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歷史如果說,別忘了點讚評論哦!)
1894年9月17日,中國和日本在黃海大東溝海域爆發甲午海戰,該次海戰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導致清政府被迫籤訂《中日馬關條約》。
甲午海戰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那麼,如果北洋水師勝利,日本聯合艦隊遭受重創,世界又該怎樣呢?
首先,北洋水師要想贏,必須改變現有戰略,不再依靠大炮巨艦主義,因為這樣跟日本硬碰硬完全贏不了。日本當時的水上主力艦在數量、火力、噸位、速度上都比北洋水師厲害一大截。只有依託當時的新式武器——魚雷。
北洋水師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購買製造魚雷快艇,體積越小越好,數量越多越好,速度越快越好。這樣組成的魚雷快艇戰鬥群具有極高的機動性,能快速躲避日艦火力抵近開火,只要命中兩三發魚雷,日本的一艘軍艦就能報銷。發揮「空潛快」中的「快」的優勢。
在戰爭中,北洋水師現有主力艦應在魚雷艇後進行擾亂性炮擊並釋放煙霧彈,還可以分出一支艦隊從側翼佯攻,掩護魚雷艇。魚雷艇必須發揚敢死精神,能抵多近抵多近,發射完魚雷就跑。
那麼,當日本戰敗後,中國的未來是否會更加寬廣呢?
當然不會,反而更窄。
正是因為北樣水師的覆滅,維新派們才真正意識到,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不是簡單的科技差距,而是制度差距。中國的革命志士才真正覺醒,開始了反對帝制,追求民主的偉大鬥爭。
清朝的覆滅是板上釘釘的事。
如果北洋水師勝利,那麼保皇派將會有更大的話語權。清朝也將更晚覆滅。
對中國來說,一直保留帝制可不是什麼好事。
(感謝大家觀看本期文章,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