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吃橘子的季節,無論是馬路邊,還是超市裡,都擺滿了讓人眼花繚亂的橘子。但是儘管這種水果非常的日常,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味中藥,並且它全身每一個「部位」,都有藥理作用。
一、1個橘子=5種中藥,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療效
關於橘子的妙用,很多人都只知道橘皮曬乾了可以用來煲湯,也知道陳皮是用橘皮製作而成,卻不知道原來橘絡、橘核也有藥用價值。
1、橘皮:清新口氣
很多人吃橘子剝皮之後,隨手就把橘皮扔了,殊不知,橘皮也有妙用。新鮮的橘子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味道清香,有口臭的病人咀嚼新鮮的橘皮,以此來清新口氣。除此之外,暈車的時候聞橘子皮,還可以緩解暈車症狀。將新鮮的橘子皮放入冰箱,還可以清除異味。
2、陳皮:健脾開胃,幫助消化
陳皮就是曬乾的橘子皮,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化痰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陳皮的用處很多,可以幹吃,可以泡水喝,煲湯或煮粥的時候也可以適量放入陳皮,起到健脾開胃的作用。
3、橘絡:保護血管
橘絡不好吃,但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橘絡就是橘子瓣表層的白色絲狀物,吃起來有點苦味,但是卻能夠好糊血管。橘絡中含有一種叫蘆丁的營養素,這是一種天然的黃體酮,它可以保持血管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腦溢血的發生[1]。
除此之外,橘絡味苦,可以解胃熱。所以吃橘子的同時,不要撕掉橘瓣上的橘絡,這樣可以預防吃橘子上火。此外,橘絡可以活血,促進血液流動,預防心血管疾病。橘絡還可以化痰消炎,治療哮喘和氣管炎。
4、橘核:緩解痛經
橘核就是橘子的種子,也是一味中藥,橘子成熟後收集橘核,洗淨,曬乾,去除雜質,最後搗碎,用水煎服,既能調理氣血,也能消腫散毒,適用於疝氣、痛經、腰痛、睪丸脹痛、乳房脹痛等症。
5、橘肉:生津止渴
橘肉含有豐富的水分,可以生津止渴,而且橘肉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不僅可以開胃理氣,還有助於降血壓、血脂、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1]。
二、為什麼橘皮泡水用陳不用鮮?橘子皮曬乾就能成陳皮?
俗話說,「百年陳皮,千年人參」,陳皮是上好的香料和藥材,橘皮只有曬3年以上的才能稱為陳皮,陳皮放置的時間越久,藥效越強。
很多人以為橘子皮曬乾就是陳皮,因而習慣用曬乾的橘皮泡水喝,然而卻很難得到跟陳皮泡水一樣的功效。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鞏宏斌表示,用自己曬乾的橘皮泡水喝,雖然同樣有理氣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但是藥效卻和真正的陳皮相差巨大。
製作陳皮,需要將新鮮的成熟的橘皮在太陽底下風乾,然後放入密封裝置存放60-150天,在這個過程中,橘皮會慢慢軟化,然後取出風乾,再放到太陽底下曬乾,最後密封存放。一般來說,陳皮放置第二年揮髮油量減少,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增加,藥用價值體現出來了,才可以使用。
也有人喜歡用新鮮的橘子皮泡水喝,新鮮的橘子皮中揮髮油含量較高,不但沒有保健功效,還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胃脹、胃痛。所以要用陳皮泡水喝,儘量不用新鮮的橘皮和自己曬乾的橘皮泡水喝,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
三、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1個妙招,讓你吃橘子不上火
橘子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吃多了容易上火。因為橘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果酸,會刺激牙齦和腸胃,吃多了會口乾舌燥。當大量的熱量無法及時轉化代謝的時候,就會造成體內熱量過多,引起機體功能紊亂,出現喉嚨腫痛、牙齦出血、咳嗽痰多、大便乾結等上火症狀。
那麼,橘子怎麼吃才不會上火呢?
為了避免上火,可以取溫度在40℃-50℃的溫水,放入新鮮的橘子浸泡1分鐘左右,然後取出橘子擦乾,再放入微波爐中熱1-2分鐘,最後取出放涼食用。在溫水浸泡和加熱的過程中,橘子皮中的揮髮油、維生素C、橙皮苷等物質,就可以滲透到橘肉中,既不會影響口感和造成營養流失,吃了就不會上火。
橘子全身是寶,你知道怎麼吃橘子了嗎?秋冬季節正是橘子上市的季節,雖然橘子好吃,但也不宜多吃哦!#橘子#
參考資料:[1]《藥食同源:一個橘子=五味「藥」》.人民網-生命時報 .2017-10-16[2]《橘子皮曬乾就是陳皮?》.京華時報. 2016-03-16[3]《一個橘子5味藥!怕上火?這樣吃才對》.人民網. 2019-10-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