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片來源:Reddit用戶sakundes)
最近,菲律賓網友在Twitter上發布的一張巨型蝙蝠圖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從圖片來看,這隻倒掛在屋簷下的巨型蝙蝠足有一個成人大小,而且長著一張狐狸臉。這張罕見的照片經曝光後立刻吸引了很多網友的圍觀。
實際上,這張發布在Twitter上的照片是一張老照片,幾年前在Reddit上出現過。當時菲律賓用戶sakundes據說在自家後院遇到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
據悉,圖片中的這隻巨型蝙蝠為果蝠,又名飛狐( flying foxes),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品種,有些種類翼幅甚至長達2米。這種大型蝙蝠主要以水果為食。
果蝠對於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為花授粉和分散種子,使樹木和植物生長和擴散。大型食果蝠主要在樹上直接將果實取而食之,殘果與種子絕大部分掉落於樹下或接近處;而中小型的食果蝠則會在果樹間表現出一種「往往返返」的行為,通常會暫棲於樹上,取得果實後移至他處食用。
此外,與其他品種的蝙蝠不同,果蝠不靠回聲定位來導航,而是依靠它們的視覺和嗅覺。果蝠的眼睛發達,視覺良好。
然而,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尤其是今年的新冠疫情,讓廣大民眾對蝙蝠這種可怕的動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同樣,果蝠與人類病毒性疾病的傳播也有很大的關聯,蝙蝠種群中有很多病毒是人獸共患病病毒,大大小小的病毒高達80多種,其中就有我們所熟悉的伊波拉病毒,研究結果表明果蝠對伊波拉病毒能保持帶毒而不發病,果蝠是這些疾病的自然宿主,這說明果蝠攜帶的病毒對人類存在潛在的危害。
另外,北非果蝠也被認為是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的天然宿主。這種病毒與伊波拉病毒一樣令人恐懼,經由排洩物或唾液等分泌物感染人類,並在人群中傳播,產生致命性傷害。被攜帶病毒的果蝠咬傷、接觸果蝠咬過的水果、果蝠糞便等都會感染馬爾堡病毒。
果蝠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以及作為多種病毒天然宿主的身份一直被人類所詬病,但近幾年這種動物卻瀕臨滅絕。
由於生存棲息地被大規模破壞,加之人類的肆意捕獵,果蝠的生存已經岌岌可危。2019年,模里西斯政府曾大規模捕殺果蝠,模里西斯大學的生態學家表示,果蝠的數量在最近四年內下降了50%以上,有些科學家認為現在還不到30000隻。
果蝠雖然是病毒的「蓄水池」,但同樣也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對果蝠痛下殺手,最後也會損害人類自己。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alert.com/here-s-what-you-need-to-know-about-that-human-sized-bat-going-vira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