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沉睡125年,殘骸打撈出74枚炮彈,專家揭露北洋艦隊戰敗實情
北洋水師曾被人們視為大清實力最強的一支海軍艦隊,在甲午戰爭中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令當時的人們感到匪夷所思。此後,北洋水師就成為不堪一擊的代名詞,然而當我們揭開歷史面紗就會發現,原來在艦隊潰敗的表象下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 01 清政府在1888年正式組建北洋水師,而這支艦隊是我國第一支近代化海上重型武裝力量。
-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十大戰艦各有所蹤
光緒十四年(1888)12月17日,清朝的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這是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
-
北洋水師戰艦沉沒124年,船底發現74顆炮彈,誰說北洋無能?
說起北洋水師,很多人都是不屑於提及的,因為由於歷史的片面記載,讓人感覺北洋水師都是一群酒囊飯袋,甚至還有很多漢奸,正是因為這樣中日甲午戰爭才會失敗的那樣慘,國家才會遭受奇恥大辱。
-
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覆滅。背後的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895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據史料記載,甲午海戰前,日軍已配備了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等主力戰艦,全套新式自動火炮,炮彈均為黃色炸藥,威力是北洋海軍用的實心彈10倍有餘。而且,日本特務掌握北洋海軍的資料後,特意從德國定製了三艘專門對付鎮遠、定遠的軍艦。
-
清廷只有北洋水師嗎?其實還有三大水師,因一政策導致甲午戰敗
眾所周知,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大清洋務運動的開創者之一的李鴻章,他的畢生心血也功虧一簣。而在洋務運動之初,大清建立近代化水師的一個政策,也早已註定了北洋水師覆滅的結局。
-
「歷史如果說」如果北洋水師勝利,日本聯合艦隊全軍覆沒……
那麼,如果北洋水師勝利,日本聯合艦隊遭受重創,世界又該怎樣呢?首先,北洋水師要想贏,必須改變現有戰略,不再依靠大炮巨艦主義,因為這樣跟日本硬碰硬完全贏不了。日本當時的水上主力艦在數量、火力、噸位、速度上都比北洋水師厲害一大截。只有依託當時的新式武器——魚雷。
-
北洋水師:當年亞洲第一艦隊,誰給日本勇氣發動甲午戰爭
1988年一本記載世界各國海軍發展現狀的《美國海軍年鑑》雜誌,將北洋水師排名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此時北洋水師擁有主力艦隊25艘,海軍人數接近4000,環顧亞洲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但僅僅6年後,1894年北洋水師就被彈丸小國日本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
戰艦沉沒124年,在船中撈出74顆子彈,專家:該給北洋水師平反了
在大連灣——舊黃海海戰戰場附近,發現了一艘沉船,這艘沉船正是清朝北洋水師著名戰艦——經遠號。 在大眾的映像裡,北洋水師是亞洲第一海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甲午戰爭爆發時,這個位置已經讓給了日本聯合艦隊。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主管財政、且與李鴻章有過節的翁同龢就不肯再批經費給北洋水師。導致北洋水師在10年內,沒有添置一艘軍艦,甚至沒有添置一門火炮。
-
戰艦沉沒124年,從船裡撈出74顆子彈,專家:該給北洋水師平反了
在日本國力提升之後,日本為了更大的利益而侵略中國,於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的北洋水師在這場戰爭中眾多戰艦被擊沉,北洋水師也就此被日本消滅。其中一艘戰艦沉沒124年後被找到,在船中撈出74顆子彈,專家表示:該給北洋水師平反了。
-
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號稱「亞洲最強艦隊」!真的是這樣嗎?
在恭親王的支持下,在李鴻章的積極推動下,終於建成了近代中國的海軍——北洋艦隊。當時,北洋艦隊的紙面實力不容小覷,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僅排在英國、法國、俄國、德國和美國之後。作為落後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也作為洋務運動在軍事領域的重要標誌,北洋艦隊的意義和影響可謂深遠,而且遠遠超出了軍事的範疇。
-
甲午海戰:看看北洋水師與日本海軍差距,才知道為何贏不了
1894年9月17日,在我國黃海大東溝海域上,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與日本海軍進行了著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艦隊遭遇後,雙方開始了猛烈的炮火攻擊,北洋水師中的定遠艦首先發射炮彈,其他艦隊在指揮下齊齊連發,一時間海上炮聲連連,硝煙瀰漫,海水激蕩翻騰。
-
如果提前十年開戰,那麼北洋水師能不能贏日本海軍?
真的可以率領北洋水師打敗日軍嗎? 琅威理,英國海軍資深軍官,1877年來大清國送購戰艦來,被李鴻章留下,高薪聘用。在琅威理來之前,清廷就喜歡僱傭洋人辦事,諸如海關總稅務司主管、英國人赫德,大清訪歐使團團長、美國人莆安臣,覺得非常順手。 高薪挖來的琅威理任北洋水師副提督、總教習。
-
炮打橫須賀 劍指東京灣 北洋水師直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
但是甲午戰爭的失敗卻使得大清王朝顏面盡失,日本作為一個彈丸小國竟然擊敗了清朝,在當時來說對清朝的震撼是非常大的,甲午戰爭有戰術上的問題,也有戰略上的問題,也有兵器不如人的問題,總之,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但是鮮有人知的是,北洋水師也曾經有過直接攻擊日本本土的計劃。
-
如果不挪用軍費為慈禧修頤和園,北洋水師能否戰勝日本海軍?
而且這次的失敗對於大清王朝的掌權人慈禧太后、恭親王奕,特別是北洋水師的主要負責人李鴻章無疑是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而很多人都認為此次戰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慈禧。當時清政府正在籌措慈禧太后的六十聖壽,為了修頤和園,甚至還挪用了大量的海軍軍費。這其中就包括北洋水軍的軍費,在此期間,有人勸諫慈禧,建議她停止修建頤和園。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擊穿重創
【話說軍世】自明治維新開始的日本,海軍的發展和建設還是比較快的,1859年和1860年,英法兩國開始了裝甲艦的建造後,日本也於1869年的正式擁有甲鉄號裝甲艦,隨著清朝北洋艦隊的開始建設,國力有限的日本也開始琢磨如何對付這個強大的對手。
-
沉沒124年,打撈軍艦裡發現了74顆子彈,北洋水師沉冤得雪
而北洋水師是洋務運動最大的成果。 那麼北洋水師真像說的那麼不堪嗎?2018年,北洋水師的一艘軍艦在沉沒124年之後被打撈上岸,軍艦上發現了74顆子彈,北洋水師這才沉冤得雪。
-
日本防護巡洋艦:320毫米艦炮為對付北洋艦隊,結果被反炸重創
【話說軍世】自明治維新開始的日本,海軍的發展和建設還是比較快的,1859年和1860年,英法兩國開始了裝甲艦的建造後,日本也於1869年的正式擁有甲鐵號裝甲艦,隨著清朝北洋艦隊的開始建設,國力有限的日本也開始琢磨如何對付這個強大的對手。
-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敗給日本聯合艦隊?與此人相關
為什麼會輸得如此離譜?。當時的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裝備25艘戰艦,全部購自英國和德國。其質量超過日本。它擁有7艘戰艦,總噸位2.7萬噸,共有4000名官兵。而日本2000多艘,噸位1.7萬噸的軍艦隻有5艘。至於他們為什麼會輸,這些都是主要原因。
-
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為何任由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也不發兵來救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自那以後,日本喪失了對天朝的敬畏,讓我國在近代遭受壓迫和摧殘。但清朝時期,除北洋水師外,還有南洋、福建水師。甲午戰爭十多年前,福建水師遭法軍偷襲,全軍覆沒。但南洋水師仍有戰鬥力,而且南洋水師的綜合實力也僅次於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爆發之時,南洋水師若與北洋水師聯合作戰,則有可能逆轉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