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2020-12-18 前瞻網

菲律賓巨型蝙蝠走紅網絡:體型足有成人大小,被視為伊波拉病毒宿主

 olivia chan • 2020-07-07 17:01:03 來源:前瞻網 E4763G2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片來源:Reddit用戶sakundes)

最近,菲律賓網友在Twitter上發布的一張巨型蝙蝠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從圖片來看,這隻倒掛在屋簷下的巨型蝙蝠足有一個成人大小,而且長著一張狐狸臉。這張罕見的照片經曝光後立刻吸引了很多網友的圍觀。

實際上,這張發布在Twitter上的照片是一張老照片,幾年前在Reddit上出現過。當時菲律賓用戶sakundes據說在自家後院遇到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

據悉,圖片中的這隻巨型蝙蝠為果蝠,又名飛狐( flying foxes),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品種,有些種類翼幅甚至長達2米。這種大型蝙蝠主要以水果為食。

果蝠對於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為花授粉和分散種子,使樹木和植物生長和擴散。大型食果蝠主要在樹上直接將果實取而食之,殘果與種子絕大部分掉落於樹下或接近處;而中小型的食果蝠則會在果樹間表現出一種「往往返返」的行為,通常會暫棲於樹上,取得果實後移至他處食用。

此外,與其他品種的蝙蝠不同,果蝠不靠回聲定位來導航,而是依靠它們的視覺和嗅覺。果蝠的眼睛發達,視覺良好。

然而,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尤其是今年的新冠疫情,讓廣大民眾對蝙蝠這種可怕的動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同樣,果蝠與人類病毒性疾病的傳播也有很大的關聯,蝙蝠種群中有很多病毒是人獸共患病病毒,大大小小的病毒高達80多種,其中就有我們所熟悉的伊波拉病毒,研究結果表明果蝠對伊波拉病毒能保持帶毒而不發病,果蝠是這些疾病的自然宿主,這說明果蝠攜帶的病毒對人類存在潛在的危害。

另外,北非果蝠也被認為是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的天然宿主。這種病毒與伊波拉病毒一樣令人恐懼,經由排洩物或唾液等分泌物感染人類,並在人群中傳播,產生致命性傷害。被攜帶病毒的果蝠咬傷、接觸果蝠咬過的水果、果蝠糞便等都會感染馬爾堡病毒。

果蝠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以及作為多種病毒天然宿主的身份一直被人類所詬病,但近幾年這種動物卻瀕臨滅絕。

由於生存棲息地被大規模破壞,加之人類的肆意捕獵,果蝠的生存已經岌岌可危。2019年,模里西斯政府曾大規模捕殺果蝠,模里西斯大學的生態學家表示,果蝠的數量在最近四年內下降了50%以上,有些科學家認為現在還不到30000隻。

果蝠雖然是病毒的「蓄水池」,但同樣也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對果蝠痛下殺手,最後也會損害人類自己。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alert.com/here-s-what-you-need-to-know-about-that-human-sized-bat-going-vira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真人大小蝙蝠的照片走紅網絡,欣賞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蝙蝠幾乎生活在世界各地,但我們星球上只有少數地方有幸擁有飛狐(狐蝠)。所以,最近一張菲律賓巨型果蝠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也就不足為奇了。「還記得我告訴你們菲律賓有真人大小的蝙蝠嗎?」Twitter用戶AlexJoestar622在6月底發了一個帖子,裡面的照片迅速走紅網絡。和許多突然翻紅的事物一樣,他們在推特上發布的照片實際上是幾年前在北美論壇Reddit上發布的一個帖子,當時菲律賓用戶sakundes自稱在自家後院遇到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
  • 伊波拉捲土重來,為什麼這麼多疾病都和蝙蝠有關?
    如今伊波拉病毒的新一輪爆發,對衛生官員構成了新的挑戰。而伊波拉的起源,也普遍認為是蝙蝠攜帶的伊波拉病毒感染了人類導致的。大小有別蝙蝠是哺乳綱勞亞獸總目中的翼手目動物的總稱,種類超過 900 種,是第二大哺乳動物類群,僅排在齧齒目動物之後。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我們先從國人最熟悉的「非典」事件說起,也算是當下最應景的回憶。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人類一樣大小的蝙蝠真的存在嗎?
    長期以來,地球一直是巨型動物的家園。只要看看曾經在紐西蘭遊蕩的巨型企鵝,或者在南美洲漫步的巨型樹懶就知道了。在現代,這種大型動物已經很稀少了,但它們仍然存在。最近一張疑似巨型蝙蝠的照片在網上瘋傳,在照片裡一隻蝙蝠倒掛著棲息在人類的房屋上,看起來體型很大,和人類差不多。一時之間,「人類大小」的蝙蝠走紅網絡,很多人驚嘆自然的神奇,也有很多人質疑照片的真實性:世界上真的存在人類大小的蝙蝠嗎?
  • 新型冠狀病毒、SARS、MERS等都與蝙蝠相關 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
    近年來最嚴重的一些病毒性疾病——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以及新出現的2019-nCoV病毒——都起源於蝙蝠,這並非巧合。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另外,人類並不是無敵的存在,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危害到他們的生命安全,比如病毒,便可以輕易地奪走人類的性命。說起病毒,人們一定對非洲伊波拉病毒和2003年的SARS病毒記憶猶新,這些病毒都在社會中引發了重大災難,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些事件都給人們敲響了一次次警鐘,珍愛生命,遠離病毒。
  • 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找到了,食果蝙蝠被冤枉了?
    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找到了,食果蝙蝠被冤枉了?       2013年12月,幾內亞美良度村的一名2歲男童埃米爾因感染伊波拉病毒病故,這名男童目前被認為是此次伊波拉疫情爆發的第一例感染者。此前科學家們認為,埃米爾是被感染了伊波拉病毒的食果蝙蝠叮咬,隨後他又將病毒傳給母親,母子二人都在一周內死亡。此後,伊波拉病毒隨著前來參加葬禮的人越傳越遠,疫情範圍越來越大。
  • 為什麼蝙蝠攜帶病毒能導致 SARS、MERS、伊波拉,自己卻不生病?
    蝙蝠是 SARS、MERS(中東呼吸窘迫症候群)、伊波拉病毒、狂犬病病毒、馬爾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科學家研究發現,2003 年 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為雲南的中華菊頭蝠。1 月 24 日,《柳葉刀》在線發表有關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結論中指出,2019-nCoV 很可能與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 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新冠病毒、SARS、Ebola絕非偶然!
    雖然這可以保護蝙蝠細胞免於高數量的病毒感染,但也促使了這些病毒在宿主內更快地繁殖。如下圖所示,隨著病毒的持續感染,病毒的複製速率越來越快! 文章的第二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教授Mike Boots認為:「最重要的是,在宿主病毒方面,蝙蝠扮演著十分特殊的角色。這些致命性病毒很多都是來自蝙蝠,這並不是偶然!實際上,蝙蝠與人類之間的聯繫不是那麼緊密,因此我們不希望它們攜帶許多人類病毒。」
  • 屋頂傳來奇怪的響聲,成年人般大小的蝙蝠,正倒掛在自家門口!
    屋頂傳來奇怪的響聲,成年人般大小的蝙蝠,正倒掛在自家門口!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匪夷所思或者是超出我們認知的事情。當我們面臨這些事情的時候,通常會感覺到手足無措,非常的慌張。在菲律賓就有一位男子經歷了一件讓他非常難忘的事情。
  • 從「青翼蝠王」到「新冠病毒」,蝙蝠為什麼會淪落到人人喊打
    它會發出人耳無法察覺的超聲波,再用耳朵搜集折回的聲音後,判斷出獵物在空間的大小、方置和位移,從而幫助蝙蝠在黑夜中提高捕獵效率。根據蝙蝠的這一特性,科學家發明了雷達,為人類的飛行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2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發表於英國《科學報告》的實驗驗證了蝙蝠細胞可和病毒長期共存的假說。蝙蝠是上千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有研究認為每種蝙蝠平均攜帶近20種可能使人生病的病毒。蝙蝠會威脅到人類的病毒數量最多,是排在第二位的哺乳動物的兩倍。蝙蝠可直接將病毒傳染給人類,也可能會先傳染給靈長目動物,再傳給人類。另外,蝙蝠群居的習性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完美的環境,超高密度的群居讓病毒能夠快速地傳播。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 - 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發表於英國《科學報告》的實驗驗證了蝙蝠細胞可和病毒長期共存的假說。研究人員讓MERS冠狀病毒對一種蝙蝠的細胞進行100多天的感染,並通過檢測蛋白質、基因等方式分析被感染細胞。
  • 蝙蝠竟然是不能被消滅的病毒庫?那蝙蝠俠是怎樣避免病毒感染的?
    為什麼蝙蝠對生態圈那麼重要? 蝙蝠俠是怎樣不被病毒感染的? 01、蝙蝠的病毒庫裡都有啥? 蝙蝠是一個飛行的病毒庫。像2003年的sars病毒、非洲的伊波拉病毒、最常聽到的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相關病毒,其源頭宿主就是蝙蝠。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有些蝙蝠的免疫系統始終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隨時準備抵抗病毒的感染,包括那些已知可將病毒傳播給人類的蝙蝠類群。這一機制儘管可以最大程度保護蝙蝠不受高載量病毒的威脅,但也促進了病毒複製速度的提高。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為了能夠在宿主的免疫「炮火」到來之前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狡猾的病毒加快了在蝙蝠體內的繁殖速度。
  • 蝙蝠攜帶4000多種病毒,為何不在其身上提取病毒製作疫苗?
    2020年動物界最受關注的動物,當屬蝙蝠。此次新冠型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很多科學家都把新冠型病毒的最終宿主看向蝙蝠,但是目前還沒有足夠多的證據證明。而科學家也並不是無緣無故就有這樣的想法的,因為新冠型病毒和2002年的非典SARS病毒相似,不過並不是同一種病毒。而當年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最終宿主是雲南的一種蝙蝠。
  • 蝙蝠為何那麼多毒?科學家給出答案,你還敢吃蝙蝠嗎
    該劇取材於非洲的伊波拉病毒事件,講述主角們想方設法共同防止和應對伊波拉病毒的事件。由於該劇與人類的生存問題息息相關,因而廣受觀眾們喜愛,在豆瓣上的評分較高。說到伊波拉病毒,無人不聞之色變的,因為它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感染此病毒的患者的內臟會慢慢變為血水,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其死亡率高達90%。
  •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伊波拉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不僅是伊波拉,非典、新冠病毒、MERS病毒等都被疑與蝙蝠有關。那麼,這些病毒和蝙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 蝙蝠緣何成病毒之王?飛行適應性進化或是關鍵
    文丨財新記者 徐路易 20世紀末開始出現的新發傳染病中,有許多可怕的人畜共患病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這種哺乳動物緣何成為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 蝙蝠是唯一具有主動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諸多新發傳染病的自然宿主都被科學家認為是蝙蝠,比如1994年出現在澳大利亞的亨德拉病毒、1998年左右出現在馬來西亞等國的尼帕病毒、2003年的非典(SARS)病毒、2012年起在沙烏地阿拉伯暴發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2014年出現在非洲的伊波拉病毒,以及當下正在全球暴發的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