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職業劇,到底還能好嗎?

2021-01-12 桃桃淘電影

近幾年,「國產職業劇」一出現,明明五個字,觀眾眼中只剩了一個——「假」。

聽上去簡單粗暴不公平,但,莫名其妙的職業,專業性的缺失(不,是沒有),錯亂的敘事邏輯和狗血的戀愛套路,都頂著「職業劇」噱頭,一點點消耗觀眾的耐心和好感度。

也難怪觀眾們不領情,「製作方」與「觀眾「本該互相成就的關係,你「掛羊頭賣狗肉「忽悠我,我自然不買帳。

於是觀眾轉向日、韓,美,「職業劇」我們是欣賞得來的,只是不在自己國家。

這不是很悲哀嗎?但更悲哀的是,國產「職業劇」,還能好嗎?

我不知道。

畢竟在國產「都市劇」都脫離現實、發揮不穩定的狀況下,去期待「類型化「更高、」專業性「更強的「職業劇」,挺難的。

看知乎問答,中國影視的市場大環境和編劇艱難處境下,也有許多無奈。

但,我不相信。

因為,我們明明有過好的「職業劇」的萌芽。

如果說《壹號皇庭》等TVB律政劇更遙遠,那麼大陸也有過《重案六組》等世紀初的刑偵劇,也有過《心術》這種已經接近「職業劇」的醫療題材劇。

帶著這種執念,於是有每一部職業劇,都想這一部會好的吧。

但從各種談著戀愛的「醫生」到各種談著戀愛的「律師」,一言以蔽之:唉……

終歸是:缺乏行業信仰

最近,又一部和「職業」相關的國產劇上線,就是《金牌投資人》。

雖然收視率和口碑都很堅挺,但這劇的關注度似乎沒有那麼高,豆瓣僅有一千多個人打分。6.7的評分雖然也只能算表現尚好,但是對比同類國產行業劇,終於有了較大的改觀,真正「乾貨」的劇情或許是關鍵原因。

可能,這個劇確實還有很多遺憾,對比度失衡的色調,以及服裝光鮮的人物。

不過,在這部並不張揚的劇裡,我看到了近幾年打著「職業劇「旗號的國產劇中缺少的東西。

首先,這部劇裡終於有「職業」了!

別誤會,這裡的「職業」,不是指附加在人物身上的外在身份,不是號稱自己是什麼職業,就是什麼職業。而之後,除了遇見男主外,和劇情半毛錢關係沒有。

這裡的「職業」,指的「職業特性」,或者叫專業性。

好奇是天性,「職業劇」的吸引力,也基於觀眾對不熟悉領域的好奇。

所以,它應該有該「職業「的規則、運作方式,最好是區別於其他職業,獨有的職業特徵。

試問,如果醫生和律師的工作,演出來都是一個樣子,你會願意看嗎?

但問題來了,怎麼表現出「職業特性「?

職業劇不是科普專題片,一味講專業知識,會非常枯燥。因此,一部優秀的「職業劇「,既要呈現出該「職業」的專業特性,又要與戲劇性相平衡。

聽著很難,但 「職業劇「畢竟是電視劇高度商業化的階段,所產生的一種電視劇類型。既然是類型,就有基本的類型套路。

套路一是「職業困難「,即在職業中暫時達不到的某種目的。如,律政劇中律師如何打贏官司,醫療劇中法醫怎樣鑑定死因,「職業困難」的設置,主要負責製造戲劇懸念。

套路二是「職業技能「。主角要使用擁有的職業技能,解決困難。而在使用「職業技能」解決「職業困難」的過程中,「職業特性」會被塑造出來。

如,《un》中的職業是「法醫」,因此,通過對「屍體「特徵分析,利用專業知識,找到死因,就是法醫的「職業特性」。

劇中字幕對專業知識的普及,就是為解釋「死因「做準備。

而即使有著豐富經驗的法醫們,也會遇到信息被遮蔽以及各方壓力。因此,使用既有知識抽絲剝繭的過程,就是塑造」職業特性「的過程,謎底解開了,法醫的職業性也被觀眾接受。

因而,刑偵、醫療和律政,是最常見的「職業劇」題材,因為方便以上套路。

但怎麼設置「職業困難」,又怎麼用」職業技能「解決?沒有專業知識的熟稔,根本無法完成。

於是,我們的「偽職業劇「中,「職業特性」就被跳過了。

但在《金牌投資人》裡,居然能看到基本按照「職業困難」—「職業技能」的套路,去表現「投資」過程。

講真,「投行「本身非常複雜,拍攝難度很大。這部劇雖然有所簡化,但好在沒逃避。

劇集前期只有一個線索——榮鼎和奧納兩家投資公司對巨能科技的股份爭奪。

這的確是「投行」的工作內容,哪個公司拿到的股份多,就意味著,它能掌握的主動權就越大。

但是,怎麼拿到股份?

劇中男主追到香港,試圖用五百港幣換來10分鐘的談判時間,然後,他得到的結果是

這樣的。

看,「職業困難」順理成章出現了。

困難被拋出後,也試圖在用「職業技能」去解決,劇中「投資人」的「職業技能」被歸納為「永遠要知道比別人多的信息」。

聽著有點敷衍,但後期劇情還算沒跑題,男主和對方公司的投資人,就一直利用各種渠道進行信息的收集和判斷,並且利用這些信息為自己爭取有利條件。

男女主的首次相見,也是在通過已知信息判斷身份。

當然,投行」的行業運作肯定沒這樣簡單、幼稚,可在以往「偽職業劇」中,連這種簡單幼稚的職業運作,都懶得演給我們。

第二,這部劇終於有「職業中的人「了!

職業中的人,即「職業劇」的主角,他們不僅要承擔劇情發展的功能,更要呈現「職業生存狀態」。

不是每天穿華服,吃西餐,挎名牌包這種浮誇。

而應是,「從業者」如何被職業規則影響,又如何在職業中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因此,身在其中的痛苦、艱難,都要被展現。

《半澤直樹》中銀行的暗黑規則。

《csi》中隨時面臨的人身危險。

而在這部《金牌投資人》中,顯然還是和以往「偽職業劇」一樣,主角光鮮亮麗,住著雙層大房子。有吐槽也說,根本不像是「投行「忙到灰頭土臉的投資人。

但忽略外在,男主被一碗麵潑到頭上,依然面不改色。被質疑後,仍有自我職業的清晰認知。

拿著普通艙機票卻在vip休息室,是為了發展人脈,收集信息,這些塑造看起來,倒也還有點 「職場中人」的樣子。

當然,這種表面是不夠的。好「職業劇」,一般是「從業者群像「,因為群像中人與人的交往,才有豐富性,才能承載價值觀的不同。

《legal high》中的「凹凸組合」,《un》中的中堂和美琴,都代表不同價值觀。

《金牌投資人》中,也在試圖這樣表達。

當得到可能違反「行業規則」,卻會非常有利於自身的信息時,到底該不該利用?

男主沒用,而女主用了。

劇中,男主設定是學歷不高,靠個人能力一步步爬上來的職業投資人,自稱「金融民工「。因此他的決定,既由於「行業」規範,也源於個人身份。

女主則不同。

不同做法,代表不同價值觀的碰撞,而角色的價值觀,既有助於人物性格的清晰和戲

劇性,也傳遞著職業劇的終極題旨:我們該樹立怎樣的「職業倫理」?

這是一種對「職業精神」的探討,而這種對「職業精神」的辯證思考,才是劇集最想要傳達的內容。

因為好的職業劇,是能夠帶動觀眾在認同中去思考的。

(對不起,雅人叔,又是你)

當然,這兩點,在職業劇中不過是基礎,要做到優秀,還要從細節、結構、主題上進行深入,可我們的「偽職業劇」,卻連以上兩點都做不到。

實際上,無論是什麼職業,好的職業劇,總是會吸引到一批觀眾,並試圖,由之對劇中描繪的職業感興趣。也許,《金牌投資人》這樣的劇,還只是做到了一個基礎,但是,它起碼指出了國產職業劇真正的方向。

也希望,之後有更多,真正的國產職業劇出現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產職業劇對「職業」誤解這麼大?
    當然,《完美關係》不是第一部對「職業」有很大誤解的國產劇,也不會是最後一部。國產職業劇是如何墮落的?國產職業劇以前沒這麼災難的。早期是刑偵劇、醫療劇、律政劇三足鼎立,有蠻多挺好的職業劇,比如《重案六組》、《心術》。《重案六組》
  • 關於國產職業劇,除了「空洞懸浮不專業」我們還能聊些什麼?
    親,就讓小媳婦的歸小媳婦,傻白甜的歸傻白甜,好嗎?固定戲路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你好我也好。同樣跑錯場子的還有《我在北京等你》中的江疏影。儘管劇中的妝容打扮已經儘量往傻白甜靠攏了,李易峰和胡宇崴都還是壓不住她。每次胡宇崴對她散發男友力,硬糖君都特別出戲。但沒有CP感並不是《我在北京等你》最大的問題。
  • 《精英律師》炫法律條文卻露怯,國產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
    引子這幾年,國產電視劇的類型大大豐富,不再是過去古裝偶像劇一枝獨秀,各種類型的職業劇也層出不窮。但是對比海外的職業劇,內地不少職業劇還不太成熟。比如最近熱播的《精英律師》,就被很多法律系學生扒皮:女主角背誦的法律條文早已過時、男主角說的不少名詞都是生造的,我們的職業劇何時能職業起來?一、想展示專業性,卻被專業所累過往的不少國產職業劇,頂多是披著職業的外衣,演繹著偶像劇的劇情。看久了,觀眾壓根不記得這是一部職業劇。
  • 令人笑掉大牙的國產職業劇又來了!
    最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是:我國職業劇可不可以演一點接地氣的工作?動不動就是什麼微型企業,公關,翻譯官,談判官。你拍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是想讓觀眾了解這個行業,助力中小型企業發展?不,只是為了裝。最近國產新劇上的少。《奈何boss2》這一季成了無腦糖精;《大唐女法醫》整個就boring...
  • 香港職業劇認真起來太好看
    對比這幾年,內地國產職業劇的糟糕表現,我們不禁好奇:到底怎樣才算是一部合格的職業劇?在我心裡其實有一個挺簡單的標準,就是看完之後產生了想要去嘗試的衝動。直到現在我依舊忘不了,第一次看《新聞編輯室》所帶來的震撼。一次大學座談會上,有個女大學生問在場幾個嘉賓:「為什麼美國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
  • 國產職業劇缺乏好口碑 應避免「不專業」表達
    國產職業劇缺乏好口碑 應避免「不專業」表達 時間:2020.04.1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蔣肖斌 分享到:
  • 但「尷尬」的職業劇怎麼辦?
    一時間,數十部涉及不同領域的「職業劇」,蓄勢待播。1職業劇「扎堆兒」出現是市場和觀眾的雙重選擇行業裡究竟吹起了什麼風,為啥最近「職業劇」扎堆兒?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表示,「職業劇」扎堆兒現象的出現,與當前影視劇同質化嚴重、受眾的審美需求和觀影需要的變化密不可分。
  • 瞭望|國產職業劇知多少
    國產職業劇知多少近日,熱播劇《平凡的榮耀》迎來了收官。回顧近幾年國內播出的職業劇,其口碑往往隨著集數的增加而直線下降,網絡上的評分更是難以突破六分的大關。然而電視劇《平凡的榮耀》截止收官仍然保持在7.7分的高分,可以說在國產職業劇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意外的刷新了觀眾的認知。
  • 國產劇和美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然而輝煌是短暫的,內地劇,或者說國產劇在經歷短暫輝煌後迅速走向沒落,到今天雜草叢生,已經成了大型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按照汪海林的說法,大概有三個原因。1、收視率/播放量成了唯一標準。而我們的國產劇似乎只剩下了古裝偶像劇,男女主一個接一個的「渡劫」,這玩意兒真有人願意看嗎?生活劇不光內容貧瘠浮皮潦草,關鍵還很少,出個《安家》就爆成那樣,一個《小歡喜》就能到處拿獎。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美國才200多年,怎麼在內容上就輸人家這麼一大截,這不是倒置了嗎?
  • 國產職場劇要口碑翻身,不如學學當年的TVB
    劇評人指出,在經過多年努力之後,國產職場劇實際上已經取得了進步,但不夠職業依然是其難以刪除的bug。那麼出產了多部經典職場劇的美劇或是日韓劇該成為國產職場劇的學習對象嗎?有劇評人指出,這些經典劇就在那裡,為什麼國產劇編導沒學明白?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不同的文化氛圍下,難落地。
  • 《精英律師》笑話鬧大了,國產職場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唐人街探案》網劇但反觀國產職場劇,那真是相當得一言難盡啊!前有楊冪與黃軒、黃子韜搭檔的《翻譯官》、《談判官》兩部曲;後有講廚師專業的《好先生》;上有陳喬恩、張翰主演的《勝女的代價》;下有胡歌、菅紉姿、陳龍、萬茜等人主演的《獵場》......全是瑪麗蘇和傑克蘇的戀愛故事,打著職業劇的幌子,通篇看不到一點專業的東西。
  • 國產職業劇局面引擔憂,孫儷也救不了,問題究竟出在哪
    但是,近年來這種國產職業劇局面卻引人擔憂。說起來近年來翻拍自日本的劇,其實不少,比如《校對女孩河野悅子》《深夜食堂》等等,但是在引進後,都一一撲街了。備受吐槽的同時,人們也在背後反思,為什麼職業劇的狀況這麼不盡人意呢?《安家》也是引進日本的《賣房子的女人》。但是人們對這兩部劇的評價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 專訪《Doctor-X》總製作人:職業劇,專業才能好看
    在這部醫療題材的職業劇裡,女醫生大門未知子像一匹孤狼般,在一群高冷的男醫生中倔強的前進,她的奮鬥歷程,每每令觀眾們看得欲罷不能。在該系列劇集被搜狐視頻引進之後,更再度收穫了不少內地的粉絲。近日,搜狐娛樂特地遠赴日本,對「大門未知子」的創造者、《Doctor X》系列總製片人內山聖子女士進行了專訪。
  • 這部由周冬雨、陳數等人主演的職業劇,猜一猜是良心劇還是爛劇?
    不管是之前的《獵場》,還是《談判官》,職業劇一直是國產爛劇的重災區。小七關注到,又有一部講述製作人的國產職業劇已經開拍幾個月了。《幕後之王》。謝君豪也曾經獲得過金馬獎影帝,顏值演技都是好的,就是不怎麼紅。
  • 國產動漫電影,你買帳嗎?好的動漫就這麼被埋沒了嗎?
    先前的國產動漫電影,可是被我們自己人給吐槽了個遍,有的說特效不行,有的說配音不行,有的還說畫風不行……反正就是說國產動漫不行。但你又何知製作人的用心良苦,又何知道他們堅持為了什麼,可能你會會說是為了賺錢,這不假,但又有誰在那國產動漫電影不被人待見之時,那些人挺身而出為我國國產動漫電影拼盡全力呢?我想說的是沒有什麼是簡單的,只有你想的太簡單!一句冷語,七日寒。你沒接觸過的領域別隨意評價!
  • 特斯拉到底好在哪,為什麼就是比國產純電動汽車受歡迎?
    特斯拉的知名度很高,尤其是特斯拉的知名度很高,特斯拉比較好,為什麼比國產純電動汽車受歡迎?理由1:科技感強科學技術感強確實對國產車企業來說是沒有辦法的,也許很多汽車企業想在車裡增加高科技的東西,但是,特斯拉可能不一樣,給人一種高科技產品加了四個車輪的感覺,非常喜歡這個,我之前開始看特斯拉的車的時候,覺得比國產純電動汽車的外觀帥多了,特別是門的設計等,主人的話,高級感更高,當然,價格也不便宜,另外,很多科幻小說都是特斯拉最先提出的
  • 國產偉哥大降價,2元一片,白雲山的金戈還能「硬」下去嗎?
    男人的生意真的不好做嗎?非也,偉哥市場就是一個暴利的男性市場。例如,白雲山2019年年報顯示,金戈(國產偉哥)的毛利率高達90.65%。假設賣100元的金戈,白雲山的毛利數額有90.65元(即100元乘以毛利率90.65%)。
  • 國產貓糧為什麼不好?難道國產貓糧就沒有好的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推薦選擇進口天然貓糧,幾乎不太推薦給自己貓吃國產貓糧,因為感覺國產貓糧品質不放心。這就讓很多初次養貓新手疑惑國產貓糧為什麼不好?我們國產的貓糧真的就沒有放心的嗎?首先,其實國產貓糧還是有很多值得信賴的好品牌,尤其是近年來養貓的家庭逐漸變多,對貓糧需求逐漸提升,國內貓糧市場發展得到推動,不管是在生產技術上還是產品配方上,都開始日趨成熟,國產貓糧也有品質很好特別健康的好貓糧。
  • 福特Ranger、豐田Hilux如果來了,國產皮卡還能有活路嗎?
    豐田Hilux、福特Ranger要國產?近日,我們從國家專利局網站上了解到,豐田申報了全新一代Hilux的外觀申報專利圖。雖然豐田Hilux國產已經被傳多年,但這一次的機率明顯要大於之前,畢竟隨著國內皮卡政策的鬆綁,加之目前國產皮卡市場正熱火朝天,豐田如能國產Hilux必然是有利可圖。
  • 最後一臺國產普拉多下線,「霸道」正式停產,下一代還能買到嗎?
    因此,近年來除了多次傳出停產的消息以外,一汽豐田國產版普拉多讓人提起最多的,就是改款以後「閹割」掉全時四驅,以及砍掉了入門版的2.7L車型,僅提供「中國特供」的3.5L車型。而隨著新引進的亞洲龍項目的落地,將普拉多以及皇冠所「霸佔」的生產線空出來,生產更加走量的B級車,也被提上了一汽豐田的日程。