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SARS、MERS等都與蝙蝠相關 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

2020-12-11 前瞻網

近年來最嚴重的一些病毒性疾病——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以及新出現的2019-nCoV病毒——都起源於蝙蝠,這並非巧合。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蝙蝠對病毒的強烈免疫反應可能會促使病毒更快地複製,因此當它們跳到免疫系統正常的哺乳動物身上時,比如人類,病毒就會造成致命的破壞。

一些蝙蝠——包括那些被認為是人類感染源的蝙蝠——已經被證明是免疫系統的宿主,這些免疫系統永遠準備著對病毒進行防禦。這些蝙蝠體內的病毒感染會導致迅速的反應,將病毒隔離在細胞外。雖然這可能會保護蝙蝠不受高病毒載量的感染,但它會促使這些病毒在宿主體內更快地繁殖,然後才能進行防禦。

這使得蝙蝠成為快速繁殖和高度傳播病毒的獨特宿主。雖然蝙蝠可以耐受這些病毒,但當這些蝙蝠病毒進入缺乏快速反應免疫系統的動物體內時,病毒會迅速擊垮它們的新宿主,導致高致死率。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研究員卡拉·布魯克(Cara Brook)說:「一些蝙蝠能夠產生這種強大的抗病毒反應,但也能與抗炎症反應相平衡。」「如果嘗試同樣的抗病毒策略,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產生廣泛的炎症。但蝙蝠似乎特別適合於避免免疫病理的威脅。」

研究人員指出,破壞蝙蝠的棲息地似乎會給它們帶來壓力,使它們在唾液、尿液和糞便中釋放出更多的病毒,從而感染其他動物。

布魯克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資助的蝙蝠監測項目中工作,該項目目前正在馬達加斯加、孟加拉國、加納和澳大利亞開展。這項名為Bat One Health的項目探索了蝙蝠棲息地的喪失與蝙蝠病毒蔓延至其他動物和人類之間的聯繫。

疾病生態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學教授邁克·博茨(Mike Boots)說:「歸根結底,蝙蝠在宿主病毒方面可能很特別。」「很多病毒來自蝙蝠,這不是隨機的。蝙蝠與我們的親緣關係並不密切,所以我們不會看到它們會攜帶很多人類病毒。但這項研究證明了蝙蝠的免疫系統是如何驅動毒性克服這一問題的。」

布魯克、博茨和他們的同事的這項新研究本月發表在《eLife》雜誌上。

博茨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同事韋恩·蓋茨(Wayne Getz)等23位中美合作作者上周在《生態健康》(EcoHealth)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主張加強關注疾病生態學和新發感染的美中科學家之間的合作。

精力充沛的飛行可以延長壽命,也許還能提高病毒的耐受性

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在飛行中會將新陳代謝率提高到與奔跑中體型相似的嚙齒類動物相同的水平。

通常,劇烈的體力活動和高代謝率會導致較高的組織損傷,這是由於活性分子(主要是自由基)的積累。但為了使飛行成為可能,蝙蝠似乎已經發展出一種生理機制來有效地清除這些有害分子。

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有效地清除任何炎症產生的有害分子,這或許可以解釋蝙蝠獨特的長壽。與心率和新陳代謝較慢的大型動物相比,心率和新陳代謝較快的小型動物通常壽命較短,這可能是因為新陳代謝較快會產生更具破壞性的自由基。但蝙蝠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的壽命比同體型的其他哺乳動物長得多:有些蝙蝠可以活40年,而同樣體型的齧齒動物可能就活2年。

這種對炎症的快速抑制可能還有另一個好處:抑制抗病毒免疫反應相關的炎症。許多蝙蝠免疫系統的一個關鍵技巧是一觸即發地釋放一種叫做幹擾素的信號分子,它告訴其他細胞在病毒入侵前「做好戰鬥準備」。

布魯克很好奇蝙蝠快速的免疫反應是如何影響它們宿主病毒的進化的,所以她在兩隻蝙蝠和一隻猴子(作為對照)的細胞上做了實驗。埃及果蝠(Rousettus aegyptiacus)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它需要在轉錄幹擾素-阿爾法基因之前進行直接的病毒攻擊,從而使體內充斥著幹擾素。這種方法比澳大利亞黑狐(翼狐)的速度稍慢,後者是亨德拉病毒的儲藏庫,利用轉錄的幹擾素-阿爾法RNA對抗病毒感染,並準備轉化為蛋白質。而非洲綠猴(Vero)細胞系完全不產生幹擾素。

當受到模仿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的挑戰時,這些細胞系的不同反應是驚人的。綠猴細胞系很快被病毒擊垮並殺死,但由於幹擾素的早期預警,部分果蝠細胞成功地將自己與病毒隔離開來。

在澳大利亞黑狐細胞中,免疫反應更為成功,病毒感染的速度大大慢於果蝠細胞系。此外,這些蝙蝠幹擾素的反應似乎使感染持續更長時間。

想想細胞單層上的病毒,就像森林裡燃燒的火焰。一些社區——細胞——有應急毛毯,火在不傷害他們的情況下衝過,但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森林中仍然有悶燒著的煤——還有一些病毒細胞。」布魯克說。存活下來的細胞群可以繁殖,為病毒提供新的攻擊目標,並在蝙蝠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形成潛伏性感染。

布魯克和博茨創建了一個簡單的蝙蝠免疫系統模型,在電腦上重現了他們的實驗。

布魯克說:「這表明,擁有一個真正強大的幹擾素系統將有助於這些病毒在宿主體內存活。」「當你有更高的免疫反應時,你就會得到這些免受感染的細胞,所以病毒實際上可以提高其複製速度,而不會對宿主造成損害。但當病毒擴散到人類身上時,我們就沒有這種抗病毒機制了,我們可能會經歷很多病理過程。」

研究人員注意到,許多蝙蝠病毒通過動物媒介傳染給人類。非典通過亞洲麝香貓傳染給人類; MERS通過駱駝傳播;伊波拉病毒通過大猩猩和黑猩猩傳播;尼帕病毒通過豬;亨德拉病毒通過馬以及馬爾堡通過非洲綠猴。儘管如此,這些病毒在最後一次進入人體時仍然具有極高的毒性和致命性。

布魯克和博茨正在設計一個更正式的蝙蝠疾病進化模型,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毒對其他動物和人類的擴散。

布魯克說:「為了能夠預測感染的出現、傳播和傳染,了解感染的發展軌跡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來源:https://phys.org/news/2020-02-coronavirus-outbreak-viruses-deadly.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蝙蝠攜帶病毒能導致 SARS、MERS、伊波拉,自己卻不生病?
    蝙蝠是 SARS、MERS(中東呼吸窘迫症候群)、伊波拉病毒、狂犬病病毒、馬爾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科學家研究發現,2003 年 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雲南的中華菊頭蝠。1 月 24 日,《柳葉刀》在線發表有關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結論中指出,2019-nCoV 很可能與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 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新冠病毒、SARS、Ebola絕非偶然!
    然而,大量證據已經表明,這些病毒的起源都與蝙蝠密切相關,科學家表示,這絕非巧合! ,在文中,研究人員通過對蝙蝠細胞進行培養後發現,它們能夠產生強烈的對病毒的免疫反應,從而使得病毒具有更強的毒性,也就是說,蝙蝠體內強大的免疫系統將這些病毒推向更高的毒性,使得它們對於人類而言更加致命!
  • 「超級病毒」為何總是源於蝙蝠?這些電影了解人類與致命病毒
    從導致SARS的非典病毒、博拉病毒再到豬病毒,再到最近的新型肺炎冠狀病毒,這些病毒存在一個共同點;它們都來源於蝙蝠。目前,人類已經在蝙蝠體內分離出超過80種病毒。蝙蝠為什麼會攜帶如此多的致命病毒?他們自身卻為何不會遭受病毒侵襲?從蝙蝠身上,我們又能學到那些抗擊病毒性疾病的策略?
  • 相似度96%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發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截圖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 (郭超凱)中國科學院官方微信「中科院之聲」24日發布消息稱,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
  • 蝙蝠體內超過80種病毒,為何自身不被感染
    在隨後的病毒研究中發現,導致SARS的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其自然宿主為蝙蝠中的菊頭蝠。 2016年10月底,就在距離首次發生SARS地點100多公裡遠的廣東清遠,研究人員在四個豬場發現乳豬急性腹瀉症,5日齡以下豬仔死亡率高達90%,截止到2017年5月,共造成24693頭乳豬死亡。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源於哪種動物?
    蝙蝠、水貂成候選?1月24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朱懷球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題為《深度學習算法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和感染性》的文章。基於深度學習算法開發的VHP(病毒宿主預測)方法,推測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水貂可能為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
  • 蝙蝠竟然是不能被消滅的病毒庫?那蝙蝠俠是怎樣避免病毒感染的?
    為什麼蝙蝠對生態圈那麼重要? 蝙蝠俠是怎樣不被病毒感染的? 01、蝙蝠的病毒庫裡都有啥? 蝙蝠是一個飛行的病毒庫。像2003年的sars病毒、非洲的伊波拉病毒、最常聽到的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相關病毒,其源頭宿主就是蝙蝠。
  • 疫情隔離日,為你誦讀:《我是一隻蝙蝠》讓蝙蝠告訴你新型冠狀病毒...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註定了不平靜的2020。對於宅在家裡被隔離的人們,痛定思痛,是不是應該好好思考好好反省,我們究竟做了什麼,將這個寄宿在蝙蝠身上上千年的病毒招惹進了人類的世界,將人類拖入災難的深淵?一篇蝙蝠的自述,深深震撼著人類久以麻木的神經,敲打著人類腦肥腸滿的身心。
  • 既然蝙蝠是「病毒庫」,為何不能捕殺?
    SARS的全稱為SARS冠狀病毒,俗名非典,這次折磨我們的病毒是新型冠狀病毒,升級了!非典是病毒,抗生素只能殺菌,級別不夠,用抗生素頂個屁用!2003年9月,經查SARS病毒與貓科動物果子狸有關。理由為:在廣州增槎野生動物市場,果子狸SARS冠狀病毒呈陽性,概率達到78%。於是,五天之內,1萬多隻果子狸升天了……有專家質疑:既然果子狸攜帶SARS病毒,人們吃果子狸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何非要等到2003年才爆發?
  • 中科院最新研究再次將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指向蝙蝠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邱晨輝)又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
  • 又是蝙蝠?冠狀病毒是怎麼從蝙蝠傳到人類的
    原創 京虎子 虎老師說根據現有的證據,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蝙蝠。又是蝙蝠除去新型冠狀病毒外,其餘6種人類冠狀病毒有半數與蝙蝠病毒同源,包括NL63、SARS-CoV和MERS-CoV,也就是說,危重的冠狀病毒都來自蝙蝠病毒。除了冠狀病毒外,還有一些人類致病病毒來自或者可能來自蝙蝠,或者說當今之世,對人類來說最兇險的病毒,大多數是由蝙蝠傳播的。
  • 日本首度發現 蝙蝠糞便病毒基因近似新型冠狀病毒
    日本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從日本國內的蝙蝠糞便中,發現基因近似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是日本首度從國內野生動物上發現。這次發現的冠狀病毒並不會傳染給人類。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自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2020年1月10日公布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針對該病毒的傳染途徑、發病機制和宿主來源等,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爭相發表研究成果,但各方基於基因模型分析的結果相差甚遠,人們目前能確認的只是這種冠狀病毒來自各種可能的野生動物。「蝙蝠女俠」石正麗首先實驗證明這種病毒極可能來自蝙蝠。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算上這一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我們的印象裡,近幾十年來世界經歷了太多兇險的傳染病爆發事件。其實遠不止是中國人記憶中的「非典」,在1994年澳大利亞爆發過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爆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爆發了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
  • 夠科普:面對新型冠狀病毒 蝙蝠這次還會「說謊」?
    冠狀病毒顆粒結構  生活不易,健康最貴。最近的一個熱點話題——新型冠狀病毒(Coronavirus),攪和得生物圈不得安寧。今天就扒一扒蝙蝠、果子狸、駱駝……和新型冠狀病毒的「相愛相殺」。1967 年,Mclntosh 等人用胚氣管培養從感冒病人中分離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  SARS和MERS我們都不陌生。SARS傳播快,病情兇險,病死率高。自從2002年爆發以來,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造成全球5大洲30個國家感染,全球共有超過8000人感染,同時造成774人死亡,病死率接近 10%。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在很多時候,人類都以「地球的主人」自居,站於食物鏈的頂端,聲稱自身是主宰。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人類充其量只能在大陸某些區域內「橫行」,很多禁區依舊是他們不敢觸碰的,所以說「地球之主」的名號是名不符實。此次武漢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便是一個例子。病毒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若想儘快控制病毒瘟疫情況,那麼就必須儘快尋找到病毒的原始宿主,從它身上下手,研發疫苗和解藥。縱觀諸多病毒的原始宿主,蝙蝠是首當其衝的。
  • Nature爭議: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穿山甲還是蝙蝠?
    冠狀病毒來自穿山甲嗎?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000多隻野生動物的宏基因組樣本,發現食蟻獸穿山甲最有可能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官方媒體報導說:"他們發現從宏基因組中組裝的冠狀病毒株的序列與最近爆發的冠狀病毒感染人群的序列有99%相同。"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告訴新華社記者,儘管之前的研究發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蝙蝠,但蝙蝠是冬眠動物,因此不太可能是它們引起了目前的疫情。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許多醫護人員與科研人員針對病毒的溯源、入侵機制以及治療與檢測等展開了深入研究。2020年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本平臺上發表論文,率先揭示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