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縣高新區「三個著力」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今年以來,景縣高新區以打造創新型高新區為目標,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努力在「高」和「新」上做文章,打造名副其實的「高新區」,全面提升高新區發展能級和水平,強力推動高新區高速度、高質量發展。

   著力加強創新主體培育。該縣持續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服務培育力度,今年申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52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科技小巨人企業5家。組織實施了以億鑫、通用、捷聯公司承建,河北省科學院機電一體化中試基地為依託的「河北省智慧燈杆產業技術研究院」培育工作。澤邦公司進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海偉、宇通、華通、恆安泰4家企業入選「河北省行業龍頭領軍型企業」,海偉集團入選「河北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園區的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持續迸發。

   著力加強創新平臺建設。該縣圍繞「3+4」產業發展體系,積極承接京津高新技術、科研成果等創新資源到高新區孵化轉化,加大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建設,先後建成了省塔桅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省鐵塔產業技術研究院、省橡塑製品研究院、省柔性複合連續管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塔桅檢測中心、全國貨叉檢測中心、國家級橡塑產品檢測中心、國家超級電容材料研發中心以及恆安泰院士工作站、億鑫院士工作站、海偉外地專家工作站、西伯力博士站等「一委三院四站十中心兩聯盟」的科技服務平臺。今年申報高科、藍天、海偉、景渤、本源省級技術創新中心5家,申報環球公司省級「傳輸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以縣高新區為依託,景縣被認定為河北省創新型試點縣。

   著力加強科技創新投入。他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認真落實科技創新五年行動計劃和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縣政府謀劃設立了1200萬元的科技專項資金,帶動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引導和扶持華特、瑞郎德、通用、捷聯等企業,加強與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研發機構,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通產業鏈、技術鏈、價值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支持重點企業在京津滬深等地建立各類研發機構50餘家,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40餘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技術協作關係,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420人,有20所高校在高新區建立了科研基地,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

(責任編輯:宋雅靜)

相關焦點

  • 著力穩定經濟增長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深化改革開放創新 衡水推動高...
    「企業之所以能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得益於高新區『工業醫院』專家們的『精準施治』。」曹佚深有感觸地說。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更加緊迫。但科技人才的匱乏,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也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 科技創新專板吹響「號角」 資本市場助力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發展
    在政策利好下科技型企業增強科技「硬核」能力的同時也在加快借力資本市場實現多元融資的步伐12月7日下午,由珠海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廣東股權交易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中心聯合主辦,珠海高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珠海高新文創投資有限公司協辦的「資本市場助力科技企業發展
  • 大足高新區: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
    「一家企業只有保持創新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公司副總裁楊光一邊向大家介紹車間操作流程,一邊說起企業的發展理念。近年來,藉助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和大足區企業技術中心平臺,公司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積木電梯」。「積木電梯」主要用於舊樓改造和舊樓加裝。以往,由於老舊小區沒有安裝電梯,居民的出行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 2020河北景縣·深圳(珠三角)招商推介洽談會成功舉辦
    景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瞻就景縣投資環境進行推介說明景縣是一個鼓勵創新、注重質量的城市。景縣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緊緊圍繞製造業發展和戰略性需求導向,每年都拿出資金,鼓勵支持企業上項目、搞研發、促創新。
  • 欠發達地區如何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
    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作為科技管理部門,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這既是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提升綜合國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緊迫需要。我們必須以更大的自覺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步伐,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和未來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之翼——寫在韶關高新區科技產業...
    ,韶關高新區「三地六大板塊」近20萬平方米科創新孵化載體全新發布,全面釋放科創機遇,吹響我市全力加快綠色新興產業發展的「集結號」。而這背後,則是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產業發展、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三地六大板塊」 推動高質量發展將韶關綜合客運樞紐塔樓、裙樓等轉為產業園;將莞韶大廈行政功能全部遷出轉為孵化器,騰出最優的地段、最好的場地作為科創空間;韶關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隆冬時節,走進韶關高新區,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全力推進創新創業的景象。
  • 王志剛《黨建》撰文: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按照「四個面向」戰略方向,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時代科技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一、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
  • 優化載體平臺 厚植雙創土壤 常熟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
    今年是常熟高新區升級國家高新區五周年。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核心區,高新區近年來科技創新成果紛呈。從科技鎮長團發源、國家大科園成立,到校地合作開花結果、大院大所相繼落戶,再到創新生態日臻完善,新經濟新產業加速迭代,常熟高新區創新要素不斷集聚,創新「高峰」帶動產業「高原」。  創新是發展的源頭活水。
  • 加速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 科學城這樣打造區域創新和對外開放高地
    「它名為矽光實驗室,是全國首個能夠實現矽基光電子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的實驗室。」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矽光中心總監馮俊波說,預計在今年10月,這個實驗室將搬遷擴大,屆時CUMEC公司的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測試能力將進一步擴大。這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
  • 聚焦「四個面向」,著力加強科技創新生態建設
    加強科技創新生態建設,激發人才的創造力、增強創新鏈條的協同力、強化公平競爭的驅動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強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推動我國科技創新更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  著力加強科技創新生態建設,要更加突出「人才是第一資源」。
  • 在瀋陽高新區感受「科技讓生活更加美好」
    「黑科技」。俯瞰瀋陽高新區。 瀋陽高新區供圖 據介紹,瀋陽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是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瀋陽片區核心區、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東北首批國家級區域雙創示範基地。重點發展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體育休閒產業四大主導產業,建成機器人、數字醫療設備、IC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生物醫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一批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出東軟集團、新松機器人、芯源微電子、拓荊科技、成大生物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瀋陽高新區企業生產車間內。
  • 衡水高新區紮實推進「三創四建」工作記事
    今年以來,衡水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開展好「三創四建」活動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高標準、嚴要求,強化組織推動,抓好創新提升,實施重點攻堅,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深入開展,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
  • 主官訪談|高新區:全面深化改革 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創新型特色園區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作為昆明市的經濟增長極和產業支撐點,昆明高新區將緊扣全會部署,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踐行「經濟建設主戰場、產業發展主力軍、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定位,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強化創新驅動,培育新發展動能;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新發展動力,力爭將昆明高新區全面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創新型特色園區,為奮力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貢獻高新力量!
  • 鄭州高新區召開推廣精益管理加快智能化改造動員大會
    12月15日,鄭州高新區推廣精益管理加快智能化改造動員大會在鄭州高新區智慧城市實驗場召開。來自省、市發改、科技、工信和市場監管部門的領導,轄區上市企業、種子獨角獸企業、瞪羚和潛在瞪羚企業等100多家企業的高管齊聚一堂,共同學習探討精益管理和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提升全區企業精益管理和智能製造水平,通過精益管理和智能製造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賦能。
  • 西安:科技成為創新發展強大支撐
    今年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陝西28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在全省20個獲獎通用項目中,西安獨佔19項。 3月9日,科技部正式批覆支持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 創新科技魅力之城 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開區走進虹橋高鐵站
    創新科技魅力之城 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開區走進虹橋高鐵站 在科技創新、民生配套、文化復興、 全域旅遊等方面的成果, 清新亮麗的展廳和滸墅關科技發展的現代化程度 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欣賞。
  • 主動服務創新管理 加快高新區項目建設復工進度
    創新管理 建立疫情防控期間復工管理可視化標準  為加快推進防疫期間高新區項目復工建設進度,縮短從遞交資料到審核通過的寶貴時間,高新區城市管理局結合日常工作實際,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以最直觀的圖文結合方式,針對「防疫期間」土方、拆遷工地復工管理標準制定了可視化流程規範,以二維碼的形式推送至各鎮(街)大隊,高新區各復工土方、拆遷工地,確保土方、拆遷工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儘快審核順利復工。
  • 喜聞足音更鏗鏘——湘潭高新區2019年高質量發展紀實
    「高」「新」是湘潭高新區發展最鮮明的底色。該區出臺《鼓勵科技創新實施辦法》等文件,從股權融資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創新創業者支持。同時,試行企業集群註冊登記,降低中小微企業創業門檻,2019年實現集中註冊企業283戶、中小微企業註冊731戶。湘潭高新區還建成了國家、省、市三級眾創空間各2個,聚集創業團隊60個、創業企業280家。
  • 福州高新區:立創新為根之魂 走高質量發展路
    (三)產業布局科學合理,高質量發展邁大步  在產業規劃上堅持將高新區打造成科技創新型、資源集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新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目前海西園和「兩園」已成功吸引了星網銳捷、中科曙光、兆元光電、中海創等一批領軍企業項目匯聚園區,並聚集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汽集團研發中心、戴姆勒研發中心等一批優秀創新資源,發揮企業自主創新主體作用,為高新區「二次創業」奠定了良好的開端。以「聯合創新、孵化創新」為重點,加強與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打造科技平臺,大力提升聯合創新能力。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為平臺,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 合肥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量子創新指數(2020)》今日發布
    「量子指數」共包括創新驅動力、變革引領力、融合發展力、國際影響力、科技支撐力共5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51個三級指標,通過指數的測算與分析,持續跟進和展現園區發展動態。指數顯示,2015-2019年,量子創新總指數持續增長,2019年達到121.97,同比增長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