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只能嚇唬人?蘇聯用事實證明:不僅能修水庫,還能挖地洞

2020-12-24 龍貓視野

文/土豆信天翁

有人說過,第一枚核武器的成功試爆,意味著人類就第一次獲得了可以毀滅人類文明的可控力量。時至今日,核武器仍然作為世界上最恐怖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僅僅被幾個國家所持有,大家也不約而同地對核武器的爆炸當量、數量做出了限制。可以說,雖然核武器已經出現了大半個世紀,但它目前仍然只是一種大國之間互相威懾的戰略武器,威懾意義遠大於實際使用意義。然而,在人類歷史上還有過一段瘋狂的歷史——在那段時光裡,居然還有國家打算將核武器用作"民用",大搞生產建設的例子。

1949年9月23日,蘇聯首次試爆了國產核武器,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同年9月,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安德烈·維辛斯基(Andrey Vyshinsky)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項聲明:為了給不幸的、可能爆發的戰爭做準備,蘇聯軍隊將持有一定數量的核武器,但除此之外,這些核武器將被用於發展蘇聯的國內經濟,例如通過核爆炸來炸開山脈、改變河流走向、開拓未知的生活領域等等……一開始,蘇聯人只是想通過這樣的聲明來證明自己發展核武器不僅僅是為了炸美國,但很快,他們發現這個想法雖然大膽且瘋狂,但並不是不能實施。

很快,蘇聯就搞起了一個名為"國民經濟核爆計劃"的計劃委員會,這也是蘇聯和平核爆炸(PNE)計劃的一部分。這一計劃的負責人來頭更是不小——他是蘇聯首席核武器設計師、被稱為蘇聯核武器之父的亞歷山大·扎哈倫科夫(Alexander D. Zakharenkov)。一開始蘇聯還只是想通過核爆炸來進行地下挖掘與石油探索,但很快,這一計劃就迅速膨脹,有多達10個蘇聯國家級政府部門參與到了計劃中來。就這樣,蘇聯開始興致勃勃地拿著各種核武器搞起了"生產建設"。

1965年1月15日,蘇聯工程部隊在哈薩克斯坦進行了一次"核試驗"。他們在查幹河已經乾涸的河床上打出了一個深584英尺(合178米)的洞,並將一枚重達140千克的核彈頭放在洞裡引爆。巨大的核爆炸成功地炸出了水源,並且在當地炸出了一個形狀類似火山口的巨大湖泊。這個長度可達400米、深度為100米的巨大湖泊現在被稱為查幹湖,但更多的人管它叫"原子湖"。有趣的是,因為當時許多蘇聯人認為這場爆炸將導致湖水中的核輻射超標,根本不敢用這裡的水,工程部隊只好自己先用,當地人才漸漸的敢用這裡的水。

有了查幹湖的成功,蘇聯走上了一條濫用核武器的不歸路: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間,蘇聯人用核武器實施了115次"民用核爆",其中22次爆炸讓蘇聯地質部發現了新的天然氣儲存、5次爆炸成功撲滅了天然氣礦井火災、兩次爆炸成功開掘出了巨大的地下核廢料儲存庫、一次核爆成功開發出了一座可開採煤礦。除此之外,蘇聯工程部還用四次核爆炸進行了河流的改道、截流並創造了水壩。為了向蘇聯民眾證明沒有危險,蘇聯地質部部長還親自跳到了水壩裡遊了一圈。可以說,俄羅斯今天能夠擁有領先於世界的天然氣儲備量,和當初蘇聯四處拿核彈搞爆炸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用核爆搞民用工程肯定會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那個核武器汙染衰減技術還不發達的時代。1978年,蘇聯地質部在雅庫特地區,試圖用核彈開掘一座巨大的鑽石礦。但爆炸後的結果卻非常不盡人意——鑽石礦裡的鑽石儲備量比蘇聯人預想的要更少,但當地的水源卻被放射性物質嚴重汙染。甚至有反核人士經過測試指出,當地的飲用水中反射性物質的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了一萬倍,時至今日仍然在持續影響著當地民眾。除此之外,蘇聯還曾設想過用核武器將伏爾加河的支流改道,但因為可能會汙染整個伏爾加河,因此這一計劃最終被叫停。

1989年,支持削減核武器的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終止了這一計劃,持續了數十年的"國民經濟核爆計劃"終於結束。誠然,它為蘇聯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它造成的隱患同樣是危險而致命的。至於它到底毒害了多少人,至今恐怕已經沒人能算清。

相關焦點

  • 蘇聯核武器「出世」,杜魯門大發雷霆,一道命令捉拿間諜
    美國成為核武器壟斷國,這對橫跨歐亞洲的蘇聯很不好,為了趕超美國,蘇聯於1949年8月29日成功試爆自己的原子彈,從此成為世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壟斷核武器的地位已經不穩。當杜魯門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大發雷霆,立即下達了一條命令——調查10多萬人,捉拿間諜!
  • 什麼是「美國核武器基建計劃」?
    和用核彈造水庫的蘇聯一樣,二戰後美國也希望將核武用在民用項目上,以獲得核軍備合理性與經濟建設的雙豐收,讓60年代前後成為了一個用核彈搞基建的瘋狂時代。美國的核民用計劃進行的火熱蘇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炸出一個「原子湖」▼而一些未執行計劃的誇張程度,讓現實世界蒙上了些許超現實感。
  • 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難道日本和德國真的是無核國家嗎?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核武器也經過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也演變出了很多的分支,目前全球的軍事強國都在想盡辦法將核彈小型化,這個也是未來戰爭的大勢所趨。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除了5個常任理事之外,一些國家也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核試驗,甚至成功的製造出了核武器。美國作為最早裝備核武器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核武器的國家。
  • 核武器數量多意味著必勝?事實並非如此,專家給出原因
    納卡地區和克什米爾地區,都是如此,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印巴地區交戰不下一千次,平民傷亡500多人。很多國外的學者對此發聲,認為疫情造成社會嚴重割裂,總有一天會發展為全面戰爭。那麼一旦開戰,很有可能就是核戰爭,核彈頭少是不是意味著必輸無疑呢?
  • 原子雞尾酒,地精計劃——瘋狂的「美國核武器基建計劃」
    和用核彈造水庫的蘇聯一樣,二戰後美國也希望將核武用在民用項目上,以獲得核軍備合理性與經濟建設的雙豐收,讓上世紀60年代前後成為了一個用核彈搞基建的瘋狂時代。美國的核民用計劃進行的火熱蘇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炸出一個「原子湖」▼
  • 9個擁核國家中巴基斯坦最窮,它是如何獲得核武器的?
    在這幾種武器裡,按照國際規定,只有五常持有核武器才算是合法的,但是世界上除了五常還有幾個國家也有核武器,其他幾個國家姑且不提,在世界總計9個擁核國家裡,巴基斯坦是最窮的國家,為何它能獲得核武器?它又是如何獲得核武器的?
  • 一名蘇聯女間諜,成為愛因斯坦情人後,影響了蘇聯核武器研發進程
    因為,她在二戰期間曾作為愛因斯坦的情人,為蘇聯的核武器研髮帶來了許多幫助。 瑪加麗塔是著名雕塑家謝爾蓋-科涅庫夫的妻子,長得十分漂亮。1924年,她隨丈夫到美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定居。在美國期間,瑪加麗塔被一名在美國的蘇聯女間諜招為間諜,她的任務是為蘇聯搜集美國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情報。
  • 「堅決要來修水庫」的彭明元找到啦!
    8月4日,宜居密雲微信公眾號刊發了《我們在尋找建設水庫時鏡頭下的年輕面孔》,北京青年報,人民網等媒體也進行了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和反響,「尋找最美保水人」組委會接到了來自京津冀各地打來的電話。一名來自懷柔區喇叭溝門村的老人通過電話激動地告訴組委會工作人員,他就是「堅決要來修水庫」的彭明元。
  • ...瑪加麗塔·科涅庫娃|核武器|蘇聯_歷史|薩拉納克萊克|美國_歷史...
    隨著當時資料的逐步解密,令日本超級鬱悶的是,美國人當初投放核彈並不只是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相當大一部分原因竟然是通過核威懾變相警告蘇聯---離自己的蛋糕遠一些。蘇聯特工可怕的滲透能力還在於,曼哈頓項目負責人奧本海默的「陣營」也早已被瑪加麗塔和代號「棋手」的兩名特工同時「攻陷」。1946年,杜魯門總統要求蘇軍於當年五月一日撤離「自家石油區」伊朗,各大媒體也添油加醋的渲染著戰爭氣氛,極力煽動將核彈投向蘇聯本土,面對核威懾,技不如人的蘇軍選擇離開戰場,淡化處理此次事件。
  • 滅火、開礦、造水庫一顆核彈全解決,這才是「世界核平」的正確打開...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收錄於話題#爆炸1個眾所周知,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大幅促進了科技技術的發展。但雙方能維持冷戰共識,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都持有著大量的核武器。
  • 戰術核武器真的那麼好用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也許就是它的能力!
    電影終結者裡萬箭齊發的場面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日本人真正品嘗過這種武器的「味道」,對付瘋子若不是用這種「瘋狂」的手段來儘快解決,那麼以後帶來的結果可能會更糟!而從二戰結束至今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說白了一直都是靠「嚇唬人」來發揮它的作用,從未被再次使用過,即使是發生了類似「古巴飛彈危機」這樣敏感的事件,大當量的核武器都不是人類最後的選擇,只要人們能夠保持最後那一點「人性」的話,核武器就不可能出現在現在或者未來的戰爭中。當然了,不被使用的是我們常說的那種能夠抹殺一定區域內任何生物的大威力核武器。
  • 《國家利益》揭秘史上最大熱核武器「沙皇炸彈」中看不中用
    就戰略核武器方面,俄羅斯的力量並不比美國差,甚至在某些領域還超出!譬如俄最新服役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就比美國「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更具優勢,該洲際飛彈射程高達18000公裡,彈頭部分可攜帶10枚50萬噸當量熱核彈頭以及40枚誘彈,其分導式攻擊模式讓北約國家根本無從防禦。事實上,俄羅斯現在的戰略核打擊力量還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衣缽,大多數現代化核打擊武器裝備也源於前蘇聯技術升級而來!
  • 核武器爆炸後,躲在水裡可以倖免?那麼事實如何呢
    說到威力最大的武器,大家都會想到「核武器」,但核武器唯一一次使用是在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的兩座城市投下兩枚「核武器」,對兩座城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房屋損毀百分之70以上,傷亡人數近百萬,甚至於後期受到核輻射死亡的人數也是大有人在,至今都還有受到輻射在特定醫院進行治療的,可想而知,核武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有人說,多修水庫就可以保證贛粵運河有水,問題是水庫的水怎麼來
    為了航運沿途肯定會修很多水庫,這些水庫洪水來時能抗洪,乾旱時利於灌溉,水庫又能發電。就算修好不能馬上產生效益,長期來講也是造福後代的偉大工程。另一個網友回覆:我是贛州人,請你們各位去贛江上遊的支流去看,現在是11月,還不是氣候最乾旱的時候,斂江,桃江,甚至要搭浮橋的於都河,現在哪條支流不是打赤腳就能過河,河床全部裸露,江河中間有條小小的溪流。
  • 一旦爆發核戰爭,只能任由美核武器摧毀蹂躪?核彈頭少≠必死無疑
    現在,中美關係越來越緊張,讓很多人擔憂一旦雙方爆發核戰爭,是不是我國只能任由美國核武器肆意摧毀蹂躪?在外界眼裡,很自然地將一場戰爭的輸贏定在了核彈頭數量多少上,只有大量增加核彈頭數量,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威懾力,以實現和平。簡單點來說,他們認為如果核彈頭比美國少,在戰爭中就必死無疑,就連環球總編胡錫進也這麼認為。
  • 挖地洞發現「鬼火」,隨後又挖出一具「溼屍」,2000年了還能活動
    漢代禮樂崩壞之後,厚葬之風盛行,但凡家中有些權勢和財富的人,都會將自己的葬禮辦的風光風光光,墓葬的規模很大,古墓中的陪葬品也很多。古人相信,人在死後還是能夠繼續享受生前的一切,厚葬之風一直持續到了晚清。
  • 為緊跟美國步伐,蘇聯研製出「赫魯雪夫炸彈」,威力真是慘不忍睹
    自從美國往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後,全世界都知道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厲害,於是各國紛紛研製。目前各國核武儲備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數目,如果爆發絕對可以將人類毀滅。
  • 406毫米艦炮上岸——蘇聯的超級核大炮
    畢竟當時整個藍星上的超級大殺器——原子彈,是美國一家獨有的王牌,你蘇聯常規兵力再強,能強過核武器?但是這種情況隨著1949年蘇聯成功實驗核武器而結束。 既然雙方手上都有王炸,那就只能夠看誰手上的炸彈更強、更有威懾力了。隨著核武器小型化的成功,很快,中歐平原就成為了美蘇雙方各種戰術核武器對峙的平臺。尤其是對於美軍來說,戰術核武器更是其貫穿冷戰前後無法捨棄的王牌。
  • 蘇聯秘密核基地都在哪?
    沒多久,美國人就將這一技術用於制裁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其他國家也領略到了核武器的威力。長崎上空爆炸的原子彈「胖子」﹀圖源.shutterstock在見到核武器實戰的威力後,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抗衡的大國,蘇聯也加快了自己的核武器研製計劃。
  • 蘇聯最美女特工,潛伏愛因斯坦身邊,用美人計竊獲核彈機密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日本人的投降中結束,在這過程中,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功不可沒。眾所周知,原子彈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理論,並在美國研製成功的。在嚴防死守中,蘇聯還能緊隨其後,在核武器方面有重大突破,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美女特工瑪加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