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位於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是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門戶,對於日美兩國來說,中途島是必爭的軍事要地。若日本佔領中途島,則美國的珍珠港基地岌岌可危,難以久守,甚至美國西海岸都要受到日本海軍的威脅;反之美國守住中途島,日本就無法威脅珍珠港的核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日壯大。
所以1942年6月,日美兩國就為了這個要命的中途島打了一場關係國運的中途島大決戰。日美海軍為了勝利,都拼了老命,最後美國海軍技高一籌,以弱勝強,大破日本聯合艦隊。有戰爭就有犧牲,日美兩國在這場海戰中都損失慘重。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日美兩國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損失有多大?
首先日本的損失,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前,海軍通訊密碼被美國情報機構破譯,致使日本海軍所有的軍事行動都被美國海軍提前得知,步步受制,慘敗而歸。日本損失了4艘重型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和飛龍號),1艘重巡洋艦以及332架艦載飛機。另外還陣亡了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500名艦員。
對於家底薄的日本海軍來說,此戰讓其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大型航空母艦,戰後日本僅剩大型航空母艦2艘(瑞鶴號和翔鶴號),它們因在珊瑚海海戰中受傷沒有參加此次戰鬥,而躲過一劫。這種損失對於日本來說,絕對是喪失國運的,日本的船廠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補充這些損失,實際上日本一直到二戰結束都沒有補齊這次損失的航母。
而且日本還損失了數百名訓練有素的艦載機飛行員,這種損失比航母的損失更令日本絕望。因為日本的民間並沒有後備飛行員(美國和德國民間就有,因為他們有大量的私人飛行俱樂部,有大量潛在的後備飛行員),飛行員完全是靠國家一點點培養,每一個都要耗費數年乃至十年之功,補充起來非常麻煩,絕不是一年或者兩年能夠辦到的。
中途島海戰徹底改變太平洋上日美兩國海軍的實力對比,航母和艦載機飛行員的大量損失,讓日本徹底喪失太平洋的制空權。太平洋從此就成了美國飛機的天下,日本只能通過死守一個又一個島嶼來延緩自己滅亡的命運。
對於日本來說,中途島海戰是其海軍建軍以來第一次大敗(甲午海戰、日俄海戰、偷襲珍珠港都打贏了),對日本民心和軍心造成了無法癒合的創傷。
此戰更是破壞了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戰略構想,他本來試圖通過速戰速決,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來逼迫美國回到談判桌上的。現在徹底完蛋,只能採取守勢來應對美國,這樣就變成了兩國比拼造船能力了,日本絕對贏不了。
相對於日本來說,戰勝方美國就損失很小啦。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中僅僅損失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147架飛機和307名士兵。這些損失對於美國的大工業來說,簡直是毛毛雨,中途島海戰當年,他們就同時上馬生產上百艘航母,飛機更是數萬架。
這場海戰的勝利讓美國一掃珍珠港被偷襲後的消沉和低迷,從新贏得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從此以後,美國只要和日本比拼航母和飛機的製造速度就行了,這一點美國肯定輸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