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設計師一年花7萬元給自己買保健品 功能細分、私人定製成為...

2021-01-14 中國經濟網

每日商報 記者 嚴韻倩

打開小項的淘寶訂單,很難想像這是一個90後女孩的購買記錄。在最近天貓「雙11」的預售促銷中,她最大的支出類目居然是——保健品,佔到了80%以上的訂單。

「以前雙11買美妝產品還有日用品比較多,今年完全變了,囤貨目標變成了保健品,光是定金我就付了近300元,尾款可能要超2000元。」

事實上,和小項一樣的年輕人並不是少數,在微博上搜索「保健品」,第一個顯示的話題就是「兩成90後長期服用保健品」;年輕人在保健品市場所展現的強大消費力也有跡可循,阿里巴巴去年發布的一份數據提到,2018年的「雙11」活動中,保健食品被賣到了天貓國際進口品類首位,而主要消費人群之一,就是明明很年輕的90後。

買什麼? 偏好功能細分的保健品

葡萄籽、葉黃素、血橙精華、南非醉茄…細看小項的保健品購買清單,全是各類成分名稱,讓人不知其意,而小項卻像個科學老師一樣,給記者講解:「葡萄籽是改善皮膚狀態的,它抗氧化的功能是普通維生素的20倍;葉黃素則可以保護眼睛……」

和傳統的保健品消費相比,年輕人對保健品的定義和選擇偏好功能細分。愛美的姑娘喜歡買膠原蛋白、膳食纖維、葡萄籽;常加班的人群更注重護眼、護肝、養胃類產品,小項買的葉黃素就是護眼明目類保健品中最受歡迎的單品;而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熱度極高的還有褪黑素、睡眠片等號稱治療失眠的產品。

28歲的劉心譯自稱是「90後中的老阿姨」,她每天都隨身攜帶一個透明藥盒,裡面裝了4種不同顏色的藥丸、膠囊,「每一款保健品都有不同的功效,分別針對皮膚、眼睛、頭髮、經期。」

杭州一家保健品公司銷售人員直言:「阿膠、冬蟲夏草、鐵皮石斛等傳統保健品幾乎沒有年輕人來買,他們對滋補沒興趣,只是急迫地想改善身體的某些問題。」

為什麼買?

對身體健康感到焦慮

丁香園發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與這位銷售人員的說法不謀而合。報告顯示,在各個年齡層的人群中,90後對自己的健康評分竟是最低。年輕人,成了對身體健康最焦慮的一群人。

27歲的代野是一名從業3年的遊戲原畫設計師,他一年在保健品方面的投入超過7萬元,主要購買的產品是控制尿酸的。「一般人根本不相信我這個年紀會得痛風,除了發病時去醫院配藥,平時我一直持續購買這方面的保健品,調理體內平衡。」另外,代野還花了不少錢用於購買護肝類的保健品,「做我們這一行的,是典型的工資高壓力大,臨近交稿期限加班熬夜通宵太常見了。大家都說,用命賺錢,用錢續命。」

有研究機構認為,90後對身體健康的「焦慮」一方面來自於職場中的負能量,或是從校園環境中脫離的不適應,另一方面是因為獨生子女的身份讓他們危機感比其他群體更強。今年大四的丹妮正在準備秋招的面試,在她的桌上擺著三種不同品牌的助眠保健品,其中一種在購物網站上月銷超過1.2萬,「晚上睡不好,但白天依然要打起精神,朋友建議我可以買一點試試。」

記者在採訪時問及「想要健康為什麼不選擇運動、鍛鍊?」時,幾乎所有年輕人的答案都是——「沒有時間」。

 怎麼買?

「訂閱制」成為新風尚

在年輕人一次次刷新保健品銷售業績的背後,隱藏著他們日益加深的健康焦慮。他們只是想給健康多一點關懷,卻成就了身後保健品市場那片藍海。

定位年輕人群的澳洲健康品牌Swisse自從2015年入駐天貓國際以來,每年的銷售額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小項就是Swisse的忠實粉絲,「我對保健品的需求不僅是效果如何,還有口感、包裝、宣傳等等,絕對不能搞得像打針、吃藥一樣。這一點海外品牌做得更好。」

確實,90後在保健品消費時會更關注「個性化」、「時尚感」等附加內容。26歲的Molly在微博博主的推薦下,購買了中美跨境電商LemonBox的定製營養解決方案。

LemonBox為用戶提供按月定製的每日營養補充包,目標客戶是20-35之間的年輕人群。用戶通過問卷調查能得到一份專屬的健康報告,以及美國註冊營養師的專業建議,報告後附訂購連結。

下單後一周,Molly收到了來自美國的快遞——一個抽取式紙盒裡裝了30包獨立包裝的保健品,每一包上面都註明了服用的日期。月均300元左右的價格其實並不便宜,但Molly覺得挺值。「LemonBox會根據我的身體狀態生成個性化的報告,這比我自己瞎買靠譜得多。而且每次寄來的保健品會有署名的配方信息卡,甚至每個獨立小包裝上都寫有我的名字,這種私人定製的感覺真的很貼心。」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焦點

  • 設計師張昕:如何打造私人定製空間 創屬於自己的仙山樓閣
    私宅定製一直都是一個比較私人和個性化的話題,它的本質是讓更多的好朋友享受專屬的私人住宅生活,同時也代表著未來主人私人生活空間的生活品質,因此如何做好私人定製空間成為了現如今熱議的話題。我們邀請到來自越界精造的張昕與我們一同探討私宅定製的與眾不同。
  • 83歲老太花14萬買保健品,去世後女兒驚呆:還有瘦身減肥用品
    近日,江蘇淮安的一位83歲的老人突然去世,老人的女兒整理老人的遺物時,在床底發現了大量保健品。這些保健品種類繁多,不僅有吸氧機、經絡通經儀、足浴桶之類比較常見的保健器械,甚至還有不少瘦身按摩、減肥套餐等對老人家來說毫無用處的東西,總價值約14萬元。老人的女兒認為老人是被商家忽悠了,並拿著單據要求商家退款,經協商,老人的女兒討回了6萬塊錢。
  • 83歲老人買保健品用14萬元?最常出現的誤區,你可能也有
    提到保健品,你會想到什麼?是更健康嗎?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保健品真的有用嗎? 最近有一則新聞,一名83歲的老人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很多保健品,這些保健品中還有瘦身面膜以及膳食纖維減肥套餐,所有的保健品加在一起甚至超過了14萬元。
  • 合肥80歲離休幹部每年買10萬保健品卻屢屢被坑,男子:想多活幾歲
    導讀:合肥的黃大爺今年八十多歲了,因為身體不太好經常會購買一些保健品服用,不過黃大爺說就因為購買這保健品他沒少被坑。一走進黃大爺家就看到鞋櫃盒、屋子裡都堆著大堆的保健品,「羊奶粉」「軟磷脂顆粒」「骨膠珍片」之類的產品五花八門。
  • 從定製口服美容保健品切入,「UNOMI」要做護膚品的內服拍檔
    36氪最近關注的一個口服美容保健品品牌「UNOMI」,瞄準一二線城市25-35歲的新銳白領和精緻媽媽,從定製化口服保健品切入,並重新定義了一個新的賽道,即以營養美學的方式去重塑保健品形象,向消費者傳達肌膚健康的內服重要性,成為護膚的「最後一步」。
  • 長沙老人花60萬買「保健品」,涉事公司內部資料曝銷售套路
    日前,家住長沙開福區的張宗蔭老人撥打政法頻道熱線電話85533110求助稱,自己的老伴痴迷保健品,經常去一家名叫「壽鄉優品」的公司開會,一開會就買產品,近些年光花在保健品上的開銷就達到了60萬。張宗蔭質疑涉事公司存在欺詐,專門套路老年人。「我本來老早就想找政法頻道了。
  • 「我花20000元,買來孩子性早熟」:千億保健品市場,這次瞄準了兒童
    中國如今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307億元,而從細分數據來看,國內兒童保健品的需求正呈井噴之勢。從2011年到2017年,兒童保健品市場規模由279.4億元漲至425.7億元;2018年,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院發現,兒童類保健品產品銷售金額一年內增長34%,且達到20%以上的超高溢價,未來還將以14%的滲透率逐年上升。不可多得的藍海下,保健品操盤手們早已蠢蠢欲動,悄然將目標瞄準了兒童群體,圈錢從娃娃抓起。
  • 鑽戒是買私人定製還是買DR?
    購買鑽戒選擇私人定製,還是選擇DR這類的大牌,其實並不衝突。歸根結底是自己更想獲得什麼?私人定製的重點在於鑽戒本身,鑽石大不大,閃不閃,等級高不高,還有戒託的款式是否好看,會不會過於大眾化。滿足上面的需求後,鑽石的價格是否比大牌店同級別鑽石的價格要低,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 4500億元保健品消費市場,如何打造90後的「新養生主義」?
    6月1日京東秒殺日當天,全球購保健品類銷售額同比增長400%,6月7-9日囤貨日期間,全球購保健品累計銷售破千萬,其中澳洲進口的Swisse鈣片平均每天賣出了5000瓶。Swisse產品線包含複合維生素及膳食補充品、運動營養品、美容營養產品和功能食品等,品類齊全,無論是美容養顏、職場養生,都十分貼合中國新興消費者。
  • 「我花3萬元買來孩子性早熟」:娃長不高的背後,保健品充當元兇
    但是,有些父母的焦慮心理卻被騙子們盯上,以至於不但花了許多冤枉錢,還讓孩子的健康受到損害,甚至產生嚴重的後果。倩然夫妻都是高材生,剛滿10歲的女兒很聰明。美中不足的就是夫妻倆身材都不高,他們生怕今後影響到女兒,就經常想方設法的給孩子補鈣。
  • 七旬老人花近萬元買的「特效藥」 一查全是化妝品
    原標題:成都七旬老人花近萬買「特效藥」竟是保健品和化妝品  揭秘健康講座背後的會議營銷鏈條  健康講座、藥品試用、名醫義診……看似關愛老人健康的活動,卻潛藏會議營銷鏈條。  近日,成都78歲的黃婆婆,就落入了保健品會議營銷的陷阱。在成都眾心家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眾心家園」)舉辦的愛眼講座上,她被推銷購買了近3萬元(實付七千餘元)的「特效藥」。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藥品」是沒有治病效果的保健品和化妝品。  8月3日上午,成都武侯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眾心家園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100餘盒保健品。
  • 中國私人飛機圖鑑:富豪養一年花2000萬,只為「撐門面」?
    買一架飛機,對真正的富豪來說不算難事,真正燒錢的是維護成本。一架灣流飛機,在一年一小時都不飛的情況下,固定管理費用大概是六七百萬元,包括飛機的定期維護定檢、固定的機組費用等等。如果飛行,那麼還有燃油地面等成本,「一年如果飛300~400小時的話,可能就要花2000多萬元左右。」
  • 瑭譽定製:當代服裝私人定製新模式
    作為瑭譽定製的主理人湯玉,正是以自己獨特的眼光和對服裝市場的理解,抓住了這個市場機會,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私人定製的服裝店和品牌。並 以自己的品牌質量,將瑭譽定製這個品牌推向市場。 湯玉,從小熱愛並擅長美術,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先後師從國內數位服裝大師,曾就職於紐約頂級定製品牌mab。
  • 給寵物買保健品,究竟滿足了誰的需求?
    只不過,在這個外殼上貼有貓狗卡通圖案的醫藥箱內,只有一盒創口貼是嶽樺為自己準備的,其餘的,全是她「寶貝兒子們」的保健品。嶽樺的「兒子們」其實是一隻2歲的暹羅貓和一隻1歲的柯基犬。為了讓寵物們健康長大,嶽樺囤下了許多「必不可少」的寵物保健產品。但要知道,嶽樺可從未給自己,或者長輩買過任何保健品。在她眼裡,「那都是些智商稅」。
  • 他是日本第一牛郎,為逛街買勞斯萊斯,25歲身價3億!
    日本第一牛郎Roland迅速走紅全亞洲,是因為封號「歌舞伎町第一男公關」,這位日本第一郎今年只有27歲。Roland是如何成為現實版夜王的傳說,引發日本民間的強烈好奇!這位日本牛郎第一人,雖然只有27歲,但身價已經3億日幣了!
  • 探訪成人娃娃工廠:疫情期間德意等國出口大漲 可以私人定製
    來源:澎湃新聞探訪成人娃娃工廠:疫情期間德意等國出口大漲,可以私人定製廣東深圳,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內稍顯悶熱,工人正忙於生產一種大型橡膠製成人用品——實體娃娃。工廠庫房內,50多個娃娃已經打包裝箱完畢,一周後它們將被發往歐美各國。
  • 「醫學博士」初中畢業,公益組織實為虛構……騙老人賣保健品年銷售...
    警方提醒消費者,保健品「會銷」詐騙目前已經走向公司化運作,犯罪手法升級。 一張老年公益活動廣告插頁引發受騙之旅2017年11月,常州市新北區72歲的包先生家的報箱裡,被塞進一張廣告插頁。內容是關於老年公益活動的,稱加會員可享受公益活動捐贈物品。包先生夫婦向這個「公益組織」報了身份證號、手機號,花2800元辦理會員卡。
  • 中國保健品行業分析報告
    參照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人均保健品消費額以及我國人均收入水平增速,保健品市場存在廣闊市場空間。60歲以上老年群體貢獻了42%的市場消費,成為國內保健品消費主力軍。另一大保健品消費人群為中青年,貢獻了50%以上的線上保健品消費,但是滲透率有更大的提升空間。預計老齡化趨勢和中青年保健品消費滲透率提高是中國保健品行業增長的驅動因素。
  • 新房裝修,全屋定製品牌好還是買成品家具好呢?全屋定製貴些但效果...
    忙完前期的硬裝還要忙著買家具,家電及日常家居用品。 價格一般中產家庭花到二十多W吧!主要看你選什麼材料及品牌。建議硬裝是全包出去做的,衣櫃和廚櫃可以定製,我家其它家具家電自己買,洗衣機和空調買的美的,沙發買的林氏木業的,床墊買的本優3D床墊,熱水器買的萬和的,冰箱買的海爾的,質量不錯,我家花了23~26W左右吧!具體多少沒計算清楚,自己買就是人很累。
  • 買保健品,是年輕人最後的倔強
    幾大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90後成為保健品消費主力,00後買家的數量相比往年也有所增長。在一份不同年齡人群的健康自評得分調查中,90後健康自評分只有6.2分,95後則為6.1分,00後更悲觀,只有6.0分。相比之下,70前的中年人們則樂天派許多,健康自評得分為6.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