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健品,是年輕人最後的倔強

2020-12-04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後廠村來信,作者丨美芽

01

風水輪流轉,當初嘲笑爹媽買保健品是交智商稅的90後,也開始加入保健品大軍了。

幾大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90後成為保健品消費主力,00後買家的數量相比往年也有所增長。

在一份不同年齡人群的健康自評得分調查中,90後健康自評分只有6.2分,95後則為6.1分,00後更悲觀,只有6.0分。相比之下,70前的中年人們則樂天派許多,健康自評得分為6.9分。

不管大家多麼悲傷地認為,自身的健康水平只是剛剛及格,但都不約而同地期待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從70前到00後,對健康的期望值都是8.7分左右。

這份期望讓他們將一次次將保健品加入購物車。

02

奇怪的是,年輕人們在更年輕的時候,對於保健品的認知,普遍是「割韭菜」和「智商稅」,怎麼這才沒過幾年,買得比誰都勤了?

事情可能遠不止是因為,他們正在老去的路上。年輕人們對保健品認知的改變,更多來源於產品的迭代。

最早一批保健品主打中老年人市場,如腦白金、蓋中蓋。那些產品所強調的是補鈣,治腰腿疼痛,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年輕人們對此的感知是不深的,他們也很難相信吃了腦白金之後,就能像電視裡的動畫老頭一樣蹦蹦跳跳。

而現在的保健品市場,早已經不是補鈣鐵鋅硒維生素那麼簡單了。

03

丁香園《2019國民健康白皮書》顯示,90後最在乎的健康困擾就是皮膚狀態不好。畢竟,變老不可怕,被別人看出變老了才可怕。針對這一需求,市面上誕生了五花八門的產品,如抗糖、膠原蛋白、美白丸等。

不僅可以改善皮膚狀態,在淘寶中搜索保健品,就像打開了多啦A夢的口袋,還有增強記憶力、抵抗力、治療失眠、脾胃虛弱等功效的產品。現代人誰還沒點小毛病,一圈逛下來,很難讓人看了不心動。

有沒有用不知道,至少在產品介紹中,作用原理還是能夠勉強自圓其說。買保健品,實則也是在購買一份微弱的期待。

04

不光產品在迭代,營銷也是。

以前賣保健品的套路是啥?電視機裡開一個小課堂,邀請幾位專家來站臺,繪聲繪色給你把腰酸背痛的原理講清,然後再請買了保健品的消費者,聲淚俱下地表示對品牌的感謝。

這一套對於年輕人來說,當然過時了。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吳昕在睡前連嗑了9種保健品,裡面有美白口服液、阿膠、青汁、葡萄籽等。吃完之後,吳昕同款保健品就上了熱搜,幾個營銷號再寫點煽情文章,談談現代人生活壓力多大,多麼需要保健品帶來的安全感等。

這很讓人焦慮,而花錢買保健品,多多少少能緩解一些焦慮。

這屆保健品不再依賴於腦白金洗腦式的廣告,而是從分享經濟切入,賣你喜歡的明星同款,在小紅書上種草等,比起科普式的講座,年輕人更吃這套。

05

從消費時間段看,許多年輕人會集中在凌晨12點左右,下單熬夜相關的保健品,這個行為和熬夜敷面膜看起來沒什麼區別。

熬夜很快樂,但一想到熬夜可能導致皮膚狀態不好、工作沒有精神,總歸還是會讓人很焦慮。而這時候下單買一些保健品,心裡的罪惡感會少一些。

吃泡麵放枸杞,熬夜吃護肝片,花錢買一個心安理得熬夜的權利,這是當代年輕人作死又怕死的朋克養生方式。

畢竟,吃保健品是變健康代價最小的一種方式。數據顯示,只有不到三成的90後,在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付出行動,大部分人只是在打嘴炮和吃保健品中躊躇。想去健身,但又懶得動,只好吞下一粒又一粒的保健品。

06

回歸到原始需求上,年輕人買保健品的原因,或許不是亞健康,而是焦慮。

年輕人焦慮啥呢?快速迭代的資訊時代,吃飯靠外賣,工作996,找不到男朋友,都能成為年輕人焦慮的來源。

這時候,有營銷號告訴你,熬夜、吃炸雞、加班都沒關係,只要多吃點保健品就好了。顯然非常吸引人。

和老年人買保健品的心態,其實也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在花錢,去買一個不知道是否有用的東西,換一個心安。

只是產品包裝和營銷打法,讓這一切看起來好像,和那個粗糙的騙局不一樣。

07

年輕人吃保健品,好像是在對抗時間法則,可實際上,或許更多的是在對抗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買得起房,什麼時候能結婚,什麼時候事業會有起色,卻知道自己會緩緩老去。吃下保健品,至少有那麼一絲可能,讓這一天來得更晚一些。

而這個美好的願望並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兩三百塊錢一瓶的保健品,便足以將這份期待無限延長下去,如果暫時沒看到作用,可能是吃得不夠多。

反正,只要還在吃保健品,就有理由繼續保持相信。這可能是這屆被焦慮和無力包裹住的90後,所能找到的最後的出口了。

就算是賽博迷信,那又怎樣。

相關焦點

  •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你買過什麼保健品? ​
    來源:央視財經    (原標題:90後步入養生階段,成保健品購買主力軍!最愛的保健儀器和營養品是這些→)近年來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身邊的減肥族、跑步族、養生族越來越多。區別於以前保健品的購買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現在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越來越多,佔比超過25%。
  • 「邊養生,邊作死」,85後最愛買保健品
    保健品的真實銷售情況如何?2020年雙11前後,南方周末記者分別向多家電商平臺發放了調查問卷。京東大數據研究院提供的結果顯示,「85後」是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養生」是消費的目的。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的海外保健品消費中,85後和90後以近45%的佔比一躍成為主力。2019年雙11開搶一小時,下單保健品的用戶中,超50%是95後。
  • 27歲的設計師一年花7萬元給自己買保健品 功能細分、私人定製成為...
    事實上,和小項一樣的年輕人並不是少數,在微博上搜索「保健品」,第一個顯示的話題就是「兩成90後長期服用保健品」;年輕人在保健品市場所展現的強大消費力也有跡可循,阿里巴巴去年發布的一份數據提到,2018年的「雙11」活動中,保健食品被賣到了天貓國際進口品類首位,而主要消費人群之一,就是明明很年輕的90後。買什麼?
  •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2020-12-1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島調查丨靠吃「藥」養生,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
    「因為這種狀態我改變不了,只能去買一些營養品保健品,我可不希望自己年紀輕輕身體就累垮。」年輕一代對於健康的意識普遍提高,尤其各大網絡平臺都會有保健品的分享,像「25歲後必須要吃的保健品」、「20+女孩變美必吃清單」等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害怕衰老,也害怕壓力下的亞健康狀態,保健品成為了一種不費力的「健康」方式。
  • 半島調查丨靠吃「藥」養生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
    褪黑素是一種會促進睡眠的激素,也是很多年輕人會選擇購買的一種保健品。「因為這種狀態我改變不了,只能去買一些營養品保健品,我可不希望自己年紀輕輕身體就累垮。」年輕一代對於健康的意識普遍提高,尤其各大網絡平臺都會有保健品的分享,像「25歲後必須要吃的保健品」、「20+女孩變美必吃清單」等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害怕衰老,也害怕壓力下的亞健康狀態,保健品成為了一種不費力的「健康」方式。
  • 給寵物買保健品,究竟滿足了誰的需求?
    只不過,在這個外殼上貼有貓狗卡通圖案的醫藥箱內,只有一盒創口貼是嶽樺為自己準備的,其餘的,全是她「寶貝兒子們」的保健品。嶽樺的「兒子們」其實是一隻2歲的暹羅貓和一隻1歲的柯基犬。為了讓寵物們健康長大,嶽樺囤下了許多「必不可少」的寵物保健產品。但要知道,嶽樺可從未給自己,或者長輩買過任何保健品。在她眼裡,「那都是些智商稅」。
  • 秘閣文化便利店:90後成為保健品消費主力軍:原來我們已不再年輕
    而如今還出現一種新的現象,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不再是中老年人,而是90後——佔比超過25%。長期伏案、熬夜、視力下降、失眠已成為越來越多90後的家常便飯,在快節奏的生活和與日俱增的工作壓力下,年輕人對健康的關注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另有數據顯示,90後保健品的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26%,已逐漸成為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
  • 「躺平養生」的95後,能靠保健品換個心安?
    在擁有高消費能力的年輕一代追捧下,保健品也成為了各路廠商眼中最鮮美的蛋糕。當然,這一屆年輕人也有一些「小心機」。在某知識分享平臺上的一個高分點讚內容中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只從親戚的渠道買,絕不交智商稅,票圈、各種群裡的推薦絕不信。」但是,他們逃得出保健品「智商稅」的怪圈嗎?
  • 合肥80歲離休幹部每年買10萬保健品卻屢屢被坑,男子:想多活幾歲
    黃大爺說他今年八十八歲,幾年前老伴去世,平時就一個人住,自己離休後的收入還不錯,大部分都用來購買保健品,他個人一年要買差不多10萬元。就因為買保健品,黃大爺說他經常被騙,最近一次上當是2019年12月份,當時他和一幫老年人去一家賓館聽保健品講座。當時黃大爺就購買了保健品,並且辦了張所謂的免費旅遊卡。
  • 83歲老太花14萬買保健品,去世後女兒驚呆:還有瘦身減肥用品
    我國保健品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2014年時,中國保健品行業的市場規模為1797億元,到了2020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已經增長至3965億元。專業人士曾預測過,如果按這樣的速度繼續增長下去,十年以後,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 「軍師」用「36計」揭秘騙老人買保健品那些事……
    最近,一段一位「軍師」用「36計」揭秘騙老人買保健品那些事的段子火了,揭露出來的細節讓人感到十分震驚!段子具體是這樣寫的,一個女的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看起來斯斯文文的男人提著一大籃子的雞蛋,於是問他說話,「大清早的你拿著這麼多雞蛋幹什麼呀?」男子:「送老頭老太太的,一人兩個,免費送。」
  • 懷孕去母嬰店都推薦各種保健品,孕期需要吃保健品嗎?
    近兩年由於二胎政策的放開,母嬰用品需求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母嬰店活躍於各大城市每個角落,加之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保健品市場火熱,這也讓很多商家瞄準了母嬰保健品,只要孕媽媽去各大母嬰店,商家總是會推薦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燕窩、DHA、魚肝油、孕婦奶粉、鈣鐵鋅等等,而大多數準爸爸們或者第一胎沒有經驗的孕媽媽總會毫不吝嗇的買一大推營養保健品
  • 83歲老人買保健品用14萬元?最常出現的誤區,你可能也有
    最近有一則新聞,一名83歲的老人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很多保健品,這些保健品中還有瘦身面膜以及膳食纖維減肥套餐,所有的保健品加在一起甚至超過了14萬元。
  • 4500億元保健品消費市場,如何打造90後的「新養生主義」?
    她是千千萬萬個年輕人的縮影:「吃最貴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一邊沉迷於熬夜,一邊醉心於保養。曾經,養生是中老年人才關心的話題,如今,逐漸步入「30+」的90後們也開始端起保溫杯,泡起枸杞,兢兢業業吃起保養品,邁入養生行列。
  • 「銀髮一族」和「年輕一代」不斷買買買,保健品行業或將迎來發展...
    周末整理家務,發現自己買了一堆保健品,不要誤會,我是個年輕人,買的都是維生素、膠原蛋白之類的。不過,家裡的老人也曾經讓我給他們買過許多保健品,而且從大家的評價來看,不論是中老年人還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對保健品有很大需求。不斷買買買,保健品行業或將迎來發展藍海。
  • 買不了「大G」 這幾臺方盒子是男人最後的倔強吧!
    不過不管你喜歡怎樣的風格,也許每個男人心中都有奔馳「大G」夢,但既然說是夢,就說明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不過買不了大G,作為男人的倔強,夢想還是要有的,就算它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實現,這絲毫不影響男人對於「方盒子」的熱愛。
  • 生而為人,最後的倔強,應該叫堅強
    只是想了一下,生而為人,總該堅持一下,最後的倔強應該叫堅強。馬克思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在我看來也是如此,生活很苦,但那些堅強的人可以堅持到最後,取得應有的勝利。所以,這個時候只能自己堅強,那是絕望裡最後的倔強。這樣的人,真的很厲害了。
  • 艾克斯奧特曼,被埋沒的英雄,圓古最後的倔強!
    艾克斯奧特曼中的亮點! 被埋沒的英雄,圓谷最後的倔強! 1. 被埋沒的英雄!圓谷最後的倔強! 說《艾克斯奧特曼》這部劇是圓谷最後的倔強,可能是有些誇張,但圓谷在艾克斯奧特曼之後的表現確實太過商業化。從歐布開始新生代的奧特戰士們就走上了借債的道路,各種玩具化的裝備也是層出不窮,就連最有意義的地球防衛隊的設定也因為資金的原因被砍掉了。雖然圓谷也有自己的難處,但不管理由是什麼,現在的圓谷確實已經走上了更偏向商業化的道路。
  • 老人去世留14萬保健品,連瘦臉面膜都有!去世第二天還收到快遞
    而如今的年輕人由於工作繁忙,對老人的關心也不夠。這種社會現實問題,有人卻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們藉機向老人瘋狂推銷保健品,以騙取他們的錢財。最近「老人去世床下藏14萬保健品」的新聞,讓人看了即心痛又心酸。老人去世後,子女在其床底發現多種保健品,收據總價超過14萬元。20日,老人家屬稱,大部分保健品都是老人從一老年健康服務機構購買,推銷人員常常趁子女上班後給老人推銷產品。目前,該機構已退還老人家屬6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