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復星擬分拆Gland Pharma在印度獨立上市,提供獨立融資平臺
7月10日晚間,復星國際、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建議分拆GLAND PHARMA LIMITED並在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及孟買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香港聯交所已確認可進行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
復星醫藥及復星國際接獲通知,Gland Pharma已於2020年7月10日就建議首次公開發售其股份向SEBI、印度證交所及孟買證交所遞交非正式招股書草稿;並將就其股份在印度證交所及孟買證交所上市申請原則性批准。
預計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將涉及Gland Pharma以首次公開發售的方式發行總額不超過12,500百萬盧比的新股份,以及由Gland Pharma現有股東售出的不超過34,863,635股股份。具體發行規模(包括超額認購)將根據SEBI ICDR規例及適用的SEBI指引、規則、規例及通知最終確定。
若獲獨立上市後,Gland Pharma將仍為復星醫藥及復星國際的附屬公司。
據復星醫藥所悉,復星醫藥的很多A股股東並不符合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條件,且僅有極少數的復星醫藥A股股東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Gland Pharma不能夠就向復星醫藥的A股股東公開發售證券在印度證交所及孟買證交所上市交易而向中國證券監管部門註冊,因此,無法按平等基準向所有復星醫藥股東提供保證配額。
復星醫藥董事會認為,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有利於復星國際及復星醫藥的業務發展,並將為Gland Pharma提供獨立的融資平臺。
「買買買」是復星的關鍵詞之一。復星醫藥收購印度藥企Gland Pharma是幾年前中國藥企出海跨境併購的大手筆交易之一。
2016年7月28日,復星醫藥公告稱,擬通過控股子公司出資不超過12.61億美元收購印度藥企Gland Pharma Limited約86.08%的股權,其中包括收購方將依據Gland 的依諾肝素產品在美國上市銷售情況所支付的不超過5000萬美元的或有對價,成為其時中國製藥企業交易金額最大的海外併購案。
2017年9月18日,復星醫藥再發公告稱,將擬出資不超過10.913億美元收購印度藥企Gland Pharma約74%的股權,其中包括收購方將依據依諾肝素在美國上市銷售所支付的不超過2500萬美元的或有對價。截至公告日期,收購事項已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批准,且已完成美國反壟斷及印度反壟斷斷申報。
從86.08%下調至74%,從12.61億縮水到10.91億美金,省下1.7億美金,更改後的收購方案無須再提交印度CCEA批准,預計將於兩周內完成股權交割。
公告稱下調比例是由於「Gland Pharma創始人家族有意在不影響復星醫藥對Gland Pharma實現控股收購的前提下,對Gland Pharma保留更高的持股比例,新修訂的協議將使復星醫藥和Gland Pharma的管理團隊之間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以期共同推動Gland Pharma持續穩健發展。經友好協商,擬對Gland Pharma收購方案進行調整。」
調整之後,復星醫藥擬收購KKR及創始人股東合計持有的Gland Pharma股權比例由69.971%調整為57.891%。收購完成後,KKR將不再持有Gland Pharma的股權。受讓Vetter家族所持股權及購買可轉換優先股的數量和金額維持不變;同時,本次交易的終止日將延長至2017年10月3日。
Gland Pharma成立於1978年,主要從事注射劑藥品的生產製造業務,是印度第一家獲得美國FDA批准的注射劑藥品生產製造企業,並獲得全球各大法規市場的GMP認證,其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美國和歐洲。
Gland Pharma目前主要通過共同開發、引進許可,為全球各大型製藥公司提供注射劑仿製藥品的生產製造服務等。
復星集團聯席總裁、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表示,「中國和印度在製藥領域有很強的互補性。以復星醫藥和Gland Pharma為代表的中印藥企的資源嫁接將有利於推動中國藥企在研發創新及仿製藥出口等方面的國際化步伐。」
印度是仿製藥大國,陳啟宇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稱,「印度有兩大優勢,一是印度製藥企業在全球化接軌的能力上有語言和體系優勢,多年來已有大批印度企業切入到美國、歐洲和全球市場,遙遙領先於中國企業;另一方面,印度市場在藥物研發、臨床試驗和製造環節上有符合全球標準的成本優勢。」
國內企業的研發能力滯後於國外如歐美、以色列等創新研發強國,但在海外併購大潮下,中國藥企們抱持著與自身業務相協同與互補、打開市場及找尋新的利潤增長點不斷將目光伸向全球各地。
「中國藥企需要往上遊研發、增強技術能力方面發展,尋找產品、服務方向上的業務增長點。」一位投資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中國擁有廣闊的下遊市場,雖然很多公司在市場上已獲得一定的成功和份額,但需找尋長期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作為支點。目光自然伸向海外擁有原創技術的公司,利用中國市場所獲得的資金量進行海外併購,得以保持目前在市場上已經充分形成的利潤,這是一條比較良性的發展方式和路徑,是國內企業比較關鍵的發展契機。」
對於此次交易,中信醫藥點評稱,2017印度財年Gland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149.16、41.37億盧比,同比增長9.88%、31.92%。按照Gland的企業估值13.5億美金計算,此次收購價格對應的2017印度財年PE為21X,但對應中國會計年度的2017年PE預計僅17X。從ANDA數量、業績體量和成長性角度看,Gland的質地好於國內任何製劑出口企業,我們認為收購價格十分合理。
根據復星醫藥2019年報,Gland Pharma 報告期內淨利潤同比增長 52.2%。報告期內,Gland Pharma共計15個仿製藥產品獲得美國FDA上市批准。已有2個產品(注射用右雷佐生、唑來膦酸注射液)報進口註冊上市申請(IDL), 4 個的產品(注射用唑來膦酸濃溶液、注射用醋酸卡泊芬淨、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注射用替加環素)報進口註冊臨床試驗申請(CTA)。
Gland Pharma的4個製劑生產場地多條無菌生產線於報告期內通過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巴西等藥品GMP審計/認證。
在2019年報會上,陳啟宇表示,疫情也對Gland Pharma產生了一定影響,「產能因為人員的原因,受一定限制了,我們估計會有一個周期。但Gland Pharma在國內疫情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應該說各方面形勢還是非常好的。」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