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用的發電機,找到了,每年6萬兩白銀的電費沒白花

2020-12-25 騰訊網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記得之前咱們分享過一篇文章,說1888年,北京城的第一盞電燈在慈禧太后寢宮亮起。

而最近小編看到了一個紀錄片,說是1895年慈禧太后重新垂簾聽政之後,9月9日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洋人送來了壽禮,一輛小轎車和一個發電機,此後,發電機就送到頤和園,專供西太后發電享用。

用了13年後,慈禧去世。在清王朝滅亡之後,發電機落入民間。

可見歷史的記載還是比較模糊的,不管是哪一年,慈禧太后的確用到了電燈,並且還有發電機。一起看看這個發電機在哪裡:

原來辛亥革命勝利以後,發電機流轉多位高官巨商之手,1934年,在天津一個收破銅爛鐵的「碎鐵局」裡正準備將其碎後當廢鐵用,卻恰逢被北京「永增號」老闆封宜周得知,隨即轉告了正想在北京購買發電機的寧夏馬鴻逵手下的副官處長柴蘭亭,柴副官電告馬鴻逵,這樣發電機就到了馬鴻逵的手中。

柴蘭亭買下慈禧太后的發電機後,1935年,銀川電燈公司正常發電並開業送電,開創了寧夏電力先河。1947年蒸汽機等設備報廢,該發電機也隨之閒置。1951年發電機被當時的吳忠回族自治州電廠接受。1956年鹽池縣電廠成立,發電機調撥給鹽池縣,當時只可供鹽池縣城內機關學校及三百多戶居民夜間照明,1960年鹽池縣新電廠建成投入使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鹽池縣政府將電機調撥縣廣播站。1978年青銅峽高壓電送至鹽池縣,1982年廣播站遷至南門,該發電機作為備用機隨遷廣播站南門新址。1986年,鹽池縣五十周年大慶,由鹽池縣博物館將發電機作為重要文物收藏陳列。

該發電機由大小兩臺電機組成,分別由美國兩家公司製造。分別為直流和交流兩種不同性能,其功率,電壓,轉速等各不相同,在蒸汽機或柴油機的帶動下均可發電。電機容量為12.5千瓦。

這組發電機曾為慈禧太后照明供電,為中國電力之最;曾為寧夏省馬鴻逵供電,創寧夏電力之最;美國原製造公司曾有意將這組電機回收,未果;因其特殊的「身世」,該發電機成為鹽池縣博物館鎮館重器之一。

視頻中講到了這個發電設備和電燈,包括直流發電機組及電燈材料在內,整套特殊的貢品耗資白銀6000兩。更貴的是,當時慈禧奶奶用一年的電費:據清《神機營檔》記載,頤和園、西苑電燈公所,官、工匠各二十名,戶部每年撥白銀60000兩,用於電燈設備的維護費用。也就是說,慈禧每年要花6萬兩白銀電費!

60000兩白銀折算來也就是1740萬人民幣。一年接近1800萬電費,每個月是150萬元,相當於現在一萬多戶居民的用電量了,能頂五六個中型小區了~

就是在大工業客戶裡,慈禧也相當於一個中型工業企業的年用電量了,一般需要雙電源供電,還要帶自備發電機組~

End

來源:鹽州紀事、國家電網報、電網頭條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相關焦點

  • 這個提督因為菸癮太大,在慈禧面前花了一萬兩白銀才算過關
    慈禧太后是清朝第一「戲迷」,非但自己愛看戲,還喜歡熱熱鬧鬧的看,所以身邊的大臣們,有些阿諛奉承之徒,就常常藉此機會表現自己的忠心,以求獲得慈禧老佛爺的賞識。
  • 「土豪」給慈禧40萬兩白銀,卻只要了4個字做賞賜
    「土豪」給慈禧40萬兩白銀,卻只要了4個字做賞賜 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宗族觀念尤為看重,所以在當時有很多名震一方的大家族,像大名鼎鼎的《紅樓夢》講述的就是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其實除了這些官宦世家,還有很多商業世家也是非常的有名,比如喬家!
  • 造價高達16萬兩白銀!慈禧太后下葬時覆身的織金陀羅尼經被今起展出
    圖片來源:中國絲綢博物館官網據新華社報導,我國著名的紡織品文物遺產專家、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研究員介紹,慈禧太后下葬時覆身的織金陀羅尼經被,長290釐米,寬275釐米。當時的造價達16萬兩白銀。但慈禧陵曾被盜掘,經被上的820顆珍珠也已經散失。
  •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慈禧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在清朝晚期,光緒帝已經被慈禧軟禁在,而掌握真正權力的就是慈禧皇太后,由於慈禧阻撓戊戌變法,導致光緒帝變法失敗,原本清朝最後的一點生機也被慈禧磨滅了
  • 慈禧逃命時吃了一隻雞,卻為何花了5000兩白銀?大清不亡都沒道理
    作為統治晚清時間最長的慈禧太后,相信網友們也是熟悉得不得了吧,這個老妖婆真的是把清朝給徹底坑慘了,不過她的人生經歷確實是極為的輝煌,17歲進入宮廷,21歲因為生了兒子,也就是同治帝,為此被升任為了懿妃,沒想到5年後的她就直接開始垂簾聽政了。
  • 喬致庸晚年有白銀一千萬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按照目前的研究資料,喬致庸晚年手中的可流動資產在700萬兩到1000萬兩白銀之間,這並不包括喬家大量的不動產業與其他資產。以一千萬兩白銀做準,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一,按照白銀價格直接折算。清朝一兩白銀是37.3克,目前的白銀價格每克是5元稍多,那麼清朝的1兩白銀就相當於現在的186.5元,1000萬兩白銀就相當於18億六千多萬元。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在如今的富有群體之中,似乎又不算是太多的規模,山西富豪李兆會在2008年時的資產就超過了125億。
  • 為什麼清朝在慈禧死後才開始大亂,慈禧真的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嗎?
    特別是她在山西的五十三天,正是山西遭受空前旱災的災年,但不管不顧的慈禧,途徑每個縣,都要壓榨當地幾十萬兩白銀,單是她「跑路」時的夥食,比如在侯馬鎮一地,就徵用八十多個廚子,擺了一百零八道滿漢全席。在西安的幾個月裡,每天都是一百多道菜。這哪裡是「逃難」,分明是「度假」。
  • 慈禧西逃時向喬家借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題四個字就行
    歷朝歷代的女性政治家中,早期有漢朝呂雉,近代有清末慈禧,都曾經執掌朝野,權傾一時。然而清朝的沒落腐朽,與慈禧這位統治者也關係甚大,其愛好奢靡、專斷獨判也常常受人詬病。尤其是慈禧在西逃之時,依舊不改其奢靡習性,開口便向當時的晉商喬家借了10萬兩白銀。
  • 慈禧出盡洋相,第一次見到燈泡大喊兩個字,現在的我們還在這樣喊
    洋人買通了李蓮英,有一天趁慈禧外出的時候就在一個宮殿內安裝了電燈,而且是彩燈,並且裝了一臺小發電機。慈禧太后回來以後,一眼就看到了掛在殿堂中間的燈,她大喊一聲「茄子」,怎麼有這麼多不同顏色的茄子掛在這裡,怎麼還不點蠟燭?
  • 清朝時期,1萬兩白銀意味著什麼?屬於什麼水平?
    大米清朝時期的一萬兩白銀,自然不能用現代一萬兩白銀的價值來衡量,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分析清朝白銀的夠實際購買力,以及清朝的物價。從《大清會典事例》中可知,清朝從一品官員每年的俸祿能夠達到180兩,至於正七品的知縣只有45兩。這樣一看,如若一個人擁有一萬兩白銀的資產,他的生活水平起碼在從一品官員之上。但是,自康熙年間開始,為了減少官員的貪汙現象,官員俸祿中又增加了「養廉銀」這一特殊收入,這筆養廉銀可比以前官員的年俸祿超過了數十倍之多。
  • 慈禧生前最愛的翡翠西瓜,價值6億,如今卻流落美國,想要要不回
    ,她和慈安的雙陵耗費了500多萬兩白銀,在晚清風雨飄搖的局面下,還能如此追求太后的氣派,這是慈禧被廣為詬病的原因。慈禧太后生前對翡翠西瓜格外珍視,翡翠西瓜本來就價值連城,有傳說是崑崙山自然生產的,但真實情況應該是碧璽所制,慈禧太后酷愛碧璽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 耶律阿保機的22條軍規讓他們每年坐享20萬兩白銀,30萬匹綢絹!
    宋真宗尊承天太后為「叔母」,契丹每年坐享宋朝獻上的「歲幣」——白銀10萬兩,綢絹20萬匹。宋仁宗慶曆年間,歲幣漲價,宋朝每年向契丹繳納白銀20萬兩,綢絹30萬匹。契丹雄踞北中國200多年,凡此種種,皆拜耶律阿保機的「22條軍規」所賜!(完)契丹往事6 販史者每日更新,感謝各位讀者大大關注,期盼留言指教!
  • 假如陽光折算成電,人類每年要向太陽交多少電費?
    假如陽光折算成電,人類每年要向太陽交多少電費?感嘆完科技的強大力量後,愛思考的頭條君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太陽真的向我們徵收電費,我們每年要給太陽多少錢?
  • 慈禧珍寶全數陪葬終被掠空,據說屍體也僅餘內褲
    慈安是東太后,應葬在東邊,慈禧是西太后,應葬西邊,結果比慈禧早死的慈安,離奇的建在西邊,以東為大,西為小的成規來看,慈禧將會葬在東邊不是很好嗎?非也。因為慈禧陵雖然建在東邊,但它卻遠離鹹豐帝的定陵,而慈禧陵址明顯低於東太后慈安。另外,兩座陵墓建築規模大致相同,但慈安陵用了白銀260萬兩,而慈禧只用了227萬兩。所以這個安排大大傷害了慈禧的自尊心。
  • 不舍100萬兩軍費,換來2億兩賠款,慈禧對亞洲第一艦隊幹了什麼
    鴉片戰爭結束以後,晚清的一些權臣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其中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力諫慈禧太后,主張建立現代海軍。於是,北洋艦隊在1875年正式成立。然而,一個大的難題出現了,擺在清政府面前的困境是,以自己的實力,幾乎沒有可能將戰艦打造出船堅炮利的效果,慈禧隨即開了金口,既然造不了,那就向西方列強買,不就是花銀子的事兒。
  • 慈禧半個月生活費,能買一艘吉野號?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慈禧太后是啥生活水平?《流亡日誌:慈禧在山西的53天》一書統計:慈禧每天的生活費是紋銀四萬兩,這是什麼概念?甲午戰爭裡,欠下中國軍民無數血債的日本主力巡洋艦「吉野號」,其售價不過六十萬兩白銀。也就是說,慈禧太后半個月的生活費,就能買艘「吉野號」。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可不要小看這幾個字,其中的意思是保留李蓮英原有的品級待遇,這就不僅僅是每月60兩白銀的退休金的問題,更是保留著李蓮英二品官的地位和待遇。李蓮英的二品官是哪裡來的?有一次,慈禧太后讓安德海到江寧去採購,安德海保持了他一貫的威風,一路上聲勢浩大,沒想到安德海被山東巡撫斬首。慈禧太后的心腹死後,李蓮英就逐漸佔據了安德海的地位,慈禧太后開始對李蓮英非常寵信,甚至打破大清朝的祖宗規矩,為太監李蓮英加封二品頂戴。
  • 電力公司搭錯線,福建有人被多收6年電費,多次投訴沒人理
    「要不是我一直覺得家裡的電費不正常,堅持要去列印近些年的用電數據,我還不敢想像,6年的時間裡,我竟然交了至少雙倍的電費。」6月17號,1007接到福建莆田車友陳先生的爆料,說鄰居家的電錶,從2014年開始就被國家電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下稱福建電力莆田供電公司)接到自己電錶後,6年多時間裡,自己連鄰居家的電費一起支付,更誇張的是,鄰居自己也在正常繳納電費——這意味著福建電力莆田供電公司重複收取電費。
  • 慈禧生前生活用品曝光:圖4是慈禧的「按摩器」,圖8是其御用汽車
    慈禧生前用的象牙描金帶彩什錦梳具。慈禧酷愛梳頭,李蓮英就是因為給慈禧梳頭才得到其垂青的。據說當時李蓮英為了給慈禧梳好頭,特意向八大胡同裡的青樓女子們學習如何梳頭。
  • 清朝滅亡後,各項不平等條約留下數億兩白銀爛帳,是怎麼處理的?
    尤其是那多達數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最終是怎麼處理的呢? 尤其是數額高達2.3億兩白銀的巨額甲午賠款(其中3000萬兩是「贖遼費」),清廷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賠付到了位。 因為當時日軍賴在清朝本土「監督」著付錢,為了及早送走這些不速之客,清廷不惜以抵押海關關稅的方式,冒著敲竹槓式高額利息的風險,向西方各大銀行借貸,先填補了這個巨大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