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等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已經成為鋰電設備企業降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2020-12-27 電子發燒友

傳感器等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已經成為鋰電設備企業降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06-12 16:38:11

包括傳感器等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已經成為鋰電設備企業降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動力電池規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下,對設備生產效率、精度、質量等提出更高要求。對設備而言,要控制好各個工序的數據精度和穩定性,離不開傳感器,尤其是力學性能檢測領域。

囿於終端用戶的喜好,以及國產設備企業一直以來的使用習慣,當前鋰電設備依然沿用進口傳感器,鋰電設備領域力學傳感器市場主要被梅特勒、賽多利斯、美塞斯等國際企業所壟斷。

深圳市鑫精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鑫精誠)總經理吳浩認為,「2020年疫情給了我們絕佳機會。原來高端稱重傳感器大都選擇歐美進口產品,受疫情影響部分進口產品價格上漲,甚至出現供應不足,就為國產傳感器打入鋰電設備供應鏈體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實際上,2018年以來補貼大幅退坡,倒逼鋰電設備企業降本增效,再加上市場集中度提升,設備企業利潤大幅縮水,設備領域零部件國產化替代已悄然開啟。包括傳感器等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已經成為鋰電設備企業降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吳浩表示,目前國產傳感器產品性能能夠全面滿足客戶需求,具備高性價比,較進口價格能降低50%左右,而此次疫情讓更多的客戶看到我們並願意給我們機會。

「鑫精誠有信心幫助本土鋰電設備企業降低製造成本和提升產品性能,加速力學傳感器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成為該細分市場的行業領頭羊。」這是鑫精誠的的終極使命,吳浩進一步指出。

鑫精誠力學傳感器產品

鑫精誠成立於2009年,主要經營壓力傳感器、稱重傳感器、智能變送器、智能儀表等工業傳感器系列產品,覆蓋領域包括自動化裝配設備、汽車新能源、醫療機械設備、航天、農業自動化設備、交通鐵路設備等。

在鋰電設備傳感器領域其前瞻布局,率先與CATL、ATL、先導、利元亨、珠海華冠、卓譽、新威等動力電池及鋰電設備企業深度合作,產品覆蓋合漿塗布、雷射切、卷繞、組裝線、冷熱壓、焊接、PACK線等領域。

吳浩向高工鋰電介紹,公司張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高精度壓力監控等產品得到了市場廣泛認可。如鑫精誠跟利元亨合作,為其定製傳感系統,從打樣到批量供應,均得到高度認可。

高工鋰電獲悉,力學傳感器在鋰電設備應用領域的痛點是數據採集的精度,複雜環境下的穩定性,使用壽命的長短。鑫精誠高精度壓力監控傳感器在注液階段,主要檢測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量,按配方為每種材料稱重,其精度性和穩定性決定了成品電池的質量。

動力電池進入密集擴產周期拉動鋰電設備需求,而該領域的力學傳感器需求有望爆發。吳浩強調,公司將在該細分市場精耕細作,為鋰電設備不同領域的產品供應系列精細化產品,滿足客戶不同領域的需求,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他表示,「只有真心誠意替客戶著想,切實解決應用場景的問題,將傳感器的精度、穩定性和使用壽命,以及響應速度提上去,成為行業知名品牌,才會有護城河,公司才能擁有長期增長的市場份額。」

因此,鑫精誠嚴苛的售後制度確保客戶售後無憂。鑫精誠明文規定,售後人員第一時間響應客戶,務必在48小時內解決現場問題,否則賠償損失,充分為產品的質量做安全背書。

目前,鑫精誠已經擁有傳感器、先進教學儀器、自動化系統集成三大事業部,並完成從單純的傳感器銷售,到傳感器研發製造+銷售,再到完整定製化的力控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商。
       責任編輯:p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鋰電前段設備行業專題報告:鋰電前段設備國產化率較高,重點關注...
    鋰電池的生產工藝涵蓋前、中、後三個階段,前段工序的目的在於將原材料加工成為極片,核心工序為塗布;中段目的在於將極片加工成為未激活電芯,其中化成、分容是後段的核心工序。前、中、後段工序中的設備投資在總設備投資中所佔比重約為 4:3:3。鋰電池的製造對工藝的要求較為苛刻,這些製作要求顯示出鋰電設備的性能對於鋰電池產品的性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 機械設備行業投資策略:製造立國,周期成長共舞
    報告摘要:尋找先進位造業崛起的機會和方向:中國上市公司的全球市佔率水平既帶有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1978-2008)的城市 化+工業化+全球化的發展模式痕跡,也出現了創新引領的新經濟萌芽,成為先進技術創新迭代的基礎。
  • 暗流湧動的TWS耳機江湖:國產替代抱團崛起
    但在品牌及OEM/ODM國產替代水平日漸增長的另一面,我國TWS耳機在核心零部件供應上卻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主控藍牙晶片、降噪晶片、電池及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國外巨頭訂單仍主要集中在高通、VARTA、德州儀器(TI)、MTK洛達等國外及非大陸廠商中。 在TWS耳機紅利爆發的當下,中國製造業玩家能否真正搶佔全球市場的話語權?
  • 聚焦SENSOR CHINA 2020:看傳感器國產替代的希望
    廣州奧松-集成溫溼度傳感器AHT21        當下中美科技摩擦愈演愈烈,「國產替代、自主可控」成為大趨勢。奧松電子也響應號召,加強智能傳感器的研發,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攻關,終於取得豐碩成果。據悉,該產線的建成投產標誌奧松電子成為華南地區領先的MEMS半導體傳感器晶片生產基地,為推動國內、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MEMS半導體傳感器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不僅如此。以往由國際巨頭壟斷的醫療傳感器,例如大量生產並使用在呼吸機、麻醉機等醫療設備上的流量傳感器、差壓傳感器、氧氣傳感器等,奧松電子也實現了國產替代。
  • 「普沃思市場前哨」浩能科技塗布設備供貨日本電池企業
    摘要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國鋰電設備企業在技術、效率、穩定性等多個方面都已經逐步趕超了日韓設備企業,並擁有性價比、售後維護等方面的優勢。經過多年培育,國產鋰電設備實現了從替代進口向批量出口的跨越式發展,中國高端鋰電裝備已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據科恆股份(300340)消息,近日,科恆股份全資子公司浩能科技向日本某一線電池知名品牌交付了一批塗布單元設備,預計後續將有更多大批量訂單合作。
  • 機械設備行業2020年中國市場前瞻分析
    ; 3)併購整合是製造業企業做大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方面能撫平周期的影響,另一方面能提高規模效應。特斯拉計劃將上海工廠零部件國產化 比例由30%提升至100%,動力電池是核心零部件之一,本地化採購比例也有望相應提升。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具備潛力,但政策尚未形成利好,傳統車企仍處於觀望期。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機器換人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加速
    1.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機器換人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1.1.工業機器人行業拐點已到疫情不改復甦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從2017年年底開始逐漸放緩,自2018年9月起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進入負增長,行業持續低迷,這主要是因為工業機器人作為典型的通用設備,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受下遊諸如汽車、3C等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較大。
  • 國產傳感器行業內憂外患 破而後立方有出路
    無論是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還是智能設備和大數據分析,再龐大的智能系統,都要從傳感器的針尖上開始。  傳感器在工業生產、智能家居、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巨大潛力,並且隨著智能時代逐漸到來,傳感器將變得更加不可替代。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傳感器在各類產品上的應用更加廣泛。微型化、數位化、智能化的傳感器迅速地被普及,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 谷田鋁塑膜和長庚鋰電尼龍膜項目開工
    摘要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已實現國產化替代,甚至在一些關鍵性能方面取得突破並超越。這意味著國產鋁塑膜市場崛起的浪潮,正在奔湧而來。根據披露,谷田鋁塑膜項目由江蘇谷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建,購置塗布機、複合機、固化室、新風系統等國產設備共60臺(套),計劃年產1200萬平方米消費型和動力型鋰電池鋁塑膜。長庚鋰電尼龍膜項目則由江陰長庚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投建,投資10億元,主要研發、生產鋰電池用功能性尼龍膜,並提供配套技術服務。
  • 內窺鏡行業深度報告:優選國產替代快車道,把握細分領域龍頭
    電子內窺鏡使用高性能微型圖像 傳感器替代了光導纖維導像術,具有圖像更清晰、色彩更逼真、解析度更高等諸多優 勢,可供多人同時觀察,目前已逐步取代纖維內窺鏡,成為市場主流。電子內窺鏡技 術發展迅速,目前已經衍生出膠囊內鏡、超聲內鏡等多種新型電子內鏡,滿足各類臨 床需求,小型化、多功能、高畫質是未來發展趨勢。
  • 工業機器人的五種關鍵零部件
    發展工業機器人,要重點打造六種標誌性產品,五種關鍵零部件,四種基本能力。本期中發智造為大家介紹五種關鍵零部件——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目前國際上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且產品性能可靠的RV減速器製造企業較少,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已被日本企業佔據。國產減速器價格雖然便宜,供貨期短,但產品性能與國外產品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國產減速器大多只能供給中、低端機器人使用,無法滿足高端機器人市場需求。
  • 傳感器高新技術企業奧松電子獲近億元C輪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奧松電子成立於2003年9月,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化的傳感器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研發製造的傳感器晶片和先進的MEMS半導體製造工藝生產線(IDM)。  今年9月,奧松電子6英寸MEMS半導體傳感器晶片生產線正式投入運營,成功量產出溫溼度、氣體等傳感器晶片,該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標誌奧松電子成為華南地區領先的MEMS半導體傳感器晶片生產基地。
  • 未被炒作的工業控制和網絡安全國產替代系統概念PLC,你知道嗎?
    在工業4.0智能化時代下,智能自動化控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產品設備需要其作為技術支撐,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技術以其自身的優越性能獲得了廣泛應用。將PLC自動控制技術應用於衝擊電壓發生器,可以有效提高衝擊電壓發生器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確保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進口免疫平臺被開放,國產替代愈演愈烈
    國產免疫的替代之路早已開始,在2000年初,國內廠家就已經研發了化學發光儀器及其配套的產品,如今,也有部分進口免疫診斷儀器的試劑通道被開放,進口設備上免疫試劑及耗材的國產替代之路也悄然開始。01生化診斷的國產替代之路進口生化分析儀器的開放始於70年代末,許多國內經營企業投入自主研發力量,國產生化試劑逐步走向市場,佔據越來越多市場份額。
  • 醫療器械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國產萬至達自研電機可取代進口電機
    前期的疫情肆虐讓呼吸機成為全世界的「搶手貨」,而最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則成了呼吸機最主要的生產國。呼吸機分為有創和無創兩種,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急需的主要是有創呼吸機,我國共有有創呼吸機生產企業21家,其中8家企業的主要產品獲得歐盟CE(安全合格)認證,此前,這些廠家生產的呼吸機大多使用進口電機,例如專注於醫療領域的portescap電機,但是受國外疫情影響,目前進口電機已無法供應,急需找到該電機的國產替代產品。
  • 機械設備行業:超快雷射器國內外競爭格局分析
    通過分析國外超快雷射器企業的發展歷程發現:  (1)全球超快雷射器龍頭通過併購快速獲取超快雷射器技術。如Newpost收購光譜-物理和HighQ後,進入超快雷射器第一梯隊;相干則通過收購Lumera、Raydiance、Filaser快速進軍超快雷射器領域;  (2)全球超快雷射器龍頭布局上遊核心零部件,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 「十四五」規劃推出在即,國產替代迎加速,智慧機器人站上風口
    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行業進入上行階段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高端市場被國外巨頭所佔據,國產替代空間巨大。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僅為 27.88%,國內大部分市場都被日系、歐系的機器人企業所佔據,並且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外國廠商均加速在我國擴張產能布局。
  • 索尼斷供圖像傳感器太過優越感?小米旗艦先華為一步採用國產CMOS
    某些海外的晶片加工企業、內存和面板供應商、晶片供應商紛紛暫停了對華為的元器件和技術支持,畢竟目前的半導體產業鏈,還沒有辦法完全實現去美化,而使用了美系技術的供應鏈產品必須申請特定的許可證。這其中也包括索尼暫停向華為提供圖像CMOS傳感器。而在此之前,華為的大多數高端旗艦行動裝置,都使用索尼提供的圖像傳感器。
  • 機械設備行業:企業長貸的持續增長意味著什麼?
    作為工程機械需求的前瞻指標之一,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快速增長,為後續工程機械需求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微觀影響路徑二:下遊產能置換和產能擴張加快,廣義自動化受益。 從 2019 年底以來,工業機器人、叉車、工具機、工控等中遊工業品的需求開始加速,部分專用領域的自動化設備需求也逐漸加速,例如家具自動化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