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產職業劇,除了「空洞懸浮不專業」我們還能聊些什麼?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顧 韓 娛樂硬糖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春天即將到來,寒冬中瑟瑟發抖的影視行業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好消息:電視臺與視頻網站頻繁上新,不少積壓劇得見天日;大量人群憋在家裡,帶動電視收視率整體上揚。

據CSM59城收視率顯示,近期五大衛視黃金劇場已連續多日同時破2。在網劇與海外劇都來搶觀眾的情況下還能有如此盛況,實屬難得。

與悶聲發財的《決勝法庭》不同,新劇《完美關係》與《安家》來得相當高調,每天必上熱搜。《我在北京等你》也因為主演李易峰的緣故,吸引了不少關注。沒錯,我們又迎來了一個職業劇井噴的檔期,陣容也是異常強大。

黃軒、佟麗婭主演的《完美關係》主打公關內幕,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聚焦房產中介。兩者還是同一個導演,即執導過2018年黃軒、楊穎主演的槽點創業劇《創業時代》的名導安建。

李易峰、江疏影主演的《我在北京等你》其實更像偶像劇,奈何戲外總要強調追夢與創業,自己往槍口上撞。於是乎,又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國產職業劇吐槽時間。

懸浮空洞、細節失真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這三部新劇也未能倖免。不過,硬糖君倒也從中發現了一些值得聊聊的新現象。

女性角色多樣化

女主人設單一化

人設,特別是女主角的人設,成為了從2019年底延續到2020年的熱門話題。

《精英律師》中,藍盈瑩飾演的菜鳥助理戴曦,正義感過剩、聖母光環過重,被罵上熱搜;《下一站是幸福》,宋茜飾演的職場麗人賀繁星,在戀愛中雙商瘋狂掉線,被罵上熱搜;《新世界》雖然整體來看是男主角徐天更氣人,女主角田丹的BKing氣息也令許多觀眾無語。但這劇討論度差點,她沒能被罵上熱搜。

目前線上這三部新劇,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女性角色的多樣化。《完美關係》中,陳數飾演的女強人斯黛拉,處理丈夫出軌沉著冷靜,懟小三都懟得優雅從容。斯黛拉的下屬、高露飾演的舒晴是一名單親媽媽,但也沒有因為輾轉在工作與家庭之間便怨天尤人,而是在外穩重幹練,在家不失柔情。

《安家》裡,張萌飾演的羅晉前妻,出軌小鮮肉被撞破後的渣女語錄火速出圈。美豔嬌嗲加上「女版洪世賢」自帶喜感,也不招人討厭。

可惜,她們不是主角。

日漫有個古老的說法,配角是用來喜歡的,主角是用來推動情節發展的。這在時下的職業劇主配人設上真是充分彰顯。

《完美關係》的女主角、佟麗婭飾演的江達琳是聖母型傻白甜,與奇葩劇情相得益彰。她原本在海外讀書,卻因家庭緣故回國接手深陷危機的DL傳媒。這樣一個「從沒幹過一天公關」的新人,直接成為了公司總裁。明明有男主角這種行業大拿相助,卻時而正義感上頭,跟客戶對著幹。既無智商城府,又無職業精神,把觀眾氣得夠嗆,遂喜提熱搜。

《我在北京等你》的女主角、江疏影飾演的盛夏,為追逐設計師夢想而漂在美國。只可惜,不管是因為自己的冒失錯過時裝秀的情節,還是對於男女關係的處理,女主角的表現都與普通大學生別無二致,完全看不出一個孤身打拼且小有成就的社會人士應有的能力與閱歷。

參照《下一站是幸福》裡賀繁星的情況,硬糖君琢磨著她「綠茶」的帽子遲早也得安排上。

《安家》的女主角、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則是另一個極端,業務太過精幹、手段太過強硬,以至於有些不近人情,撬下屬單子的做法很有爭議性。另外這個短髮造型,簡直一個大寫的「滅情絕欲」,演女強人就一定要抹除女性魅力嗎?

順道硬糖君也求求海清、馬伊琍,「超短髮三姐妹」不考慮新年換個新造型嗎,我介紹靠譜tony給你們啊!

不止女主角色套路化,性別關係也都是一對一對設置的。傻白甜女主要靠精英男主教育和拯救,女強人女主要被小男人男主軟化和馴服,想想就沒意思。

在眼前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設對於劇集來說至關重要。好的、新穎的人設可以製造出強大的記憶點,迅速吸引觀眾。韓劇就非常精於此道,新劇《梨泰院CLASS》火速出圈,全靠反套路又戰鬥力爆表的女主。

爛俗的、立不住腳的人設容易令觀眾厭煩不說,還會引發觀眾對演員演技的質疑。許多演員在演配角的時候都有過令人驚豔的表現,翻身演主角卻反而魅力全無,路人緣一路垮塌。實在是因為,主角很多時候就是沒有配角豐富、討喜、有個性。

選角、改名、刪減、橫縱對比……

風險在戲外

除了內容本身的槽點,三部新劇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戲外因素的影響。

《完美關係》的問題在於選角失敗。該劇2018年5月開機,彼時,黃軒還是優質演技派。哪想到半年後豆瓣3.7分的《創業時代》一播,改變了許許多多:

經不起推敲的細節,令《創業時代》成為國產職業劇的反面典型;離職時的浮誇演講,標誌著周一圍油膩路線的開始;三角網戀的狗血劇情,讓黃軒說出了那句可能會伴隨他職業生涯終身的名臺詞。

時隔兩年,再看到「導演安建+男主黃軒+職業題材」的配方,你說觀眾心裡震不震顫?

黃軒是有前車之鑑,佟麗婭則是形象氣質包括戲路都與角色相差太遠。

新疆美人佟麗婭屬於素顏好看、濃妝驚豔的明豔長相,演過不少苦情或者不苦情的媳婦,還有一段全國知名的婚姻。這樣的她梳上劉海來演一個職場小白,演員演著吃力,觀眾看著也費勁。

親,就讓小媳婦的歸小媳婦,傻白甜的歸傻白甜,好嗎?固定戲路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你好我也好。

同樣跑錯場子的還有《我在北京等你》中的江疏影。儘管劇中的妝容打扮已經儘量往傻白甜靠攏了,李易峰和胡宇崴都還是壓不住她。每次胡宇崴對她散發男友力,硬糖君都特別出戲。

但沒有CP感並不是《我在北京等你》最大的問題。這部劇之前叫《在紐約》,2017年11月開機,2018年2月殺青,又是歸國創業劇情,怎麼看都應該歸到2018年那撥改革開放獻禮劇裡。哪知道因為多種原因,一直等到了現在。

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關鍵是期間中美關係撲朔迷離,導致這部多數戲份都在紐約拍攝的劇集陷入尷尬。又是改名,又是補拍,歷盡艱難終於與觀眾見面的正片中,存在明顯的修改痕跡,劇情支離破碎、大量臺詞重配,而且主角與配角的戲份高度失衡。

流量挑大梁的戲嘛,配角注水搶戲這種事大家都懂得。可這劇仿佛開了倍速,播出一周不到已經出現了許多質疑聲,也是少見。硬糖君仿佛看到了2016年《誅仙.青雲志》的重現,這種事怎麼老讓李易峰趕上,心疼一秒,轉型之路又添變數了。

《安家》的問題與另外兩部劇又不同。該劇翻拍自高分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主創又是有《雙面膠》、《蝸居》、《心術》等代表作的名編劇六六,橫向縱向都會面臨比較。好是好,但總覺得還不夠好,以至於在口碑方面會比較艱難。

影視行業變數大,很多事不能單靠內容本身。前期如何迴避風險,受波及如何補救,播出時能否預判雷點、引導觀眾、及時化解危機,是宣傳、運營等環節需要回答的問題。

去偶像化

國產職業劇挽尊的第一步?

電視劇的網絡評分與電視收視率往往是割裂的,職業劇也不例外。年初的《精英律師》和如今的《安家》豆瓣評分都在6分左右徘徊,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其線下的收視熱潮。

或許我們應該想一想,在職業紀錄片蓬勃興起、海外劇也不難獲取的今天,依舊選擇國產職業劇的觀眾,究竟在看什麼?

真如網友所期待的那樣,有了大量寫實的專業操作和高度緊張的職場生態,國產職業劇就會好嗎?還是會讓大眾感覺更加遙遠?

在專業細節上同樣頗受詬病的《安家》,無疑是三部新劇中最出眾的,甚至已經顯露出爆款相,原因何在?

首先,陣容選擇上,沒有用網生代的流量偶像。81年的羅晉和82年的孫儷都是有過多部熱播電視劇的實力演員。演員自然鬆弛的表演、偏寫實的置景道具,也都強化了該劇的生活質感,賣相就與隔壁兩部劇形成了顯著區別。

而且,相比精英化的醫生、律師,遙遠的警察、法醫,總與名利場聯繫在一起的明星、時尚、公關,房產中介這種職業可真是太接地氣了。《安家》中的角色就是一批在街邊門店裡辦公的小人物,登門的客戶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牽扯出的是博士難買房、兒媳婦與房產證、與物業鬥智鬥勇這種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做到這種程度,已經贏得了不少「貼近生活」、「現實主義」的讚譽。而且只要觀眾接受了這個設定,越到後面,關注點越會落到角色境遇、社會現實和生活本身。

評論常常將《安家》與原版《賣房子的女人》進行比較,其實大可不必。日本職業劇發達的背後是類型化創作的成熟、日本文化中的「職人精神」和已經運轉一個多世紀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國的社會形態與價值觀念與之大不相同,中國的職業劇應當會是另一種面貌,只是需要一個積累與探索的過程。

而就當下這個情況來看,觀眾苦「懸浮」久矣,那麼選角去偶像化、追求生活質感與話題性,或許會是破局之道。

但硬糖君也衷心希望編劇們能動動腦子,在人設和話題方面開發幾種新花樣,別老圍繞原生家庭、劈腿出軌、婆媳關係撒狗血了。

原標題:《關於國產職業劇,除了「空洞懸浮不專業」我們還能聊些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國產職業劇,到底還能好嗎?
    近幾年,「國產職業劇」一出現,明明五個字,觀眾眼中只剩了一個——「假」。聽上去簡單粗暴不公平,但,莫名其妙的職業,專業性的缺失(不,是沒有),錯亂的敘事邏輯和狗血的戀愛套路,都頂著「職業劇」噱頭,一點點消耗觀眾的耐心和好感度。
  • 為什麼國產職業劇對「職業」誤解這麼大?
    作為媒體從業者真的感覺有被冒犯到,我們記者真的不是這樣的啊!當然,《完美關係》不是第一部對「職業」有很大誤解的國產劇,也不會是最後一部。國產職業劇是如何墮落的?但從早早早年的《奮鬥》,早早年的《杜拉拉升職記》,早年的《離婚律師》開始,國產職業劇慢慢走向了不歸路。前兩部稍強,但《離婚律師》開始就變味了。女律師在辦公室與上司纏綿,更通過灌酒,取得對方當事人的出軌證據。
  • 國產職業劇缺乏好口碑 應避免「不專業」表達
    《安家》的熱播也重啟了關於國產職業劇的討論最近,兩部登上熱搜榜的電視劇《完美關係》《安家》齊收官,讓好奇的觀眾關注到兩個職業:公關和房產中介。兩部劇的豆瓣評分,前者4.0,不及格;後者6.2,剛及格。兩部熱播劇也重啟了關於國產職業劇的討論。話題不新鮮,但問題在於,拍了這些年,為啥職業劇還是沒有好口碑?職業劇,顧名思義,就是以某一行業的故事為主要內容。職業劇所聚焦的職業,往往和戲劇性事件有著密切聯繫,比如,醫生、警察、律師是早期職業劇最愛拍的角色,因為與他們日常接觸的人都有「故事」;後來慢慢擴展,這類劇的題材才延展到公關、翻譯、獵頭等更新的職業。
  • 《精英律師》炫法律條文卻露怯,國產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
    引子這幾年,國產電視劇的類型大大豐富,不再是過去古裝偶像劇一枝獨秀,各種類型的職業劇也層出不窮。但是對比海外的職業劇,內地不少職業劇還不太成熟。比如最近熱播的《精英律師》,就被很多法律系學生扒皮:女主角背誦的法律條文早已過時、男主角說的不少名詞都是生造的,我們的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一、想展示專業性,卻被專業所累過往的不少國產職業劇,頂多是披著職業的外衣,演繹著偶像劇的劇情。看久了,觀眾壓根不記得這是一部職業劇。
  • 令人笑掉大牙的國產職業劇又來了!
    最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是:我國職業劇可不可以演一點接地氣的工作?動不動就是什麼微型企業,公關,翻譯官,談判官。你拍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是想讓觀眾了解這個行業,助力中小型企業發展?不,只是為了裝。最近國產新劇上的少。《奈何boss2》這一季成了無腦糖精;《大唐女法醫》整個就boring...
  • 專訪《Doctor-X》總製作人:職業劇,專業才能好看
    醫生們把白大褂當成風衣穿、律師們拿偷錄的音頻當證據、記者們不經預約就貿貿然登門要求採訪……每次看到內地所謂「職業劇」中這些槽點滿滿的不專業情節,主創們總是會委屈的用「電視劇都是虛構的,我們並不是專業人士,有錯漏也是難免」來為自己辯解。而在對內山女士的訪問中,她對記者坦言,既然選擇拍職業劇,就不能讓這個行業的從業者笑話——「不能讓他們感到假,這是非常重要的。」
  • 香港職業劇認真起來太好看
    對比這幾年,內地國產職業劇的糟糕表現,我們不禁好奇:到底怎樣才算是一部合格的職業劇?在我心裡其實有一個挺簡單的標準,就是看完之後產生了想要去嘗試的衝動。直到現在我依舊忘不了,第一次看《新聞編輯室》所帶來的震撼。一次大學座談會上,有個女大學生問在場幾個嘉賓:「為什麼美國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
  • 但「尷尬」的職業劇怎麼辦?
    專業競技及體育題材,有白敬亭、許魏洲主演的《榮耀桌球》;吳倩、張新成主演的《冰糖燉雪梨》;陳瑤、官鴻主演的《盔甲上的少女》。一時間,數十部涉及不同領域的「職業劇」,蓄勢待播。1職業劇「扎堆兒」出現是市場和觀眾的雙重選擇行業裡究竟吹起了什麼風,為啥最近「職業劇」扎堆兒?
  •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把補鈣當成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唯一措施,事實上,鈣攝入充足,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幫助吸收,的確有助於幫助鈣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國產職場劇要口碑翻身,不如學學當年的TVB
    這些職場劇有什麼特別?尊重職業、傳遞專業態度成為TVB職場劇的底色。鄧特希曾經說過,他設定的男性角色,生活中「缺點多多」,他甚至不惜讓這些角色有點小「齷齪」,越不完美越好,但必須在專業上非常過關。現在國產職場劇經常說大女主,好像只能是陳數這樣的,其實我們早就有過既平凡又璀璨的大女主,不知為什麼後來都拍成了傻白甜。今日的國產職場劇不是傻白甜思維,就全是家長裡短狗血劇情,好像職場劇不這麼拍就沒觀眾,但當年的港劇就可以拍得很高級。
  • 瞭望|國產職業劇知多少
    國產職業劇知多少近日,熱播劇《平凡的榮耀》迎來了收官。回顧近幾年國內播出的職業劇,其口碑往往隨著集數的增加而直線下降,網絡上的評分更是難以突破六分的大關。然而電視劇《平凡的榮耀》截止收官仍然保持在7.7分的高分,可以說在國產職業劇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意外的刷新了觀眾的認知。
  • 國產動畫為何被吐槽?內容空洞 價值觀混亂
    如今,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在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應重點關注日益深入孩子生活的動畫片、網路遊戲和兒童玩具的健康發展,以便為我們的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短短10年的時間,國產電視動畫片年產量從2005年的不足4萬分鐘,增長到現在的超過20萬分鐘。與之對應的玩具市場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在「年產量」不斷突破的同時,「質量提升」的呼聲也逐年增強。
  • 和資深公關聊了聊,為什麼《完美關係》又是「懸浮」的職場劇?
    回歸市場本身,職場劇始終是市場短板、觀眾「逆鱗」,如今《完美關係》《安家》一同開播,本身也是一場對國產類型劇的大考。而回歸《完美關係》,這部試圖以公關題材切入市場的劇集,本該是一次新鮮的觀劇體驗,為何播出不到10集便「犯了眾怒」呢?我們和資深公關聊了聊,《完美關係》失利有跡可循?
  • 閨蜜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聊些什麼?
    閨蜜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聊些什麼? 閨蜜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聊些什麼? 沒有什麼比兩個女孩子, 聚起來講一最近看到的帥哥, 更讓人開心的事了。 講身邊有什麼男生在追自己, 就算沒有男生追自己。
  • 投稿|談戀愛的人每天都聊些什麼?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談戀愛的人每天都聊些什麼。最近經常看到一句話,談戀愛的人每天都在聊什麼?實不相瞞,我有幸也有個男朋友,在一起已經1784天了。每天都聊天,當然吵架鬧分手冷靜的期間除外。是呀,我和他每天都在聊什麼啊?認真想幾乎很少聊有營養的東西,如果每次聊天都是知識文學之間的對話,這一千多天下來約等於是看了三四百本書啊。當然了,這肯定是不可能滴,畢竟還是兩個普通人呀,生活已經很累了,那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聊些輕鬆的話吧。可能有人疑惑了,哎?
  • 嘴笨處對象都聊些什麼?雙方都很內向怎麼聊
    尤其是當兩個人在一起時,感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所以越來越不敢去接觸喜歡的人。笨嘴處對象都聊些什麼?作為男生和女生都需要了解,因為一個笨嘴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心裡笨,而是有感情沒有表達出來。時間長也會感覺非常痛苦,明明看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卻不知道怎麼打開自己的話匣子。因此也會讓那個喜歡自己的人不了解自己心意,這種情況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危機。
  • 國產職業劇局面引擔憂,孫儷也救不了,問題究竟出在哪
    但是,近年來這種國產職業劇局面卻引人擔憂。說起來近年來翻拍自日本的劇,其實不少,比如《校對女孩河野悅子》《深夜食堂》等等,但是在引進後,都一一撲街了。備受吐槽的同時,人們也在背後反思,為什麼職業劇的狀況這麼不盡人意呢?《安家》也是引進日本的《賣房子的女人》。但是人們對這兩部劇的評價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 邊聊邊玩簡直不能太爽!解鎖EMUI懸浮窗炫酷體驗
    下班在家「吃雞」正酣之際,突然看到同事發來的微信彈窗,回還是不回?如果切換到微信去回復,再回到遊戲可能這局就掛了;但要是不回,有些緊急的工作或許就耽擱了。如今利用EMUI 10.1遊戲懸浮窗功能,單擊就能打開微信懸浮框,無需切換到微信就能瀏覽與聊天。趁著遊戲中運輸機飛翔的間隙,仔細看一下客戶需求,點一下輸入框彈出虛擬鍵盤,再不緊不慢的回覆信息,還可以跟同事聊一聊這個項目的細節。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既不用退出遊戲,也不用切換到微信窗口。
  • 談戀愛的人每天都聊些什麼呢?哈哈哈哈還挺押韻
    >小夥伴們大家好呀,歡迎收看本期的日常歡樂,現在的年輕人呀,談個戀愛真的是不容易,工作壓力大,私人的時間是壓縮再壓縮,遇見其他人的概率也是下降再下降,女生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約男孩子去看電影,一不小心還會碰見太過主動的男孩子↓男孩子鼓起勇氣表白自己喜歡的女孩,一不小心也能碰到沒有學好時間管理的海王選手↓好吧,既然找個人陪伴不容易
  • 明君情感諮詢:嘴笨處對象都聊些什麼?(誇)
    你會發現不但自己會壓抑,而且在和異性交往過程中,更不受人喜歡。想要更好,去開始一段感情,嘴笨處對象都聊些什麼? 也需要有一個了解。本身嘴巴就有點跟不上的同時,不管你腦子有多麼聰明,也不會去順利表達。你會發現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都會非常尷尬。不要去懼怕自己的笨嘴。當你多學習起來說話,當你在跌倒以後,還願意站起來,經歷過學習,經歷過那些情感的坎坷。才能夠讓你在感情的路上越走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