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是美國的物理學家——詹姆士貝德福德,這個並不是所謂的美國首富,他於1967年1月12日死亡,如今是否還被冷冬,暫時不清楚,沒有任何的報告。
但他是一位死後,並且在冷凍後冷藏以待將來復活的人,所以具體能多久復活,這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不過詹姆士貝德福德在1967年死亡之前,就捐獻了20萬美元,並且在洛杉磯建立了第一個人體冷凍實驗室。
而在他之後,也有類似於他想法的人,不斷地融入到這個圈子,所以有上百人處於這種冷藏狀態,當然如今有可能是近萬人了。與貝德福德一樣的,冷藏自己的遺體以待未來的樂觀態度,也就是等待覆活,如今暫時也沒有更多關於這個冷凍實驗室的問題,所以詹姆士.貝德福德能否復活,其實還是一個比較大的疑問。
冷凍技術的出現
人體冷凍是一門新興的科學,這相當於將人類的生命停止在某一個時段,然後將其復活再來延續,所以是通過體溫的變化對壽命產生影響,而在這個技術的提出,是科學家們在降低體溫的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來進行發展說明的。所以這種冷凍在美國是非常受歡迎的,特別是在美國的富人圈,富人可以選擇被埋在地裡或被凍起來直到人類發明了重生的技術。
而在冷凍過程之中,按照理論的情況來說,會將自己身體的各個器官冷凍起來,然後讓其不進行運行,實現停止的狀態,那麼人類就不會發生代謝過程,所以也就不會出現衰老的變化。從而建立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科學家們逐步就開始發展真正的實驗,但是進步不是很大,不然也不會屬於沒有消息的情況。
冷凍人體最關鍵的點在哪裡?
當然如今沒有實現,我們也只能按照科學的理論來說明。根據基礎性的物理和化學規律來講,在實驗的狀態之下,可以推導出長時間儲存動物細胞,通常需要-120℃,當然-196℃更好,在這樣的溫度之下,動物細胞的一切變化都將幾乎處於停歇的狀態,從而將其保存下來,但是也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存儲的過程之中,唯一的傷害來自於高能射線。
同時科學家們在研究凍結和復甦動物細胞時,存在一個極大的危險區域,如果能夠過了這個坎還能保證下一步,如果過不了這個坎,細胞就永遠復甦過來了。這個氣溫危險區域是在0~-60℃之間,這個溫度區域容易發生對細胞的損傷,所以如何度過這個危險溫區安全抵達-120℃,這是研究的一個重點,這個過程的實現比較難。
同時有部分的科學家提出,如果能夠快速的進行冷卻來實現這個過程,但是也發現是不可為的,例如:如果水在常壓下以每秒100萬度的速度冷卻,就可以形成低密度無定形冰,也即是玻璃化的冰。所以如果針對人也實現這樣的過程,那麼很可能會瞬間將細胞的「活力」完全給消滅掉,就算是最終解凍了,也無法實現我們所謂的「復活」,而是輕輕一觸碰,冷凍人估計就成為冰碴了。所以這兩個技術難關已經將人類的冷冬技術給「卡住」了。
超低溫冷凍人將來真的有望復活嗎?
從現有的技術情況來看,人類已經成功在動物身上得到了短暫的復活。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低溫生物學研究員保羅西格爾曾進行了真實的動物實驗,那就是將活著的倉鼠冷凍2小時後復活了,還進行了一隻小獵犬進行試驗。結果,他成功地也讓小獵犬復活過來。所以「冷冬技術」的實驗至少讓我們看到了在動物身上的希望。
但是對於人來說,如今還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實驗,並且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詹姆士.貝德福德還沒有進行「復活」的實驗過程,所以一切都存在未知數,同時儘管生物研究者實現了這個動物身上的實驗,但是在專家看來,人體冷凍只是一個新的商機,而非醫學。也就是說讓人復活過來只不過是一項「富人」的遊戲罷了,並且關於任何人的體冷凍能復活方面的報導都沒有一篇是出自科學期刊,也都沒有一篇報導被證明是真實的。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冷凍技術如今就是一些基礎性的研究,並沒有實際性的進行人類大規模實驗,並且已經凍了的人,也沒有真正地在實現解凍復活過程。雖然這項技術確實吸引著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極大興趣,但是實現真的是太難了,而如今的人體冷凍復甦技術,依然如數十年前一樣屬於科幻題材,究竟能不能實現,如今我們也只能將其看成一場「夢」,到底這個夢能不能成真就看未來的情況了,如今暫時是沒有任何說明解凍能夠復活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