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100萬兩軍費,換來2億兩賠款,慈禧對亞洲第一艦隊幹了什麼

2021-01-08 小暄暄說歷史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評價,晚清的北洋艦隊位列亞洲第一,在世界上也是少有對手,排名第四。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既然這樣,為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敗給了日本?

那麼,有就必要了解一下這個評價是怎麼得出來的,實際上,這只是西方人單純的根據艦艇總排水量評價的,如果放在1888年之前,說北洋艦隊是亞洲第一,是當之無愧的。

鴉片戰爭結束以後,晚清的一些權臣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其中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力諫慈禧太后,主張建立現代海軍。於是,北洋艦隊在1875年正式成立。然而,一個大的難題出現了,擺在清政府面前的困境是,以自己的實力,幾乎沒有可能將戰艦打造出船堅炮利的效果,慈禧隨即開了金口,既然造不了,那就向西方列強買,不就是花銀子的事兒。

隨即,清政府於1879年開始通過西方國家大量購置艦艇,並修建海軍駐地於旅順和威海。不難看出,起初的清政府還是願意花些錢來長長志氣的,奈何清政府雷聲大雨點小賺了吆喝,1888年成了分水嶺,北洋艦隊雖然有了規模,卻難以長久形成與之匹配的戰鬥力。

其實,究竟根本要歸結於兩場對抗,第一次對抗:朝鮮在1882年7月發生了「壬午之變」,軍機大臣李鴻章首派丁汝昌為指揮率「威遠」、「超勇」、「揚威」編成艦隊結合廣東水師戰船運兵赴朝,並與日本戰船形成對峙,朝鮮無恙,息事寧人。

1884年朝鮮再次發生「甲申之變」,北洋艦隊迅速作出反應並開赴朝鮮,再次平息變故,一舉粉碎了日本顛覆朝鮮的圖謀。

這兩場對抗下來,慈禧太后自以為是,覺得北洋水師已經所向披靡,在亞洲難逢敵手,區區彈丸的日本不足為慮。於是,慈禧下令停止了之前再添軍艦的計劃,不僅如此,軍費大幅度縮減到100萬兩,為之前的四分之一,並且逐年減少。

但是,日本方面在經歷了兩次敗仗,如鯁在喉,開始奮發圖強大力發展海軍,一時間經費困難,於是,明治天皇下詔縮減皇室的費用,每頓飯只準吃一個菜。同時,明治天皇還號召全國捐款購置軍艦。

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慈禧完全沒有看出,日本發展海軍政策完全是與清政府針鋒相對的,只要是清政府購買的軍艦,日本則不甘於人後,想方設法都要買到。直到1888年以後,即便清政府未再添一艘新艦,日本卻沒有放棄,仍然在堅持更新換代。

1894年,慈禧太后問到了李鴻章:哀家聽聞北洋艦隊是亞洲第一,世界排名第四的艦隊,此事是真的嗎?

李鴻章則斬釘如鐵地回言:我之前參觀過西方國家的戰艦,看到洋人的戰艦在設計上十分精緻,規格型號也很先進。特別是日本的明治天皇,把擴充海軍當成頭等大事,近年來大量購置新艦,日後恐怕會成為我們大清的心腹大患啊!

慈禧大笑說:日本一個彈丸之地,不必放在眼裡!

李鴻章補充道:北洋艦隊已經6年都沒有增添一首新艦,軍費連年縮減,許多戰艦早已鏽跡斑斑,根本不能再戰,假如大清與日本開戰,恐怕難有勝算。

然而,慈禧並沒有聽進去李鴻章的諫言,北洋艦隊在甲午大海中被日本全部殲滅,亞洲第一艦隊的稱號,成為了徒有虛名。

其實,李鴻章並非庸臣,他早已看清了北洋艦隊的短板,更明白亞洲第一艦隊的稱號,是西方列強在吹捧晚清,好讓晚清產生夜郎自大的心態,無論從國家體制上來看,還是艦隊更新和維護上來講,晚清落後日本很大一截了,所以,他只能請求購置新艦,來儘可能地縮小這個差距,如果慈禧太后稍有戰略眼光,北洋艦隊也不至於慘敗給日本!

馬關條約賠償的2億兩白銀,讓日本進一步壯大了實力,進而爆發了侵華戰爭。希望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願泱泱中華,不會再陷如此的圇圄!#中國近代史#

相關焦點

  • 北洋水師:當年亞洲第一艦隊,誰給日本勇氣發動甲午戰爭
    1988年一本記載世界各國海軍發展現狀的《美國海軍年鑑》雜誌,將北洋水師排名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此時北洋水師擁有主力艦隊25艘,海軍人數接近4000,環顧亞洲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但僅僅6年後,1894年北洋水師就被彈丸小國日本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 如果不挪用軍費為慈禧修頤和園,北洋水師能否戰勝日本海軍?
    而且這次的失敗對於大清王朝的掌權人慈禧太后、恭親王奕,特別是北洋水師的主要負責人李鴻章無疑是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而很多人都認為此次戰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慈禧。當時清政府正在籌措慈禧太后的六十聖壽,為了修頤和園,甚至還挪用了大量的海軍軍費。這其中就包括北洋水軍的軍費,在此期間,有人勸諫慈禧,建議她停止修建頤和園。
  • 普法戰爭後法國須賠款50億法郎,為何2年就賠完了?
    在這份和約中,法國將重要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同時支付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分3年付清。在戰爭賠款支付完畢以前,德國軍隊將一直駐紮在法國,而且所有軍費由法國承擔。這就意味著,法國將支付賠款的時間拖得越長,承擔的壓力將越沉重。「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那軍費開支可是無底洞啊。
  • 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覆滅。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895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定遠,鎮遠號的護甲厚14寸,即使經遠號,來遠號的厚度也都達到了9.5寸。日本方面,即使威力更大的「三井號」也沒有達到9.5寸這樣的厚度。就火炮而言,無論是大火炮還是小火炮,北洋艦隊都佔有絕對的優勢。20毫米以上的火炮,北洋艦隊和聯合艦隊的比是41:25,只有中小口徑火炮,日本稍稍領先,比是141:209。
  •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敗給日本聯合艦隊?與此人相關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當時的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裝備25艘戰艦,全部購自英國和德國。其質量超過日本。它擁有7艘戰艦,總噸位2.7萬噸,共有4000名官兵。而日本2000多艘,噸位1.7萬噸的軍艦隻有5艘。至於他們為什麼會輸,這些都是主要原因。
  • 2020年中國軍費出爐,增速連續下降,萬億軍費該花就得花
    近日,2020年度的中國國防預算被確定,2020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為12680億元人民幣(約1782億美元)。2020年中國的國防預算相比2019年增幅為6.6%。相比於2019年7.5%、2018年8.1%的增幅,中國軍費的增長幅度迎來了「兩連降」。
  • 美欲重建第一艦隊,確保三艦隊全面包圍亞洲,不給對手突圍機會!
    美欲重建第一艦隊,三艦隊全面包圍亞洲,不給對手突圍機會!美國軍事時報12月15日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對外指出,美軍準備重建早在1973年就撤銷的美國海軍第一艦隊,進而與現在的第七艦隊和第五艦隊一起,實現三艦隊合圍亞洲的目標。
  • 清朝滅亡後,各項不平等條約留下數億兩白銀爛帳,是怎麼處理的?
    尤其是那多達數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最終是怎麼處理的呢? 尤其是數額高達2.3億兩白銀的巨額甲午賠款(其中3000萬兩是「贖遼費」),清廷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賠付到了位。 因為當時日軍賴在清朝本土「監督」著付錢,為了及早送走這些不速之客,清廷不惜以抵押海關關稅的方式,冒著敲竹槓式高額利息的風險,向西方各大銀行借貸,先填補了這個巨大的窟窿。
  • 清朝末年的巨額賠款都到哪裡去了?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鴉片戰爭晚清的歷史可以用屈辱來形容。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庚子之亂,清政府都被迫籤訂了不平等條約,支付的賠款總共超過了10萬兩白銀。當時的列強拿到了這麼多的戰爭賠款都用到什麼地方了呢?甲午戰爭之後的日本非常的窮兇極惡,《馬關條約》後清政府一共賠償給日本23000萬兩白銀。日本通過甲午戰爭獲得的賠款是當時明治政府年收入的3倍還多,這是近代日本通過侵略獲得的第一桶金。顯而易見,這筆「天降之財」幾乎讓日本一夜暴富。
  • 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艦隊,戰前日本都喪失信心,結局讓人意外
    以林則徐為代表的有志之士,清楚的意識到西洋國家的船堅炮利,擁有強大的海上艦隊太重要。為了加強戰事防禦,著手採購外國船炮,籌劃建立一支近代海軍艦隊。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其中以定遠艦、致遠艦、海天艦、海龍艦為主力戰艦,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規模在當時的亞洲來說可謂是空前絕後。也是清朝建立的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海軍艦隊。
  • 慈禧逃難路上,喬家給了10萬兩,問要什麼賞,喬家:賞4個字吧
    慈禧逃難路上,喬家給了10萬兩,問要什麼賞,喬家:賞4個字吧提起晚清,在大多數中國人心裡,就是一個恥辱的時代。本可以強拼抵禦外敵入侵,偏偏出了慈禧這等喪權辱國之輩,為了自己的富貴生活,利用權力阻礙有志之士的反抗和保衛國家行為,明裡暗裡殘殺愛國將士,導致國家幾乎被毀,百姓水深火熱任人欺凌;導致八國聯軍侵華,圓明園被毀,眾多國粹國寶流至海外。慈禧這個名字幾乎成為貪圖榮華、貪生怕死、自私自利、國民罪人的代名詞。
  • 慈禧西逃時向喬家借10萬兩,問要何賞賜?喬家:題四個字就行
    歷朝歷代的女性政治家中,早期有漢朝呂雉,近代有清末慈禧,都曾經執掌朝野,權傾一時。然而清朝的沒落腐朽,與慈禧這位統治者也關係甚大,其愛好奢靡、專斷獨判也常常受人詬病。尤其是慈禧在西逃之時,依舊不改其奢靡習性,開口便向當時的晉商喬家借了10萬兩白銀。
  •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慈禧西逃,喬家出資10萬兩,慈禧問要何封賞?喬家只求4個字 到了山西境內,有一戶喬家世代為商人,得知了慈禧到了山西的時候慷慨解囊,一下子拿出10萬兩白銀直接送給慈禧,畢竟在困難的時候,那些縣令雖然有銀子,但肯定不會拿出來,但是作為一個商人
  • 美國為何用庚子賠款的半數金額,來資助中國孩子到美國留學?
    庚子賠款又稱為辛丑條約賠款。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籤訂的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額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清政府共賠款4.5億兩白銀,年息4釐,本息共計9.82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12倍,美國是主要籤約國之一。
  • 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號稱「亞洲最強艦隊」!真的是這樣嗎?
    在恭親王的支持下,在李鴻章的積極推動下,終於建成了近代中國的海軍——北洋艦隊。當時,北洋艦隊的紙面實力不容小覷,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僅排在英國、法國、俄國、德國和美國之後。作為落後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也作為洋務運動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標誌,北洋艦隊的意義和影響可謂深遠,而且遠遠超出了軍事的範疇。
  • 慈禧用的發電機,找到了,每年6萬兩白銀的電費沒白花
    而最近小編看到了一個紀錄片,說是1895年慈禧太后重新垂簾聽政之後,9月9日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洋人送來了壽禮,一輛小轎車和一個發電機,此後,發電機就送到頤和園,專供西太后發電享用
  • 八國聯軍中七國陸續退還了庚子賠款,只有這個國家表示:分文不退
    聽說敵人打來了,慈禧急忙帶著光緒逃亡了陝西。不久後,清廷派出了李鴻章前來說和。一年後,清廷和列強籤訂了《辛丑條約》。按照協議,清廷需要賠付4.5億兩白銀。可以說,這大大加重了清廷的負擔。
  • 慈禧逃跑時找喬家借10萬兩,問他們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本期我們所要講述的是慈禧逃跑時發生的一個故事,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述! 先來了解一下這個不簡單的女人---慈禧! 二、扶持兩帝,盡失民心 同治、光緒兩位皇帝都是在慈禧的掌控下即位的,能夠掌控皇帝,是要有些真材實料的。鹹豐皇帝還在世的時候,因為身體虛弱,而政事繁多,很多時候力不從心。 慈禧出身高貴,不是無才的女子。她擅長書法,字體很好看,鹹豐皇帝批閱奏章時經常由她代寫,這其實是她的政治啟蒙課。
  • 喬家借給慈禧太后十萬兩,慈禧: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當年慈禧太后賜此牌匾給喬家,為的是褒獎喬家護駕的功勞,也表示喬家大院乃是富貴之邸。慈禧是晚清的實際掌權者,喬家只不過是「四民」之末的商人,為何能讓慈禧太后親自賜匾? 1860年,英法聯軍進逼京城,鹹豐皇帝帶著慈禧等人逃到熱河,並且對外宣稱是「北狩」,實在是恥辱。四十年後,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城,慈禧太后在慌忙中出逃,並且美其名曰「西狩」。第二次出逃與第一次差別較大,由於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城時,慈禧太后等人根本沒來得及準備,並且在逃跑路上揮霍無度,最終導致連吃飯都成為了問題。
  • 自誇「臺灣軍費4年一再創歷史新高」,蔡英文想幹什麼!?
    向美國人高調炫耀軍費投入,蔡英文想幹什麼?無非三句話:第一,向美國獻媚。臺灣連年上漲的軍費花在哪?地球人都知道,花在向美國購買武器上。臺灣今年已花費118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相當於臺灣民眾人均負擔1.45萬新臺幣。有人算過一筆帳,這對於人均GDP約為73萬新臺幣的臺灣來說,等於民眾每掙50塊錢,就要給美國繳1塊錢的「保護費」。近來民進黨當局不顧民眾健康,進口含瘦肉精美國豬肉的思路,於此如出一轍。為了討好美國無所不用其極,以致島內有人驚呼:「臺灣民眾地位低於美國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