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昨晚被我熬夜到1點半看完了,在這說下個人觀後感,從書的開始描繪出的魯濱孫是一個有夢想、血氣方剛、不知人間疾苦的熱血少年,和絕大多數數人是能夠對照上的,他當時處於一個叛逆的年齡段,父母不斷勸告別去做的事情,往往都是得到反的效果。可是也許也正是他叛逆出海所經歷的種種,使得他成長、收穫才能讓他在孤島上能存活下來。當然如果他都不出海也就不可能到孤島了,文章的最後說他因為被困孤島的經歷,不出海,而改為走陸路,但是還是遇到了其它的危險。可見有些東西真的是註定了,用佛家的說法是「命中注定該有一劫」。當然最後的結尾,魯濱孫還是出海了,回到了曾經的孤島看望,而且沒遇到危險。
再說魯濱孫流落孤島,一待就是二十幾年,從開始的迷茫、痛苦,到中間的接受、平靜,再到最後的努力去追求離開,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魯濱孫能在孤島存活下去,總結來說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物質上的,孤島所處地理位置事宜,使得島上各種食物充足、且沒有大型動物威脅到人;然後是心靈上的,一個人如果在平時,心靈沒寄託,可能看不出什麼,但是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一個心靈的寄託對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魯濱孫能在孤島存活,那艘遇難的大船,給他提供的物資也是至關重要的,包括手槍、火藥、斧頭、麵包、水等等物品,可以說在他初期給了極大的幫助,幫助他在島上捕獵、修建草屋等,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當然也是要歸功於魯濱孫本人能夠迅速的從迷茫中醒來,認清現狀也有關係。如果不是他早早的把船上物資儘可能快的運到島上,等船徹底被毀時,他已經基本完成全部物資的搬運,他有這種覺悟,而且是在經歷過海難後,發覺自己被困孤島,也是難能可貴的。魯濱孫在島上的種種經歷我不描述,但是從他的經歷中,我看到了很多,也懂了很多,如果位置互換,我得承認我做不到他那樣,甚至我都活不了二十年之久,不是貶低自己,抬高他,僅僅只是就事論事,認清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