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洋水師:當年亞洲第一艦隊,誰給日本勇氣發動甲午戰爭
1988年一本記載世界各國海軍發展現狀的《美國海軍年鑑》雜誌,將北洋水師排名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此時北洋水師擁有主力艦隊25艘,海軍人數接近4000,環顧亞洲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但僅僅6年後,1894年北洋水師就被彈丸小國日本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
甲午戰爭後,重建的北洋海軍實力如何?
1888年,經過清廷多年的籌備,北洋海軍成立了。這支艦隊規模不小,主要戰艦達到了25艘,再加上輔助軍艦、運輸船等將近百艘。 北洋艦隊各主要的艦長以及高級軍官,幾乎全都是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的,還曾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
-
北洋艦隊覆滅一百多年後,戰艦殘骸重見天日,北洋水師輸的冤嗎?
李鴻章在此期間組建了北洋水師,這是清朝最強的一支海軍,位列世界第九。然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這支強大的艦隊卻全軍覆沒,考古專家從海裡打撈出當年北洋戰艦的殘骸,讓我們更加了解那一場戰爭……
-
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覆滅。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895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
海底沉睡125年,殘骸打撈出74枚炮彈,專家揭露北洋艦隊戰敗實情
北洋水師曾被人們視為大清實力最強的一支海軍艦隊,在甲午戰爭中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令當時的人們感到匪夷所思。此後,北洋水師就成為不堪一擊的代名詞,然而當我們揭開歷史面紗就會發現,原來在艦隊潰敗的表象下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 01 清政府在1888年正式組建北洋水師,而這支艦隊是我國第一支近代化海上重型武裝力量。
-
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艦隊,戰前日本都喪失信心,結局讓人意外
,創建三支北洋艦隊。北洋水師的成立主要負責整個黃海的防禦,職責是守衛京師。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其中以定遠艦、致遠艦、海天艦、海龍艦為主力戰艦,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規模在當時的亞洲來說可謂是空前絕後。也是清朝建立的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海軍艦隊。
-
清軍北洋艦隊的主力軍艦合集
北洋艦隊是清末清廷重金打造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當時亞洲地區國家中軍艦數量最多,噸位最大的一支艦隊,剛剛成軍時在亞洲地區實力首屈一指,其風頭一時無兩,但是僅僅過了幾年就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成為國人心中的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那隻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的真容和他們最後悲壯的結局。
-
不舍100萬兩軍費,換來2億兩賠款,慈禧對亞洲第一艦隊幹了什麼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評價,晚清的北洋艦隊位列亞洲第一,在世界上也是少有對手,排名第四。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既然這樣,為何會在甲午戰爭中,敗給了日本?那麼,有就必要了解一下這個評價是怎麼得出來的,實際上,這只是西方人單純的根據艦艇總排水量評價的,如果放在1888年之前,說北洋艦隊是亞洲第一,是當之無愧的。鴉片戰爭結束以後,晚清的一些權臣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其中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力諫慈禧太后,主張建立現代海軍。於是,北洋艦隊在1875年正式成立。
-
甲午戰前北洋艦隊已落後於日本海軍
截至甲午開戰前,江南製造局共製造出12門120mm速射炮。1892年第一批速射炮問世時,就將一門炮連通20發炮彈送往北洋艦隊接受檢驗,但也是未來得及大量裝備,戰爭就已經爆發。據記載,非北洋嫡系的「廣丙」號軍艦上裝備了3門「十二生特快放炮」,即1890年向德國訂購克虜伯120毫米/35L速射炮。「廣丙」號隸屬廣東水師,1894年5月三艘「廣」字艦北上接受檢閱,後因中日關係緊張,留在北洋助戰,後來都參加了甲午戰爭,但因艦艇落後,裝備速射炮數量少,戰果不夠顯著。
-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敗給日本聯合艦隊?與此人相關
甲午戰爭於1894年爆發。結果中國隊輸給了一向被人看不起的日本隊。一時間,全球譁然。清政府畢竟國力更強,武器裝備更先進。為什麼會輸得如此離譜?。當時的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裝備25艘戰艦,全部購自英國和德國。其質量超過日本。它擁有7艘戰艦,總噸位2.7萬噸,共有4000名官兵。而日本2000多艘,噸位1.7萬噸的軍艦隻有5艘。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擊穿重創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面對著北洋艦隊的旗艦,1885年服役的定遠號戰列艦(也稱為一等裝甲艦、一等鐵甲艦),以及鎮遠號,兩艦各有4門305毫米主炮,水線上裝甲厚達355毫米,水線下裝甲也有305毫米厚。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反炸重創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 面對著北洋艦隊的旗艦,1885年服役的定遠號戰列艦(也稱為一等裝甲艦 此時的日本海軍還並沒有一戰、二戰旗艦的那樣強大,聯合艦隊的前身常備艦隊也並沒有建立,尤其是1886年北洋水師定遠、鎮遠等艦停靠長崎時,曾與當地人發生過衝突,給予日方極大的震撼和壓力,因為此時的日本海軍中並沒有刻意與之匹敵的戰艦。
-
北洋艦隊全方位碾壓敵軍,為何被打得落花流水?金一南說出了真相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是碾壓性敵軍的,為何到真正交起手來,卻被打得七零八落?金一南將軍一針見血地說出了真相。當時北洋艦隊,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而且,他們還參考西方海軍規模和陣列,日夜操練,戰鬥力超強。而當時敵軍,看到如此氣勢如虹的艦隊,沒有多大信心。但就在大家都覺得勝利在握的時候,戰果卻出現了驚人的反轉。
-
北洋水師戰艦沉沒124年,船底發現74顆炮彈,誰說北洋無能?
說起北洋水師,很多人都是不屑於提及的,因為由於歷史的片面記載,讓人感覺北洋水師都是一群酒囊飯袋,甚至還有很多漢奸,正是因為這樣中日甲午戰爭才會失敗的那樣慘,國家才會遭受奇恥大辱。
-
北洋艦隊鐵甲戰列艦定遠號的歷史宿命
定遠艦定遠號戰列艦是清廷海軍頂尖的7000噸級鐵甲艦,也是北洋艦隊的旗艦,同時期的姊妹艦還有鎮遠艦、濟遠艦和威遠艦!從參數上看,這四艘軍艦絕對可以稱霸整個亞洲…然而結局是冰冷而殘酷的!眾所周知中日甲午海戰以北洋水師慘敗結束,定遠艦也受重創並在威海衛保衛戰中因無力改變戰局而選擇自爆!這艘超級巨艦為何以這種方式落幕?
-
在軍艦炮管上晾衣服,還原北洋艦隊真正最真實的軍紀
文:林森近代史上的中國,一次又一次的挨打,甲午戰爭無疑是最讓國人感到悲憤的。究其原因,我們的對手是混得還不如我們的日本,戰爭之前,大清還轟轟烈烈進行了洋務運動,可卻輸得一塌糊塗。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中國海軍在開戰前比日本海軍要強,但在黃海大戰中居然連一艘敵艦都未擊沉。這就讓不少人把矛頭指向清軍的腐敗無能,指向北洋水師的散漫和偷懶。
-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十大戰艦各有所蹤
光緒十四年(1888)12月17日,清朝的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這是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
-
日本聯合艦隊剛建成時有好多軍艦?總噸位不及一艘德國俾斯麥
在海軍省設立的明治5年(1872年),日本海軍艦船總噸位大概只有約1.4萬噸,到中日甲午戰爭前夕的明治26年(1893年)就達到6.2萬噸。雖說都這般情況了,但和已經進入蒸汽裝甲戰列艦時代的歐美列強比較,日本還是不能建造大型戰艦,作為主力艦的巡洋艦從英法購買的數量都是半數以上,最早的國產巡洋艦「秋津洲」號是在明治27年(1894年)完工的。
-
北洋艦隊前,中國曾有機會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卻成荒唐鬧劇收場
說起中國近代海軍,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北洋水師」。其實中國近代海軍建設早在洋務運動初期就開始了,只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艦隊,居然是以一場鬧劇收場的,其中到底有哪些故事呢?01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保守的清王朝終於認識到了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
-
北洋水師有這等「臥龍鳳雛」之輩,還真不如拿銀子去修建頤和園!
19世紀末,垂垂老矣的大清國組建了一支新式海軍——北洋水師,當時是號稱亞洲第一的水師,屬於世界一流級。可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的聯合艦隊打敗,最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但今天咱們不講甲午戰爭的始末,而是來講講李鴻章是怎樣管理北洋水師的?以及那些年留過洋的大清高級海軍將領們到底有多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