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不打香波樂團在第十三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之第十三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十大歌手大賽決賽中勇奪一等獎。
「緣分讓我們相遇亂世以外,命運卻要我們危難中相愛,也許未來遙遠在光年之外,我願守候未知裡為你等待。」在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大學生活動中心,時常會響起這樣一段美妙的歌聲,雖然曲調、歌詞都是人們熟悉的《光年之外》,但仔細聽一聽,卻發現有些不同——它是由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演繹。
2018年8月,出於對阿卡貝拉的共同熱愛,中山學院10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在校學生正式組成了不打香波人聲樂團,他們致力於用人聲演繹各種曲風的歌曲,融合當下流行音樂及電子音樂元素。成立至今,這個樂團多次參加校內外演出及比賽,還曾獲得第十三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之第十三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十大歌手大賽決賽一等獎。近期,記者對樂團核心成員進行採訪,了解了他們與阿卡貝拉之間的故事。
《光年之外》勇奪樂團「首金」
今年大三的羅聖澤擔任不打香波人聲樂團的隊長,他向記者講述了樂團名字的由來。「不打香波就是no shampoo,不用一點兒洗髮劑,散發純天然的魅力,寓意返璞歸真。因為樂團主要演唱阿卡貝拉音樂。這是一種不用任何樂器,靠人聲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方式。」
其實,羅聖澤本人所學的專業和音樂沒有太大關係,但他自小就對音樂充滿興趣,大一時他就加入了校合唱聲樂隊。大一下學期,又隨師兄師姐參加了中山市第一屆校園阿卡貝拉音樂節比賽。他由此發現,純人聲居然也能演繹出這麼飽滿的音樂。
2018年8月成立樂團之前,羅聖澤和師姐宿耀文花了三個月時間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情,他們憑著已有的聲樂知識,一點一點地把《光年之外》阿卡貝拉歌譜「摳」了出來。「所有阿卡貝拉的譜子都很難找,更別說是中文的。」羅聖澤對《光年之外》情有獨鍾,為此,他和師姐將一小段音樂反覆聽上了幾十遍。這首歌曲後來也作為樂團參賽曲目之一,贏得了第十三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之第十三屆廣東大中專學生校園十大歌手大賽決賽一等獎。
「人聲就是最好的樂器」
不打香波人聲樂團共分7個聲部,包括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以及人聲打擊樂。要將這麼多聲音完美融合,需要樂團成員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反覆的練習和糾錯。
宿耀文和何泳嵐都屬於樂團的女低聲部,她們說:「人聲就是最好的樂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人聲樂器演奏和諧。」宿耀文說。「成員之間要相互學習,相互磨合,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才能形成一種默契感。」何泳嵐說。
在樂團成立初期,樂團經常會遇到音色和諧的難題。一開始他們有些崩潰,自覺個人獨唱都挺不錯,為何配合出來的效果會不盡人意?通過積極向老師和同行學習,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排練,他們逐步提升,逐漸壯大,現已能夠熟練演繹出12首阿卡貝拉曲目。成員們希望,今後能推出一些原創作品,將阿卡貝拉發揚光大。
李鑫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