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自動駕駛離我們有多遠?
2000年自動駕駛依然停留在概念階段。
2010年,谷歌開始了密集的無人駕駛測試。
2020年的今天,大多數企業給出的時間節點是2025年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然後逐步推進至私有乘用車。
自動駕駛離我們真的沒你想像的那麼遠。
美國車企由於近水樓臺,和大量科技公司接觸密切。時至今日,矽谷逐漸形成了「無人駕駛」五大家族,也就是五家業界領先的公司,從無人駕駛完成度排序大致是:Waymo、Cruise、Argo AI、Aurora和Zoox。
之所以大家沒有意識到,ADAS/AV如火如荼的趨勢,還是因為在政策和法規不明朗,技術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應用到市場上的技術迭代還是比較保守的。
而作為美國企業的GM(通用汽車),前兩日在上海舉辦了主題為「直達2030」的技術展望日,這是GM面對新四化戰爭的全球化戰略,作為除了北美市場外最重要的中國市場,接下來的10年會是通用在中國加注籌碼的決定性戰役。
01
上海-底特律,通用的未來十年聚焦中國市場
按常理,科技展望日活動應該在早晨開始,但這一次被安排在北京時間19:00。當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瑪麗•博拉(Mary Barra)女士在一樣打著「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的背景屏幕前出現時,底特律時間整好上午7:00。
從規格和內容來看,通用的全球化戰略中的「海外市場」,中國獨佔8分。「立足中國市場,服務中國用戶」無論在當晚的演講詞裡,還是從近年來通用汽車的一系列舉措來看,都是一以貫之的雙方共識。
這一次的科技展望日活動,以通用全球的高層和上汽通用、上汽集團高層的對話展開,所以也對外稱為「穹頂對話」,但顯然除了參與者的職級外,釋放的願景和理念也是企業的頂層邏輯。
02
通用眼中的的2030是什麼,如何「直達」?
遠在2030的100年前,通用在二戰前的最後一屆世博會上提出:未來的汽車,只需要幾個按鍵,在自動化高速公路系統內可以自動行駛。
隨後就這這個理念,設計並製造了Firebird系列概念車。在當時,傳感器和運算處理能力都無法實現自動駕駛所需要的巨量採集和算力,所以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通用再展示了「直達2030」的未來交通暢想。那個時候,ADAS/AV已經被提上日程,不再是一紙概念。
通用當然也有自己對2030年交通系統的具體目標,那就是對話開始前出現在兩地背景屏幕上的三點: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
我們可以把這三點作為「新四化」的KPI,兩者合二為一就是,通過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實現2030出行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
03
通用要做什麼,上汽通用要做什麼?
改革開放促成了通用和上汽的合資經營,不那麼對等的關係下「泛亞技術中心」成立了,除了支持本土化的技術研發外,主導部分車型的設計、研發,讓本土團隊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在新的合作中明顯能看到這一點。
通用提供資金和一線供應商資源
隨著2010年Waymo橫空出世,汽車供應商不再僅僅是bosch、Conti們了。原本做處理器的、做顯卡的都在浪潮裡翻湧起來成了風口上的明珠。通用很早就收購了矽谷自動駕駛五大家之一的Cruise,從合作關係轉為內部研發。在這個領域,全球任何地方都沒有能力和矽谷抗衡,所以上汽通用依然需要通用將Cruise的資源引導至國內市場,並快速本地化。
另外GM在2020至2025年,將會追加200億美元投資在自動駕駛領域,雖然面向全球市場,但基於中國市場重要性,分得的資源不會少。
上汽通用和泛亞消化領先技術並推向國內市場
不要忘了通用旗下在國內有眾多品牌,乘用車領域三劍客中的雪佛蘭和別克,已經做到了成熟的本土化。在別克Velite車系和雪佛蘭暢巡的研發生產中,泛亞積累了電氣化的眾多經驗。
另外在ADAS功能的本土化上,凱迪拉克上的LKA和ACC感受甚至有時不如別克,原因也是因為基於路況交通的差異(如大量的加塞、擁堵)泛亞團隊早就接手了大量針對中國市場的改善。
可以預見的是中方的技術力量在2030戰略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不再只承擔成產任務。
04
戰略如何體現在車型和功能上?
對消費者來說戰略的最終體現,可能還是要落在車型和配置功能上。可以得到官方確認的信息並不多,這裡給大家梳理一下。
電氣化方面,2021年起所有投放中國市場的新車型中,有40%以上將會是新能源車型。當晚也提前公布了第三代EV平臺的相關技術,其中的重頭是Ultium電池系統。這套系統的核心優勢之一在於完全靈活的布置形式和電池裝車容量,也就意味著小型乘用車和大型商用車的區別僅在於裝多少電池單元進去。伴隨大量Onebox集成化的軸上電機和減速器,電動車的平臺化柔性製造可能會比大眾的模塊化製造更容易實現,完全就是在搭樂高。
智能駕駛領域,已經上市的Super Cruise功能雖然目前只在CT6部分配置上開放,但五年內會覆蓋到凱迪拉克全系,並非常有希望下放到別克和雪佛蘭,對於廠家而言更低的邊際成本和更多的路試數據,是未來競爭中的勝負手。而談了幾年的V2X(車聯萬物)功能,簡單理解就是車輛可以和基建設施(燈柱、房屋)以及其他車輛建立實時的聯絡關係,應用案例之一是當前車發現道路臨時封閉時其他車輛立即能接受到信息。當然,V2X是很多其他複雜功能實現的現實基礎:比如發現道路封閉時,自動駕駛將會更換路線。
可以看到,從推動中國的高精地圖收集到V2X(這些都是需要政府機構介入的)再到產品研發迭代,通用汽車完全把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視為本土作戰。目前也沒有其他傳統大廠在電氣化和智能化等領域如此全情投入,更別說直接買一家天才科技公司直接作為發展核心的。
環伺市場,所有車廠都想在2030年前分到一杯羹,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可是見證人類科技跨越的十年,期待2030。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