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聯合艦隊為何慘敗於中途島?戰術是一方面,技術也非常重要

2020-12-24 神鳥知訊觀青史

中途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上重要的飛機中轉站,因位於北美洲和亞洲的太平洋航線的終點而得名。雖然中途島面積比較小,但是戰略意義卻很重大,一旦中途島出現了危機,那麼美軍主力艦隊必將還擊,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多次提出攻打中途島的計劃。

雖然深知美國的戰鬥實力,但還是想以一次大的對決來結束與美軍的戰鬥,即便不能取得最後勝利,也可拖延時間,讓日本獲得喘息時機。切斯特·尼米茲是第2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著名的海軍五星上將。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被派往了太平洋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

1942年5月20日,在美國海軍截獲的一份日本電文中,得知日本海軍要襲擊中途島的計劃,尼米茲迅速開始一系列的調兵。1942年6月4日,日本聯合艦隊到達指定位置,並出動100多架次飛機發起進攻,由於日機出動眾多,美方戰機沒有取得優勢。在攻擊日主力航母時,被防空炮火一一擊落。

日本指揮官錯誤地認為美國航母和戰艦不在附近海域。在緊張換彈時美國戰機突然出現,並在雲層的掩護下對航母發動轟炸,正是因為戰機更換炸彈,導致航母戰艦甲板上全是堆放的炸彈。美轟炸機的出擊,讓其形成了連鎖反應,日本4艘航母均在重創之下沉沒,這場海戰成為了太平洋戰場上轉折性的一戰,也是日本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第一次慘敗。

其實日美海軍歷史上曾有兩次交鋒,分別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大獲全勝,1942年5月初,珊瑚海海戰各損失一艘航母。之前的戰役可以說是日本牢牢佔據上風,但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對美國海軍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但最終日本還是失敗被迫退守了。

其實日本之所以戰敗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日本的戰術上出現了問題。首先日本錯誤的把艦隊分為兩部分兵力,比美國人多出三倍兵力的情況下,分兵作戰。無疑是用錯誤的戰術引導自己失敗。要知道在戰鬥中,日本海軍司令選擇讓空中的飛機先降落,導致美軍飛機到來的時候,日本航母甲板上堆滿飛機以及燃料和彈藥,美軍投下炸彈停放在甲板上的飛機引起爆炸,三艘航空母艦相繼被炸毀。

而美軍在意識到航母被日軍發現後,做出的命令是所有飛機立即升空,不編隊,直接攻擊日本航母。中途島戰役日本最終失敗了,被迫退守。讓美國有空手援助盟國,但如果中途島美國失敗了,日本佔領中途島後直搗夏威夷,美國在戰爭發生前就已經預見到結果,所以決定在中途島與日本決戰,挫敗日本的進攻計劃。

其次中途島就是一條沉不下去的航母,所以美軍可不是只有三艘航母這麼簡單。更加令人吃驚的是,日軍雖然有航母,但是上面根本沒有雷達,而美軍的航母上都有,後來日軍發起近100多架飛機進行攻擊,卻遭到了美軍航母上雷達的反攻,這時的日本才發現雷達在此次戰爭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一組數據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日軍慘痛的代價,不但損失了近300架飛機,還陣亡了3507人,以及沉沒了4艘航母和一艘巡洋艦。反觀看美軍只損失了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307名官兵和147架飛機,造成傷亡如此多的原因,是日本根本沒有掌握雷達技術,只要美軍抓住這個軟肋就可以葬送日軍整個軍隊。

在另一場戰役中,馬裡亞納海戰中,由於前幾次美軍的勝利,使得日本也開始更加重視美國的作戰方式。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然而美軍也不是那麼好惹的。

最後從戰機研發上更有了針對性,對飛行員的培訓也更加嚴格,再加上母艦始終有雷達的加持,這使得美軍更加勝券在握。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安靜"的戰役,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非靜止的戰役。

內燃機被發明後,就應用到了這場戰爭中。美國掌握了先進的雷達技術和聲納技術,光這兩點就能將日本打得體無完膚。反觀這次太平洋戰爭,日本的慘敗,不是輸給了國力,也不是輸給了軍隊,而是輸給了技術。

太平洋戰爭中的中途島戰役,作為此戰役中一個最大的轉折點,無疑是給日本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而美國海軍不僅成功地擊退日本,還得到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實力強大,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
    中途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上重要的飛機中轉站,因位於北美洲和亞洲的太平洋航線的終點而得名。雖然中途島面積比較小,但是戰略意義卻很重大,一旦中途島出現了危機,那麼美軍主力艦隊必將還擊,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多次提出攻打中途島的計劃。 雖然深知美國的戰鬥實力,但還是想以一次大的對決來結束與美軍的戰鬥,即便不能取得最後勝利,也可拖延時間,讓日本獲得喘息時機。切斯特·尼米茲是第2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著名的海軍五星上將。
  • 日本聯合艦隊慘遭打臉的戰役,中途島海戰,日本悔之晚矣!
    日本在歷史中的眾多戰役中,好像表現出來的都是在剛開始時信誓旦旦,仿佛自己已經看到了戰爭勝利的那一天。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徹底惹怒了美軍之後,美日的對決開始了。在1942年6月4日展開,美日展開了中途島戰役。
  • 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決戰中途島》電影海報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次中途島海戰,這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一次重要戰役,對陣的雙方分別為美國與日本海軍,而這場海戰主要是在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
  • 決戰中途島:日本為什麼會折戟沉沙?
    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又一場重要的海戰,只不過這次日本聯合艦隊沒有那麼幸運,損失了四艘航母,海戰以慘敗告終。中途島海戰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那麼一度所向無敵的日本海軍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折戟沉沙呢?
  • 明明預知航空母艦會被擊沉,日本為何還要打中途島海戰
    【話說軍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場重要海戰中,大多發生在太平洋戰場,其中張圖島海戰更是堪稱「轉折之戰」,這一戰極大的削弱了舊日本聯合艦隊的航母數量規模優勢,但是實際上,舊日本海軍早在戰前就已經預料到航母會被擊沉,為何還要打呢?
  • 哈爾西沒能參加中途島海戰,尼米茲為何高興?斯普魯恩斯比他合適
    作為一名卓越的軍事家,尼米茲很清楚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遠沒有達到與日本海軍抗衡的地步。如今,在他的計劃中,既要保住僅有的3艘航母,又想「摟草打兔子」,藉機消滅日本聯合艦隊的4艘主力航母。儘管有情報,但困難仍然很大。
  • 四種飛機決定了中途島戰役的戰術特點,而日本人只擁有其中三種
    在中途島大海戰的整個戰鬥過程中,日美艦隊之間的距離都很遙遠,實際上,他們是看不到對方的。自從大型艦艇編隊首次在公海上出現以來,如何找到敵人就一直是海軍將領們所面臨的戰略難題。相比之下,太平洋戰爭中的交戰雙方除了要面對「如何搜尋對手」這個古老的戰略難題之外,還要面對戰術上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集精華人才傾力設計的最強航母
    艦載機起飛(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在兩艘蒼龍級服役後,日本海軍航母在數量上已經與美軍持平,但為了保持未來的航空優勢,1937年日本再度提出了建造兩艘航母的計劃。恰逢此時「海軍假日」已經結束,日方得以集中全力且不受約束的設計翔鶴級航母。
  •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八大將領的結局
    山口多聞1892-1942 聯合艦隊海軍少將。航空母艦飛龍號一同爆炸沉沒入海。被宇垣纏評價為有遠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1901年17歲那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學校32期,1904年以第7名畢業。1914年,以大尉軍銜進入海軍大學深造。1939年9月1日被米內光政任命為海軍聯合艦隊兼第一艦隊司令官,發動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1943年04月,在海軍甲事件中,山本在布幹維爾島被美軍擊落而殞命。
  • 中途島戰役是日本走向滅亡的轉折點!
    日本為中途島這一主力戰,動用:(1)一支先遣潛艇隊,在三條警戒線上巡邏,旨在削弱美國海軍的對抗手段;(2)近藤海軍大將指揮的一支入侵軍,計十二艘有護航的運輸艦,載有五千名士兵,另有四艘重型巡洋艦在附近接應,還有兩艘戰列艦、一艘輕型航空母艦和四艘重型巡洋艦組成的一支艦隊在較遠處掩護;(3)南雲指揮的第一航空母艦艦隊,由四艘艦隊航空母艦組成,載有二百五十多架飛機,有兩艘戰列艦
  • 深入解析《決戰中途島》背後的故事!
    決戰中途島電影很簡單,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最重要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經過這次大戰,日本海軍受到「降維打擊」,美日海上實力反轉,從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局勢。海戰場面上幾乎所有的關鍵鏡頭和情節都給了空戰和俯衝投彈過程,場面也是緊張刺激的,但是,單從結果上來說,一開始幾突擊幾乎都是白白送人頭的,並沒有給日本艦隊造成很實質性的損傷,但他們為整個戰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同時吸引了大部分護航戰鬥機的注意力,我舉得他們的犧牲精神和發揮的重要作用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 戰神還是賭徒:日本聯合艦隊的傳奇,戰死反而減少了歷史爭議
    文:桌面戰爭兵棋| GEN山本五十六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靈魂人物,他策劃的偷襲珍珠港,使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佔儘先機,而同樣也因為他的策略使得日本聯合艦隊走向了覆滅,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充滿爭議的人物。
  • 中途島海戰日軍慘敗,公布戰果後,為何舉國歡慶有如天皇過節?
    1942年4月18日,美國16架B25轟炸機空襲了日本的主要城市如東京、名古屋與大阪等。美軍的空襲使日本大本營內部異常震驚。陸海軍高層一致認為,對日軍的最大威脅首先來自日本東面的夏威夷地區。為此在1942年4月28日日本海軍召開海軍高級將領會議,確定了進攻中途島的具體作戰計劃。
  • 如雷貫耳的八八艦隊 日本聯合艦隊的雷擊戰術中堅力量
    球磨級輕巡(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天龍級作為日本海軍的首級輕型巡洋艦雖然在各方面都有可圈可點的表現,但其3500噸的小身材卻限制了其的發展。面對假想敵美國佬7000餘噸排水量的奧馬哈級輕巡,日本開始了5500噸級別輕巡的設計,這就是今天首先的登場的主角——球磨級輕巡。球磨級多摩號球磨級輕型巡洋艦共建成5艘(球磨號,多摩號,北上號,大井號,木曾號),該級輕巡排水量5500噸,主武器為7門140毫米主炮,4座雙聯533毫米魚雷發射器。該級輕巡是八八艦隊中的水雷戰隊主力(也就是我們通常叫的雷擊戰隊)。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中途島海戰,如果美國打輸了,美日之間接下來會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這是美國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戰役,雙方投入了數十萬兵力,戰鬥極為殘酷。最近看到一個神論,說如果中途島美軍敗了,日軍就能封鎖美國海域,轟炸美國本土的船塢,讓美國沒法發展海軍。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美日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此戰美國海軍以弱勝強,大破日本聯合艦隊。此戰過後,美國一掃珍珠港被襲後的不利局面,重新奪取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勝利的天平也漸漸向美國傾斜。這種損失對於國力漸衰的日本來說,已經不能用傷筋動骨來形容啦,而是致命之傷啊,從此以後日本海軍再也沒有恢復元氣,只能通過死守太平洋上一個又一個的島嶼,來延緩自己的滅亡。那麼如此重要的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最高指揮官是誰呢?首先美國方面的最高指揮官是尼米茲,海軍五星上將。他是窮苦出身,未出生時父親就病逝,8歲開始勤工儉學。
  • 抗日戰爭之中途島之戰
    這是人類歷史上航空母艦首次大規模的作戰,由山本五十六大將親自指揮,日本組成強大的聯合艦隊,由山本五十六大將親自指揮,日本幾乎出動艦隊,差不多動用了200艘艦艇,其中包括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2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21艘潛艇,其中協助它們的還有600架飛機,美軍和和日軍力量對比,美軍的力量卻比較弱,美軍有兩個特混艦隊,總共3艘航空母艦,13艘巡洋艦(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損失有多大?
    中途島位於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是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門戶,對於日美兩國來說,中途島是必爭的軍事要地。若日本佔領中途島,則美國的珍珠港基地岌岌可危,難以久守,甚至美國西海岸都要受到日本海軍的威脅;反之美國守住中途島,日本就無法威脅珍珠港的核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日壯大。
  • 珊瑚海海戰:制海模式由此改變|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中途島戰役|...
    這場戰役宣告了過去大炮巨艦思路的徹底破產,日本海軍在這次戰役中的損失小於美國海軍,在戰術上勝利了,但戰略上卻是失敗的。美國海軍在珊瑚海的奮勇作戰挫敗了日軍的戰略意圖,更為一個月後在中途島戰役中扭轉戰局埋下了伏筆。珊瑚海海戰是怎麼爆發的呢?一、日本為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運輸線。這要從日本同英美宣戰,偷襲珍珠港之後的戰略態勢開始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