。在新材料方面,濱化集團將與北海新區共同推動清華工研院中試基地在濱州的建設與發展,圍繞清華工研院相關中試領域的前沿技術、產業趨勢、創新應用等開展研發生產,以化工新材料、碳三碳四等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為突破口,豐富山東高端化工產業生態,打造中國頂尖的中試基地。
  • 孫國峰:實體經濟貸款需求旺盛 當前貸款利率水平合適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1月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實體經濟貸款需求旺盛,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信貸需求也十分強勁。  數據顯示,2020年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9.6%,連續7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2020年1月至9月,普惠小微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9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92%,比上年12月下降0.96個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
  • 南通恆科新材料引進國際最新長絲生產技術 打造國內化纖行業新標杆
    恆科新材料是恆力集團在通投資最大項目,總投資超過500億元。二期項目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防紫外線改性聚酯纖維生產線,下月量產後可年產防紫外線長絲十萬噸。三期項目也已 進入前期準備階段 。  走進恆科新材料二期項目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六條從日本TMT公司引進的全新生產線進行安裝調試。
  • 安化元暢·恆太城舉行籤約儀式,總體量約為6萬平米
    聯商網消息:7月21日上午,恆太商業湖南安化恆太城發布會暨元暢·恆太城籤約儀式在湖南益陽隆重舉行。安化縣委書記劉勇會在會上表示,元暢·恆太城的啟動將有利於提高其所在區域周邊物業和土地的綜合價值,促進區域板塊的成熟,不斷完善區域功能配套、賦能城市升級,助推湖南實現「五個強省」的發展目標。
  • 財政部部長劉昆: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大國經濟的優勢就是內部可循環,我國有14億多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只有把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把我國強大生產能力有效利用起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才能激發經濟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推動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財政在支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方面責無旁貸,並且大有可為。
  • ...美元將推動標普500年底上探4000點?金融資產擠壓實體經濟,美國...
    但是也有部分分析師指出,這部分數據存在著失真,因為股市表現只是代表了帳面資產的價值,經濟數據則更多的被政府和美聯儲的刺激措施而掩蓋,而真正推動經濟發展的實體產業實際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且面臨著金融資產的擠壓。最重要的是,隨著實體經濟破產加速,部分崗位的永久性缺失意味著失業率將繼續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
  • 瀘州江陽:「五箭齊發」推動高質量發展
    「強力攻堅實體經濟、招商引資、爭資爭項、鄉村振興、幹部人才『五大重點工程』,奮力加快高質量發展。」時間倒回到2019年10月24日召開的瀘州市江陽區委九屆六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一項事關江陽發展大計的重要決定,為江陽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描繪了新藍圖。
  • 陳存根:促進產教融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陳存根指出,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促進畢業生教育,與推動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跨越,具有直接關係和影響。特別是在目前複雜多變的世界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展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極具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意義。陳存根表示,學生學業有成、有一技之長,於國有利,於家有利,於己有利,這是教育最大的公益性。
  • 保險業助力武漢經濟復甦 17個項目籤約投資總額超500億元
    央視網消息: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久期長、規模大、來源穩的優勢,為湖北及武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助力武漢疫後重振經濟。6日,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推動下,13家保險機構同武漢地方政府和企業籤約17個投資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