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阿諾
2013年,《新世界》橫空出世,成為韓國犯罪類型片的扛鼎之作。
豆瓣上,有25萬觀眾為它打出了8.8的高分,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80位。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港產犯罪片的熟悉元素:酣暢淋漓的打戲、扣人心弦的兄弟情,以及老戲骨齊聚一堂的高水準發揮……
導演樸勳政曾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在創作期間,受到了《無間道》的啟發與影響。
正因如此,所以這部電影,又被稱為「韓版《無間道》」。
電影裡,李子成(李政宰 飾)是一名警方安插在黑社會裡的中層幹部。他與丁青(黃政民 飾)是一對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丁青雖然知道李子成是警方臥底,但卻並沒有對他下手,而是在臨死前囑咐他:「心要狠一點,那樣才能活下去。」
與《無間道》相比,《新世界》加入了很多本土化的個性發揮。
它摒棄了「黑白臥底」的劇情設定,將正邪對峙的張力,全都聚焦在李子成一個人身上,讓角色變得更複雜、更有內勁兒。
此外,它還兼具韓國犯罪片的暗黑內核,對現實予以了辛辣大膽的影射與抨擊。
而片中那句「瘦巴巴的老爺們兒,一起走啊」的臺詞,也成了對bromance(哥倆好)情誼的完美詮釋。
如今,時隔7年之久,片中那兩個「瘦巴巴的老爺們兒」,又一起合作了一部新片。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是兄弟,而是對手。
不賣關子,這部電影正是最近火爆韓國的《從邪惡中拯救我》。
前不久,《釜山行2》在韓國上映,雖然IP強大,但口碑撲街,所以票房最終沒能火起來。反倒是《從邪惡中拯救我》後來者居上,以黑馬之姿拔得頭籌。
8月5日上映後,它橫掃疫情陰霾,成為了韓國院線復工後最賣座的電影,不但蟬聯單日票房冠軍20多天,而且觀影人次還逼近500萬大關。
豆瓣上,隨著觀影人數的不斷上漲,它的評分從剛開始的8.1一路跌到了7.4。雖然評分後期可能還會下滑,但作為一部商業爽片來說,它還是對得起觀眾為它付出的期待的。
要知道,上一次看這種韓式動作爽片,還要追溯到去年上映的《惡人傳》呢!
本片導演洪元燦,被視作是韓國最有潛力的新人導演之一。
編劇出身的他,曾師從羅泓軫,參與了《追擊者》(2008年)和《黃海》(2010)的劇本創作。
早在2015年,他就憑導演處女作《辦公室》,入圍坎城午夜展映單元、斬獲金攝影機獎。
黃政民和洪元燦
和《追擊者》一樣,《從邪惡中拯救我》也是一部圍繞「追擊」展開的電影。
電影裡,洪元燦一共設定了兩條「追擊」主線。
一條是男主仁南的尋女線,一條是雷的替兄復仇線。
綁架仁南女兒的泰國黑幫,和仁南、雷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互相對抗、互相制約的「三角關係」,為影片帶來了此起彼伏的矛盾衝突。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人物關係也相對簡單,沒有情節反轉,也沒有人物厚度,就連現實意義也都泛善可陳。
片中所有亮點,幾乎都集中在動作方面,看上去不但場景火爆,而且緊張刺激,生猛情節一個接一個。
男主仁南(黃政民 飾),曾經是韓國國情局安插在海外的特工,專門負責暗殺任務。
項目曝光後,組織被迫解散,而作為散兵遊勇的仁南,也就此成為亡命天涯的冷酷殺手。
影片一開始,就圍繞仁南展開了一段暗殺橋段。這場暗殺,是仁南接到的最後一項任務,其目標人物是日本人宮川。幹完這單任務,他便可退隱江湖,找個地方頤養天年。
仁南憑著乾淨利落的身手,很快便完成了任務。然而,任務完成後,由此引發的恩怨,卻並未就此了結。
宮川有個名叫雷的弟弟,此人性格暴虐、嗜血如命,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江湖人稱「屠夫」。
為了替兄報仇,雷對仁南展開了窮兇極惡的絕命追殺。
與此同時,仁南還遇到了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前女友在泰國遭人殺害,他素昧謀面的小女兒被人綁架,現在生死未卜。於是,為了救贖自己,仁南趕赴泰國,踏上了復仇尋女的艱難之旅。
此間,他需要一邊躲避雷對他發起絕命追殺,一邊與綁架女兒的泰國勢力展開周旋。
該片的英文片名,名叫「Deliver Us From Evil」,是馬太福音的主禱文,有救贖心靈之意。
所以透過片名,我們不難發現,《從邪惡中拯救我》真正想講述的,其實是一個浪子回頭、自我救贖的故事。
仁南從黑社會手中救下了女兒,而女兒也反哺仁南,讓他有了活下去的渴望:「只有在和宥敏(女兒)在一起的時候,才想要好好地活下去。」
與此同時,在追殺過程中,仁南還變相地拯救了雷,讓雷開始反思自己——他發現,所謂的「為兄報仇」,其實只是一個幌子。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心安理得地大開殺戒。
除兩位男主之外,片中還有一個角色,同樣非常惹人注目——尤美(樸正民 飾)。
來到泰國之後,仁南僱傭了假變性人尤美來充當自己的翻譯兼導遊。
尤美是一名來自韓國的假變性人,受生活所迫,她在泰國做起了人妖。工作之外,尤美同樣也是一位父親,但受外形所限,他一直沒有勇氣回到孩子身邊。
雖然樸正民外形與變性人相去甚遠,但他卻將尤美這個角色演繹地非常成功。
不管是放電時的嫵媚還是遭遇恐嚇時的驚惶,都被他拿捏得恰到好處。
而且,對「陽盛陰衰」的韓國電影來說,類似尤美這樣的LGBT角色,在電影裡向來都是比較少見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角色光是出現,便已意義深遠。
更何況,導演洪元燦還十分大膽地在尤美身上,投放了多種表達:「自我認同」、「異鄉人情懷」、「性少數者訴求」等等。
和《新世界》一樣,《從邪惡中拯救我》也喜歡用白衣來表現角色本身的張揚。
《新世界》裡,丁青是更張揚的那一個,所以他一出場就身著白西服,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
到了《從邪惡中拯救我》,兩位主角則位置互換,讓雷成為更張揚的那一個。
而無獨有偶,雷一出場,穿的剛好也是白外套。
這在某種程度上,讓該片與《新世界》達成了一種致敬或互文。
更有意思的是,與《新世界》相比,兩位男主的視角也有了全方位的調轉。
如果說《新世界》的題眼,主要在李子成(李政宰)身上;那《從邪惡中拯救我》的題眼,則主要在仁南(黃政民)身上。
仁南從殺手過渡到父親,帶出了豐富的人物層次,更具有人物弧光。
與仁南相比,雷就顯得單薄了許多。
這個角色的功能性,要遠遠地大於他的塑造性。他沒有角色弧光,沒有性格轉折,大多數時候,他都只是窮兇極惡地為推進劇情而存在。
坦白說,作為犯罪片來看,《從邪惡中拯救我》做的並不出色。很多情節,都早已屢見不鮮。
光是販賣人體器官的黑社會設定,早前就曾在《殺破狼·貪狼》、《中國城》等多部電影裡出現。
幕與幕之間不但沒有出現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文戲,而且略顯文藝的鏡頭敘事,還減緩了整部影片的節奏感。
不過,從商業片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卻依然稱得上成功。
片中出現的動作打戲,很多都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那場猛然出現的電梯戲,就讓人魂穿《新世界》,聯想到了「電梯戰神丁青」的名場面。
《從邪惡中拯救我》
《新世界》
仁南和雷第一次短兵相接上演的打鬥戲,同樣也極具看點。
冷兵器、衝撞、絞殺,各種花樣輪番上演,有貼身肉搏的驚險,也有拳拳到肉的痛感。
片尾,一場發生在賓館裡的狙殺戲,甚至在場景調度上,拍出了《老男孩》的質感。
總的來說,《從邪惡中拯救我》並不足以與《新世界》、《追擊者》等經典韓影相提並論,只能算是一部中規中矩的犯罪片。
要是單純尋求感官刺激,那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畢竟,作為一部犯罪動作片,它幾乎囊括了所有硬派電影的標配元素:雙雄對決、生死追逐、好勇鬥狠……拿來消遣解悶,絕對稱得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至於深度,我們還是不作深究為妙……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Ifeng電影。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