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塘口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鎮!還有這9條村獲評省鄉村治理...

2021-01-08 澎湃新聞

開平發布

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

喜訊!!

年終歲尾

一年的深耕細作結出了累累碩果

開平再傳捷報!

塘口鎮獲評

2020 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鎮

是開平市唯一入選的鎮街

塘口鎮宅群村、百合鎮儒東村、

赤水鎮沙洲村、沙塘鎮紅嶺村、

大沙鎮白沙村、大沙鎮黎雄村、

大沙鎮崗坪村、馬岡鎮官堂村、

馬岡鎮蒲岡村9條村獲評

2020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推進鄉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的決策部署,發揮鄉村治理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委組織部、 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司法廳共同研究認定廣州市白雲區鍾 落潭鎮等 97 個鄉(鎮)為 2020 年全省鄉村治理示範鄉(鎮), 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大田村等 993 個村為 2020 年全省鄉村治理示範村,於2020年12月29日公布名單。塘口鎮和宅群村名列其中。

鄉村治理示範村鎮是全省鄉村治理的引領力量,將為鄉村有 效治理提供不同的模式和樣板。

塘口鎮何以入選省鄉村治理示範鎮?

近年來,塘口鎮以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的鄉村治理體系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創建「德鄰匯」智能化便民平臺,探索構建鄉村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新模式,推動鄉村面貌不斷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一起來了解一下

塘口鎮的「鄉村治理經」

1

創新機制

四個閉環推動鄉村持續有效治理

塘口鎮創建環境改造、鄉村綜治、利益共享和資金可持續投入等「四個閉環」新模式,聚集企業、村民、鄉賢等多方力量,解決農村環境差、治理能力弱、利益分配缺乏保障及資金投入不可持續等問題。

環境改造閉環,打造鄉村治理的環境「軀體」。在開平市率先推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改造提升鄉村人居環境,為鄉村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條件,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鄉村旅遊產業中,振興鄉村產業,提高了村民收益,從而促進村民自發愛護環境,形成了有效的鄉村環境治理閉環。目前塘口鎮僅做了4000多萬的環境整治項目,但通過清拆、土地的整理,閒置資源(物業)的盤活,引進的項目超過30個億。同時,促使全鎮190個村小組每年自籌80萬元作為村莊保潔工作經費。

通過整治環境、盤活資產,舊墟片區引入民宿等產業,重新煥發新生機

社會治理閉環,塑造鄉村治理的穩定「脈絡」。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為契機,在各村小組一級成立包含本土村民、鄉賢和黨員在內的臨時群眾組織——「三清三拆三整治籌備理事會」,並從中發掘出一批對黨和政策擁護以及對鄉村建設關心的人才,將其從臨時組織過渡到正式的村民小組理事會,並擇優發展為黨員,在村小組一級建立最基層的黨支部,加強黨在村小組一級的領導。

在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好苗子」

互利共贏閉環,激活鄉村治理的共振「脈動」。統籌規劃農村各種資源,明確資源的產權主體,招商引資,提升投資信心;引導企業和村民約定分配收益,實現企業與農民雙贏。一方面獲得村民的支持與讚許,也提高了企業擴大投資和發展的積極性,形成了企業與農民互利共贏的閉環。如祖宅村億元民宿項目,實現政企村合作分成模式,鎮旅遊公司及村民可以產生長期受益,預計通過這個項目40年可以分成收入約2000萬元,村民每年分紅可達約7000元。

祖宅億元民宿項目部分建築(左)

資金可持續投入閉環,活化鄉村治理的循環「血液」。通過利用啟動資金收儲資源並進行統籌,通過對一小部分資源以拍賣土地或股份的形式進行產業招商,待回攏資金後再繼續對資源進行收儲,形成了一個資金可持續投入的閉環,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塘口鎮首期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後,直接回收資金2800多萬元,盤活閒置物業4萬多平方米,盤活農村建設用地530多畝。

將舊禮堂盤活,變身咖啡館&自助圖書館

2

鎮村聯動

提高基層管理服務效率

明晰公共服務權責清單,為群眾提供「一門式」服務。鎮公共服務中心對鎮級公共服務事項一覽表、「線上線下」辦理流程圖、大廳功能分布圖、工作人員一覽表、工作人員行為規範等公開上牆,明確服務內容,明晰服務責任,為群眾熱情提供「一門式」貼心服務。

主動下移管理和服務重心,實現鎮村聯動服務。投入20多萬元,率先在開平市村委會一級創建「德鄰匯」智能化便民平臺,平臺主動公開政務辦事流程及所需資料,與鎮級公共服務中心承辦事項相對接。村民可以通過村委會的便民服務平臺查詢和辦理有關事務。通過創建網際網路智能服務平臺,實現鎮村政務服務聯動辦理,讓村民足不出村即可辦理大部分事務。

3

以現代信息化技術為載體

強化農村公共事務監督

以德鄰匯智能化便民平臺為載體,推動農村公共事務線上線下有效監督。德鄰匯平臺將黨務、政務、村務、財務和三資管理信息進行全面公開,集信息公開、黨群互動、網上問計、民主決策、公共服務和法律諮詢為一體,搭建起了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村民可以掃描二維碼下載註冊手機版「德鄰匯」智能化便民APP,實現「掌上監督」。同時,村民可以通過手機反應訴求,提出健全和完善村務管理和民主決策的意見和建議,並實時了解最新政策信息。通過智能化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讓群眾「看得到、能提議、能監督」,直接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實現「政村民」共謀共建共治共享。

以京東拍賣平臺為載體,提高村級資產資源交易透明度,強化群眾監督和參與,徹底解決村級資產資源交易不公開、不透明問題。塘口鎮大膽創新,將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入駐京東資產拍賣平臺,利用網絡競拍平臺,一方面強化群眾監督和參與,另一方面提高村集體資產資源成交價格,增加村集體收入。2019年,全鎮通過京東平臺上拍的農村資源、資產共19宗,其中成交14宗,成交總額88萬元,成交增值率18.9%。2020年上半年,全鎮各集體經濟組織通過京東平臺競拍的資產、資源共12宗,其中成交10宗,成交價總額407153.5元,成交增值率23%。

4

創新村民參與機制

提高鄉村治理成效

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提高社會治理成效。讓村民理事會成為村民管理村務及宗族事務的重要村民自治組織。例如,塘口鎮190條自然村通過村民理事會自籌村莊保潔費用160萬元,聘請第三方保潔公司清潔村莊環境,為村莊保持乾淨整潔提供了持續的資金保障。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強亞、岡陵、魁草等村委會的村民理事會發動鄉賢和村民義捐善款12萬元,口罩2萬隻,防疫消毒水、噴霧器、帳篷等物資一批。

村莊保持乾淨整潔

創新司法調解方式,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2019年,開平市首家個人調解工作室——開平市塘口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恆叔調解室」在塘口掛牌。該工作室主要主持調解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為個人、單位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區別於傳統人民調解組織的區域性和局限性,個人調解室在更突出鄉土化,更加「接地氣」的同時,在重特大矛盾糾紛調解、重點領域矛盾化解等方面更趨向專業化、職業化和社會化。

建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機制,用機制保障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制定《塘口鎮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方案》,即約定今後村級公共事業建設,村小組必須負責50%以上資金。通過建立該機制,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該方案實施後,朱良、南芬、龍岡等9個自然村共自籌了近500萬元建設美麗鄉村。

來源:開平塘口

原標題:《犀利!塘口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鎮!還有這9條村獲評省鄉村治理示範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平度大澤山鎮響山潘家村、古峴鎮一裡村獲評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近年來,平度市文化和旅遊局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鄉村旅遊提檔升級,持續培育鄉村旅遊精品項目,全面助推膠東旅遊目的地建設。經培育、推薦,並經省文化和旅遊廳專家評審驗收,平度市大澤山鎮響山潘家村和古峴鎮一裡村獲評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精品旅遊特色村)。
  • 湘西州18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
    紅網時刻湘西3月30日訊(通訊員 楊華)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的通知》,評價認定了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3639個,湘西州10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本次獲評國家森林鄉村的10個村分布在5個縣,分別為:龍山縣裡耶鎮楊家寨村,永順縣靈溪鎮司城村、澤家鎮西那村,鳳凰縣禾庫鎮禾庫村、新場鎮小壠村、廖家橋鎮菖蒲塘村,瀘溪縣浦市鎮都岐村、浦市鎮馬王溪村,保靖縣葫蘆鎮四十八灣村、遷陵鎮通壩村。
  • 剛剛,漳北村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
    剛剛,漳北村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 2020-12-19 2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這36個鄉村獲評金牌旅遊村!周末冬遊快走起!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報導(記者儲白珊)我省36個鄉村經過公示,今天正式獲評2020年福建金牌旅遊村
  • 優化服務強治理 鄉村品質再升級
    2019年,「稻花鄉裡」旅遊區獲評國家AAAA級景區。   充分發揮各類示範村的引領作用,通過創新宣傳、骨幹帶頭、以獎代補等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有效掀起建設美麗家園的熱潮。如今,全縣湧現出古辣鎮大陸村、中華鎮大莊村、武陵鎮綠留村等一大批鄉村建設示範點,形成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的亮點品牌。
  • 象山方家岙村和高泥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begin--> 從日前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象山縣牆頭鎮方家岙村和黃避岙鄉高泥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加上第五屆全國文明村——茅洋鄉溪東村,目前象山縣共有全國文明村3個。
  • 喜獲「廣東鄉村治理示範村鎮」榮譽!佛山5鎮50村上榜啦!
    佛山新聞網訊 近日,2020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公布,佛山5鎮50村上榜啦!>2020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 禪城區 南莊鎮羅南村、南莊鎮上元村、南莊鎮南莊村、南莊鎮龍津村、祖廟街道朝東村、張槎街道下朗村、張槎街道古灶村、石灣鎮塘頭村 南海區 九江鎮煙南村
  • 一個紅本子在鄉村治理中的「厚度」
    「家裡承包了好幾口塘養螃蟹,以前總是犯愁沒有周轉資金,現在是挑貸款產品挑花了眼。」12月16日,剛參加完一場鎮裡舉辦的金融產品推介會,當塗縣烏溪鎮南廣村信用戶汪昌宏喜笑顏開。「勸耕貸、信易貸、惠農E貸……各大銀行都專門針對咱們信用戶推出了金融產品,跟以往比利率更低、手續更少。
  • 武陵源區龍尾巴村獲評2019年度 「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武陵源區龍尾巴村。(鄧道理 攝)登臨龍尾巴山,視野開闊。(鄧道理攝)境內現有梓山漫居、璞舍、清隱閣等特色中高端民宿。(鄧道理 攝)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5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3月5日,筆者從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於表彰2019年度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通報中獲悉。武陵源區協合鄉龍尾巴村獲評2019年度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 文登區澤庫鎮尹家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文登區澤庫鎮尹家村獲評「全國文明村」2020-11-24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威海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其中,文登澤庫鎮尹家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
  • 4位浙江農民獲評正高職稱
    7月14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由該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已經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薄永明、婁建英、馬亞平、麻劍雄榜上有名,他們也是浙江歷史上首批具有正高職稱的農民。  農民評上正高職稱,是近年來浙江大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新成果。2017年,我省首次放開職業農民參評副高,截至目前已經評出154名副高職稱的職業農民。
  • 旌德縣: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旌德靈芝基地獲評第三批「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認定,旌德大米、旌德皇菊2個農產品列入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同時,堅持政策創新,完成52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知識輪訓和340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施鄉土人才「四帶」行動計劃,30人獲評市級「四帶」鄉土人才。制定《旌德縣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備案各級科技特派員61名。抓建設,補齊鄉村發展短板。
  • 黨灣鎮:構建「五美慶豐」鄉村治理模式
    慶豐村不斷完善「黨建+微網格」工作,探索鄉村「微治理」工程,通過整合社會微治理資源,構建「小網格大綜合」的治理格局,實現黨建引領紮根,治理單元下沉,先鋒示範帶動,原來的「欠發達村」蛻變為「浙江省美麗宜居示範村」,切實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 於瑩瑩:以模擬提案為媒,為青年參與鄉村治理獻良策
    結果顯示,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齊賢街道119名村「兩委」幹部中,80後村幹部僅11人,佔比9.2%,85後低至4人,僅佔比3%。為充分了解當前青年在鄉村治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訴求,於瑩瑩邀請街道20多名年輕幹部面對面座談。
  • 海南省瓊海市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推動幹部人才培養——讓美麗...
    568畝的魚蝦塘改退為村級紅樹林溼地公園。改動村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退塘還溼的每一畝補償標準,都明明白白曬給村民看。 在整頓過程中,瓊海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這一「頭雁」,將全市204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檔案納入市委組織部統一集中管理,其他村兩委幹部的檔案由各鎮黨委負責管理。
  • 浙江象山:「村民說事」成鄉村治理範本
    浙江象山:「村民說事」成鄉村治理範本 2020-11-2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埔這5位老師獲評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打卡新去處,黃埔這個村...
    黃埔這5位老師獲評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 近日,2019年度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人員名單公布。225名老師獲得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其中,黃埔區有5名教師獲評!他們分別是廣州開發區中學葉治平、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朱霞雲、黃埔區蘿峰小學高旦、黃埔區玉泉學校李緒文、廣州市玉巖中學詹懷京老師。
  • 海口海事法院黨建工作獲評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海口海事法院黨建工作獲評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2020-09-2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江北新區官塘河村:「小積分」擘畫鄉村治理「大藍圖」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王彤 記者 丁小玲)官塘河村地處南京江北新區葛塘街道的西北角,村裡這兩年搶抓機遇巧用創新,激發出村民投身村莊治理的內生動力,走出一條宜居鄉村的「逆襲」之路。乾淨整潔宜居的鄉村環境4月中旬,南京江北新區官塘河村一季度一次的社會治理紅黑榜放榜和積分兌換活動在村中心的休閒廣場上舉行。30來戶家庭代表拿著積分手冊,興高採烈而來,心滿意足而歸。原來,從今年2月份起,官塘河村試點推行「社會治理紅黑榜」制度,發動村民整理好自己房前屋後的「包幹區」,組織黨員、鄉賢、退休老幹部等組成「評分組」每月挨家挨戶評比打分。
  • 青島寶山鎮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 系全市唯一入選鎮
    日前,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出爐,青島寶山鎮因藍莓特色產業鮮明、品牌影響力高、示範帶動作用明顯,成功獲評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是青島市唯一入選鎮。2001年,寶山鎮金村首批種植530畝藍莓,這既是藍寶實有機藍莓園的最初基地,也是寶山藍莓的發源地,寶山鎮由此成為中國藍莓產業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