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海賊王」,一顆腦袋值750萬兩白銀,因太狂妄,栽鄭和手下

2020-08-27 看鑑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禁海?相信不少人都能說出來,明朝


沒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就有了片板不許入海的禁令。但估計許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放著好好的大海,為啥就不許出海呢?要知道,宋朝時候海外貿易還是很紅火的。



這項政策說起來和一個大海盜有關


海賊王陳祖義:水滸好漢混江龍的原型?

陳祖義是元末明初時的人,祖籍廣東潮州。


元末明初社會大亂,平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靠海吃海的陳祖義全家逃到南洋,從此紮根在馬六甲一帶。



陳祖義後來幹上了沒本生意,糾結一夥強盜,劫掠往來於馬六甲海峽的船隊。


14世紀末葉時,大航海時代雖然還沒正式開啟,但馬六甲海峽已經是非常繁忙的水道了。來往於各國的使團,販貨於南洋的商隊,絡繹不絕,個個肥得流油。

所以才搶了幾年,陳祖義便已聚集起萬人的隊伍,大海船近百艘,成為獨霸南亞的大海盜


手裡有兵,陳祖義胃口也跟著擴大了。他不僅搶掠商隊,還膽敢劫到明朝朝貢的外國使團。消息傳到南京,朱元璋大為光火,居然敢捋朕的龍鬚,於是便想派兵出海圍剿。


但當時明軍水師都是內河船隊,根本不具備出海作戰能力。無奈,朱元璋只好懸賞50萬兩白銀抓陳祖義。後來明成祖又懸賞750萬兩白銀,但仍無人能收服陳祖義。



750萬兩白銀什麼概念?當時明朝一年財政收入也才1100萬。這份賞格,也夠得上古往今來第一高了


不過陳祖義的身價對得起懸賞。


他率海盜大軍肆虐東南亞各國,攻陷過五十多座城鎮,南洋各國敢怒不敢言,甚至還被迫納貢,陳祖義隱然成了馬六甲扛把子


明朝海禁後,陳祖義搶不到錢勢力中衰,便跑到渤林邦國投順,該國國王死後,他竟然鳩佔鵲巢,當了該國國王。這不禁令人懷疑,清朝人寫《水滸後傳》把混江龍李俊寫成暹羅國王,靈感很可能就來自於陳祖義。


惡人自有狠人磨

陳祖義完全不把明朝的懸賞緝拿當回事,實力壯大後,對明朝的挑釁也越來越囂張。到明成祖時,陳祖義居然打上了鄭和船隊的主意。



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率領空前龐大的船隊穿過馬六甲海峽。兩年後回國,又從馬六甲經過。


由於明成祖有過特殊關照,鄭和返回時找了很多人問陳祖義的情況。陳祖義聽說鄭和要對付他,便遣使假裝請降,企圖趁鄭和不注意時偷襲船隊


陳祖義縱橫半世,從來沒遇上過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打一打南洋小國那些蝦兵蟹將也就罷了,結果還打出來驕傲自大的毛病,把鄭和也當普通人了。


鄭和接到陳祖義內部一些人的提醒,又是好笑又是生氣。狐狸詭計再多,難道還能打得過老虎?



陳祖義計劃趁鄭和不備,以精兵偷襲鄭和的座船,一舉癱瘓大明船隊的指揮中樞。想法倒是不錯,但陳祖義沒有料到,鄭和的座船堅固之極,靠偷襲絕對打不下來。


就像古往今來的陸上戰爭,打小城、野外作戰固然能靠奇襲、偷襲卒成大功,可是誰聽說過北京、南京、長安、開封、洛陽這種重兵防守的大城,能靠一頓豬突就拿得下?


鄭和的寶船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船上光是扯蓬、拋錨就要二三百人共同操作,極難短時間攀爬並奪佔。鄭和的座船上還裝備了大量火槍火炮,只要敵軍不能短時間內攻下船隻,就將面臨無情的炮擊。


陳祖義乘夜來襲,果然一交上手就發現啃不動,再要撤來不及了,鄭和指揮諸船將海盜船包圍起來,一頓混戰,殺海盜5000餘人,燒毀船隻10艘,繳獲7艘,陳祖義被生擒



鄭和將陳祖義押赴北京,明成祖下令處斬,一代巨梟就此劃上句號。


為什麼明朝海盜那麼多?

明朝海盜之患是空前的。陳祖義被殺後,短時間內沒有再出現大的海盜力量,但海盜始終沒有絕跡。


嘉靖年間,東南一帶又出了個大海盜王直,勢力範圍幾乎遍及明朝所有的沿海區域。



明朝後期大海盜鄭芝龍,巔峰時期擁有海船3000艘,士卒數十萬,多次擊敗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者,幾乎統一了明朝的沿海地區,時人稱他坐論海王。


除此之外,還有徐海、方國珍等海盜相繼出沒,可以說,海盜之多、威力之大,完全超出了明朝的控制。


原因是什麼呢?既有內因也有外因。


日本在15世紀中葉進入戰國時代,大量浪人離開日本列島,在東亞、東南亞流竄,許多人衣食無著,就做了海盜。而廣闊的明朝海岸線,無疑是他們活動的天堂。



然後海外貿易利潤暴漲,誘使明朝官員集團與海盜勾結,扶持海盜與商人走私。像王直、鄭芝龍等人,與明朝官員都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


加上明朝海軍越來越廢柴。鄭和船隊固然能像捏死臭蟲一樣幹掉陳祖義,但鄭和之後,明朝海軍建設越來越落後,幾乎成了樣子擺設,對付大規模海盜有心無力,只能睜一隻眼閉隻眼任其猖獗。


明朝為什麼不重建鄭和船隊這樣的水師?

明朝的中國水上武裝力量大致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明太祖統一天下時組建的水師,所用的船,全部是航行於內陸河湖的平底船,不具備出海能力。



第二種:海外貿易護航船隊,比如鄭和船隊。明朝當時的造船工藝獨步世界,木帆船居然能夠一直航行到西亞、東非一帶。技術帶來力量,陳祖義被明軍殲滅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種:明朝中後期為適應新的海上形勢,為了打擊海盜、抗擊倭寇等而建立的水師,特別是戚繼光在東南建立的水師,功能、編制、訓練等,比鄭和船隊更符合海軍的定義。


第四種:由海商、海盜組成的民間海盜力量,比如鄭芝龍。


明朝水師還是有許多高光時刻的。



明朝正德年間(1521年),葡萄牙人在廣東沿海的屯門島越來越猖狂,不顧明朝允許其居住、允許貿易的善意,在該島築堡壘、募軍隊,儼然把屯門島當成了殖民地。


明朝被惹惱,果斷派出數千水師,以牛刀殺雞之勢,將葡萄牙人趕走。


次年,不甘心失敗的葡萄牙殖民者又率千餘人的船隊來侵犯明朝沿海。由於明軍水師戒備甚嚴,雙方在西草灣大戰一場,葡萄牙人再度慘敗。


後來到了萬曆年間,明朝發兵援朝抗倭,在著名的露梁海戰中(1598年),明軍水師與朝鮮水師聯合截擊倭寇,最終殲滅大部日本軍隊,粉碎了豐臣秀吉制定的海外擴張計劃,並嚴重震懾了日本,使其300餘年不敢再興西犯之念。



1633年,在亞洲不斷擴大海上貿易與殖民的蘭,與明朝有了利益衝突。荷蘭人試圖以武力逼明朝開放海上貿易,但屢遭拒絕。荷蘭軍隊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廈門灣偷襲明朝水師,毀掉了鄭芝龍的十幾艘船。


鄭芝龍大怒,發兵圍攻荷蘭海軍,料羅灣一戰,荷蘭海軍慘敗,與荷蘭海軍勾結的海盜劉香被鄭芝龍窮追猛打,最後被消滅乾淨。


料羅灣海戰後鄭芝龍取得了一箭雙鵰的效果,一方面他完全驅除荷蘭殖民勢力,完全控制臺灣海峽制海權;另一方面,鄭芝龍被朝廷任命為福州都督,從半官方半海盜的身份一舉洗白,成了名副其實的閩海王。


後來,但凡是從臺灣海峽經過的船隻,都必須掛鄭氏令旗,否則一律被搶劫。貿易貨船按船交稅金,鄭芝龍坐致萬金,富可敵國。



然而細觀明初以來的水師建設,雖然有海船,但也都是近岸航行,從未像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遠洋觀念。故而鄭和雖然能航抵西亞東非,卻沒有向南發現距離並不算遙遠的澳洲大陸。


明朝不缺技術,也不缺學習能力,如果能像西歐一樣對海洋敞開懷抱,說不定也早已徵服外洋,走遍世界。


真正的衰落,自人心開始。


我們也可以看到,陳祖義這些人其實也代表了中國人對東南亞最早的開拓活動。

聯想到後來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經營,得到了本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如果大明朝能夠招安陳祖義,將陳祖義的行為導向正面,或者至少有利於大明朝的方向,那會是什麼情況?


隆慶元年,朝廷開放了海禁,不僅海盜少了,困擾多年的倭患也得到了解決。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海盜頭目:擁有百艘戰船,被明朝通緝,賞銀750萬兩白銀
    不過,他雖傳奇,但非善茬。陳祖義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頭目之一,在那個年代,橫掃東南亞,殺人無數。據《瀛涯勝覽舊港記》記載,陳祖義為人「甚是豪橫,凡有經過客人船隻,轍便劫奪財物」。他不僅僅殺過往的客人,殺外國人,還殺大明百姓,殺自己的同胞......
  • 清朝時期,1萬兩白銀意味著什麼?屬於什麼水平?
    在過去的5個世紀以來,白銀這種貴金屬,一直在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國明朝時期,由於中國金礦的缺乏和白銀的大量流入,白銀貨幣更是一度獨領風騷,逐步成為了中國古代的主要硬通貨,也成為了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種交換媒介和價值標尺。
  • 成也白銀,敗也白銀:看明朝政府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他認為,一旦國家社會需要,便可大量發行大明寶鈔。這對於我們現在來說,過量發行紙幣反而會引發通貨膨脹,但是這對於我們這位農民皇帝來說卻並不在乎。因此,這大明寶鈔在被使用了幾十年以後慢慢被淘汰了,而最終明朝的商業貿易,又回歸到了歷史時候所採用的銅錢為主。
  • 北京鳥因拉屎被毀巢,是鳥太不自潔還是人太過狂妄?
    北京鳥因拉屎被毀巢,是鳥太不自潔還是人太過狂妄?讓動物和人一樣擁有可以思考的大腦,這本身就是有一定難度的,畢竟人類相較於動物之所以是進步的,就在於一顆可以思考的大腦。北京某小區的鳥確實有點大逆不道,要知道拉屎這事真的是要分場合、分人的,普通人面對這樣的事肯定是不了了之,或者說尊重自然。
  • 他是明朝人,卻被日本塑像紀念,因一己之私武裝日本禍亂明朝15年
    朱元璋這話,一點都不是吹牛,他有這自信和底氣。但恐怕讓朱元璋想不到的是,他卻因這句話被後世「打臉」。因為他忘了,世上只有一個朱元璋,更忽略了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一百多年以後,公元1501年,歙縣一戶人家出生了一個男嬰,取名:汪直。據汪直的母親,汪氏說:她夢到了一顆流星墜懷才生出汪直。
  • 慈禧用的發電機,找到了,每年6萬兩白銀的電費沒白花
    一起看看這個發電機在哪裡: 原來辛亥革命勝利以後,發電機流轉多位高官巨商之手,1934年,在天津一個收破銅爛鐵的「碎鐵局」裡正準備將其碎後當廢鐵用,卻恰逢被北京「永增號」老闆封宜周得知,隨即轉告了正想在北京購買發電機的寧夏馬鴻逵手下的副官處長柴蘭亭,柴副官電告馬鴻逵,這樣發電機就到了馬鴻逵的手中。
  • 明末兩大良策,盧象升、孫傳庭本可以挽救明朝,奈何被崇禎辦壞
    除了孫承宗,鎮守宣大的盧象升和鎮守陝西的孫傳庭,也曾向崇禎提出過兩大良策,如果朝廷大力推廣,那就有可能挽救明朝,最少不會讓明朝在1644年就滅亡。可惜兩大良策,都被急功近利,只顧眼前的崇禎否定了!
  • 史上這4位戰神都因狂妄而死,其中一位影響到世界,後世都推崇他
    然而他就是一個唯我獨尊的人,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而讓自己死於非命。根據史書記載,項羽是個不喜歡讀書和練劍的人,他叔叔一氣之下就問他到底想學什麼,他就說想學可以戰勝千軍萬馬的本領,從那時起就可以看出他非常的狂妄。從後來一件事中更能看出項羽的狂妄。
  • 海賊王,僅僅獲得一顆震震果實,為什麼黑鬍子會變得如此狂妄?
    前言從始至終,頂上戰爭就是白鬍子海賊團和海軍之間的紛爭,儘管後期出現了以路飛為代表的推進城勢力,但是頂上戰爭依舊是白團與海軍兩方勢力以艾斯為核心進行的實力的博弈不過這一平衡卻被一個人打破了,那就是黑鬍子,作為不屬於海軍也不屬於白鬍子海賊團的第三方勢力,黑鬍子以一種大搖大擺的姿勢進入了馬林佛多
  • 海賊王中赤犬當的海軍元帥真憋屈,不僅被手下頂撞還被五老星狂罵
    海賊王在頂上戰爭結束後,海軍元帥戰國為了承擔頂上戰爭的責任於是向世界政府提出了辭職,並推薦青雉做下任海軍元帥,但是世界政府卻比較看好赤犬的作風,所以最終青雉和赤犬在龐克哈薩德進行了海軍元帥爭奪戰,兩人大戰了十天十夜最終青雉落敗,赤犬成了新任的海軍元帥。
  • 驍龍750g和765g哪個好 750g和驍龍765g區別參數對比
    驍龍七系自從發布了驍龍765G之後,就沒有發布很多中端手機處理器,但是它的友商是不斷地發布新的晶片,驍龍765g慢慢的不在佔據優勢,更具最新的消息,高通家族又發布了一款750G處理器,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驍龍750g和驍龍765g哪個強吧!  一、參數對比
  • 錦衣衛幫助鄭和在東南亞建立過一塊明朝最南端飛地
    在現有的歷史地圖中,明朝的國土和滿清鼎盛時期對比似乎小了很多 ,所以很多人不接受清朝是中華全面落後世界的肇啟者這個觀點。但鮮為人知的是,明朝最強大時國土面積幾乎包括了半個東南亞,這點可以通過柏林大學海爾曼博士的哈佛版地圖清晰看到,明朝在海外是有不少領土的。
  • 明朝的這個人很猛,他曾效力於胡宗憲手下,並且很善於打擊倭寇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在明朝的嘉靖年間,位於明朝東南方向的倭寇可謂是非常地猖狂啊。在那個時候,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倭寇漸漸地強大了起來,他們開始頻繁地侵擾明朝的東南邊界。倭寇是很殘忍的,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縣城裡必然是會受到劫掠。
  • 明朝太監劉瑾究竟犯了什麼事?為何會被凌遲處死?全因貪心作祟
    2010年,《亞洲華爾街日報》認為劉瑾的財富達1200多萬兩黃金,2.59億兩白銀,把他列入過去一千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若以購買力計算,可能連今天的世界首富都自嘆不如。明朝宦官索賄天下官員,搜刮民脂民膏華爾街所依據的劉瑾被殺後抄出的家產數字,來自明嘉靖時人陳洪謨的《繼世紀聞》,即黃金1205.78萬兩,白銀
  • 海賊王:世界級男人的白鬍子,為什麼也給人當過手下?
    導語:海賊王:世界級男人的白鬍子,為什麼也給人當過手下?熱血動漫《海賊王》還沒大結局,卻有不少大人物已經命喪黃泉,讓觀眾十分痛惜。之後白鬍子就看上了新世界,當時那是一塊被世界政府拋棄的地方,只能當海賊的他隨即在別人的海賊船上打工,掙到的錢就寄給老家的人,所以才有了白鬍子給人當手下的故事。
  • 明朝海盜王陳祖義,逃到國外當了皇帝,鄭和下西洋時將其成功緝拿
    他生於戰亂的元末明初,由於家貧,加上朱元璋的禁海令,陳祖義一家迫於生計,只好到南洋謀生。陳祖義感到如果安分地過日子,很難發家致富。於是鋌而走險,幹起了海盜事業。海上絲綢之路從宋朝開始繁榮,儘管明朝實行海禁,但在印度洋、東南亞等地依然活躍。陳祖義的海盜集團通過武裝搶劫,很快就獲得豐厚的財富。
  • 王直與明朝的改革開放
    自元代實施海禁開始,日本人就和吳越走私商人頻繁往來。1543 年,王直將鐵炮傳進日本,戰國大名紛紛為這新興武器的威力所折服,但硫磺、硝石、生絲等火藥材料只能通過王直突破明朝的海上封鎖獲得。同時,明國境內白銀短缺,而日本沒有銅礦,王直便從中套利,大發橫財。 在浙江,隨著貿易全球化時代到來,高昂的利潤驅使著吳越的鄉紳造船出海。
  • 明朝滅亡後,錦衣衛都去哪裡了?
    錦衣衛在明朝時,讓朝臣聞風喪膽,手握廷杖和詔獄兩大法寶,手下血債纍纍。但是,明朝滅亡之後,錦衣衛的結局令人唏噓。當李自成的大軍猛攻北京城時,已經年屆七旬的錦衣衛南堂指揮同知李若璉,死守崇文門。他率領忠於崇禎皇帝的錦衣衛,與大順軍的精銳們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一時間,崇文門口屍枕狼藉,血流成河。但錦衣衛兵力太少,而且並不是專業的作戰部隊,最終無法抵擋源源不斷湧進來的大順軍,無奈失了城門,李若璉等忠於明朝的錦衣衛自殺殉國。
  • 嫪毐之死:一個愚蠢又狂妄的人 至死都只是一顆棋子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因為趙姬和男寵嫪毐的劇情,很多觀眾已經想要棄劇了,劇情太拖了,嫪毐也忒能活了,講真在真正的歷史上,憑嫪毐的智商最多活三集,在戰國那個大爭之世,愚蠢的人或許可以活下去,但愚蠢又狂妄的人是活不下來的,看預告嫪毐真的要下線了,嫪毐被秦王嬴政給車裂了,也就是五馬分屍或者五牛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