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太保集團選擇全權接管太保安聯,可以說是看上了健康險這一快車道。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郜融蓮
近日,據公開媒體報導,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系」接手。變更後,太保安聯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
《每日財報》注意到,太保安聯成立於2014年,在成立近五年後,公司才扭虧為盈,於2019年底實現淨利潤726.29萬元。
得益於近年來健康險的快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接近去年全年的十倍。這也是太保集團為何接收太保安聯的一大重要原因。截至目前為止,這筆股權轉讓暫未得到銀保監會的批准。
太保系擬全權接手太保安聯
11月26日晚,太保安聯公告稱,近日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
公告顯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集團」)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人壽」)分別受讓德國安聯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8%和14.95%股份。
轉讓完成後,德國安聯不再持有太保安聯的任何股份,太保集團與太保人壽持股佔太保安聯總股本比例將變為85.051%和14.95%。股權變更事項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此筆股權轉讓完成後,德國安聯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任何股份,「太保系」持有太保安聯百分百的股份。變更後,太保安聯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太保集團對於太保安聯的掌控力將進一步加強。
而對於此次受讓股份,中國太保目前並未有消息披露,也未對公開媒體披露相關信息。
德國安聯為何出讓股份,公司尚未披露原因,但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開業,由德國安聯全資控股,是迄今為止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此外,德國安聯還與中信信託在上海合資設立有中德安聯人壽(持股51%)、和京東合資的京東安聯財險(持股50%)、和太保集團旗下太保資管合資的國聯安基金(49%)。
可以看出,德國安聯不斷地在中國擴展業務版圖。此前有公開媒體報導,德國安聯一直希望將中國業務板塊整合到一個總部,並與其全球資源實現有效的對接和集團內子公司一體化經營,以便整合資源,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業績成功扭虧為盈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太保安聯成立於2014年12月,註冊地為上海,註冊資本17億元人民幣,太保集團持股77.05%,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股22.95%。
2019年9月9日,太保集團籤署了一份股份認購協議。協議表示,太保集團擬向太保安聯健康險增加10億股、每股價格為1元人民幣,股份將以現金方式認購,太保安聯的所有股東按照目前的持股比例增資,增資完成後,太保安聯的註冊資本將增加至27億股。
然而,這一協議並未成行,目前,太保安聯健康險註冊資本仍為17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太保安聯住院墊付、院後服務及就醫協助覆蓋全國378個城市,3500餘家公立醫院,體檢及齒科服務覆蓋全國285個城市,1700多家機構門店,籤約主任醫師達800餘位,健康服務供應商超過130家。2020年上半年,太保集團客戶健康管理服務滲透率已達25.1%。
然而,太保安聯成立五年來持續處於虧損,直到去年才成功扭虧為盈。2014年-2020年9月30日,太保安聯分別實現淨利潤-1925萬元、-5591萬元、-1.45億元、-1.86億元、-1.37億元、726.29萬元和7182萬元。
其2019年成功盈利的原因,太保安聯在年報中表示,公司提供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助力壽險渠道客戶開發,通過為壽險渠道主力產品植入住院墊付和院後護理等服務、為「太保藍本」提供重疾綠色通道服務、建設健康體驗中心等,推動公司的健康險產品在壽險長險客戶中的滲透率達11.3%,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同時,公司通過產品研發和銷售模式創新,助力產險個人健康險業務實現快速發展,同比增速達111.5%。
然而,從今年三個季度的營收情況來看,太保安聯的業績波動較大。今年一季度末至三季末,太保安聯的淨利潤分別為3014萬元、-755.76萬元、4924萬元。
健康險「順風」發展
健康險是指保險公司通過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和護理保險等方式對因健康原因導致的損失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保安聯能在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也與搭上了健康險發展的順風車有關。
近年來,我國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呈高速增長態勢,公開數據顯示 ,這一指標已經從2014年的158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066億元。
近日,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後疫情」時期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顯示。
今年上半年,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速高於壽險公司,中小公司高於大型公司,特別是新單保費同比增加了一倍以上。
截至目前為止,全市場共有專業健康險公司8家。分別是人保健康,崑崙健康,平安健康,瑞華健康,崑崙健康,和諧健康,復星聯合健康和太保安聯。
截至2019年,健康險市場規模為416.5億元(不含和諧健康),其中太保安聯健康保費和總資產規模排名第3名,其保費規模為46.8億元,同比增長72.1%,過去4年複合增速為137%,約佔當年市場份額的11.2%。排在其前面兩名的險企分別為人保健康(53.8%)和平安健康(22.3%) 。
此次太保集團選擇全權接管太保安聯,也是看上了健康險這一快車道,讓公司業績再上一層樓。而這筆股權變更何時能夠獲批,《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